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鱉甲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你瞭解多少?

鱉甲是龜鱉目鱉科(學名:Trionychidae)軟殼水生龜的統稱, 又名甲魚、水魚、泥龜、王八, 共有20多種。 中國現存主要有中華鱉、山瑞鱉、斑鱉、黿, 其中以中華鱉最為常見。

選料標準

為卵圓形或橢圓形的骨片, 背部微隆起, 前後端微向內捲曲。 長約10~23釐米, 寬8~17釐米, 厚約5毫米。 背甲中央有不顯明的骨節隆起, 兩側各有八條左右對稱的橫凹紋。 背面為灰褐色並有皺褶及突起狀斑點。 甲的邊緣呈齒狀, 類白色。 腹面灰白色, 有骨隆起明顯, 兩側對稱的肋各8條。 質堅硬。 臭微腥, 味鹹。 以身幹、個大、無殘肉、潔淨者為佳。

入藥部位

為鱉科動物鱉的背甲。

性味歸經

鹹, 微寒。 歸肝經、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10~30g, 先煎;熬膏;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燒存性, 研末摻或調敷。

功能主治:用於陰虛發熱, 骨蒸勞熱,陰虛陽亢,頭暈目眩, 虛風內動, 經閉, 癥瘕, 久瘧, 瘧母。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

含骨膠原(collagen)、碳酸鈣、磷酸鈣、碘等.鱉甲浸出物含量以水浸出物為最多.背甲與腹甲均含鈣、磷、鈉、鎂、鉀、鋅、鐵、錳、鈷、銅、砷等11種元素.化學成分研究進展:略

含動物膠、骨膠原(Collagen)、角蛋白(Keratin)、碘、維生素D(Vitamin D)、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磷酸鈣(Calcium phosphate). 亦含蘇氨酸(Threonine)、纈氨酸(Val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賴氨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天門冬氨酸(Asparagic acid)、絲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胱氨酸(Cystine)、甲硫氨酸(Methylthioa- minoacids)、酪氨酸(Tyrosine)、精氨酸(Arginine)、脯氨酸(Proline)等17種氨基酸,其中鱉腹甲氨基酸的含量高於背甲.

尚含磷、鈣、鈉、鎂、鉀、鋅、鐵、錳、鈷、銅、砷等11種微量元素.

理化鑒別

薄層層析:取該品甲醇提取液點于矽膠G薄層板上, 用正丁醇-95%乙醇一冰醋酸一水(4:1:1:2)展開, 0.3%茚三酮正丁醇液噴霧, 105℃乾燥3min,以精氨酸、谷氨酸為對照品, 樣品液色譜在與標準品液色譜的相應位置上, 顯相同的紫色斑點.

含量測定

成分分析研究進展:略

藥理作用

1.強壯作用:鱉多糖0.5、1.0、2.0g/kg灌胃15-20天, 能明顯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和抗冷凍作用, 可延長小鼠游泳時間, 有抗疲勞作用。

2 .免疫促進作用:鱉多糖0.5、1.0、2.0g/kg灌胃15-20天, 能顯著提高小鼠空斑形成細胞的溶血能力, 促進溶血素抗體生成;並增強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

4.其它:以0.5%或1.0%鱉多糖Renger液浸泡蟾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 有增加收縮高度和畫紋面積、延長持續收縮時間的作用。

該品能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 可消失結塊;並具有增加血漿蛋白的作用, 有謂可用於肝病所致的貧血。

實用附方

① 治男女骨蒸勞瘦:鱉甲一枚, 以醋炙黃, 入胡黃連10克, 為末。 青蒿煎湯服方寸匕。 (孫思邈)

② 治骨蒸夜熱勞瘦, 骨節煩熱, 或咳嗽有血者:鱉甲500克(滾水洗, 去油垢淨), 北沙參200克, 懷熟地、麥門冬各300克, 白茯苓150克, 陳廣皮50克。 水五十碗, 煎十碗, 渣再煎, 濾出清汁, 微火熬成膏, 煉蜜200克收。 每早晚各服數匙, 白湯調下。 (《本草匯言》)

③ 治熱邪深入下焦, 脈沉數, 舌幹齒黑, 手指但覺蠕動, 急防痙厥:炙甘草30克, 幹地黃30克, 生白芍30克, 阿膠15克, 麥冬15克(去心), 麻仁15克, 生牡蠣25克, 生鱉甲40克。 水八杯, 煮取八分三杯, 分三次服。 (《溫病條辨》二甲複脈湯)

④ 治老瘧久不斷者:先炙鱉甲,

搗末, 方寸匕, 至時令三服盡。 (《補缺肘後方》)

⑤ 治溫瘧:知母, 鱉甲(炙)、常山各100克, 地骨皮150克, 竹葉一升(切), 石膏200克。 上以水七升, 煮二升五合, 分溫三服。 忌蒜、熱面、豬、魚。 (《補缺肘後方》)

⑥ 治瘧疾:鱉甲十二分(炙), 烏扇三分(燒), 黃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婦三分(熬), 乾薑三分, 大黃三分, 芍藥五分, 桂枝三分, 葶藶一分(熬), 石葦三分(去毛), 厚樸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麥二分, 紫葳三分, 阿膠三分(炙), 蜂蜜四分(炙), 赤硝十二分, 蜣螂六分(熬), 桃仁二分, 半夏一分, 人參一分, 蟅蟲五分(熬)。 上二十三味, 為末, 取煆灶下灰一鬥, 清酒一斛五鬥, 浸灰, 候酒盡一半, 著鱉甲於中, 煮令泛爛如膠漆, 絞取汁, 納諸藥煎為丸, 如梧子大, 空心服七丸, 日三服。 (《金匱要略》鱉甲煎丸)

⑦ 治症癖:鱉甲、訶黎勒皮、乾薑末。

等分為丸, 空心下三十丸, 再服。 (《藥性論》)

⑧ 治心腹症瘕血積:鱉甲50克(湯泡洗淨, 米醋浸一宿、火上炙幹, 再淬再炙, 以甲酥為度, 研極細), 琥珀三鍋(研極細), 大黃25克(酒拌炒)。 上共研細作散。 每早服10克, 白湯調下。 (《甄氏家乘方》)

⑨ 治婦人月水不利, 腹脅妨悶, 背膊煩疼:鱉甲100克(塗醋炙令黃, 去裙櫚), 川大黃50克(銼, 微炒), 琥珀75克。 上藥搗羅為末, 煉蜜和丸, 如梧桐子大。 以溫酒下二十丸。 (《聖惠方》鱉甲丸)

⑩ 治婦人漏下五色, 羸瘦、骨節間痛:鱉甲燒令黃, 為末, 酒調服方寸匕, 日三。 (《肘後方》)

⑾ 治吐血不止:鱉甲50克(銼作片子), 蛤粉50克(鱉甲相和, 於銚內炒香黃色), 熟幹地黃75克(暴幹)。 上三味搗為細散。 每服10克, 食後臘茶清調下, 服藥訖, 可睡少時。 (《聖濟總錄》鱉甲散)

⑿ 治卒腰痛不得俯仰:鱉甲一枚(炙, 搗篩)。服方寸匕,食後,日三服。(《補缺肘後方》)

⒀ 治石淋:鱉甲杵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三,下石子瘥。(《肘後方》)

⒁ 治上氣喘急,不得睡臥,腹脅有積氣:鱉甲50克(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杏仁25克(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赤茯苓50克,木香50克。上藥搗篩為散,每服25克,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燈心一大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

⒂ 治陰虛夢泄:鱉甲燒研,每用一字,以酒半盞,童尿半盞,蔥白七寸同煎,去蔥,日晡時服之,出臭汗為度。(《醫壘元戎》)

⒃ 治產後早起中風冷,泄痢及帶下:鱉甲如手大,當歸、黃連、乾薑各100克,黃柏長一尺、廣三寸。上五味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千金方》鱉甲湯)

⒄ 治小兒癇:鱉甲炙令黃,搗為末,取5克,乳服,亦可蜜丸如小豆大服。(《子母秘錄》)

⒅ 治腸癰內痛:鱉甲燒存性,研,水服5克,日三。(劉禹錫《傳信方》)

⒆ 治癰疽不斂,不拘發背一切瘡:鱉甲燒存性,研摻。(《怪證奇方》)

⒇ 治痔,肛邊生鼠乳,氣壅疼痛:鱉甲150克(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檳榔100克。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10克。(《聖惠方》鱉甲散)

(21)治丈夫陰頭癰腫:鱉甲一枚,上一味,燒焦末之,以雞子白和敷之。(《千金翼方》)

(22)治牙痛:鱉甲。焙乾軋成細末,貯於乾燥器皿內備用臨用時,取鱉甲粉0.5克放在煙斗內煙葉的表面上,點燃當煙吸。(《全展選編·五宮科》)

各家論述

①《本草衍義》:鱉甲,《經》中不言治勞,惟蜀本《藥性論》雲,治勞魔,除骨熱,後人遂用之。然甚有據,亦不可過劑。

②《本草經疏》:鱉甲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平亦辛也,鹹能軟堅,辛能走散,故《本經》主症瘕、堅積、寒熱,去痞疾、息肉、陰蝕、痔核、惡肉;《別錄》療溫瘧者,以瘧必暑邪為病,類多陰虛,水衰之人,乃為暑所深中,邪入陰分,故出並于陽而熱甚,入並于陰而寒甚,元氣虛羸,則邪陷而中焦不治,甚則結為瘧母。甲能益陰除熱而泊散,故為治瘧之要藥,亦是退勞熱在骨及陰虛往來寒熱之上品,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皆陰分血病,宜其悉主之矣。勞複、女勞複為必須之藥;勞瘦骨蒸,非此不除;產後陰脫,資之尤急。

③《本草匯言》;鱉甲,除陰虛熱瘧,解勞熱骨蒸之藥也。魏景山曰,鱉甲蟲也,與龜同類而異種,亦稟至陰之性,入肝,統主厥陰血分為病,……厥陰血閉邪結,漸至寒熱,為症瘕、為痞脹、為瘧疾、為淋瀝、為骨蒸者,鹹得主之。倘陽虛胃弱,食飲不消,嘔惡泄瀉者,陰虛胃弱,吞咽不下,咳逆短氣,升降不足息者,用此無益也。

④《本草述》:鱉甲,類言其益陰,是矣,第丹溪雲補陰而更雲補氣,蓋氣有陽氣陰氣之殊,本於《內經》可證也。經曰,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蓋唯是真陰之氣,有化乃有生,有生即有化,故《本經》首雲主治心腹症瘕堅積寒熱,即《別錄》暨甄權、《日華子本草》,無不以溫瘧、血瘕、宿食、冷塊、痃癖、冷瘕及破癥結為言也。至丹溪乃揭出補陰補氣以為言,可謂探其要領矣。宗?]所謂《經》中不言治勞,然治虛勞多用之,亦甚有據者,以是言合于方書之主治,良不謬也。如清骨散,固謂其治骨蒸勞熱也;如扶羸湯,是除骨蒸勞熱而兼以益精血之味也。又麥煎散,治少男室女骨蒸黃瘦口臭肌熱盜汗,此證乃七情之為病也。虛勞發熱,未有不由瘀血者,而瘀血未有不由內傷者。凡虛勞證,大抵心下引脅俱痛,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之也。故麥煎散中用鱉甲,而同於幹漆以化積。又秦艽鱉甲散,此透肌退熱之一方也。以上數方是皆同鱉甲而用者,雖其佐助之義各有所主,而共用鱉甲以入諸味者,不外于補陰氣以為功也。又如治瘧母宜鱉甲煎丸,又瘧母丸,固益陰氣者也。且治瘧、所名瘧母,即結為症瘕者,更可見諸《本草》之用鱉甲,無不以療血瘕症塊云云為言者,固有見於茲味陰氣之專,即化以為生也。至於積聚之所治,……如鱉甲丸之於肝積為肥氣,幹漆丸及半夏散之於心積為伏粱,又鱉甲丸之於脾積為痞氣,四方雖各有不同,然總歸於入足厥陰、手少陰、足太陰之髒也,以鱉甲陰氣之專,入三陰而行其積,固有得於氣之相應者矣。又即女子漏下而鱉甲療之,卻又用行瘀血,是豈謂其能止複能行乎?蓋此味專補陰氣,如漏下,屬陰氣虛而不能固也,如瘀血,亦屬陰氣虛而不能流貫於經絡也。但就女子經血一證,可以推其所治之諸證,固惟是專補陰氣,如經所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也。

⑤《本草新編》:鱉甲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有痞滯不除者,皆宜用之。但宜研末調服,世人俱炙片入湯藥中煮之,則不得其功矣。又:或疑鱉甲善殺癆蟲,有之乎?曰:不殺癆蟲,何以能除癆瘦骨蒸。……鱉甲殺蟲,而又補至陰之水,所以治骨蒸之病最宜。

⑥《本經逢原》:鱉甲,凡骨蒸勞熱自汗皆用之,為其能滋肝經之火岜。然究竟是削肝之劑,非補肝藥也。妊婦忌用,以其能伐肝破血也。肝虛無熱禁之。極灰研極細末,療湯火傷皮綻肉爛者並效,幹則麻油調敷,濕則幹摻,其痛立止,其解火毒,療骨蒸、殺瘵蟲之功,可默悟矣。

營養知識

鱉甲為鱉科動物中華鱉和山瑞鱉的背甲。中華鱉生於湖泊、河流、池塘及水庫等水域,除新疆、寧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見報道外,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山瑞鱉生活於山區的河流、溪潭中。分佈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山瑞鱉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

春、夏、秋季捕鱉,用刀割下頭,割取背甲,去淨殘肉、曬乾。亦將鱉體置於沸水中煮1至2小時,燙至背甲上的皮能剝落時取出,剝下背甲,去淨肉,洗淨曬乾。

鱉甲背甲呈橢圓形功卵圓形,背面隆起,長10至15釐米,寬9至14釐米。外表面黑褐色或黑綠色略帶光澤,具網狀皺紋及灰白色斑點,中間有1條縱棱,兩側各有左右對稱的橫凹紋8條,外皮脫落後,可見鋸齒狀嵌接縫,內表面類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背椎骨,頸骨向內捲曲,兩側各有肋骨8條,伸出邊緣,質堅硬,氣微腥,味淡。

鱉甲營養分析: 甲魚的背甲,藥名稱為“鱉甲”,具有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提高血漿蛋白、散結消腫的作用,可提高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鱉甲熬制的膠,稱為鱉甲膠,具有滋陰益腎、散消痞、強筋健骨的功效,能夠散淤血、消脾腫、除癆、調月經,可防治腎虧虛弱、頭暈遺精等症。

鱉甲補充資訊: 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鱉甲、醋蹩甲、制鱉甲,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鱉甲適不合人群:脾胃虛寒及食少便溏者;孕婦禁服。

鱉甲食療作用: 鱉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腎經;質堅潛降,善入陰血;

具有滋陰清熱,潛陽熄風,軟堅散結的功效;

主治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動,小兒驚癇,瘧母,經閉,潰瘍,水火燙傷。

鱉甲食物相克: 鱉甲忌莧菜相克。

鱉甲的臨床應用:

(一) 鱉甲是滋陰藥而不是退熱藥:

傳統上用於陰虛勞熱和癓瘕積聚類病證。 首先鱉甲是滋陰補虛藥,性平,常用於低熱和內熱的病人。慢性感染、結核和腫瘤常有低熱,鱉甲是治療這種發熱的常用藥。秦艽鱉甲散、青蒿鱉甲湯是治療低熱的名方。

發熱病人單用鱉甲並不能退熱,可見鱉甲並不是降溫退熱藥。古代在治療骨蒸潮熱時,鱉甲是在複方中使用的,其中有許多是降溫退熱藥,如知母、青蒿、秦艽、地骨皮、柴胡等,鱉甲是起著綜合性的作用。

下焦溫病熱深痙厥時,二甲複脈湯用生牡蠣、生鱉甲,三甲複脈湯中用生牡蠣、生鱉甲、生龜版,與生地、麥冬、阿膠、火麻仁等同用,以滋水養火,平肝息風,是用來補充津液和抗痙厥的。病人處於危重階段,在高熱、脫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下,出現了神經系統併發症,這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用這些藥來補充津液,提高免疫功能,提高體內激素水準和抗痙厥。如果病人的自身健康基礎較好的話,可能有部分病人能被挽救過來。可惜在《溫病條辨》上沒有記載治好的案例介紹。

(二) 關於抗菌抗癆:

古代結核病的病死率是比較高的,故古代風癆鼓膈四大絕症就含有癆病。現代對於本病在抗菌、抗癆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提高,但還是有少部分病人由於種種原因而死亡。如果在抗菌、抗癆的同時,服用鱉甲及其複方秦艽鱉甲散、青蒿鱉甲湯等方藥,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症狀,有利於疾病的控制和康復的。

(三) 關於抗癌:

古代用於治療癓瘕積聚一類疾病。鱉甲煎丸是治療這些病症的著名古方。癓瘕積聚包括腫瘤。惡性腫瘤患者常有低熱和內熱,現今鱉甲為腫瘤病人常用的中藥,既能抗癌,又能提高免疫功能.並對清退低熱有利。鱉甲的扶正抗癌功效為臨床中醫和民問所重視而被常用。 常用於肝癌、肺癌、腸癌、宮頸癌、卵巢癌、骨腫瘤等。

(四) 關於提高免疫球蛋白:

鱉甲具有提高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我們臨床上曾觀察到高球蛋白血症,經常服用鱉甲和甲魚的病人,γ一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很難下降;還觀察到經常服用鱉甲和甲魚的紅斑狼瘡病人病情不易緩解,有些慢性肝炎病人轉氨酶不易下降。

我們體會紅斑狼瘡、慢性腎炎等自身免疫病宜用炙龜甲;腫瘤、結核和慢性感染病人宜用炙鱉甲。

(五) 龜甲和鱉甲的異同:

龜甲和鱉甲都是滋陰藥,龜甲滋養腎陰,鱉甲滋養肝陰。

中醫理論認為肝腎同源,肝陰和腎陰是相互滋養的,服了此二藥能肝。腎同補,所以在滋陰方面二藥常同用,如《溫病條辨》中的三甲複脈湯。

二藥的側重點還是有區別的。龜甲滋養腎陰,能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 這是鱉甲所沒有的作用。鱉甲軟堅散結,抗癌為主,這是龜甲所不及的。這就是大補陰 丸用龜甲、鱉甲煎丸用鱉甲的道理。

可見,在龜甲和鱉甲的應用上,古人觀察得非常仔細,區分得非常清楚。

食用方法:

甲魚的背甲,藥名稱為“鱉甲”,具有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提高血漿蛋白、散結消腫的作用,可提高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鱉甲熬制的膠,稱為鱉甲膠,具有滋陰益腎、散消痞、強筋健骨的功效,能夠散淤血、消脾腫、除癆、調月經,可防治腎虧虛弱、頭暈遺精等症。

龜甲和鱉甲都是滋陰藥,龜甲滋養腎陰,鱉甲滋養肝陰。

中醫理論認為肝腎同源,肝陰和腎陰是相互滋養的,服了此二藥能肝。腎同補,所以在滋陰方面二藥常同用,如《溫病條辨》中的三甲複脈湯。二藥的側重點還是有區別的。龜甲滋養腎陰,能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 這是鱉甲所沒有的作用。鱉甲軟堅散結,抗癌為主,這是龜甲所不及的。這就是大補陰 丸用龜甲、鱉甲煎丸用鱉甲的道理。

【宜忌】

脾胃陽衰,食減便溏或孕婦慎服。

①《本草經集注》:"惡礬石。"

②《藥性論》:"惡理石。"

③《本草經疏》:"妊娠禁用,凡陰虛胃弱、陰虛泄瀉、產後泄瀉、產後飲食不消、不思食及嘔惡等證鹹忌之。"

④《本經逢原》:"肝虛無熱,禁之。"

⑤《得配本草》:"冷勞癥瘕人不宜服,血燥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一定要根據醫生的規定按規定使用

本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搗篩)。服方寸匕,食後,日三服。(《補缺肘後方》)

⒀ 治石淋:鱉甲杵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三,下石子瘥。(《肘後方》)

⒁ 治上氣喘急,不得睡臥,腹脅有積氣:鱉甲50克(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杏仁25克(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赤茯苓50克,木香50克。上藥搗篩為散,每服25克,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燈心一大束,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方》)

⒂ 治陰虛夢泄:鱉甲燒研,每用一字,以酒半盞,童尿半盞,蔥白七寸同煎,去蔥,日晡時服之,出臭汗為度。(《醫壘元戎》)

⒃ 治產後早起中風冷,泄痢及帶下:鱉甲如手大,當歸、黃連、乾薑各100克,黃柏長一尺、廣三寸。上五味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千金方》鱉甲湯)

⒄ 治小兒癇:鱉甲炙令黃,搗為末,取5克,乳服,亦可蜜丸如小豆大服。(《子母秘錄》)

⒅ 治腸癰內痛:鱉甲燒存性,研,水服5克,日三。(劉禹錫《傳信方》)

⒆ 治癰疽不斂,不拘發背一切瘡:鱉甲燒存性,研摻。(《怪證奇方》)

⒇ 治痔,肛邊生鼠乳,氣壅疼痛:鱉甲150克(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檳榔100克。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10克。(《聖惠方》鱉甲散)

(21)治丈夫陰頭癰腫:鱉甲一枚,上一味,燒焦末之,以雞子白和敷之。(《千金翼方》)

(22)治牙痛:鱉甲。焙乾軋成細末,貯於乾燥器皿內備用臨用時,取鱉甲粉0.5克放在煙斗內煙葉的表面上,點燃當煙吸。(《全展選編·五宮科》)

各家論述

①《本草衍義》:鱉甲,《經》中不言治勞,惟蜀本《藥性論》雲,治勞魔,除骨熱,後人遂用之。然甚有據,亦不可過劑。

②《本草經疏》:鱉甲主消散者以其味兼乎平,平亦辛也,鹹能軟堅,辛能走散,故《本經》主症瘕、堅積、寒熱,去痞疾、息肉、陰蝕、痔核、惡肉;《別錄》療溫瘧者,以瘧必暑邪為病,類多陰虛,水衰之人,乃為暑所深中,邪入陰分,故出並于陽而熱甚,入並于陰而寒甚,元氣虛羸,則邪陷而中焦不治,甚則結為瘧母。甲能益陰除熱而泊散,故為治瘧之要藥,亦是退勞熱在骨及陰虛往來寒熱之上品,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皆陰分血病,宜其悉主之矣。勞複、女勞複為必須之藥;勞瘦骨蒸,非此不除;產後陰脫,資之尤急。

③《本草匯言》;鱉甲,除陰虛熱瘧,解勞熱骨蒸之藥也。魏景山曰,鱉甲蟲也,與龜同類而異種,亦稟至陰之性,入肝,統主厥陰血分為病,……厥陰血閉邪結,漸至寒熱,為症瘕、為痞脹、為瘧疾、為淋瀝、為骨蒸者,鹹得主之。倘陽虛胃弱,食飲不消,嘔惡泄瀉者,陰虛胃弱,吞咽不下,咳逆短氣,升降不足息者,用此無益也。

④《本草述》:鱉甲,類言其益陰,是矣,第丹溪雲補陰而更雲補氣,蓋氣有陽氣陰氣之殊,本於《內經》可證也。經曰,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蓋唯是真陰之氣,有化乃有生,有生即有化,故《本經》首雲主治心腹症瘕堅積寒熱,即《別錄》暨甄權、《日華子本草》,無不以溫瘧、血瘕、宿食、冷塊、痃癖、冷瘕及破癥結為言也。至丹溪乃揭出補陰補氣以為言,可謂探其要領矣。宗?]所謂《經》中不言治勞,然治虛勞多用之,亦甚有據者,以是言合于方書之主治,良不謬也。如清骨散,固謂其治骨蒸勞熱也;如扶羸湯,是除骨蒸勞熱而兼以益精血之味也。又麥煎散,治少男室女骨蒸黃瘦口臭肌熱盜汗,此證乃七情之為病也。虛勞發熱,未有不由瘀血者,而瘀血未有不由內傷者。凡虛勞證,大抵心下引脅俱痛,蓋滯血不消,新血無以養之也。故麥煎散中用鱉甲,而同於幹漆以化積。又秦艽鱉甲散,此透肌退熱之一方也。以上數方是皆同鱉甲而用者,雖其佐助之義各有所主,而共用鱉甲以入諸味者,不外于補陰氣以為功也。又如治瘧母宜鱉甲煎丸,又瘧母丸,固益陰氣者也。且治瘧、所名瘧母,即結為症瘕者,更可見諸《本草》之用鱉甲,無不以療血瘕症塊云云為言者,固有見於茲味陰氣之專,即化以為生也。至於積聚之所治,……如鱉甲丸之於肝積為肥氣,幹漆丸及半夏散之於心積為伏粱,又鱉甲丸之於脾積為痞氣,四方雖各有不同,然總歸於入足厥陰、手少陰、足太陰之髒也,以鱉甲陰氣之專,入三陰而行其積,固有得於氣之相應者矣。又即女子漏下而鱉甲療之,卻又用行瘀血,是豈謂其能止複能行乎?蓋此味專補陰氣,如漏下,屬陰氣虛而不能固也,如瘀血,亦屬陰氣虛而不能流貫於經絡也。但就女子經血一證,可以推其所治之諸證,固惟是專補陰氣,如經所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也。

⑤《本草新編》:鱉甲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有痞滯不除者,皆宜用之。但宜研末調服,世人俱炙片入湯藥中煮之,則不得其功矣。又:或疑鱉甲善殺癆蟲,有之乎?曰:不殺癆蟲,何以能除癆瘦骨蒸。……鱉甲殺蟲,而又補至陰之水,所以治骨蒸之病最宜。

⑥《本經逢原》:鱉甲,凡骨蒸勞熱自汗皆用之,為其能滋肝經之火岜。然究竟是削肝之劑,非補肝藥也。妊婦忌用,以其能伐肝破血也。肝虛無熱禁之。極灰研極細末,療湯火傷皮綻肉爛者並效,幹則麻油調敷,濕則幹摻,其痛立止,其解火毒,療骨蒸、殺瘵蟲之功,可默悟矣。

營養知識

鱉甲為鱉科動物中華鱉和山瑞鱉的背甲。中華鱉生於湖泊、河流、池塘及水庫等水域,除新疆、寧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見報道外,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山瑞鱉生活於山區的河流、溪潭中。分佈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山瑞鱉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

春、夏、秋季捕鱉,用刀割下頭,割取背甲,去淨殘肉、曬乾。亦將鱉體置於沸水中煮1至2小時,燙至背甲上的皮能剝落時取出,剝下背甲,去淨肉,洗淨曬乾。

鱉甲背甲呈橢圓形功卵圓形,背面隆起,長10至15釐米,寬9至14釐米。外表面黑褐色或黑綠色略帶光澤,具網狀皺紋及灰白色斑點,中間有1條縱棱,兩側各有左右對稱的橫凹紋8條,外皮脫落後,可見鋸齒狀嵌接縫,內表面類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背椎骨,頸骨向內捲曲,兩側各有肋骨8條,伸出邊緣,質堅硬,氣微腥,味淡。

鱉甲營養分析: 甲魚的背甲,藥名稱為“鱉甲”,具有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提高血漿蛋白、散結消腫的作用,可提高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鱉甲熬制的膠,稱為鱉甲膠,具有滋陰益腎、散消痞、強筋健骨的功效,能夠散淤血、消脾腫、除癆、調月經,可防治腎虧虛弱、頭暈遺精等症。

鱉甲補充資訊: 根據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鱉甲、醋蹩甲、制鱉甲,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鱉甲適不合人群:脾胃虛寒及食少便溏者;孕婦禁服。

鱉甲食療作用: 鱉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腎經;質堅潛降,善入陰血;

具有滋陰清熱,潛陽熄風,軟堅散結的功效;

主治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動,小兒驚癇,瘧母,經閉,潰瘍,水火燙傷。

鱉甲食物相克: 鱉甲忌莧菜相克。

鱉甲的臨床應用:

(一) 鱉甲是滋陰藥而不是退熱藥:

傳統上用於陰虛勞熱和癓瘕積聚類病證。 首先鱉甲是滋陰補虛藥,性平,常用於低熱和內熱的病人。慢性感染、結核和腫瘤常有低熱,鱉甲是治療這種發熱的常用藥。秦艽鱉甲散、青蒿鱉甲湯是治療低熱的名方。

發熱病人單用鱉甲並不能退熱,可見鱉甲並不是降溫退熱藥。古代在治療骨蒸潮熱時,鱉甲是在複方中使用的,其中有許多是降溫退熱藥,如知母、青蒿、秦艽、地骨皮、柴胡等,鱉甲是起著綜合性的作用。

下焦溫病熱深痙厥時,二甲複脈湯用生牡蠣、生鱉甲,三甲複脈湯中用生牡蠣、生鱉甲、生龜版,與生地、麥冬、阿膠、火麻仁等同用,以滋水養火,平肝息風,是用來補充津液和抗痙厥的。病人處於危重階段,在高熱、脫水、電解質紊亂等情況下,出現了神經系統併發症,這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用這些藥來補充津液,提高免疫功能,提高體內激素水準和抗痙厥。如果病人的自身健康基礎較好的話,可能有部分病人能被挽救過來。可惜在《溫病條辨》上沒有記載治好的案例介紹。

(二) 關於抗菌抗癆:

古代結核病的病死率是比較高的,故古代風癆鼓膈四大絕症就含有癆病。現代對於本病在抗菌、抗癆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提高,但還是有少部分病人由於種種原因而死亡。如果在抗菌、抗癆的同時,服用鱉甲及其複方秦艽鱉甲散、青蒿鱉甲湯等方藥,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症狀,有利於疾病的控制和康復的。

(三) 關於抗癌:

古代用於治療癓瘕積聚一類疾病。鱉甲煎丸是治療這些病症的著名古方。癓瘕積聚包括腫瘤。惡性腫瘤患者常有低熱和內熱,現今鱉甲為腫瘤病人常用的中藥,既能抗癌,又能提高免疫功能.並對清退低熱有利。鱉甲的扶正抗癌功效為臨床中醫和民問所重視而被常用。 常用於肝癌、肺癌、腸癌、宮頸癌、卵巢癌、骨腫瘤等。

(四) 關於提高免疫球蛋白:

鱉甲具有提高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我們臨床上曾觀察到高球蛋白血症,經常服用鱉甲和甲魚的病人,γ一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很難下降;還觀察到經常服用鱉甲和甲魚的紅斑狼瘡病人病情不易緩解,有些慢性肝炎病人轉氨酶不易下降。

我們體會紅斑狼瘡、慢性腎炎等自身免疫病宜用炙龜甲;腫瘤、結核和慢性感染病人宜用炙鱉甲。

(五) 龜甲和鱉甲的異同:

龜甲和鱉甲都是滋陰藥,龜甲滋養腎陰,鱉甲滋養肝陰。

中醫理論認為肝腎同源,肝陰和腎陰是相互滋養的,服了此二藥能肝。腎同補,所以在滋陰方面二藥常同用,如《溫病條辨》中的三甲複脈湯。

二藥的側重點還是有區別的。龜甲滋養腎陰,能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 這是鱉甲所沒有的作用。鱉甲軟堅散結,抗癌為主,這是龜甲所不及的。這就是大補陰 丸用龜甲、鱉甲煎丸用鱉甲的道理。

可見,在龜甲和鱉甲的應用上,古人觀察得非常仔細,區分得非常清楚。

食用方法:

甲魚的背甲,藥名稱為“鱉甲”,具有抑制結締組織的增生、提高血漿蛋白、散結消腫的作用,可提高抗腫瘤的免疫能力;鱉甲熬制的膠,稱為鱉甲膠,具有滋陰益腎、散消痞、強筋健骨的功效,能夠散淤血、消脾腫、除癆、調月經,可防治腎虧虛弱、頭暈遺精等症。

龜甲和鱉甲都是滋陰藥,龜甲滋養腎陰,鱉甲滋養肝陰。

中醫理論認為肝腎同源,肝陰和腎陰是相互滋養的,服了此二藥能肝。腎同補,所以在滋陰方面二藥常同用,如《溫病條辨》中的三甲複脈湯。二藥的側重點還是有區別的。龜甲滋養腎陰,能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 這是鱉甲所沒有的作用。鱉甲軟堅散結,抗癌為主,這是龜甲所不及的。這就是大補陰 丸用龜甲、鱉甲煎丸用鱉甲的道理。

【宜忌】

脾胃陽衰,食減便溏或孕婦慎服。

①《本草經集注》:"惡礬石。"

②《藥性論》:"惡理石。"

③《本草經疏》:"妊娠禁用,凡陰虛胃弱、陰虛泄瀉、產後泄瀉、產後飲食不消、不思食及嘔惡等證鹹忌之。"

④《本經逢原》:"肝虛無熱,禁之。"

⑤《得配本草》:"冷勞癥瘕人不宜服,血燥者禁用。"

注意事項;

一定要根據醫生的規定按規定使用

本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諮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