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書論|兩漢——崔瑗《草書勢》

崔瑗(77-142)是漢代名書法家, 尤善草書, 師法杜度, 時稱“崔杜”。 後來張芝取法崔、杜, 其書大進, 成為漢代草書之集大成者, 被譽為“草聖”。 對於崔瑗的草書, 後世評價很高。 “草聖”張芝自雲“上比崔杜不足”。 三國時魏人韋誕稱其“書體甚濃, 結字工巧”, 即書體非常濃密, 結字精緻美妙。

這是流傳至今的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篇書法論文, 而且是論草書的。 書法是一種線條藝術, 草書于此尤具代表性。 因此, 這篇文章也就彌足珍貴。 文章在講了書法的起源之後, 重點講了草書的產生, 指出由於“官事荒蕪”, 出現了比大小篆簡略的“隸書”;而“草書之法,

蓋又簡略, 應時諭指, 用於卒迫, 兼功並用, 愛日省力”。 這就說明, 草書是由於政事繁忙, 為適應書寫簡易快速的需要而產生的。 這是符合實際的。 任何一種藝術, 起初都是為了實用, 後來才出於審美的需要, 逐漸使之完善成熟。 漢代草書在實用中提高技藝, 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書法藝術, 終於得到了社會的承認。

崔瑗《草書勢》的重要意義, 還在於它記錄了他對草書藝術的審美感受, 把草書作為供人欣賞的美的藝術。 文中提出一個重要美學命題:“觀其法象”。 法象, 本指人的合乎禮儀規範的儀錶舉止, 借用到草書直觀上, 則指其合乎法度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形象。 因此, “觀其法象”, 就是觀賞草書的藝術形象。 而且文中具體生動地描繪了這一點。

《草書勢》原文:

書契之興, 始自頡皇;寫彼鳥跡, 以定文章。 爰暨末葉、典籍彌繁;時之多僻, 政之多權。 官事荒蕪, 勦其墨翰;惟多佐隸, 舊字是刪。 草書之法, 蓋又簡略;應時諭指, 用於卒迫。 兼功並用, 愛日省力;純儉之變, 豈必古式。 觀其法象, 俯仰有儀;方不中矩, 圓不中規。 抑左揚右, 望之若欹。 獸跂鳥跱, 志在飛移;狡兔暴駭, 將奔未馳。 或(黑知)(黑主)點(黑南), 狀似連珠;絕而不離。 畜怒怫鬱, 放逸後奇。 或淩邃惴栗, 若據高臨危, 旁點邪附, 似螳螂而抱枝。 絕筆收勢, 餘綖糾結;若山蜂施毒, 看隙緣巇;騰蛇赴穴, 頭沒尾垂。 是故遠而望之, 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 一畫不可移。 幾微要妙, 臨時從宜。 略舉大較, 仿佛若斯。

《草書勢》譯文:

文字的產生,

開始於蒼頡, 他描繪那鳥獸蹄迒之跡, 用來制定文字。 到了後世, 典籍越來越多;時世有許多不常見的事, 政治有許多權變;官事荒疏了, 因為要抄寫文章;有很多輔佐書寫的隸人, 刪簡舊文字。 草書的法則, 大概還要簡略;順應時勢表明意思, 用於倉促緊迫之中;功效加快, 與篆隸同樣地使用, 愛惜時間節省了精力;這純粹是簡略方面的變化。 為什麼一定堅守古老的體式呢?觀看它的形象, 低昂都有它特有儀態形勢;方呢不合量方形的曲尺, 圓呢不合量圓形的圓規。 抑左揚右, 看去像是傾斜的。 像獸踮起腳鳥聳起身子, 想在飛走離去;像狡兔突然受驚, 將賓士還未賓士。 有的(黑知)(黑主)點(黑南)地下點筆勢, 形狀像似連珠,
筆劃完了而墨蹟相連。 蓄積壯氣心情悒鬱不快, 縱放出來就會發生奇異的情景。 有的像迫近深邃而恐懼戰慄, 抵據高處面臨危難;旁點偏斜相附, 像螳螂抱著枝條。 筆劃完了要回收筆勢, 有如將餘剩的線縷纏繞起來。 有的如山蜂施放毒氣, 沿著那罅隙進行;有的像那騰蛇入穴洞, 頭進去了尾還垂在外面。 所以遠看它們, 那摧崩的氣勢呀像洶湧的波濤傾岸奔涯;湊近去察看它們, 畫也不可移。 它的要妙之處, 就在於當其時其畫採取的適宜的做法。 這裡略舉大概, 仿佛就如此吧!

()中的字打不出來, 表示兩字合為一字。 (黑知)(黑主)(黑南):均指草書下點筆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