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詭異傳說:古代都有哪些地方有藏寶山?

史上一句神奇的“芝麻開門”, 寄寓了人們對財富的無限嚮往。 在資本流通不夠充分的時代, 一些人的潛意識裡會有這麼一個畫面:在遙遠的深山裡, 有一座深邃的洞穴, 埋藏著海量的金銀珠寶, 這些財富在他來到之前是沉睡著的, 只有等他到來, 山洞才會開啟, 財寶才會蘇醒, 向他發出金燦燦的笑容。 而他唯一要做的, 就是說一句:“芝麻開門”。

這種夢想, 西方有, 例如基督山伯爵;東方有, 例如一千零一夜;東方的中國也有, 其他的不講, 我們翻看有關於廣東的史料, 居然發現這片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也有很多類似于阿裡巴巴山洞的傳說。

詭異的傳說:始興、東莞、電白等處都有藏寶山

南朝劉宋時期的王韶之有一部記載嶺南奇異傳說的書, 名曰《始興記》, 主要是集中記錄粵北地區的山山水水, 有寫實的, 也有傳說的。 其中就說到始興境內有一個叫林水源的地方,

《太平御覽》則說此地叫林源山, 此處有一處石洞, 洞裡面有個大廳, 廳裡面有磐石, 磐石上羅列這十個大甕, 甕裡面裝的都是銀餅, “室前磐石上行羅十甕, 中悉是餅銀”。 這就有點蹊蹺, 銀餅是製成品, 是有主的, 怎麼就到了山洞裡面來了?文中沒有交代來源。

這十大甕銀子已經不是秘密了, 擺在那裡, 砍柴的采野菜的, 經常會碰到這一大筆財富, 但就是不能得手, 據說誰拿了誰就昏迷, 好像是甕中有迷魂散一般。

到了東晉太元年間, 這個年份是一個神奇的年份, 武陵地區的一個漁夫找到了時光之外的桃花源;而在廣東, 一個叫封驅之的人家裡, 有個傭人, 潛入洞中, 拿回三塊銀餅, 正高高興興打開封皮去看時, 卻竄出一條大蛇,

咬死了這個小偷。 這件神秘的盜竊案和兇手案總得有個交代, 於是, 晚上, 有神仙通過托夢的方式與封驅之溝通, 做了交代:你家的傭人偷我的銀子, 我已經將其繩之以法, 那三塊銀餅算是對你的賠償, “君奴不良, 已受顯戮, 願以銀相備。 ”這話很有時代特色, 根本沒把傭人當人, 幾塊銀餅就可以買其性命。

探寶從未有得手者

這事還沒完, 當地有個叫徐道的, 也對洞裡的財富躍躍欲試, 此公估計有點勢力, 他準備好祭神的酒水, 雇了一幫人吹吹吹打打進山, 似乎想通過一種能讓神仙認可的方式來獲得財富。 神仙也不給他面子, 打了一個噴嚏, 結果“雷震雨石, 倒樹折木”, 有效地阻嚇了覬覦者的步伐, 徐道嚇得立即閃人。

故事很荒誕, 但是似乎說了一個道理:不是你勞動所得的財富, 哪怕是放在無人的深山野林, 你也拿不到手。 老天是公平的。

除了始興, 東莞也有藏寶山。 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東莞有藏寶山, 山上有洞, 洞裡有幾百塊銀磚, 據說是一個姓郭的將軍煉出來的。 這財富也不是輕易能拿的, 誰拿誰就昏迷——怎麼都是這一招?

不過, 也不是毫無辦法, 銀磚的旁邊有一個洞穴, 洞穴裡有水。 誰想得銀磚, 就得拿一隻白雞孝敬守護神, “土人嘗祭以白雞”, 得到允許後, 下水開鑿, 但是也只能收穫幾兩銀子——用幾兩銀子買你的白雞, 這也夠貴的了。 如果再貪多, 不是洞門會關閉, 而是有守護神拿著鞭子抽你, “然每為神笞擊”。

電白也有藏寶山,

叫紗帽山, 傳說有數萬塊銀子, 乾隆時期進士檀萃寫的《楚庭稗珠錄》說:有人取了很多銀子, 用藤捆著往山下拽, 結果“藤盡斷”。

有些人知道想要得到, 就要付出的道理, 於是拿出三百兩銀子祭神, 算是一種投資吧, 結果呢, 獲得的回報也是三百兩銀子, 想要多拿半塊也不行, 保本而已。

《楚庭稗珠錄》裡的“奇珍異寶”篇還記載了這幾處寶山, 奇怪的是, 都是清一色的銀子, 是不是那時廣東多銀礦呢, 暫且整理如下:

顛覆式的傳說:博羅和廣州上空曾有白銀飛過?

潮州西豐水:有一洞, 洞裡有銀餅幾千枚, “亦不可取”。

羅浮:藏寶洞裡有大銀版無數, 有人取了其中兩塊, 結果晚上神仙敲門來討賬了, 這也怪恐怖的, 不得不乖乖還回去。

昌化駿靈山:在唐末五代的時候, 山上的“寶氣”直沖天上,於是有探寶的人開船山上,鑿石尋寶,結果出現了魔幻大片的場面:夜半的時候起了大風浪,把盜寶者的船隻托到空中,然後,拋下來,船隻砸到山峰上,盜寶者和他們的貪婪一起化成碎片。

陽春:“有石洞,銀積如山”,也不能取,有盜取者手牽著手排隊入洞,用接力的方式將銀兩一塊塊偷運出來,結果還是不能瞞天過海,偷運者馬上昏迷,只得乖乖送回去。

南雄:山上有車公廟,也是大堆銀子,凡人不能動。這個故事有點智力色彩,車公廟的神仙大哥設賭局,賭來賭去,裡面的銀子總是不會輸出去,“而其銀卒如故,不至於博耗。”而且不能賴帳,一賴帳就肚子痛,“下箸時即腹痛”。

博羅:這個更有意思,財寶不在山洞裡,而是滿天地飛。當時的情景是:“望之如白鴿千萬,隱動有聲。”好像千萬隻白色的鴿子在空中飛翔,隱隱發出聲音,一道長長的白光橫亙在半空中,“白光長亙”。

廣州:也是空中飛銀子,但時間更為具體,是清朝順治庚子年,即1660年;空中飛行的物體更為具體,是製成品:白鏹,數量為數萬錠。“廣州有白鏹數萬錠飛於空中”。

當時有位姓方的將軍以為是老天爺發利市了,利慾薰心的他,於是馬上“焚香拜之”,懇請老天爺把紅包扔給他,似乎老天爺聽到了,果然有一群銀子慢慢降落下來,降落到屋簷高的位置,等到架起梯子去拿時,銀子卻飛走了,“飛下近簷,兒童笑之,輒複飛去。”對不起,跟你開玩笑的呢。

真所謂“榮華富貴啊飛呀飛,世上的人啦追啊追”,這簡直是魔幻大片的場面,比《少年派的奇幻旅遊》還要刺激,這部電影都奧斯卡11項提名了,我們的導演編劇幹嘛不好好研究一下中國古代的筆記文獻,裡面的魔幻材料一大把,就好像是個藏寶洞一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解密:純屬神話並不科學

告誡世人莫貪婪

總結一下以上故事的模式。首先是樹立一個巨大的誘惑,一般都是深山老林裡有一個藏寶洞,似乎唾手可得,甚至這個誘惑滿天飛,跳起來就可以抓到。

接下來就是令人沮喪的探寶過程,探寶者不是被迷昏,就是徒勞而歸,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跟神仙商量一番,也只能得到自己付出的那一部分,投資收益率是零,保本而已。

我們也懷著巨大的欲望去看這個故事,結果弄得心裡很憋屈,總是不能如願以償地有一個喜劇的結尾:抱回財富。

因此,這些故事雖然不科學,純屬神話,但卻有意無意地寄寓了一個哲理:不是自己勞動所得,不是自己合法所得,就不要去動貪婪之心,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財富沒有討巧和僥倖。

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藏寶洞傳說的主角都是白銀?個人懷疑是將銀礦的勘探和開採神話化。當然,在古代的廣東,金銀的開採活動是蠻活躍的,而且這種採礦業也搞活了當地的經濟,提高了古代廣東人的生活水準。

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 金》就有記載,河源一帶有不少人以淘金淘銀為生,這一行的附加值很高,在金銀生產車間,以一個溶金鐵爐為單位,一爐的收入可以養活上千人,屈大均懷著感恩的心感歎:“皆天之所以惠貧民也。”這是老天爺恩賜給貧民的致富法寶。

山上的“寶氣”直沖天上,於是有探寶的人開船山上,鑿石尋寶,結果出現了魔幻大片的場面:夜半的時候起了大風浪,把盜寶者的船隻托到空中,然後,拋下來,船隻砸到山峰上,盜寶者和他們的貪婪一起化成碎片。

陽春:“有石洞,銀積如山”,也不能取,有盜取者手牽著手排隊入洞,用接力的方式將銀兩一塊塊偷運出來,結果還是不能瞞天過海,偷運者馬上昏迷,只得乖乖送回去。

南雄:山上有車公廟,也是大堆銀子,凡人不能動。這個故事有點智力色彩,車公廟的神仙大哥設賭局,賭來賭去,裡面的銀子總是不會輸出去,“而其銀卒如故,不至於博耗。”而且不能賴帳,一賴帳就肚子痛,“下箸時即腹痛”。

博羅:這個更有意思,財寶不在山洞裡,而是滿天地飛。當時的情景是:“望之如白鴿千萬,隱動有聲。”好像千萬隻白色的鴿子在空中飛翔,隱隱發出聲音,一道長長的白光橫亙在半空中,“白光長亙”。

廣州:也是空中飛銀子,但時間更為具體,是清朝順治庚子年,即1660年;空中飛行的物體更為具體,是製成品:白鏹,數量為數萬錠。“廣州有白鏹數萬錠飛於空中”。

當時有位姓方的將軍以為是老天爺發利市了,利慾薰心的他,於是馬上“焚香拜之”,懇請老天爺把紅包扔給他,似乎老天爺聽到了,果然有一群銀子慢慢降落下來,降落到屋簷高的位置,等到架起梯子去拿時,銀子卻飛走了,“飛下近簷,兒童笑之,輒複飛去。”對不起,跟你開玩笑的呢。

真所謂“榮華富貴啊飛呀飛,世上的人啦追啊追”,這簡直是魔幻大片的場面,比《少年派的奇幻旅遊》還要刺激,這部電影都奧斯卡11項提名了,我們的導演編劇幹嘛不好好研究一下中國古代的筆記文獻,裡面的魔幻材料一大把,就好像是個藏寶洞一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解密:純屬神話並不科學

告誡世人莫貪婪

總結一下以上故事的模式。首先是樹立一個巨大的誘惑,一般都是深山老林裡有一個藏寶洞,似乎唾手可得,甚至這個誘惑滿天飛,跳起來就可以抓到。

接下來就是令人沮喪的探寶過程,探寶者不是被迷昏,就是徒勞而歸,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跟神仙商量一番,也只能得到自己付出的那一部分,投資收益率是零,保本而已。

我們也懷著巨大的欲望去看這個故事,結果弄得心裡很憋屈,總是不能如願以償地有一個喜劇的結尾:抱回財富。

因此,這些故事雖然不科學,純屬神話,但卻有意無意地寄寓了一個哲理:不是自己勞動所得,不是自己合法所得,就不要去動貪婪之心,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財富沒有討巧和僥倖。

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藏寶洞傳說的主角都是白銀?個人懷疑是將銀礦的勘探和開採神話化。當然,在古代的廣東,金銀的開採活動是蠻活躍的,而且這種採礦業也搞活了當地的經濟,提高了古代廣東人的生活水準。

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廣東新語 金》就有記載,河源一帶有不少人以淘金淘銀為生,這一行的附加值很高,在金銀生產車間,以一個溶金鐵爐為單位,一爐的收入可以養活上千人,屈大均懷著感恩的心感歎:“皆天之所以惠貧民也。”這是老天爺恩賜給貧民的致富法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