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MF:有三大不安因素正威脅中國的經濟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對中國金融體系的研究報告, 指有三大不安因素正威脅中國的經濟增長, 並且建議國內銀行應提高資本, 以對應經濟轉壞時的風險。

IMF發表這份研究近兩年的報告指出, 中國從世界工廠的角色轉向更現代化、消費主導經濟的同時, 由於金融部門在調節有關轉型中擔當關鍵角色, 因而面臨三大不安因素, 包括急速膨脹的風險信貸、高風險貸款由銀行轉向體系內規管較少的機構, 以及投資者冒進的態度, 所恃的是政府會拯救出問題的國營公司。

該組織表示認可內地近期確保金融穩定的努力,

但指出某些資金缺口仍存在, 並提出五大建議, 包括設立專注金融穩定及監管系統風險的機關, 容許金融監督官員有更大獨立性和更多資源來執行工作, 銀行應提高緩衝資本, 同時持有較多流動資產和訂立更安全、長期信貸的規則, 以及中國應減少依靠公帑來拯救有問題的金融機構。

另一方面, 外電引述知情人士報導, 面對近年末長債孳息飆升至3年高位, 人行本周將約見內地大行, 以評估年尾債市供求情況;據悉, 國開行和農行表示, 可能削減計畫發債的規模。

人行7日公佈, 截至11月底, 中國外匯儲備為3.119萬億美元, 較10月增加100億美元, 為外儲連續第10個月上升。 上月底, 中國黃金儲備為5924萬盎司,

與10月末持平;按SDR(特別提款權)計, 中國外匯儲備為2.203萬億SDR, 較10月末減少96.73億SDR。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外匯儲備規模增長主要原因, 是中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境內外主體交易行為維持穩定平衡局面, 加上國際金融市場總體小幅波動, 主要非美元貨幣匯率上漲及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