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概念高手暴風押注AI,股價曾從最高跌84%,妖股時代回不去了!

資本市場永遠不乏概念炒作。

帶著對AI概念的騷動, 停牌四個半月的暴風集團又回來了, 12月8日股價漲停, 順帶還為旗下暴風電視帶回了8億元現金增資。

12月7日, 暴風召開媒體發佈會, 宣佈了2018年暴風三大核心業務目標:

1、暴風影音依靠AI發力, 2018年目標增加1億元資訊流收入;

2、暴風TV將在2018年目標繼續保持AI電視第一名, 單使用者盈利、家用投影市場第一名, 並且2019年實現公司盈利。

3、暴風魔鏡發力VR行業應用, 並在2018年實現公司盈利。

這其中的亮點, 毫無疑問就是AI電視。 隨著AI 概念的火爆, 一時間國內各個電視廠商都爭相為自家的電視貼上智慧的標籤,

一夜之間傳統的智慧電視都“進化”為人工智慧電視。

擅長炒作, 有過成功實戰的暴風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一次絕佳的炒作機會。 新的“概念”就意味著, 可以講新的故事。 而新的故事, 往往意味著資本市場的收割。

關注A股市場的人都不會忘記, 2015年A股市場的最大妖股神話:暴風集團。 要知道, 2015年憑藉VR這陣風推出暴風魔鏡, 開盤價為9.43元的暴風集團, 一舉斬獲了35個漲停板, 股價達到252.86元, 兩個月後更是摸高到327.01元。

但問題是, 借助概念炒作, 沒有真正的核心應用, 跟風炒作而上的股價能維持多久呢?看看如今暴風的股價就知道, 暴風VR就是前車之鑒。

在站上歷史的頂峰後, 伴隨著VR市場遇冷, 暴風的股價也跌破神壇,

最低價跌到19.42, 相比最輝煌的時刻跌幅已達到84.3%。

2016年以來, 和暴風股價撲街一樣被記住的是暴風裁員風波, 以及被外界把暴風和樂視相提並論為“小樂視”。

據瞭解, 暴風魔鏡員工最多時超過了500人, 但在2016年10月, 隨著“VR寒冬”的降臨, 暴風宣佈裁員200多人, 並剝離不少VR業務。 VR市場一地雞毛, VR對暴風來說已成負擔。

暴風的VR 業務猶如雞肋, 那麼, 暴風的AI電視又如何呢?嗅覺靈敏的暴風, 在AI火了之後火速押注AI, 搶先推出了AI人工智慧電視, 但現實卻啪啪打臉。

暴風重點佈局的TV業務一直都在虧損。 就出貨量來看, 暴風電視2016年不到100萬台, 2017年目前的數字也不過勉強過了100萬台。

對於AI 電視, 暴風號稱雙十一期間取得AI電視品類銷量第一名, 但對於銷量, 外界僅僅知道“暴風人工智慧電視開售一分鐘銷售3000台”的宣傳,

總共賣出去了多少只有暴風自己知道。

更為重要的是的, 對標真正的智慧概念, 目前AI電視連幼稚園的水準還稱不上。

人工智慧即機器運算系統以類比人類智慧的方式來完成運作。 而目前市面上出現的所謂的AI電視, 主要是語音控制, 智慧推薦內容、家居系統控制。 僅就這三個功能來說, 也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

從暴風電視的官網上可以看到, 暴風智慧電視的主打功能在於“免遙控”“聲紋識別”, 但語音交互核心技術卻是科大訊飛的。 而就AI 入門級的應用基礎大資料來說, 暴風顯然也沒有什麼基礎和建樹。

2017年突然之間滿天的AI電視, 暴風真的有多大的優勢嗎?其實未必見得。

因更高的AI技術應用尚在實驗室階段, 在AI電視誕生之初, 就已進入同質化競爭時代。 AI電視的核心技術都是別人的, 電視廠商們所做的無非是各種拼接和資源整合。

作為耐用消費品的電視, 還有這麼多生產商競爭, 市場給暴風又留有多少空間?而有了暴風VR的前車之鑒, 資本市場對押注AI電視的暴風會有多大的認可度?

暴風電視的AI夢是不是賈躍亭的汽車夢, 我們不知道。 但是, 畫餅時代已經過去了。 12月8日股價漲停後, 下周暴風還能延續漲勢麼?是騾子是馬, 出來溜溜才知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