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細說家常小炒菜

按照慣例, 先說一下什麼叫“炒”——最好的辦法, 是去百度一下, 最好視頻一下, 要真想把菜做好, 別整天跟這兒問這問那的, 自己找東西徹頭徹尾學學是正事兒。 行了, 誰要不愛聽我這麼說, 拉黑好了——題外話說過, 咱接著說, ——所謂“火候”裡面, 是這麼寫的“炒:原料小、薄、細、脆、嫩, 通常的家常菜就是熱油, 大火, 短時間快速做熟, 做出來沒有湯水, 蔬菜類的素炒用時也就10來秒, 不過半分鐘, 炒肉的菜也不過1分鐘, 如果不熟練, 時間長了, 料會變得老、爛、出水, 另外, 兩類炒菜中間都不加水。 比如炒土豆絲, 這個菜讓很多人糾結,

以前自己也做不好, 直到看了一本《細說川菜》的書, 終於開竅了, 現在做起來沒問題, 近似“專業”、比較好的做法是:土豆切2、3毫米均勻細絲, 用清水泡一會兒, 鍋燒熱油至6成熱, 並在鍋裡轉勻(陰鍋), 土豆絲適當瀝去水分, 下鍋迅速翻炒, 10幾秒完事兒出鍋——所以這個菜就很能代表炒的特點, 料細、火旺、油熱、迅速、手快, 炒出來好看好吃。 您要是不熟練或堅持自己的辦法, 做出來能吃, 也行了吧。 ”

中餐文化博大精深, 單就一個“炒”就有各種手法, 我這裡只能說家常小炒, 別的可能也會做一點, 但是說不出樣子。 寫上面那篇日誌的時候, 做菜的樂趣和心情正在亢奮的上升期, 所以關於時間還是誇張了點兒, 不過, 誇張度不超過1分鐘, 兩年過來,

我現在炒菜仍然堅持大火快炒, 入味不出湯。

先說常見的炒肉, 炒青菜。

說著簡單, 其實各個地方有不同習慣, 我只說自己從小到大常吃的口味, 摻雜說些地方口味的。

炒肉, 我只喜歡用後腿的坐臀尖, 連肥帶瘦, 去了皮, 炒出來嫩而油潤, 在經典的老菜譜上, 這個部位的肉都被介紹是最適合炒的, 現在常見用適合燉燒的五花肉炒, 很多人喜歡, 但弄不好的話, 這個部位容易老。

炒青菜, 不可能啥也不擱就炒, 必須借味, 常見有蒜味, 這是我最愛吃的口味, 還有其他的, 我不熟悉。

炒肉步驟:

主料:根據配菜形狀,

把肉切片或切絲;

調料:一般豬肉用蔥蒜就夠了;生抽、老抽、鹽、料酒(普通豬肉炒菜我從來不用)

炒:坐鍋, 燒熱, 如果是鐵鍋, 可以看見鍋底發白, 這就是很熱了, 這時下油, 在鍋裡轉一圈, 這樣鍋潤了, 下料不扒鍋。

把肉下去,

先等3、5秒鐘,炒散,

下蔥蒜末,炒出香味,把肉撥到一邊,鍋稍微傾斜一下,投入配菜——不熟練的話,可以把肉先盛出來,單炒菜,然後合炒,不過這樣肉的“鍋氣”就喪失了。

把菜翻炒幾下,可以適當用勺輕輕拍打配菜,使水分儘快散出,下生抽、老抽、鹽,跟肉合炒,

翻炒均勻,炒幾下,即可出鍋。

注意的地方:

1.肉不用上漿,炒得是嫩是老,根本不是上不上漿的問題,如果不會炒,上了也白上,掛不住的話,下鍋瀉了漿更難看。

2.這種小炒菜,不勾芡!!!!——不過,你想勾就勾……

這種簡單的豬肉炒菜,從下鍋到出鍋,我不會讓它超過2分鐘,炒出來乾爽俐落,有汁無湯,入了滋味,配菜又保持了口感和營養。

炒青菜

青菜不可能單炒,要配蒜、辣椒、或醬,使其有味。

主料:葉類青菜,洗淨後,務要除盡表面水分;多澱粉類,比如土豆絲,要泡水除去澱粉,以防粘鍋:菜花、西藍花類,焯水斷生。

配料:辣椒,切段去籽;蒜,剁成末。

炒仍是熱鍋涼油,先下蒜蓉或其他調料,出香味,即下青菜,大火快速炒勻,下調味品,(綠野類青菜見顏色變深即馬上出鍋)翻勻即可出鍋。

其實每個人都是食神。

條配條

片配片

先等3、5秒鐘,炒散,

下蔥蒜末,炒出香味,把肉撥到一邊,鍋稍微傾斜一下,投入配菜——不熟練的話,可以把肉先盛出來,單炒菜,然後合炒,不過這樣肉的“鍋氣”就喪失了。

把菜翻炒幾下,可以適當用勺輕輕拍打配菜,使水分儘快散出,下生抽、老抽、鹽,跟肉合炒,

翻炒均勻,炒幾下,即可出鍋。

注意的地方:

1.肉不用上漿,炒得是嫩是老,根本不是上不上漿的問題,如果不會炒,上了也白上,掛不住的話,下鍋瀉了漿更難看。

2.這種小炒菜,不勾芡!!!!——不過,你想勾就勾……

這種簡單的豬肉炒菜,從下鍋到出鍋,我不會讓它超過2分鐘,炒出來乾爽俐落,有汁無湯,入了滋味,配菜又保持了口感和營養。

炒青菜

青菜不可能單炒,要配蒜、辣椒、或醬,使其有味。

主料:葉類青菜,洗淨後,務要除盡表面水分;多澱粉類,比如土豆絲,要泡水除去澱粉,以防粘鍋:菜花、西藍花類,焯水斷生。

配料:辣椒,切段去籽;蒜,剁成末。

炒仍是熱鍋涼油,先下蒜蓉或其他調料,出香味,即下青菜,大火快速炒勻,下調味品,(綠野類青菜見顏色變深即馬上出鍋)翻勻即可出鍋。

其實每個人都是食神。

條配條

片配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