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株洲走出去的“面膜大王” 現在與萬甯/屈臣氏/沃爾瑪合作

6年前畢業時的場景, 楊鵬依然很深刻:提著行李南下, 帶著滿滿的夢想。

從公司小職員到助理工程師, 又辭職創業。 6年時間, 楊鵬成為萬甯、屈臣氏等200多個化妝品牌加工廠的“面膜大王”。

如今, 他的公司正準備上市。

沒有高學歷, 也不是富二代, 楊鵬是怎麼一步步實現創業夢想?近日, 記者採訪楊鵬, 分享他的“創業經”。

剛開始“潛伏”在公司, 經歷多崗位磨礪

楊鵬, 性格篤定, 目標明確。

從填寫專業那一刻起, 楊鵬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專攻化妝品行業”。

2008年, 楊鵬在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讀化工專業。 在校期間, 楊鵬不停地嘗試與化妝品有關的兼職。 “賺多少工資不重要, 重要的是, 我需要讓別人知道我對化妝品行業的熱情與興趣。 ”楊鵬等待的是機遇。

畢業後, 楊鵬沒有直接創業, 而是選擇“潛伏”在化妝品公司。

“想要創業, 不僅要學習技術, 還需要學習管理、市場分析等,

這些都不是從課堂上學得到的, 必須親身實踐。 ”楊鵬選擇了進入一家小型化妝品加工企業, “我學歷不高, 到大企業肯定會被埋沒, 反而在小企業, 發展的機遇會更多。 ”

從車間普工、打板員、助理工程師到後來的業務員, 楊鵬什麼崗位都不嫌棄。 “正因為在多個崗位幹過, 所以對公司各個環節比較熟悉, 做業務很專業。 當時, 我一個人的業務量占公司的60%。 ”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3年, 微商興起。

“這是一個缺產品的年代。 ”楊鵬果斷決定, 是時候擁有自己的化妝品品牌了。 憑著之前在公司的業績, 楊鵬成功轉型, 成為公司的客戶, 在原公司生產自己的品牌。

“當時, 國產面膜——‘美即面膜’被歐萊雅收購, 其占中國面膜市場60%的份額, 一下子全騰出來了。

”楊鵬回憶, 曾經一個月計畫生產600萬片面膜, 事實上卻生產了1000萬片, “這個資料, 我自己都嚇了一大跳。 ”

面膜行業的興起, 帶給楊鵬的不僅是機遇, 更是挑戰, “該如何做強做大”成為他每天必想的功課。

“一直走直線, 路會越走越窄, 我想要走一條越走越寬的路。 ”楊鵬所說的“寬”, 是指多元化發展。

楊鵬面臨第二次轉型:從做品牌, 到做加工廠。

“不只是在別的加工廠生產自己的品牌面膜, 而是自己成立加工廠, 除了生產自己的品牌, 還為別的品牌加工生產化妝品。 ”楊鵬說, “這是為自己留後路, 萬一哪條路不行, 還有其他可以彌補。 ”

屈臣氏、萬寧、沃爾瑪來談合作

專注做品牌時, 對楊鵬來說很輕鬆, 只需要思考一件事:怎麼把產品銷售出去。

但是做加工廠, 除了做好自己的品牌, 還需要承接更多的品牌業務。

轉型後, 事情並沒有往楊鵬所設想的方向發展。 資料顯示, 2016年, 公司的營業額不足1億元, 相比2013年的6億元來說, 楊鵬首次面臨虧損狀態。

面對壓力, 本來就瘦弱的楊鵬, 急速瘦了5公斤。

“機遇不是等來的, 而是爭取來的。 ”楊鵬重新定位, 並擴建技術團隊, 增加自動化設備。

“我是學化工專業出身, 知道自己的長處是研究面膜、修復功能。 ”楊鵬說, “以前, 客戶問我能做什麼, 我說什麼都可以做, 現在, 我說會做面膜, 主要是修復功效。 ”

實踐檢驗, 集中精力專注於一個領域, 比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好。

去年, 楊鵬的夢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 去年以來, 公司先後跟萬甯、屈臣氏、沃爾瑪合作,

生產部分面膜。 (株洲日報記者 劉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