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傳統哲學的精華,國人們應該用心讀,努力行!

中國文化曆為重視“為人之道”, “處世之方”, 中國的哲學認知更是如此, 由於這種緊密關係, 二者也都包含非常豐富的人生哲理, 為建立現代的科學人生觀、世界觀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可供借鑒和吸取的歷史文化遺產。

哲學要解決的是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度過人生、如何安排人生的大問題, 換言之, 也就是要解決人生關切的問題, 小至人的生、老、病、死, 生存與生活問題, 大到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歸宿等問題。 而人只要活著就會有生活, 有人生, 進而就會有人生哲學。

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價值觀念問題,

人生哲學的最高問題是人生理想問題, 是人生的終極關切問題。 研究這些問題, 不但能夠獲得關於人生哲理的歷史文化知識, 而且能夠從中得到如何有意義的度過人生、如何安排自己人生的深刻啟示和教益。

欲學習與研究人生哲學, 必須對人性理論、歷史哲學有一定的瞭解和掌握, 中國人的人性和歷史哲學如何呢?今天哲學詩畫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心得。 如有異議或建議, 請後臺留言!

中國傳統哲學的四種類型

從中國傳統哲學的結構、價值取向、文化內函來看, 中國哲學大致分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等六家(司馬談的《論六家之要旨》), 後來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又提出“十家九流”之說。 所謂“十家”,

就是除了司馬談提出的“六家”之外, 又增添了農家、縱橫家、雜家、小說家, 班固認為“小說家”難以確認, 故除了小說家之外, 謂之“九流”。 其實, 從文化史的發展和歷史的影響來看, 諸子百家中主要是儒、道、墨、法這四大家, 因而中國傳統人生哲學也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這四種類型。

儒家——講道德、重進取, 是一種現實主義人生觀, 要求“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從而親仁”——《論語·學而》。

儒家的核心概念仁、義、禮、智、信, 溫、良、恭、儉、讓, 恭、寬、信、敏、惠等等, 都是做人的基本規範、基本信條, 也就是儒家為人處世的道德標準, 也是儒家培養理想人格的價值尺度。 凡在自己的生命活動中能夠堅持以上操守, 並以之為安身立命者, 就是儒家所稱譽的“聖賢”、“志士仁人”,

他們能夠做到“殺身成仁, 捨生取義”, 為踐行儒家規定的道德規範而奉獻自己的生命。

儒家哲學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求進取, 講現實。 儒家都是現實主義者、追求現實的道德的永恆價值和現實生活中的理想人格。 孔子一生少言性、命, 不談鬼神, 總是教導弟子們在現實生活中學習、進取、奮鬥。 這裡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次葉公問孔子于子路, 子路難以回答, 便問老師如何回答。 孔子說:“其為人也(指他自己), 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論語·述而》。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對進取心、上進心的重視。

孔子經常教導弟子, 為人要做到“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他教導人們有意義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對人生採取積極有為的態度。 他曾語重心長地勸導說:“飽食終日, 無所用心, 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 猶賢乎已。 ”——《論語·陽貨》。 他還用流水一去不復返激勵人們要愛惜時光, 做有意義的事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以上這些, 當然還有《論語》裡還有更多例子和言論, 都表現出孔子對現世的重視。 即——“未知生, 焉知死?”。

道家——重境界、追求個體自由放達, 是一種理想主義的人生觀。

道家的哲學與儒家的哲學相比較, 在思想表現形式上似乎不如儒家那樣現實、那樣積極, 但是在精神追求上顯得極為深沉、老成、博遠。

道家哲學概括起來就是:無為而治,

莫與人爭, 少私寡欲, 潔身自好, 返樸歸真, 遵循自然。 老子或道家的哲學的最顯著的兩個特點是:

第一, 處事謙下, 保護自己

老子說:“聖人欲上民(欲為民上), 必以言下之(言談謙下);欲先民(欲為民先), 必以身後之(處事先人後己)。 故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居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皆樂推不厭也。 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第66章

由於待人處事謙下, 所以當你居上位時, 不被一般人看成負擔, 也不會被普遍百姓傷害。 他還說:“吾有三寶, 特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 故能勇, 儉, 故能廣, 不必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長。 ”——《老子》第67章。 這些所闡明的都是善於保護自己, 不為人害的人生哲理。

第二, 自由自在, 不受外界名利、物質引誘

道家的莊子最講究人生哲理,他提倡人生要“逍遙遊”,實現精神上的自由與和諧。處事要做到“為善者無近於名,為惡者無近于刑”,即為善不要達到成名地步,做壞事不要達到受刑地步。莊子認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養生主》。

莊子講述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旨在說明“以無厚入有間”、“緣督以為經”的人生哲理。講述論辯“伐林”與“殺雁”的故事,旨在敘述一種“外乎材與不材之間”的處世哲理。還有《史記·老莊列傳》寫楚威王使厚幣聘請莊子為相,而遭莊子拒絕而“終身不仕”的故事,這些故事的目的都是宣揚道家的一種潔身自好、不為物役、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學。

墨家——宣導“兼相愛,交相利”、耐艱苦的公利主義人生觀。

墨子在先秦諸子中是唯一出身於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家,墨子自稱為“賤人”,長期為手工業匠人,過著比較艱苦、貧困的生活。

《墨子·魯問篇》說他“短褐之衣,藜芥之羹,朝得之,而夕不得。”由於墨子出身卑賤,所以他的哲學思想能體現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提倡人生都應該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奮鬥。他說:“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愛》

何謂天下之利呢?墨子說:“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睹其友饑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葬埋之。”——《墨子·兼愛》。何謂天下之害呢?墨子的原文是:國與國相攻,家與家相篡,人與人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知調,此天下之害也。

墨子一生反對淫糜作樂,故作《非樂》,以使士君子“能竭股肱之力,使農夫“能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叔粟”,使婦人“能夙興夜寐,多治麻絲”。他反對“命運”之說,認為那都是人們捏造或不努力的結果,故作《非命》。

墨子主張以“強力”維持生活,改造社會,說:“為強必貴,不強必賤,強必榮,不強必辱,故不敢怠倦。”

《墨子·公輸般》中記載了一則關於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他不惜徒步行走十日十夜,由魯國到楚國都城,說服公輸般和楚,經過一場辯論,終於折服了楚王,制止了一場楚攻宋的戰爭。這一故事有力地體現了他所提倡的“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哲理。以上這些都是通常所說的“墨家精神”。

法家——宣導急功近利、追逐權勢,是一種實用主義的人生觀。

法家哲學與儒家、道家的哲學具有重大的差異。如果說儒家重視道德人格、道家提倡精神境界的話,那麼法家特別強調追求現實和功利。

法家接受了荀子“人性惡”的理論,認為人生來都有耳目口鼻、聲色味覺之物欲,人性是惡的,每個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人的物欲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亂、鬥爭,為了改造人性、制止爭亂、必須實行法治。所以,法家的哲學是追逐功名和權勢,為了功名和權勢可以不擇手段,“不避親疏”,在社會關係中不講道德仁義,專講利害,把人與人的關係均視為利害關係。只有對我們有力的,無論符合不符合道義,都可以去做。

衛國人商鞅一生的主要活動就是實行變法,推行法家的思想。他堅決反對“禮治”,反對法古循禮,貫徹“不避親貴”的原則。當他發現貴族和太子干擾變法推行時,便明確提出“法之不行,自于貴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師付。”——《史記·秦本紀》

法家的著名代表還有荀子,孫子,他們的思想和著作,都充分體現了法家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人生觀,尤其在軍事和國家智力上的運用,在當時那個年代,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兩個共性特徵——

中國傳統哲學當然不止以上四種類型,還有後來傳入的佛教文化所提倡的“空我”人生觀,縱橫家所主張的“縱橫”人生觀等,也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相當影響。不過比較重要、突出的是儒、道、墨、法這四種類型的哲學。

我們把這些人生哲學從整體上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有兩個共性特徵:

一是做人與為學一致;

二是個人修養與為政的統一;

為何會出現這兩種共性呢?究其原因,可能跟我國文化的特質和國人的性格有關。

1,做人與為學的一致

中國文化一直把學問與道德聯繫起來,看作是評價理想人格的基本素質。《論語·學而》全書的第一段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把學習看作是人生的一大樂趣,看作是人生的一種理念。因此,他總是把人生與為學聯繫起來看待。

體現他這種人生哲學的還有:“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學而》。他把“文”、“友”、“仁”三者統一起來,互為推進,這實際上就是把做人與為學統一了起來。在做人與為學的關係上,做人是最高的價值追求,為學之前要先學會做人。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他毅然地說出:“朝聞道,夕死可矣!”

2,個人修養與為政的統一

中國傳統哲學不僅主張做人與為學的一致,而且更強調做人與為政的統一。這一特點更加突出。中國文化的基本特點之一是強調“內聖”與“外王”的內在聯繫與轉化。

《莊子·天下篇》總結說:“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無論是儒家抑或道家文化都體現了這一特徵。概括儒家道統與治統的《禮記·大學》所闡發的“三綱領,八條目”最能典型地說明這個問題。

儒家認為,無論為人或治國,都應該遵行“大學之道”。

所謂大學之道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於至善。這裡的“明德”、“親民”、“至善”,既是個體人格、個人修養的理想境界,又是從政、治國的最高目標。

所謂八條目則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大學之道與八條目的內在關係分析,儒家是把個人修養看作“治國平天下”的必要前提條件,治國平天下之前首先要修身。從這個意義上,《大學》又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同時又把“治國平天下”看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是修身、為學的基本活動,最後的歸宿則是“治國平天下”。這樣,我們便理解了為什麼說儒家的人生哲學是“入仕”和“入世”的道理,從而也就認識了儒家哲學體現的“內聖外王”之道的精神內核。

最後再說下孔孟——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這個大國爭霸的亂世,雖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但是終因其思想與現實不合而不被重用,最後只能借助教育安身立命。

我們從《論語》中可以看到很多孔子為此而發出的慨歎。在這些慨歎中充分地體現了他當時的無奈心境,以及儒家對人生的看法。孔子經常教導弟子們:“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居,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秦伯》

這些生命調整或處理個人生命與社會治亂關係的思想倫理原則,從其深層的底蘊來分析,說到底是人生意義和生命歸宿的大問題。人非動物更非草木,不是簡單的有吃有穿有玩就可以活下去的,人還有思想、靈魂,人之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處在於“道”(或稱“禮儀”),所以孔子說“有道則居,無道則隱”。

孟子在發揮孔子這個思想時,把人的生命價值與“道”更加緊密的聯繫起來。他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盡心上》。

以上便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四種類型和兩個共性特徵,這些所體現的也正是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以及性格特徵。

道家的莊子最講究人生哲理,他提倡人生要“逍遙遊”,實現精神上的自由與和諧。處事要做到“為善者無近於名,為惡者無近于刑”,即為善不要達到成名地步,做壞事不要達到受刑地步。莊子認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養生主》。

莊子講述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旨在說明“以無厚入有間”、“緣督以為經”的人生哲理。講述論辯“伐林”與“殺雁”的故事,旨在敘述一種“外乎材與不材之間”的處世哲理。還有《史記·老莊列傳》寫楚威王使厚幣聘請莊子為相,而遭莊子拒絕而“終身不仕”的故事,這些故事的目的都是宣揚道家的一種潔身自好、不為物役、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學。

墨家——宣導“兼相愛,交相利”、耐艱苦的公利主義人生觀。

墨子在先秦諸子中是唯一出身於下層勞動人民的思想家,墨子自稱為“賤人”,長期為手工業匠人,過著比較艱苦、貧困的生活。

《墨子·魯問篇》說他“短褐之衣,藜芥之羹,朝得之,而夕不得。”由於墨子出身卑賤,所以他的哲學思想能體現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提倡人生都應該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奮鬥。他說:“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愛》

何謂天下之利呢?墨子說:“老而無妻子者,有所侍養,以終其壽;幼弱孤童之無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長其身。……睹其友饑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葬埋之。”——《墨子·兼愛》。何謂天下之害呢?墨子的原文是:國與國相攻,家與家相篡,人與人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知調,此天下之害也。

墨子一生反對淫糜作樂,故作《非樂》,以使士君子“能竭股肱之力,使農夫“能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叔粟”,使婦人“能夙興夜寐,多治麻絲”。他反對“命運”之說,認為那都是人們捏造或不努力的結果,故作《非命》。

墨子主張以“強力”維持生活,改造社會,說:“為強必貴,不強必賤,強必榮,不強必辱,故不敢怠倦。”

《墨子·公輸般》中記載了一則關於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他不惜徒步行走十日十夜,由魯國到楚國都城,說服公輸般和楚,經過一場辯論,終於折服了楚王,制止了一場楚攻宋的戰爭。這一故事有力地體現了他所提倡的“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哲理。以上這些都是通常所說的“墨家精神”。

法家——宣導急功近利、追逐權勢,是一種實用主義的人生觀。

法家哲學與儒家、道家的哲學具有重大的差異。如果說儒家重視道德人格、道家提倡精神境界的話,那麼法家特別強調追求現實和功利。

法家接受了荀子“人性惡”的理論,認為人生來都有耳目口鼻、聲色味覺之物欲,人性是惡的,每個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人的物欲一旦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亂、鬥爭,為了改造人性、制止爭亂、必須實行法治。所以,法家的哲學是追逐功名和權勢,為了功名和權勢可以不擇手段,“不避親疏”,在社會關係中不講道德仁義,專講利害,把人與人的關係均視為利害關係。只有對我們有力的,無論符合不符合道義,都可以去做。

衛國人商鞅一生的主要活動就是實行變法,推行法家的思想。他堅決反對“禮治”,反對法古循禮,貫徹“不避親貴”的原則。當他發現貴族和太子干擾變法推行時,便明確提出“法之不行,自于貴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師付。”——《史記·秦本紀》

法家的著名代表還有荀子,孫子,他們的思想和著作,都充分體現了法家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人生觀,尤其在軍事和國家智力上的運用,在當時那個年代,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兩個共性特徵——

中國傳統哲學當然不止以上四種類型,還有後來傳入的佛教文化所提倡的“空我”人生觀,縱橫家所主張的“縱橫”人生觀等,也都對中國社會產生了相當影響。不過比較重要、突出的是儒、道、墨、法這四種類型的哲學。

我們把這些人生哲學從整體上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有兩個共性特徵:

一是做人與為學一致;

二是個人修養與為政的統一;

為何會出現這兩種共性呢?究其原因,可能跟我國文化的特質和國人的性格有關。

1,做人與為學的一致

中國文化一直把學問與道德聯繫起來,看作是評價理想人格的基本素質。《論語·學而》全書的第一段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把學習看作是人生的一大樂趣,看作是人生的一種理念。因此,他總是把人生與為學聯繫起來看待。

體現他這種人生哲學的還有:“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學而》。他把“文”、“友”、“仁”三者統一起來,互為推進,這實際上就是把做人與為學統一了起來。在做人與為學的關係上,做人是最高的價值追求,為學之前要先學會做人。正是在這種意義上,他毅然地說出:“朝聞道,夕死可矣!”

2,個人修養與為政的統一

中國傳統哲學不僅主張做人與為學的一致,而且更強調做人與為政的統一。這一特點更加突出。中國文化的基本特點之一是強調“內聖”與“外王”的內在聯繫與轉化。

《莊子·天下篇》總結說:“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是故內聖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無論是儒家抑或道家文化都體現了這一特徵。概括儒家道統與治統的《禮記·大學》所闡發的“三綱領,八條目”最能典型地說明這個問題。

儒家認為,無論為人或治國,都應該遵行“大學之道”。

所謂大學之道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於至善。這裡的“明德”、“親民”、“至善”,既是個體人格、個人修養的理想境界,又是從政、治國的最高目標。

所謂八條目則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大學之道與八條目的內在關係分析,儒家是把個人修養看作“治國平天下”的必要前提條件,治國平天下之前首先要修身。從這個意義上,《大學》又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同時又把“治國平天下”看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是修身、為學的基本活動,最後的歸宿則是“治國平天下”。這樣,我們便理解了為什麼說儒家的人生哲學是“入仕”和“入世”的道理,從而也就認識了儒家哲學體現的“內聖外王”之道的精神內核。

最後再說下孔孟——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這個大國爭霸的亂世,雖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遊說諸侯,但是終因其思想與現實不合而不被重用,最後只能借助教育安身立命。

我們從《論語》中可以看到很多孔子為此而發出的慨歎。在這些慨歎中充分地體現了他當時的無奈心境,以及儒家對人生的看法。孔子經常教導弟子們:“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居,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秦伯》

這些生命調整或處理個人生命與社會治亂關係的思想倫理原則,從其深層的底蘊來分析,說到底是人生意義和生命歸宿的大問題。人非動物更非草木,不是簡單的有吃有穿有玩就可以活下去的,人還有思想、靈魂,人之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處在於“道”(或稱“禮儀”),所以孔子說“有道則居,無道則隱”。

孟子在發揮孔子這個思想時,把人的生命價值與“道”更加緊密的聯繫起來。他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盡心上》。

以上便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四種類型和兩個共性特徵,這些所體現的也正是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以及性格特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