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18家銀行能力大比拼

原標題:2017年“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評價結果發佈

2017年“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評價結果於12月18日在京發佈。

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促進銀行業穩健發展方面的作用, 中國銀行業協會於2015年首次推出基於中國銀行業現狀的穩健發展能力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 該體系秉承客觀性、權威性與專業性, 充分考慮穩健和發展雙重目標要求, 通過從公司治理能力、收益可持續能力、風險管控能力、運營管理能力、服務能力、競爭能力、體系智慧化能力、員工知會能力、股本補充能力等九個維度入手全面考察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

力圖為商業銀行提供自省標準, 為社會大眾提供認知參考。 經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發佈後, 業內外廣泛關注。

該體系評價對象主要包括五大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 政策性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考慮其性質與業務的特殊性不在評價範圍中。 此外, 外資法人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暫不參與評價, 隨著評價工作的逐漸完善, 日後將進一步擴大評價範圍。

與2016年相比, 2017年度“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參評銀行數量基本保持不變, 共有118家銀行參評。 其中, 五大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仍然實現全覆蓋;城市商業銀行共有62家參評,

參評城商行資產規模占所有城市商業銀行2016年末總資產近77%;農村商行銀行參評數量由去年32家上升至38家。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的類型和經營範圍, 2017年“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將參評銀行劃分為全國性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三組。 按照披露前50%的大致原則, 對第一組18家全國性商業銀行披露前10名, 對第二組62家參評城商行披露前30名, 對第三組38家農商行披露前20名, 每組各形成綜合評價和九大板塊評價的“1+9”榜單。

(以上圖表的總分和各維度得分均是按照資料統計方法計算得出, 各維度之間橫向不具有可比性;每一維度縱向得分根據行業均值、樣本均值、行業標準和分位數等通過統計方法計算賦值, 數值大小僅代表排序先後;縱向數值差異倍數不表示該維度能力的相差倍數且各數值未設置及格分數)

2017年“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九大維度全景透視

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陀螺”評價體系及其九大板塊的指標體系基於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的內涵, 嘗試從公司治理能力(Governance, 代表字母:G)、收益可持續能力(Yield sustainability, 代表字母:Y)、風險管控能力(Risk control, 代表字母:R)、運營管理能力(Operational management, 代表字母:O)、服務能力(Service quality, 代表字母:S)、競爭能力(Competitiveness, 代表字母:C)、體系智慧化能力(Organizational intellectualization, 代表字母:O)、員工知會能力(Personnel competence, 代表字母:P)、股本補充能力(Equity funding, 代表字母:E)等九個維度全面、合理而科學地評價反映商業銀行的穩健發展能力。

九大維度之一:公司治理能力

九大維度之二:收益可持續能力

持續的盈收能力是商業銀行保持和增強競爭能力,

保證持續穩健發展的重要因素, 其重要性體現在:吸收損失、平衡財務結構、回報股東、提升公眾對銀行的信心。 “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選用ROA、ROE、非利息收入占比、淨息差等四項指標來衡量商業銀行的收益可持續能力。 通過ROA和ROE指標考察單位運用資本創造利潤的能力;通過非利息收入占比及結構指標考察單位除利差收入之外的營業收入情況, 通過淨息差和淨利差指標反映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情況。

九大維度之三:風險管控能力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調, 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 要把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業的主體, 在風險管控方面的成績可圈可點,

尤其是資產品質方面明顯提升。 “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中風險管控能力指商業銀行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 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以降低未來盈利、損失不確定性或波動性的能力。 該體系從資本狀況、資產品質、撥備狀況、流動性比率和貸款遷徙率五個方面對銀行的風險管控能力進行評價。

九大維度之四:運營管理能力

運營管理能力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商業銀行價值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商業銀行通過運營管理來完成各種經營要素、經營項目的排列組合, 以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 “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著重從成本收入比和網均利潤等兩項指標考察商業銀行的運營管理能力。

在經濟穩中向好的外部環境下,銀行業總體運行穩健,且盈利水準相對較好,有較強的風險抵補能力,不良資產規模在全球範圍內也處於合理水準,外匯儲備比較充足,可以預期,未來中國銀行業會繼續保持穩健運行,風險總體可控。2017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成本收入比為27.6%,遠低於發達國家大型銀行高達60%左右的水準(2016年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的成本收入比資料顯示:國外銀行普遍較高,超過50%者居多,如美國銀行為68.5%,瑞士銀行為85.8%)。由於我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基本完成,未來商業銀行需要更加注重運營管理能力的提升,重視網均效能的提升和成本收入的核算。

五大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成本收入比方面整體上並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網均效能方面,股份制銀行具有明顯的優勢。綜合來看,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運營管理能力方面更具優勢。

九大維度之五:服務能力

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明確將回歸本源,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日後金融工作重點,將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作為金融工作開展前提。銀行業屬於現代服務行業,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客戶是銀行的天職。

銀行業是一個服務行業,要有“端盤子”的服務精神;能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支援、能否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銀行服務,是衡量銀行改革成果的最重要的標準。本著這條標準,“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重點從以下兩個維度考察商業銀行的服務能力:一是商業銀行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如對小微企業、戰略新興產業、涉農產業信貸支援力度等,這恰與國家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准的引導政策不謀而合;二是“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千佳、百佳示範單位”的占比情況,考察商業銀行網點服務的水準和品質。自2006年起至今,以“百佳”、“千佳”為代表的文明規範服務品牌體系建設工作已經開展了十多年時間,已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

九大維度之六:競爭能力

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和充分競爭的環境中,運用自身綜合優勢和技術,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創新,通過差異化服務推進特色發展,通過多種平臺抱團合作推進共用發展,通過治理改革精細管理推進穩健發展,以提升綜合競爭力。“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從營業網點數量、市場佔有率、近三年平均資產增速和國際化水準等維度對商業銀行競爭力進行評定。通過營業網點總數考察營業網點的覆蓋程度;通過市場佔有率指標考察商業銀行在市場存量中的份額情況;通過近三年平均資產增速,考察商業銀行的成長性能力;通過國際化水準指標,考察商業銀行海外資產占比和海外淨利潤占比狀況,反映差異化服務能力。

從銀行網點數量和市場佔有率來看,五大行依舊保持相對競爭優勢;但從近三年平均資產增速來看,近年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在不斷提升;從海外資產和海外淨利潤來看,中國銀行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優於其它全國性銀行。

考慮到城商行和農商行服務當地的區域定位,本體系將市場佔有率指標暫設定為在本省(區、縣)的市場佔有率。

九大維度之七:體系智慧化能力

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智慧化已成為各銀行轉型著力方向,越來越多的銀行已開始向輕型化、智慧化方向轉變,利用資訊技術等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品質,為機構經營決策和管理提供支援。為此,“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採用電子化滲透率、櫃面替代率和智慧化設施交易額三項指標對體系智慧化能力進行考察。從資料來看,我國商業體系智慧化能力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逐步提升金融機構科技運用水準,形成了智慧支付管道與固定網點相互補充的業務發展方向。

從資料來看,我國商業體系智慧化能力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逐步提升金融機構科技運用水準,形成了智慧支付管道與固定網點相互補充的業務發展方向。

九大維度之八:員工知會能力

“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重點從員工學歷水準、人均培訓費用和獲得從業/職業證書占比等方面評價員工知會能力。其中,員工學歷水準反映了一家銀行員工靜態的基本素質水準;員工培訓費用則從動態的角度反映一家銀行對員工素質和業務能力後期提升的重視和投入程度;通過員工獲取銀行業職業資格證書人數占比指標,考察商業銀行員工的專業性情況。

九大維度之九:股本補充能力

股本補充能力是銀行後續發展的有力保障,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通過留存利潤、發行優先股、創新資本工具、開拓境外發行市場等管道,及時、有效、主動、靈活地補充資本金。“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考量:一是內源式的資本補充,以近三年留存利潤均值/近三年風險資產均值考量;二是外源式的資本補充,以近三年融資額均值/近三年風險資產評價。

在經濟穩中向好的外部環境下,銀行業總體運行穩健,且盈利水準相對較好,有較強的風險抵補能力,不良資產規模在全球範圍內也處於合理水準,外匯儲備比較充足,可以預期,未來中國銀行業會繼續保持穩健運行,風險總體可控。2017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成本收入比為27.6%,遠低於發達國家大型銀行高達60%左右的水準(2016年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的成本收入比資料顯示:國外銀行普遍較高,超過50%者居多,如美國銀行為68.5%,瑞士銀行為85.8%)。由於我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基本完成,未來商業銀行需要更加注重運營管理能力的提升,重視網均效能的提升和成本收入的核算。

五大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成本收入比方面整體上並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網均效能方面,股份制銀行具有明顯的優勢。綜合來看,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運營管理能力方面更具優勢。

九大維度之五:服務能力

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明確將回歸本源,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日後金融工作重點,將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作為金融工作開展前提。銀行業屬於現代服務行業,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客戶是銀行的天職。

銀行業是一個服務行業,要有“端盤子”的服務精神;能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支援、能否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銀行服務,是衡量銀行改革成果的最重要的標準。本著這條標準,“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重點從以下兩個維度考察商業銀行的服務能力:一是商業銀行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如對小微企業、戰略新興產業、涉農產業信貸支援力度等,這恰與國家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准的引導政策不謀而合;二是“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千佳、百佳示範單位”的占比情況,考察商業銀行網點服務的水準和品質。自2006年起至今,以“百佳”、“千佳”為代表的文明規範服務品牌體系建設工作已經開展了十多年時間,已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

九大維度之六:競爭能力

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和充分競爭的環境中,運用自身綜合優勢和技術,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創新,通過差異化服務推進特色發展,通過多種平臺抱團合作推進共用發展,通過治理改革精細管理推進穩健發展,以提升綜合競爭力。“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從營業網點數量、市場佔有率、近三年平均資產增速和國際化水準等維度對商業銀行競爭力進行評定。通過營業網點總數考察營業網點的覆蓋程度;通過市場佔有率指標考察商業銀行在市場存量中的份額情況;通過近三年平均資產增速,考察商業銀行的成長性能力;通過國際化水準指標,考察商業銀行海外資產占比和海外淨利潤占比狀況,反映差異化服務能力。

從銀行網點數量和市場佔有率來看,五大行依舊保持相對競爭優勢;但從近三年平均資產增速來看,近年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在不斷提升;從海外資產和海外淨利潤來看,中國銀行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優於其它全國性銀行。

考慮到城商行和農商行服務當地的區域定位,本體系將市場佔有率指標暫設定為在本省(區、縣)的市場佔有率。

九大維度之七:體系智慧化能力

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智慧化已成為各銀行轉型著力方向,越來越多的銀行已開始向輕型化、智慧化方向轉變,利用資訊技術等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品質,為機構經營決策和管理提供支援。為此,“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採用電子化滲透率、櫃面替代率和智慧化設施交易額三項指標對體系智慧化能力進行考察。從資料來看,我國商業體系智慧化能力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逐步提升金融機構科技運用水準,形成了智慧支付管道與固定網點相互補充的業務發展方向。

從資料來看,我國商業體系智慧化能力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逐步提升金融機構科技運用水準,形成了智慧支付管道與固定網點相互補充的業務發展方向。

九大維度之八:員工知會能力

“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重點從員工學歷水準、人均培訓費用和獲得從業/職業證書占比等方面評價員工知會能力。其中,員工學歷水準反映了一家銀行員工靜態的基本素質水準;員工培訓費用則從動態的角度反映一家銀行對員工素質和業務能力後期提升的重視和投入程度;通過員工獲取銀行業職業資格證書人數占比指標,考察商業銀行員工的專業性情況。

九大維度之九:股本補充能力

股本補充能力是銀行後續發展的有力保障,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通過留存利潤、發行優先股、創新資本工具、開拓境外發行市場等管道,及時、有效、主動、靈活地補充資本金。“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考量:一是內源式的資本補充,以近三年留存利潤均值/近三年風險資產均值考量;二是外源式的資本補充,以近三年融資額均值/近三年風險資產評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