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保爾·柯察金小傳:激勵無數人將一生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保爾·柯察金小傳:激勵無數人將一生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

【1936年12月22日】81年前的今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的保爾·柯察金去世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 蘇聯作家, 最出名的作品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共產主義國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說之一。 蘇聯作家法捷耶夫曾高度評價這部作品:“整個蘇聯文學中, 都沒有如此純潔感人, 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肖洛霍夫說它是“生活的教科書”。 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它只是“史達林的宣傳機構炮製的神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最有名的一句話是:“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 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 也不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在臨死的時候, 他能夠說, ‘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保爾·柯察金”

【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的一生】

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 9歲之前在一所教區學校上學, 是一位榮譽學生, 11歲時舉家遷徙到舍佩蒂夫卡, 在當地火車站工作,

1919年(15歲), 加入共青團, 參加蘇聯國內戰爭, 是蘇聯紅軍的騎兵。 1920年秋天, 在戰鬥中負重傷, 23歲時全身癱瘓, 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

(索契市中心的奧斯特洛夫斯基雕像)

【共產主義世界的一本巨著】

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寫成自傳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小說寫成後, 被出版社多次退稿, 後經朋友們努力在《青年近衛軍》雜誌上從1932年到1934年分11期連載發表。 小說受到評論界的冷遇, 但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追捧。

1935年, 蘇聯《真理報》發表了介紹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報導, 造成全國轟動。 同年10月, 他被授予國家級最高榮譽——列寧勳章。 在之後的兩年, 小說以各種語言重印重版了五十次, 在共產主義世界引起巨大反響。

奧斯特洛夫斯基於1936年12月22日逝世, 年僅32歲。 其第二本描寫烏克蘭內戰的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尚未完稿。

(位於新聖女公墓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墓)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藝術典型。

作者在刻畫人物形象時, 嚴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實, 並不把保爾的堅強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 而是在英勇的戰鬥和艱苦的勞動中, 在刻苦的學習和嚴格的律己中鍛煉出來的。

小說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 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童年, 過的是最底層的苦難生活。 年輕的保爾為拯救陷入敵手的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而遭逮捕, 在獄中表現得堅貞不屈。 出獄後參軍, 浴血奮戰, 身負重傷, 以驚人的忍耐力使醫生們深為敬佩。 出院後離開了部隊, 無論是做共青團工作、肅反工作, 還是參加修築鐵路的艱苦勞動, 均表現出了堅持真理和不怕艱險的大無畏精神,

並且在愛情問題上也有著嚴肅的態度和精神境界。 保爾病倒了, 雙目失明, 全身癱瘓, 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從事文學創作, 最終獲得了成功。

小說中保爾和冬妮婭的愛情也和以前的小說截然不同。 保爾退伍回到家鄉之後, 冬妮婭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和保爾的共產主義思想格格不入。 保爾說:“如果你認為, 我首先應該屬於你, 其次才屬於黨, 那麼, 我絕不會成為你的好丈夫。 因為我首先是屬於黨的, 其次才能屬於你和其他親人。 ”兩人終於分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