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何司馬懿在諸葛亮病逝後不伐蜀?原因很簡單

西元234年, 諸葛亮帶著遺恨病逝於北伐途中。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是後人對他的評價, 他的形象也為後世推崇。 可是諸葛亮剛病逝, 蜀國就發生了魏延與楊儀的權利之爭, 甚至不惜刀兵相向, 最後魏延被殺, 楊儀被廢。 同時主持蜀漢軍政大權的蔣琬改變了以攻為守的國策, 停止北伐。 面對蜀漢方面一連串的變故, 飽受諸葛亮北伐侵擾的魏國不僅沒有趁勢攻蜀, 而且接下來相當長時間也沒有攻蜀計畫。 而諸葛亮的老對手, 司馬懿也是至死沒有攻蜀。 要知道魏國是三國之中實力最強的一國, 那麼, 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按照《晉書》的說法, 魏延與楊儀爭權知識, 司馬懿想趁勢攻蜀, 怎奈魏明帝下詔不許。 言外之意, 魏明帝曹睿要為喪失攻蜀的大好時機負責。 要知道司馬懿奉命出征, 天子遠在都城洛陽, 而戰局瞬息萬變, 魏楊爭權又是司馬懿無法提前預料的, 千里之外的皇帝更不能提前預知。 也就是說, 天子提前下詔書阻止攻蜀是不合理的, 而司馬懿先請示再攻蜀, 恐怕像這樣的戰爭是無法取勝的。

諸葛亮生前與他對陣時, 也曾說過“將在軍, 君命有所不受, 苟能制吾, 豈千里而請戰邪”。 此事正是發生在諸葛亮最後北伐期間, 也是幾天前的事。 最有可能解釋是魏國當時根本沒有攻蜀的準備, 而司馬懿又是晉朝的奠基者,

後人為了維護他的面子, 將兩事混為一談。

當然後人也常解釋道, 司馬懿有“狼顧之相”, 備受魏帝猜忌。 如果不是曹魏後繼無人, 司馬懿也不會被迫拉出來掌兵抵擋諸葛亮。 諸葛亮剛逝世, 司馬懿就被罷了兵權, 升為太尉, 也加了爵位。 而後來魏明帝收拾遼東太守公孫淵失敗後, 才又一次的將他請出山。 但司馬懿剛辛辛苦苦解決了遼東問題, 魏明帝突然去世, 而他又被罷免了軍職。 總之, 一句話就是司馬懿備受猜忌。 那麼事實是這樣嗎?

大家知道, 專制是古代皇帝的一大特點。 他們為了收攏兵權, 江山穩固, 殘忍的屠戮功臣, 溫和的杯酒釋兵權。 事實上, 曹魏的皇帝也是一樣。 儘管當時處於亂世, 天下尚未一統, 但皇帝們一旦看到短暫的和平,

就想著將兵權收歸己有。 如此解釋, 司馬懿被罷免軍權是很好解釋的, 況且他又是異姓。

自諸葛亮去世後, 也就四年的時間, 魏明帝也去世了。 其中又有一年多的時間, 曹魏要解決遼東問題, 自然誰也無暇顧及蜀國問題了。 而魏國繼任之君曹芳年僅8歲, 根本無力控制朝局, 輔政大臣曹爽與司馬懿自然要一爭高低, 甚至曹爽想通過伐蜀來提高自己的威望。 可惜的是戰場不是兒戲, 花花公子曹爽自然嘗不到甜頭。

西元249年, 司馬懿趁曹爽祭拜高平陵發動政變。 從此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懿家族手中。 自然靠著別人外出奪來的爭權, 司馬懿自然害怕別人效仿, 更何況司馬家還沒有能力完全掌握曹魏政權。 也就是說曹魏內訌轉移了魏國上下伐蜀的注意力,

而司馬懿正是內訌的參與者。

本文參閱:《裴松之注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