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吳玉平的“紫陶大世界”

在吳玉平的心裡, 建水紫陶將是他一生的歸宿。 究其緣由, 就是建水紫陶所承載著的, 濃郁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

吳玉平說:“瓷器上的畫再怎麼好看, 也沒有在一張上白紙好看。 而建水紫陶卻是可以的, 建水紫陶獨特的材質和特有的製作工藝, 造就了其極高的藝術文化格調, 而這些都是其他陶無可比擬的。 ”

他堅信, 若干年後當紫陶藝人們把這些中國傳統文化吃透以後, 所作的每一個物件必定能打動人心。

吳玉平就是這樣默默地埋頭踐行, 致力把中國傳統文化吃透, 終有一日完成一件件打動人心的佳作!

關於魚蝦, 齊白石畫過, 八大山人也畫過, 吳玉平不斷臨摹他們的魚, 一畫就是成百上千條。

這些魚分開看, 每一隻都自由自在、各不一樣, 合起來看卻又是一個相生相伴, 無比和諧的大魚群。

通過不斷臨摹, 並把兩位先人的魚進行揉和後, 現在吳玉平正嘗試著畫各種各樣的魚, 不斷的重複。 他堅信, 畫得多了, 有朝一日他終將畫出屬於自己的“吳玉平的魚”。

吳玉平就這樣把這一條條魚蝦搬到紫陶上, 把一幅幅古人的佳作搬到紫陶上, 其實他搬到紫陶上的是中國傳統文化。 正如他說的“好東西是不會做爛的”。 做人如是, 做陶如是, 在傳承中發展, 在發展中傳承, 傳統文化在紫陶上將會生生不息!

“用心之作, 動心之美”,

吳玉平筆墨間揮灑出了文人的氣節, 虛實暈染裡流露出的赤子之心。 與其說他是個陶匠, 不如說他是個融古貫今的“使者”。

吳玉平

1988年8月生於甘肅平涼市, 在崆峒文化的薰陶下, 走上藝術道路, 2010年跟隨恩師張彪來到雲南紅河建水, 2011年開始從事建水陶。 擅長古人物繪畫, 80後新生代目前繪畫水準最好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