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為什麼英國人這麼會搶戲?

加里·奧德曼在《至暗時刻》中以精湛演技征服了中外媒體, 人們紛紛預測他將是明年奧斯卡影帝的熱門人選。

與此同時, 史上唯一獲得過3次奧斯卡影帝的丹尼爾·戴·路易斯出演了自己的息影之作《霓裳魅影》, 網友們看完先行版預告片後感歎道:“戴神, 求求你了, 別再拿奧斯卡影帝了, 給年輕人一點機會吧。 ”

奧德曼與路易斯皆來自英國。 事實上, 在歷屆奧斯卡影帝、影后、男配角、女配角的獲獎和提名名單中, 除了美國本土籍演員之外, 英國演員數量是最多的。

美國《綜藝》雜誌記者曾說:在好萊塢的健身房裡,

好皮囊的傢伙太多, 但你真想找出個與眾不同的人時, 英國佬能立刻就脫穎而出。

近年來, 好萊塢似乎已被英倫演員攻陷。 緣何如此?我們今天的槍手徐元將為你解答。

為啥東北藝人最能搶戲又最會搶戲

文|徐元

作者簡介:供職過多家電影媒體, 做過記者、編輯、主編。 萊斯利·尼爾森影迷, 每年都要讀一遍31卷的《灌籃高手》。

他們來自東北, 頭角崢嶸, 身形修長, 最大的特點是那一口別有風味、極富感染力的方言。

——嗯, 我說的不是趙本山、李冰冰、王千源。

而是卷福、抖森、詹一美、裴淳華、大表哥、荷蘭弟……這一干人等。 他們是大西洋東北岸、英倫三島的名優特產, 擅長在各種英語大片小片裡領銜主演, 亦正亦邪, 可直可彎。

世界上有三種演員:男演員、女演員和英國演員。

他們的美利堅遠房表親, 最近幾年一直在驚呼, 為什麼上到歷史偉人林肯(《林肯》/丹尼爾·戴路易斯)、馬丁·路德·金(《塞爾瑪》/大衛·奧伊羅)、斯蒂夫·約伯斯(《約伯斯》/邁克爾·法斯賓德), 下到虛擬好漢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克利斯蒂安·貝爾)、蜘蛛俠(《超凡蜘蛛俠》兩部曲/安德魯·加菲爾德、《蜘蛛俠:英雄歸來》/湯姆·霍蘭德)、超人(《鋼鐵之軀》《超人大戰蝙蝠俠》/亨利·卡維爾), 這些最最典型的美國偶像, 卻都是英國佬在代言?

他們長期霸佔奧斯卡表演獎的局面, 也沒有絲毫的改觀, 比如說, 2018年的影帝小金人, 八成就是在加里·奧德曼(《至暗時刻》)和丹尼爾·戴·路易斯(《霓裳魅影》)這兩位倫敦阿叔之間產生了。

外媒認為路易斯憑《霓裳魅影》獲明年奧斯卡影帝的可能性極大。

更有甚者, 原本是美國本土藝人大後方的美劇, 現在表演崗位也被英國人鯨吞蠶食了, 典型者如《權力的遊戲》, 幾乎是全英班卡司。

所以, 問題來了:為什麼英國人這麼會演?

至少從2011年起, 好萊塢就流傳了一個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警告:“英國入侵”(British invasion)——這個詞上一次流行, 是指1960年代披頭士、滾石等英國搖滾樂在美國爆發式走紅;而最早一次, 是在200多年前北美獨立戰爭時, 殖民地義軍提醒敵人來了。

這回說的, 則是英國(及澳洲)演員大肆搶班奪權, 以至於美國演員, 特別是40歲以下的男星後繼乏人。 要知道, 當年雖然查理·卓別林、勞倫斯·奧利弗、彼得·奧圖爾、安東尼·霍普金斯這些英國人也在好萊塢風生水起,

可至少格蘭特、白蘭度、紐曼、德尼祿、帕西諾、克魯斯、德普、皮特這一代代本土巨星才更熠熠生輝。 然而, 現如今, 相比起法鯊、抖森等人, 付蘭蘭、囧瑟夫相形之下已經落後了幾個身位(何況, “對不起, 瑞恩·高斯林和瑞恩·雷諾茲是加拿大人”)。

那麼, 何以此消彼長到這種狀況呢?《衛報》《大西洋月刊》《娛樂週刊》《鏡報》等英美報章也都爬梳過好幾輪了。 擇要而言, 坊間大概有以下兩種比較常見的解釋。

先看英國, 演員們大多接受了系統的戲劇表演教育, 特別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RADA), 培養了一大批出色的男女演員。 這些人經過專業訓練, 又有充分的舞臺劇鍛煉, 形體、聲線、表演都臻一流。

致敬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舞臺劇《哈姆雷特》中,

你們的抖森正在表演。

再說美國, 演員遴選及培訓機制日漸落伍, 尤其是傳統的“方法派”教學, 路子窄, 觀念舊, 已經不適合當前綠幕摳像、動作捕捉等高精尖技術加持的怪力亂神大片的需求了。 而且, 關鍵在於, 很多美國明星自小成名, 沒有得到過專業的表演培訓, 通常只適應可以多次喊停的影視拍攝, 極少有舞臺經驗, 競爭力於是不足。

美國女演員林德賽·羅翰年少成名, 但墮落得挺快。

簡單說, 英國體制是一套戲精養殖方案, 而美國體制則是小鮮肉速凍技術, 久而久之, 優者更優, 劣者更劣。 而且, 其中還有一個關鍵, 就在於英國演員不少都受過完整的高等教育, 通常先在一般的高校裡, 出於興趣愛好而參與戲劇演出, 繼而其中的佼佼者再到專門的戲劇院校深造。所以,他們在學識、閱歷、心性上都比較成熟。而反過來,美國演員有學歷的卻不多,不少人連高中都沒讀完,就常常因為電視劇而走紅,進而成為明星,生活方式很快換到了紙醉金迷、遠離人民群眾的那一套,業務技能也就受到了影響。

以上的分析當然言之在理。不過,在我看來,還是略顯片面且微觀了。

其一,很難解釋為什麼美國女星的數量和品質仍然非常可觀,相形之下,英國女星並不突出。如果說,美國的演藝訓練體系問題很大的話,那麼,詹妮弗·勞倫斯、艾瑪·斯通、艾米·亞當斯、潔西嘉·查斯坦們又是怎麼一步步上位的呢?

其二,少壯派美國男星雖然看起來氣勢下滑,但不可忽視的另外一面是,他們中絕大多數,同時還有製片人、導演、監製身份(例如,今年付蘭蘭製片兼導演的《災難藝術家》就是一部現象影片)。貴為聯美公司大股東的阿湯哥不必說了,而小李、皮特、馬特·達蒙、沃爾伯格、本·阿弗萊克諸君,全都是大佬級話事人了,甚至不少還登上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領獎臺。作為地頭蛇,他們更容易獲取及交換更多的資源。換言之,他們已經是法鯊、卷福之流英國同行的老闆了,而老闆當然不必像員工那樣,需要衝到前臺去打拼。

馬特·達蒙(左)與本·阿弗萊克,曾經的青澀少年,如今已是好萊塢老闆級別的人物。

所以,理解“英國佬這麼會演戲”的另一重視角,應該是宏觀的、經濟層面上的。

實際上,歐洲各國的舞臺劇傳統都很發達,可是很少有法國、德國、義大利的戲劇明星能在好萊塢揚名立萬。說到底,英國演員首先要感謝的,不是戲劇學院,不是父母師長,而是美國這個同文同種的前殖民地、好萊塢這個無遠弗屆的龐大產業——沒有美利堅在政經文娛上的空前強勢,他們又怎麼會是全球聞名的銀幕偶像?

就和矽谷吸引科技奇才、華爾街招徠金融精英一樣,好萊塢正是全球演藝人士的聚集地。英、澳、新、加等英語國家的高素質演員向美國流動,也就如同穀歌和微軟的CEO都是印度裔一樣,本質無非是一種資源的優化配置。

而好萊塢在今年爆出的一系列性醜聞,則又從側面證明了此間根深蒂固的男性權力結構。克魯斯、克魯尼等美國男星,已經位列統治階級,而斯坦森、抖森等外籍男星,實則也就和大表姐、石頭姐這些本土女星一樣,都是他們治下的高級雇員而已。

奠定本世紀前20年主流電影面相的《哈利·波特》《指環王》及漫威電影,在早期啟動時,製作方都多多少少承認過,鑒於製片成本太高,所以傾向於選擇較為廉價的演員,這也就是為什麼來自英倫、澳洲的一批新面孔被選中,繼而又借著這些作品變得家喻戶曉。換言之,曾經的那批“2000萬俱樂部成員”,實在更多是出於經濟原因而沒能趕上這波IP大片潮(甚至連約翰尼·德普和小羅伯特·唐尼這兩位後來紅得發紫的浪蕩子,在一開始加入系列大片陣營時,也都只是身價不高的文藝片明星)。

剛入行時,小羅伯特·唐尼與約翰尼·德普皆是文藝男星,不過他們越老越騷氣。

說到底,才能、才華問題毋庸置疑,但英國人來演美國戲,不得不說,更多是一種經濟現象,甚至還有一層“外地人替本地人幹活”的意味。這是高度發達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圖景,正如中國的電影明星先是密集分佈在上海、後來在香港、今天到了北京一樣,無非都是時代的一份份注腳。

繼而其中的佼佼者再到專門的戲劇院校深造。所以,他們在學識、閱歷、心性上都比較成熟。而反過來,美國演員有學歷的卻不多,不少人連高中都沒讀完,就常常因為電視劇而走紅,進而成為明星,生活方式很快換到了紙醉金迷、遠離人民群眾的那一套,業務技能也就受到了影響。

以上的分析當然言之在理。不過,在我看來,還是略顯片面且微觀了。

其一,很難解釋為什麼美國女星的數量和品質仍然非常可觀,相形之下,英國女星並不突出。如果說,美國的演藝訓練體系問題很大的話,那麼,詹妮弗·勞倫斯、艾瑪·斯通、艾米·亞當斯、潔西嘉·查斯坦們又是怎麼一步步上位的呢?

其二,少壯派美國男星雖然看起來氣勢下滑,但不可忽視的另外一面是,他們中絕大多數,同時還有製片人、導演、監製身份(例如,今年付蘭蘭製片兼導演的《災難藝術家》就是一部現象影片)。貴為聯美公司大股東的阿湯哥不必說了,而小李、皮特、馬特·達蒙、沃爾伯格、本·阿弗萊克諸君,全都是大佬級話事人了,甚至不少還登上過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領獎臺。作為地頭蛇,他們更容易獲取及交換更多的資源。換言之,他們已經是法鯊、卷福之流英國同行的老闆了,而老闆當然不必像員工那樣,需要衝到前臺去打拼。

馬特·達蒙(左)與本·阿弗萊克,曾經的青澀少年,如今已是好萊塢老闆級別的人物。

所以,理解“英國佬這麼會演戲”的另一重視角,應該是宏觀的、經濟層面上的。

實際上,歐洲各國的舞臺劇傳統都很發達,可是很少有法國、德國、義大利的戲劇明星能在好萊塢揚名立萬。說到底,英國演員首先要感謝的,不是戲劇學院,不是父母師長,而是美國這個同文同種的前殖民地、好萊塢這個無遠弗屆的龐大產業——沒有美利堅在政經文娛上的空前強勢,他們又怎麼會是全球聞名的銀幕偶像?

就和矽谷吸引科技奇才、華爾街招徠金融精英一樣,好萊塢正是全球演藝人士的聚集地。英、澳、新、加等英語國家的高素質演員向美國流動,也就如同穀歌和微軟的CEO都是印度裔一樣,本質無非是一種資源的優化配置。

而好萊塢在今年爆出的一系列性醜聞,則又從側面證明了此間根深蒂固的男性權力結構。克魯斯、克魯尼等美國男星,已經位列統治階級,而斯坦森、抖森等外籍男星,實則也就和大表姐、石頭姐這些本土女星一樣,都是他們治下的高級雇員而已。

奠定本世紀前20年主流電影面相的《哈利·波特》《指環王》及漫威電影,在早期啟動時,製作方都多多少少承認過,鑒於製片成本太高,所以傾向於選擇較為廉價的演員,這也就是為什麼來自英倫、澳洲的一批新面孔被選中,繼而又借著這些作品變得家喻戶曉。換言之,曾經的那批“2000萬俱樂部成員”,實在更多是出於經濟原因而沒能趕上這波IP大片潮(甚至連約翰尼·德普和小羅伯特·唐尼這兩位後來紅得發紫的浪蕩子,在一開始加入系列大片陣營時,也都只是身價不高的文藝片明星)。

剛入行時,小羅伯特·唐尼與約翰尼·德普皆是文藝男星,不過他們越老越騷氣。

說到底,才能、才華問題毋庸置疑,但英國人來演美國戲,不得不說,更多是一種經濟現象,甚至還有一層“外地人替本地人幹活”的意味。這是高度發達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圖景,正如中國的電影明星先是密集分佈在上海、後來在香港、今天到了北京一樣,無非都是時代的一份份注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