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今年奧斯卡的大熱門,它是一個

說起詹姆斯·卡梅隆, 那絕對是導演界的傳奇。

當年的《泰坦尼克號》奧斯卡14提11中, 作為導演絕對是走到了人生巔峰。

之後他便銷聲匿跡,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 結果卻是他自己把自己拍死在沙灘上。

2012年的一部《阿凡達》橫空出世, 超越曾經的全球票房首位的《泰坦尼克號》, 成為NO.1。

可誰能想到, 卡梅隆的前妻凱薩琳·畢格羅也絲毫不遜色曾經的丈夫。

一部《拆彈部隊》是直接PK掉卡梅隆的《阿凡達》, 斬獲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後來又執導《獵殺本·拉登》, 在奧斯卡也是5提1中。

而今年她又帶來了新作品, 也是明年的頒獎季熱門作品。

真人真事, 這部由1967年美國底特律黑人騷亂事件改編的電影安利給你們——

《底特律》Detroit (2017)

豆瓣8.1。

IMDb 7.5。

爛番茄上, 新鮮度和爆米花指數也很高, 分別有83%和80%。

故事發生在1967年的美國底特律。

員警到黑人社區的一家小酒館執行任務, 執法過程中引發黑人不滿。

聞訊趕來的黑人向員警扔磚石抵抗執法, 卻被趕來支援的員警強行驅散。

雙方接觸的過程難免有摩擦, 如:有員警偷摸著調戲黑人姑娘、也有黑人趁機打劫。

騷亂發酵, 最終波及整個城市。

街頭全是被砸毀的店鋪, 搶劫案和縱火案時刻都在發生。

如此規模的騷亂的破壞力不亞於一場小型戰爭, 而最遭殃的往往是人民。

導演將鏡頭對準兩名逃難的黑人青年。

他們是“戲劇合唱團”的弗雷德和拉裡,

為躲避騷亂他們進到一個旅館, 之後他們結識了兩名白人女孩和一些黑人朋友。

年輕人都是不怕事的主兒。

黑人青年卡爾拿了把信號槍想作弄白人員警。

他在閣樓中偽裝成襲擊員警的作亂分子, 給街上的員警來了幾發信號彈。

員警頓時成了驚弓之鳥, 沖進旅館打算抓人。

玩笑事件即將演變成流血事件。

員警頭子菲力浦看見逃竄的卡爾, 不給他任何解釋的機會, 直接一槍擊斃, 然後在卡爾身旁放下一把刀。

這招美其名曰, “因為自衛, 意外殺人”!

而在電影開頭, 導演已經設置了情節為此鋪墊。

菲力浦有嚴重的黑人歧視傾向。

影片開頭, 他在追擊一個手無寸鐵的黑人搶劫犯時, 直接開槍射殺, 以致黑人流血過多致死。

搶劫雖有過錯, 但卻罪不至死。

事後他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句“抱歉”。

菲力浦讓旅館所有房客站成一排, 肆意侮辱和毆打他們, 尤其關照黑人。

他一臉冠冕堂皇, 稱自己只想查出是誰開槍襲警。

他嘴上說得好聽手上卻沒閑著, 一直在無下限折磨黑人, 不時嘴裡還咒駡兩句。

他看見那兩個白人女孩貌似和黑人發生了肉體關係。

他怒道, 你們怎麼如此作踐自己, 竟和黑人有聯繫。

白人女孩嘲諷道, 你這是幾十年前的過時觀念了。

事實證明, 菲力浦確實區別對待。

白人女孩雖然同樣遭遇毆打, 甚至被撕碎衣服進行言語侮辱, 但這倆白人女孩是最先脫離魔爪的。

菲力浦將這些黑人挨個拖進房間, 使出慣用的審訊手法。

如果他們盤問無果, 就會對著空處開槍, 讓被審訊者裝死不出聲, 從而讓其他人誤以為他們殺了不招供的人。

這樣的威逼是有效的, 所有人都將頭伏在牆上瑟瑟發抖, 絲毫沒有抵抗或者爭辯的念頭。

格林是被折磨的黑人中的一員。

他在軍隊當兵8年, 是名副其實的退役老兵, 國家英雄。

只因他是黑皮膚, 就能隨意侮辱?

就能被打得頭破血流癱倒在地?

老兵被辱這幕其實更能說明種族歧視的根源所在。

無數像菲力浦這樣帶有種族主義的小人物分佈在美國社會的各行各業, 所以造成整個社會都在排斥黑人的大趨勢。

受到壓迫自當有反抗, 所以早年的美國黑人社區極其團結, 甚至會聯合在一起抵制白人進入。

菲力浦挨個審問黑人, 甚至教唆同伴們也參與審訊的樂趣。

有個不明所以的同伴不知道他們是假殺犯人, 所以真的槍斃了一個。

菲力浦深知事情已經脫控, 殺卡爾能以襲警罪名解釋, 又死了一個, 這就難辦了。

他決定放了所有人, 前提是必須答應對整個事件的經過視而不見, 裝糊塗。

老兵格林和樂隊的拉裡選擇明哲保身。

但樂隊的另一位憤青弗雷德卻拒絕謊言, 被無情射殺。

當暴亂結束, 第二天小旅館裡發現了三具黑人青年的屍體。

法庭審理此案, 認為三名員警有重大嫌疑。 事實上, 這三人正是兇手。

但員警的辯護律師卻忽略員警犯下的罪行, 反而質問黑人證人曾經是否犯下過錯, 是否入過獄坐過牢。

黑人不甘受辱憤而離去, 他明白法庭已經沒有公正可言。

菲力浦當初將他們排成行挨個羞辱,而現在自己倖存下來卻依然要在法庭上被律師羞辱。

他的話搏得滿堂掌聲,但法律不外乎人情,三名員警皆因無罪被釋放。

故事的最後,倖存的樂隊成員拉裡拒絕摩城唱片公司的簽約邀請,他不想再為白人表演。

他選擇參與教堂的頌詩班工作,去安撫那些無辜死去的靈魂。

幾年後,其中一名員警被要求賠償5000美元,僅此作罷。

一個鮮活的生命,只是因為黑膚色,就只值5000美元?!

影sir不想評論,只想呵呵。

縱覽全片,美國的種族矛盾由來已久,甚至可追溯到林肯總統時代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無論哪個民族,何種膚色,總會有少數害群之馬出來危害人間。

白人中有諸如上面三個員警敗類的人,但也有維護正義的白人。

在旅館就有軍人暗自放走了一個黑人,救得他一命。

在法庭外也曾有白人老太太怒叱法律的不公,如果死的是三個白人青年,那三個員警鐵定不會無罪釋放。

當然,還有“中立人士”,既拒絕助紂為虐,卻又對黑人的不公正待遇視而不見。

在暴力審訊期間,就有軍人發現黑人正在被虐待,但他們選擇忽視,不想惹麻煩。

導演沒有刻意站在哪方立場為他們說話,只是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展現這麼一個事實。

黑人有錯在先,他不該作弄警方,但這樣的錯誤需要用生命去彌補嗎?

還是三條人命。

當年那場暴動持續了近5天,有43人死亡,467人受傷,超過7000人被捕入獄,有多少是被故意殺害的,真相早已無從而知。

這部電影在今年8月被搬上美國大螢幕,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

美國導演能將自己國家的醜聞向世人展現,影sir欽佩其態度。

但話又說回來,自詡人權至上的美國近年來槍殺黑人事件屢見不鮮,

在沒有解決自己國內種族歧視問題前,可沒有資格自詡為世界人權的衛道士哦~

他明白法庭已經沒有公正可言。

菲力浦當初將他們排成行挨個羞辱,而現在自己倖存下來卻依然要在法庭上被律師羞辱。

他的話搏得滿堂掌聲,但法律不外乎人情,三名員警皆因無罪被釋放。

故事的最後,倖存的樂隊成員拉裡拒絕摩城唱片公司的簽約邀請,他不想再為白人表演。

他選擇參與教堂的頌詩班工作,去安撫那些無辜死去的靈魂。

幾年後,其中一名員警被要求賠償5000美元,僅此作罷。

一個鮮活的生命,只是因為黑膚色,就只值5000美元?!

影sir不想評論,只想呵呵。

縱覽全片,美國的種族矛盾由來已久,甚至可追溯到林肯總統時代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無論哪個民族,何種膚色,總會有少數害群之馬出來危害人間。

白人中有諸如上面三個員警敗類的人,但也有維護正義的白人。

在旅館就有軍人暗自放走了一個黑人,救得他一命。

在法庭外也曾有白人老太太怒叱法律的不公,如果死的是三個白人青年,那三個員警鐵定不會無罪釋放。

當然,還有“中立人士”,既拒絕助紂為虐,卻又對黑人的不公正待遇視而不見。

在暴力審訊期間,就有軍人發現黑人正在被虐待,但他們選擇忽視,不想惹麻煩。

導演沒有刻意站在哪方立場為他們說話,只是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展現這麼一個事實。

黑人有錯在先,他不該作弄警方,但這樣的錯誤需要用生命去彌補嗎?

還是三條人命。

當年那場暴動持續了近5天,有43人死亡,467人受傷,超過7000人被捕入獄,有多少是被故意殺害的,真相早已無從而知。

這部電影在今年8月被搬上美國大螢幕,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

美國導演能將自己國家的醜聞向世人展現,影sir欽佩其態度。

但話又說回來,自詡人權至上的美國近年來槍殺黑人事件屢見不鮮,

在沒有解決自己國內種族歧視問題前,可沒有資格自詡為世界人權的衛道士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