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何區分書法的字體?書法字體有哪些分類?(幾張圖片告訴您)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 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小篆也稱“秦篆”, 是秦國的通用文字, 大篆的簡化字體, 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劃均呈粗細劃一。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亦稱漢隸, 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 書寫效果略微寬扁, 橫畫長而直畫短, 呈扁方形狀, 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起源于秦朝, 由程邈形理而成, 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

隸書

草書, 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 形成於漢代, 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 是書法的傳統書體之一。 是早期的草書, 始於漢代, 由草寫的隸書演變而成。 章草是“今草”的前身, 與“今草”的區別主要是保留隸書筆法的形跡, 上下字獨立而不連寫。 今草, 是一種在繼承章草的基礎上, 適應隸書向楷、行體發展趨勢和形體上的變化, 進一步省減了章草的點劃波磔, 成為更加自由便略的草體。

章草

今草

狂草, 屬於草書最放縱的一種, 筆勢相連而圓轉, 字形狂放多變, 在今草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 形成“一筆書”, 在章法上與今草一脈相承。

狂草

楷書, 也叫正楷、真書、正書。 從隸書逐漸演變而來, 更趨簡化, 字形由扁改方, 筆劃中簡省了漢隸的波勢, 橫平豎直。 楷書是從隸書到魏碑演變而來的,

其中唐楷代表著楷書的頂峰, 如歐體, 顏體, 柳體等。

魏碑

楷書

行書, 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 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 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 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 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 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 接近楷法的叫“行楷”, 接近草法的叫“行草”。

行楷

行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