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傲骨賢妻鄒佩珠:沒有她,李可染不會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的李可染

小編說

她曾是我國雕塑事業的開拓者和先鋒。

但她甘居幕後, 成為中國畫壇巨匠李可染的賢妻。

1943年的春末, 當七夕出生的織女鄒佩珠遇上“畫牛郎”李可染, 傳奇的畫卷就此徐徐展開。

鄒佩珠

李可染畫畫, 她便陪著。

家裡的擔子多重, 她都扛著。

如果不是鄒佩珠, 李可染不會成為中國藝術史上的李可染。

你說她為了丈夫放棄事業, 失去自我。

她淡淡回應, “我們兩個, 誰畫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將中國的文化發展一步, 哪怕能發展一點點都是不得了的。 ”

2016年5月4日, 在鄒佩珠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 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這位傳奇女性,

傲骨賢妻。

當織女遇上“畫牛郎”

1938年, 18歲的杭州姑娘鄒佩珠考入了重慶國立藝專雕塑系, 同宿舍的好閨蜜正是李可染的妹妹李畹, 二人年齡相仿, 性格相投, 在一起時總是無話不談。 李畹經常誇獎自家才華橫溢的二哥李可染。 不經意間, 這三個字就落在了鄒佩珠的心間。

緣分從來妙不可言, 彼時李可染受到重慶國立藝專校長陳之佛的邀請, 來校擔任國畫講師, 報到的第一天, 便在路上巧遇鄒佩珠。

鄒佩珠

鄒佩珠曾回憶她與李可染的初次相識, “1943年春末的一天, 陽光格外好, 我突然心血來潮, 要出去畫水彩, 就在離學校不遠的路邊選了個景畫了起來。 一個又高又瘦的年輕人搖搖晃晃走了過來, 看起來病懨懨的。

他打聽藝專怎麼走, 我就給他指了路。 他順口問我一句, 有個叫李畹的學生認不認得, 我心想, 你可問對了, 她就住我下鋪。 後來才知道, 這個人就是李可染。 ”

齊白石和李可染師生合影

春光正好, 美景如畫, “畫牛郎”李可染與農曆七夕節出生的“織女”鄒佩珠的初見, 便真如那詞中所言, 是金風玉露般的相逢。

之後的日子, 細水長流。 李可染愛拉胡琴, 鄒佩珠就在旁邊唱戲;李可染的屋裡長出了竹筍, 鄒佩珠就天天幫他澆水, 眼看著竹子越長越高, 兩人的感情也愈發深厚。 屋裡的竹子長到了天花板上, 李可染喚它作“陪竹”, 諧音即為“佩珠”, 是二人愛情從萌芽到成長的見證。

李可染住的茅屋旁有一片竹林, 取東晉王子猷言竹之語“何可一日無此君”,

李可染將其命名為“有君堂”。

一見傾心是緣分, 一生相守是選擇

1944年, 在林風眠先生主婚、李超士先生證婚之下, 李可染與鄒佩珠結為夫婦。

《夫人鄒佩珠肖像》 李可染

那時, 李可染家境困苦不說, 連鄒佩珠這樣出身杭州大戶家庭的閨秀小姐, 也因戰亂連衣服都丟得不見蹤影了, 連結婚用的新房都是跟老鄉借來的一間堆草的土屋。 他們的生活境況真可說是一窮二白, 但即使這樣, 鄒佩珠仍笑著調侃那也算是“門當戶對”。

1944年末, 他們的兒子李小可出生了。 在那之後, 鄒佩珠才得知原來李可染跟徐州鄉下去世的前妻所生的子女不是一個女兒, 而是四個兒女。 (大騙紙啊ಥ_ಥ)

李可染、鄒佩珠夫婦與兩歲的李小可

如果說一見傾心是天定的緣分, 那麼一生相守則是彼此的選擇。 24歲的鄒佩珠, 就這樣成為了五個孩子的母親, 即便如此, 她也毫無怨言。

“可染痛失妻子後, 精神受到刺激, 經常失眠, 瘦得只有一層皮, 肋骨腿骨看得清清楚楚。 我心酸難忍, 當時我想, 今後一定要在事業上扶助他並把他的身體調理好。 我養了幾隻羊, 還喂了幾隻雞, 用雞蛋羊奶給可染補身體。 ”鄒佩珠用她溫柔而強大的內心, 包容著丈夫, 在飲食起居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 為的是能夠讓丈夫心無旁騖地專心作畫。

李可染黃山寫生

身為母親, 心中藏著愛, 不輕易說出來

抗戰結束沒多久, 內戰即起, 國內物價飛漲, 民不聊生。 那時徐悲鴻邀請李可染在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即後來的中央美術學院)任教。

鄒佩珠除了操持北平家務開支, 還要負擔徐州一家老小, 壓力之大, 可想而知, 然而鄒佩珠只是默默承受, 從未抱怨過一句。

1952年李可染、鄒佩珠夫婦在大雅寶胡同甲2號

解放後, 李可染和鄒佩珠在中央美院任教, 兩人的工資要養活北平和徐州的十幾口人是相當困難的。 為此, 鄒佩珠不得不去北京十一中學做兼職教師, 經常一個人要同時做兩個人的工作, 同時還要照顧李可染和其他家人的起居, 很是辛苦。 在孩子們的記憶中, 母親總是在工作、忙碌, 沒有一刻得閒。 她白天要上課, 業餘要兼課, 下班回家要做家務, 夜裡還要給學生批改作業, 經常連充足的睡眠都不能保證。

儘管鄒佩珠不能常常在家陪兒女, 但她經常帶著他們到自己的工作室,那裡各種各樣的雕塑藝術品使他們對藝術世界有了最初的認知,而母親的工作態度和對藝術創作嚴謹的態度也影響了他們一生。

永遠笑容滿面、精神矍鑠的鄒佩珠

李庚回憶母親時說道:“說心裡話,我特別喜歡我的母親。她的心是溫暖的,藏著愛,只是不輕易說出來吧。”

妻子、母親之外,她還是女雕塑家

鄒佩珠一生扶助李可染的事業,成就了丈夫的同時,她自己的藝術事業也常常被丈夫的巨大光環所籠罩。事實上,說鄒佩珠是中國雕塑事業的開拓者和先鋒一點兒也不為過。

1958年鄒佩珠做彭雪楓雕像

鄒佩珠從小活潑開朗,那股爽利勁兒十分像男孩子。由於深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影響,她的性格中始終帶著一股俠義之氣。少年時,別的女兒家都文文靜靜的,她卻踢足球、練舉重、接力跑、扔鉛球,樣樣不落。也因此,她練就了良好的體魄,為後來進入重慶國立藝專雕塑系打下了基礎,因為雕塑除了需要具備美術素養外,也非常需要體力。

我國第一所雕塑工廠(即今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便是在她的積極倡議下籌建的。建國初期,她任教中央美院雕塑創作室,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組的起草和定稿。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武昌起義》圖稿局部

她還曾創作過很多著名雕塑作品,尤其擅長體育雕塑,如今北京體育館休息廳的大型浮雕運動員像、北京工人體育場擲鐵餅運動員像、安徽宿縣烈士陵園的彭雪楓烈士紀念碑雕像等都出自她手。

北京體育館大型浮雕《運動員》

1958年,正值“大躍進”期間,為了完成《降龍伏虎》大型紀念碑的政治任務,鄒佩珠和十幾個學生、工人一起加班加點,晚上就睡在火車站的露天廣場,最後僅用了一周就完成了七米多高的紀念雕塑。正是這樣的氣魄和敬業精神,使鄒佩珠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鄒佩珠《黃山煙霞》 50cm×81cm 紙本水墨 1963年

雕塑之外,鄒佩珠對於繪畫的興趣也相當濃厚,1983年,她創作的《蝦》被李可染稱讚比他本人畫得還好。

這世上,她最懂他

鄒佩珠的孫女李曦寫過這樣一段文字:“我曾無數次見過她為爺爺洗筆研墨準備資料,我曾無數次見過她為爺爺修腳按摩拔火罐,反復修補破舊的衣服,特製專門的鞋子,我曾無數次見過她為出門的爺爺準備行李,爺爺就是她的時間表,她甚至比爺爺自己還瞭解他。”

李可染、鄒佩珠夫婦住所植樹

當文革的狂風驟雨席捲全國時,李可染也沒能逃過一劫,被打成了“反動學術權威”,每次都是鄒佩珠為他洗淨批鬥會上戴高帽留下的漿糊。李可染敏感內向,鄒佩珠怕他想不開,一直溫言笑意好生勸慰,成為他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李小可回憶並感慨,“遭抄家的前幾夜,母親將家中所有的藏書和書櫃翻看一遍,怕其中夾有不利父親的紙條、字句和雜物等,防止再給父親增加不可預料的麻煩。我後來常常想父親真幸運,是母親讓他活了下來,才有後來的李可染——中國藝術史上的李可染。”

李可染、鄒佩珠夫婦在師牛堂

誠然,李可染之所以能夠成為李可染,離不開鄒佩珠的無私奉獻和犧牲。她幾乎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全部,一心一意地輔佐李可染。為了讓神經衰弱的丈夫安心休息,精力充沛地創作,哪怕十幾年如一日地睡在畫室的沙發上,她也甘之如飴。

《美在心靈 貴在奉獻》 鄒佩珠, 2007年

有些人不理解,對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感到非常惋惜。她淡淡回應,“我們兩個,誰畫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將中國的文化發展一步,哪怕能發展一點點都是不得了的。”

李可染與鄒佩珠的一生幾乎都在苦難中渡過,解放前他們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所以比常人更加珍惜祖國的和平與安寧。鄒佩珠曾說,“我們是在抗日戰爭期間的重慶結婚,也就因為這,民族自強、國家昌盛成了我們終身的理想和情結。可一個文化人只能通過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中國畫改革,來為實現這個大目標做些貢獻,我敬仰可染,知道只有他能做成這個事,所以我能忘掉自己,給他做了一輩子的勤雜工,直到今天……”

她懂他,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價值和目標,所以所有的付出都無怨無悔,所有的苦難都一笑而過。

李可染在作畫

李可染曾寫過一幅‘東方既白’的書法,邊款上釋道:“有人謂中國文藝傳統已至窮途末路,而我卻預見東方文藝復興,因借東坡赤壁賦末句四字,書此存證。”

李可染書法《東方既白》

鄒佩珠說,“1974年,他的名作《陽朔勝境圖》被指為‘黑畫’,遭受批判。面對著對‘黑’的指責,李可染回答說:‘沒有黑,就沒有光亮。’可以說,‘黑’體現了其山水的獨特風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將黑色用作李可染墓碑的顏色。”

她懂他,所以她陪伴他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再替他盡可能多走下去一點兒。

2010年,鄒佩珠為畫集簽字。

在李可染去世後,鄒佩珠繼續幫他宣傳藝術成就,保護藝術作品,建立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整理文稿,出版畫冊,她辦展講學的足跡遍佈臺灣、香港、上海、深圳、杭州、北京各地,然而核心只有三個字——李可染。

2015年5月4日,鄒佩珠先生逝世,萬人送別。她生平的遺憾之一是未能出版一本影集,記錄她過去人生中的點點滴滴,這本影集叫做《她在叢中笑》。

2009年,鄒佩珠在李可染的畫室“師牛堂”

在許多照片中,都可以看到老人爽朗的大笑,那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幸福和強大,或許當年李可染就是被這笑容所感染,所征服。

1950年代,齊白石為李可染纂刻的印章《李》

猶記得齊白石先生當年贈印一枚給李可染,印章上只有一個“李”字,下角有一個圓圈。李可染不解圓圈含義,白石老人望著站在李可染身邊的鄒佩珠說道,“不就是你身旁的那一顆明珠嗎?”

得珠若此,夫複何求?

但她經常帶著他們到自己的工作室,那裡各種各樣的雕塑藝術品使他們對藝術世界有了最初的認知,而母親的工作態度和對藝術創作嚴謹的態度也影響了他們一生。

永遠笑容滿面、精神矍鑠的鄒佩珠

李庚回憶母親時說道:“說心裡話,我特別喜歡我的母親。她的心是溫暖的,藏著愛,只是不輕易說出來吧。”

妻子、母親之外,她還是女雕塑家

鄒佩珠一生扶助李可染的事業,成就了丈夫的同時,她自己的藝術事業也常常被丈夫的巨大光環所籠罩。事實上,說鄒佩珠是中國雕塑事業的開拓者和先鋒一點兒也不為過。

1958年鄒佩珠做彭雪楓雕像

鄒佩珠從小活潑開朗,那股爽利勁兒十分像男孩子。由於深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影響,她的性格中始終帶著一股俠義之氣。少年時,別的女兒家都文文靜靜的,她卻踢足球、練舉重、接力跑、扔鉛球,樣樣不落。也因此,她練就了良好的體魄,為後來進入重慶國立藝專雕塑系打下了基礎,因為雕塑除了需要具備美術素養外,也非常需要體力。

我國第一所雕塑工廠(即今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研究所)便是在她的積極倡議下籌建的。建國初期,她任教中央美院雕塑創作室,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組的起草和定稿。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武昌起義》圖稿局部

她還曾創作過很多著名雕塑作品,尤其擅長體育雕塑,如今北京體育館休息廳的大型浮雕運動員像、北京工人體育場擲鐵餅運動員像、安徽宿縣烈士陵園的彭雪楓烈士紀念碑雕像等都出自她手。

北京體育館大型浮雕《運動員》

1958年,正值“大躍進”期間,為了完成《降龍伏虎》大型紀念碑的政治任務,鄒佩珠和十幾個學生、工人一起加班加點,晚上就睡在火車站的露天廣場,最後僅用了一周就完成了七米多高的紀念雕塑。正是這樣的氣魄和敬業精神,使鄒佩珠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鄒佩珠《黃山煙霞》 50cm×81cm 紙本水墨 1963年

雕塑之外,鄒佩珠對於繪畫的興趣也相當濃厚,1983年,她創作的《蝦》被李可染稱讚比他本人畫得還好。

這世上,她最懂他

鄒佩珠的孫女李曦寫過這樣一段文字:“我曾無數次見過她為爺爺洗筆研墨準備資料,我曾無數次見過她為爺爺修腳按摩拔火罐,反復修補破舊的衣服,特製專門的鞋子,我曾無數次見過她為出門的爺爺準備行李,爺爺就是她的時間表,她甚至比爺爺自己還瞭解他。”

李可染、鄒佩珠夫婦住所植樹

當文革的狂風驟雨席捲全國時,李可染也沒能逃過一劫,被打成了“反動學術權威”,每次都是鄒佩珠為他洗淨批鬥會上戴高帽留下的漿糊。李可染敏感內向,鄒佩珠怕他想不開,一直溫言笑意好生勸慰,成為他強有力的精神支柱。

李小可回憶並感慨,“遭抄家的前幾夜,母親將家中所有的藏書和書櫃翻看一遍,怕其中夾有不利父親的紙條、字句和雜物等,防止再給父親增加不可預料的麻煩。我後來常常想父親真幸運,是母親讓他活了下來,才有後來的李可染——中國藝術史上的李可染。”

李可染、鄒佩珠夫婦在師牛堂

誠然,李可染之所以能夠成為李可染,離不開鄒佩珠的無私奉獻和犧牲。她幾乎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全部,一心一意地輔佐李可染。為了讓神經衰弱的丈夫安心休息,精力充沛地創作,哪怕十幾年如一日地睡在畫室的沙發上,她也甘之如飴。

《美在心靈 貴在奉獻》 鄒佩珠, 2007年

有些人不理解,對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感到非常惋惜。她淡淡回應,“我們兩個,誰畫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將中國的文化發展一步,哪怕能發展一點點都是不得了的。”

李可染與鄒佩珠的一生幾乎都在苦難中渡過,解放前他們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所以比常人更加珍惜祖國的和平與安寧。鄒佩珠曾說,“我們是在抗日戰爭期間的重慶結婚,也就因為這,民族自強、國家昌盛成了我們終身的理想和情結。可一個文化人只能通過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中國畫改革,來為實現這個大目標做些貢獻,我敬仰可染,知道只有他能做成這個事,所以我能忘掉自己,給他做了一輩子的勤雜工,直到今天……”

她懂他,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價值和目標,所以所有的付出都無怨無悔,所有的苦難都一笑而過。

李可染在作畫

李可染曾寫過一幅‘東方既白’的書法,邊款上釋道:“有人謂中國文藝傳統已至窮途末路,而我卻預見東方文藝復興,因借東坡赤壁賦末句四字,書此存證。”

李可染書法《東方既白》

鄒佩珠說,“1974年,他的名作《陽朔勝境圖》被指為‘黑畫’,遭受批判。面對著對‘黑’的指責,李可染回答說:‘沒有黑,就沒有光亮。’可以說,‘黑’體現了其山水的獨特風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將黑色用作李可染墓碑的顏色。”

她懂他,所以她陪伴他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再替他盡可能多走下去一點兒。

2010年,鄒佩珠為畫集簽字。

在李可染去世後,鄒佩珠繼續幫他宣傳藝術成就,保護藝術作品,建立李可染藝術基金會,整理文稿,出版畫冊,她辦展講學的足跡遍佈臺灣、香港、上海、深圳、杭州、北京各地,然而核心只有三個字——李可染。

2015年5月4日,鄒佩珠先生逝世,萬人送別。她生平的遺憾之一是未能出版一本影集,記錄她過去人生中的點點滴滴,這本影集叫做《她在叢中笑》。

2009年,鄒佩珠在李可染的畫室“師牛堂”

在許多照片中,都可以看到老人爽朗的大笑,那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幸福和強大,或許當年李可染就是被這笑容所感染,所征服。

1950年代,齊白石為李可染纂刻的印章《李》

猶記得齊白石先生當年贈印一枚給李可染,印章上只有一個“李”字,下角有一個圓圈。李可染不解圓圈含義,白石老人望著站在李可染身邊的鄒佩珠說道,“不就是你身旁的那一顆明珠嗎?”

得珠若此,夫複何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