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學不可不精 為人不可太精

為學不可不精, 為人不可太精。 為學不精則無立身行事的基礎, 所謂“不學無術”是也。 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 為人太精明, 則無以容眾, 必不能吃一點小虧, 斤斤計較, 徒惹人厭。

據《史記》記載董仲舒:“下帷講誦, 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 或莫見其面, 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 其精如此。 進退容止, 非禮不行, 學士皆師尊之。 ”他在帷幕內講學誦讀, 由弟子傳授給弟子, 連續不斷, 以致諸多的“弟子”從來沒有與這位老師謀面。 他好多年不走進自家的園圃, 而苦心孤詣地探究學問, 治學心志專一到了如此程度。

董仲舒的儀容舉止,

進退有節;違禮之事, 從不染指, 所以學人們都尊崇他, 並引作楷模。 漢武帝時上天人三策, 武帝十分讚賞, 拜他為江都相。 即使後來董仲舒辭官在家, 如果朝廷有大事, 一定會派出使者或者廷尉張湯到他這裡徵求看法。 所以為學應有漢代大儒董仲舒三年不窺園的精神, 方能有所造詣。 前代的蘇秦也是下了頭懸樑、錐刺股的決心與功夫才有後來說動人主, 掛六國相印的榮耀。

左宗棠說:“凡小事精明, 必誤大事”。 楊修總是在曹操面前耍小聰明, 最後被曹操殺了。 曹操雖殺了楊修, 終於還是下令退離了漢中的戰場。 然而就楊修而言, 他早晚必死無疑。 因為他幾次三番地不知掩飾自己, 過於炫耀自己的才能, 雖然聰明, 但只是小聰明而已。

所以, 為人處世不可倚仗自己的小聰明, 過於精明。

曾國藩在給湖北巡撫胡林翼的信中寫道:“惟忘譏可以消眾譏, 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唯有不將毀譽掛在心上, 才能真正消除外界的譏諷。 只有難得糊塗之心態, 方可去除不祥之境遇。 過分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不免會造成侵犯別人的利益。 所以我們中國人才會有“有飯大家吃”的口頭禪, 心眼裡不能只有自家的利益, 而忽視了他人的感受和存在。

鄭板橋有一句話說得好:“試看世間會打算的, 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 真是算儘自家耳!”因此, 我們應謹記《菜根譚》中的這句話:“徑路窄處, 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 減三分讓人嘗。 此是涉世一極樂法。 ”在道路狹窄之處, 應該停下來讓別人先行一步。

只要心中常有這種想法, 那麼人生就會快樂安詳。

為學不可不精, 這是為自己立根基;為人不可太精, 這是與人相處之要道。 自家根基厚, 機遇來時, 左右逢源, 自然順風順水。 待人厚道, 廣結善緣, 四海之內皆是朋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