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如何避免沉船風險?

作者:魯舒天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685篇原創首發文章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 你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 ”實際上這位諷刺作家應當在這句醒世恒言後面再補充一樁提示:那就是當你成為大多數人的時候, 其實很難意識到自己連同社會的大多數人已經集中站到了船舷的一側, 這種沉船的風險須由持真知灼見的專業人士來進行提示。

如果一個社會的輿情發展越來越不可控, 某種意義上講正是這種專業人士批量缺席所導致的直接後果。

聯想此前發生的一系列社會事件, 如果“不說違心話、堅守價值觀”的嚴肅媒體還能成為中流砥柱, 大眾情緒的宣洩就不至於霎時間直面官媒公信力的堤防。 這裡不禁令筆者想起那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舉報者》, 在時代的今天, 這部反映嚴肅媒體以一己之力抗衡負面“權威”的韓國電影尤為提醒一個社會重視“中間橋樑”存在的必要性。

“真相和國益, 哪個重要?”

《舉報者》的故事內容並不複雜, 全片圍繞著名滿一時的生物學博士李長煥“幹細胞”研究造假案展開。 尹民哲是NBS電視臺時事製作局“PD追擊”節目的一名PD(節目製作人), 一天他接到了一則非法買賣卵子的舉報, 隨著線索順藤摸瓜的尹PD發現接收卵子的不孕不育醫院正是李長煥團隊的研究協作機關,

同時也是其“幹細胞”研究的官方卵子提供處。 這樁調查本應被視為超級熱點, 但尹PD同節目組前輩卻將其視為燙手山芋。 因為李長煥博士不僅是炙手可熱的生物醫學翹楚, 且在學術上代表了韓國的“臉面”, 從政府到國民都期待著他一手研發的治療型幹細胞能夠攻破不治之症。

正當尹PD一籌莫展之際, 前李博士團隊核心成員沈醫生主動找到了他。 後者開門見山地問尹PD:“真相和國益, 哪個重要?”尹PD告訴沈醫生, 當然是真相重要, 因為“真相最終會對國益作出貢獻”。 沈醫生告訴尹PD, 李博士所言的幹細胞根本不存在, 相關論文也均系偽造。 然而, 要指出這樣一樁全世界科學家都關注的生物研究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不僅要取得足夠的證據, 還須對抗大眾慣性“常識”所帶來的“抵抗”。

麻煩接二連三地到來, 相關機構不配合取證, 沈醫生也迫于壓力拒絕了採訪。 困難沒有嚇倒尹PD, 他告訴助手:“如果舉報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的話, 世界會是這個樣子嗎?”尹PD一行輾轉找到了醫學專家劉教授, 後者不僅從宏觀上點明了李長煥科學研究的技術漏洞, 同時指出輿論的混淆視聽、政府的草率怠責以及學術敗類的唯利是圖正是世風日下的根源。

“他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隨著調查的深入, 圍繞著李長煥“幹細胞”研究的疑點越來越多:細胞庫秘不可宣;研究小組拒絕採訪;學術論文近似新聞稿;專案宣傳和公關團隊多過科研人員。

而在得到了劉教授的支持後, 沈醫生終於挺身而出接受PD錄製, 並以親身經歷道出了李博士“偉大”研究的真相——這種定制型幹細胞癌變的風險極大, 根本是對患者生命的不負責。

聽到風聲的李長煥動用社會資源向“舉報者”一方施壓, 電視臺領導隨即在會議上批評了時事製作局的調查活動。 領導著重強調:李博士是官媒熱捧的紅人, 而那些舉報內容是否屬實並不重要, 關鍵在於國民願意相信什麼。 這個時候的尹PD隨時有失業的風險, 但他的觀點很明確:“至少應該有讓國民而不是我們去判斷是不是事實的機會, 需要被驗證的不是舉報者, 而是被舉報的人。 ”尹PD與助手沒有屈從于壓力, 他們不僅發現了李博士依樣畫瓢的那只克隆狗癌變的事實,

並且遠赴美國拿到了在李博士威逼之下偽造研究論文的李道亨研究員的證詞。

沒成想, 薑還是老的辣。 李長煥不僅在與節目組的對質中信口雌黃, 且招來立場不堅定的李道亨研究員在記者見面會上作偽證。 在電視臺領導的再度施壓之下, 尹PD們辛苦追擊來的真相遭遇了停播的厄運。 不僅如此, 大批民眾受到一邊倒的輿論誘導, 紛紛在電視臺樓下打出污蔑性質的標語, 稱尹PD們歪曲偏頗真相。 望著樓下那些“請願”的民眾, 悲憤的尹PD同節目組前輩有如下對話:

前輩:今天下了你和我的處分, 撤銷節目, 公開向國民道歉, 一切都結束了。

尹PD:第一次開始覺得, 那些民眾很可怕。 我以為只要說出真相, 所有人都會站在我們一邊。

前輩:真是不容易。

尹PD:我不會放棄的,他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這就是PD追擊的精神,不是麼?

在尹PD的助手將造假論文的相關內容發佈到網上之後,這些關鍵證據並未被過度指責系謠言就遭遇刪除處理,隨即引起了學術界的討論。而尹PD也當街攔下了NBS社長的車,面陳了節目組擁有受法律保護的廣播電視編制和報導的自由權,也強調了媒體應對國民行使自由權負有責任。社長為尹PD的執著所感召,扛住壓力同意播放揭露李長煥科研造假的完整調查,事件終於真相大白,尹PD連同“PD追擊”節目也重新得到了國民的尊重。

“塔西佗陷阱”是

“中間橋樑”斷裂的下一步

《舉報者》在筆者看來可作為一部媒體精神的消亡簡史,這部韓國電影中媒體人所持的那種棱角分明的立場在這個年代令人感到陌生。媒體不應只是看熱鬧的、蹭熱度的,而要有社會責任上的擔當。只要有這種擔當,不管其體量如何、形式如何、傳播途徑如何,皆可稱為嚴肅媒體;反之,如果從一開始就卸下了這層擔當,不管它擁有多少受眾,也不過是在重複欺世盜名的課業。

在電影中,以尹PD為代表的節目製作人象徵著具備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嚴肅媒體,他們的存在對於一個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才是至關重要的。六神磊磊曾在一篇文章裡借金庸小說的例子闡述過“尹PD們”的重要性,他將其比作承上啟下的“中間層”。這類人不僅有專業資質,還嚴格恪守行業準則。他們有能力沖在社會突發事件的第一線,憑藉見解與學識進行深度調查,並負責起官方和民間的溝通和協調。如果事件很複雜,“中間層”向兩邊傳遞的過程就充滿了談判、對話和博弈的意味,但不管怎麼說,事情始終處於可控範圍。總有人覺得尹PD們很煩,他們覺得把這類人“請走”事情就自然了結了,但結果卻很可能是原始而群情激憤的民間力量直接與官方輿論短兵相接。

就拿近來網上的熱詞——“塔西佗陷阱”來看,它的出現正是筆者上述所言的“中間層”大面積斷裂的下一步。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曾說:“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物件,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這一概念後被國內學者潘知常引申為一種名曰“塔西佗陷阱”社會現象,即當政府部門或某一組織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為什麼說尹PD式的媒體力量的缺位,必然會導致公權力失信的嚴重後果呢?因為尹PD們至少是對真相負責的,他們是克制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非激化矛盾。古人講“堵不如疏”,看似“愛攪局”的嚴肅媒體其實從來是疏通癥結的良藥,他們不但被低估了,更被有意汙名化。這樣一來的後果無非是不可控的情緒“上位”,原本的小事變成了大事,而大事釀成群體性事端,這一定是對所有人都難言好處的局面。

而《舉報者》裡所反映出的尹PD們在調查事實真相的過程中面對的重重壓力,無疑正是作為社會中間橋樑的嚴肅媒體存活生長所不得不應對的阻力,有些甚至是“不可抗力”。放眼媒體進入“末法時代”的當下,尹PD們不僅要在“不可抗力”面前孤軍奮戰,還要隨時接受被娛樂至死的潮流無端消費的命運。當滿屏盡是蹭熱點式的情感宣洩;盡是狹隘偏頗的立場指南;盡是無關痛癢的蓋棺定論,整個社會的信任基礎恐怕早已潰於蟻穴。所以,尹PD們從始至終可能都沒有做錯什麼,他們無非是以一種最不討巧的方式,堅持將房間裡的“灰犀牛”關進牢籠。

作者92年生,金牛座。

代表作:

許知遠和馬東促席對作,年輕人卻只看到“尬聊”

這個時代欠《二十二》的,不止一張電影票

從《建軍大業》到《戰狼2》,主旋律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主旋律

《七十七天》又燃又爆,但它是通往靈魂深處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所有人都會站在我們一邊。

前輩:真是不容易。

尹PD:我不會放棄的,他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這就是PD追擊的精神,不是麼?

在尹PD的助手將造假論文的相關內容發佈到網上之後,這些關鍵證據並未被過度指責系謠言就遭遇刪除處理,隨即引起了學術界的討論。而尹PD也當街攔下了NBS社長的車,面陳了節目組擁有受法律保護的廣播電視編制和報導的自由權,也強調了媒體應對國民行使自由權負有責任。社長為尹PD的執著所感召,扛住壓力同意播放揭露李長煥科研造假的完整調查,事件終於真相大白,尹PD連同“PD追擊”節目也重新得到了國民的尊重。

“塔西佗陷阱”是

“中間橋樑”斷裂的下一步

《舉報者》在筆者看來可作為一部媒體精神的消亡簡史,這部韓國電影中媒體人所持的那種棱角分明的立場在這個年代令人感到陌生。媒體不應只是看熱鬧的、蹭熱度的,而要有社會責任上的擔當。只要有這種擔當,不管其體量如何、形式如何、傳播途徑如何,皆可稱為嚴肅媒體;反之,如果從一開始就卸下了這層擔當,不管它擁有多少受眾,也不過是在重複欺世盜名的課業。

在電影中,以尹PD為代表的節目製作人象徵著具備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的嚴肅媒體,他們的存在對於一個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才是至關重要的。六神磊磊曾在一篇文章裡借金庸小說的例子闡述過“尹PD們”的重要性,他將其比作承上啟下的“中間層”。這類人不僅有專業資質,還嚴格恪守行業準則。他們有能力沖在社會突發事件的第一線,憑藉見解與學識進行深度調查,並負責起官方和民間的溝通和協調。如果事件很複雜,“中間層”向兩邊傳遞的過程就充滿了談判、對話和博弈的意味,但不管怎麼說,事情始終處於可控範圍。總有人覺得尹PD們很煩,他們覺得把這類人“請走”事情就自然了結了,但結果卻很可能是原始而群情激憤的民間力量直接與官方輿論短兵相接。

就拿近來網上的熱詞——“塔西佗陷阱”來看,它的出現正是筆者上述所言的“中間層”大面積斷裂的下一步。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曾說:“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物件,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這一概念後被國內學者潘知常引申為一種名曰“塔西佗陷阱”社會現象,即當政府部門或某一組織失去公信力時,無論說真話還是假話,做好事還是壞事,都會被認為是說假話、做壞事。

為什麼說尹PD式的媒體力量的缺位,必然會導致公權力失信的嚴重後果呢?因為尹PD們至少是對真相負責的,他們是克制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非激化矛盾。古人講“堵不如疏”,看似“愛攪局”的嚴肅媒體其實從來是疏通癥結的良藥,他們不但被低估了,更被有意汙名化。這樣一來的後果無非是不可控的情緒“上位”,原本的小事變成了大事,而大事釀成群體性事端,這一定是對所有人都難言好處的局面。

而《舉報者》裡所反映出的尹PD們在調查事實真相的過程中面對的重重壓力,無疑正是作為社會中間橋樑的嚴肅媒體存活生長所不得不應對的阻力,有些甚至是“不可抗力”。放眼媒體進入“末法時代”的當下,尹PD們不僅要在“不可抗力”面前孤軍奮戰,還要隨時接受被娛樂至死的潮流無端消費的命運。當滿屏盡是蹭熱點式的情感宣洩;盡是狹隘偏頗的立場指南;盡是無關痛癢的蓋棺定論,整個社會的信任基礎恐怕早已潰於蟻穴。所以,尹PD們從始至終可能都沒有做錯什麼,他們無非是以一種最不討巧的方式,堅持將房間裡的“灰犀牛”關進牢籠。

作者92年生,金牛座。

代表作:

許知遠和馬東促席對作,年輕人卻只看到“尬聊”

這個時代欠《二十二》的,不止一張電影票

從《建軍大業》到《戰狼2》,主旋律的商業化與商業化的主旋律

《七十七天》又燃又爆,但它是通往靈魂深處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