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位“星際訪客”不怕與太陽親密接觸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2月18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告稱, 英國科學家對首個明確檢測到的“星際訪客”——‘Oumuamua進行了最新觀察, 認為其長期暴露在宇宙射線中, 導致該系外天體表面形成一層隔熱且富有有機物的保護層。 依靠對該星體結構特徵和歷史的確認, 科學家們對太陽系附近星際天體將有更深認識。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年10月底宣佈, ‘Oumuamua是科學家確認檢測到的“拜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 也是迄今所發現的第一個此類天體。 該星由“泛星計畫”1號望遠鏡10月19日發現, 隨後歐空局(ESA)也進行了證實。 該天體直徑約400米,

移動速度很快, 運行軌跡不同于普通太陽系小行星或彗星, 也就是說, 它來自太陽系之外。 國際天文學會將其命名為1I/2017 U1。 歐空局為它另取了一個夏威夷語名字‘Oumuamua, 意為“遠方的信使”。

此前, 行星科學家一直以為星際天體中大部分是主要由冰塊構成的小天體, 與彗星相似。 然而, ‘Oumuamua在近距離路過太陽時, 卻並不具備“彗發”。

在最新觀察中,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天文學家阿蘭·費茲西蒙斯及其同事獲得了該天體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長(0.3微米至1.8微米)的完整光譜, 以此確定它的結構組成。 他們發現, 該星體表面的組成成分存在差異, 且表面和太陽系小天體比較相近——覆蓋含碳冰, 其結構受宇宙射線影響。 研究人員由此建立了一個‘Oumuamua熱性質模型,

隨後他們確定, 這個星體應有一層半米厚的含有機物材料, 能夠保護含水和冰的類彗星天體內部結構在路過太陽時不會蒸發。

這些觀察結果讓科學家更好地理解了這個獨特天體過往的演變和今天的結構, 同時也有助進一步理解遊走在太陽系附近的星際天體。

科技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