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華夏幸福大剖析!

結論1:華夏幸福是一家業務獨特 、 業績優異而穩健的偉大公司 。 無論是成長性 、 穩定性 , 還是盈利模式 、 護城牆或競爭優勢 , 在A股上市公司中 , 找不出幾家能相提並論 。

結論2:華夏幸福當前股價被嚴重低估 。 三年內(2020) , 至少漲到150元才是合理估值 。

結論3:任何一家公司股價被低估的時候 , 市場上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說教者 。 唯有如此 , 市場上才能出現如此低價 , 價值投資者才能夠拿著大麻袋 , 從容地裝錢 。 本文力圖通過一篇文章 , 理清一個公司的投資思路 。 分析一個公司的投資價值 , 既要講清投資亮點 ,

也不回避投資風險 , 更要講明投資策略 。 既不能以偏概全 , 也不要委曲求全 , 更不要因一時困惑而道聼塗説 , 迷失方向 , 喪失信心 , 坐失長線投資一個偉大公司的良機 。

一 、 基本情況

華夏幸福全稱“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 , 創立於1998年 , 2011年10月借殼上市 , 我國著名產業新城運營商 。 控股股東王文學是河北首富 , 目前持有華夏幸福股票50%以上 , 絕對控股 。 公司業務主要包括產業新城 、 產業小鎮和房地產開發 。 多年以來 , 華夏幸福一直秉持“以產興城 、 以城帶產 、 產城融合 、 城鄉一體”的發展理念 , 堅持“全球技術—華夏加速—中國創造”的創新發展戰略 , 在京津冀 、 長江經濟帶 、 珠三角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 深入佈局產業新城和產業小鎮 , 得到了各級政府和市場的高度認可 。

目前 , 華夏幸福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最優秀的產業新城運營商 , 是我國PPP模式最完美的實踐者和創新者 , 是我國“一帶一路”政策最堅決的執行者和探索者 , 是我國城鎮化與產業升級結合最徹底的服務者 , 是一家講政治 、 顧大局 、 穩發展的創新型偉大公司 。 其業務優勢包括: 1 、 PPP模式持續領先 。 公司在國內率先採用PPP模式 , 與地方政府合作開發產業新城專案 , 是我國開展PPP模式的優秀範例 , 創造出“1+1>2”的效果 , 多次受到國家與地方政府的認可 。 固安工業園區新型城鎮化PPP專案供熱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畫完成發行 , 成為首單完成發行的PPP資產證券化項目 。

2 、 戰略選址能力優勢明顯 。

公司在不斷夯實鞏固京津冀佈局優勢的同時 ,

積極佈局長三角 、 珠三角 、 中原城市群 、 成渝城市群 、 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 , 以及“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和區域 , 加速異地複製 。 公司積極發揮產業運營優勢 , 説明所在區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的高品質可持續發展 。 公司大力整合國內外產業資源 , 進一步釋放平臺聚合效應 , 積極佈局中國產業走向世界的國際平臺和高新產業 , 獲得了廣泛的國內關注度和國際影響力 。

3 、 產業發展能力國內領先 。 公司著力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 , 以產業集群助力企業成長 , 積極助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 公司與華為集團 、 美國ATI集團 、 航太振邦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行業翹楚開展深度戰略合作 , 以龍頭企業為引領 ,

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 , 形成產業集群 。 公司在矽谷 、 波士頓 、 亞利桑那 、 柏林 、 首爾 、 莫斯科 、 波茨維夫 、 特拉維夫等地佈置了產業孵化器 , 並在埃及 、 印度 、 越南 、 印尼 、 文菜等國佈置了產業新城 , 積極推動全球創新產業合作與交流 , 全力踐行公司“全球技術—華夏加速—中國創造”的創新發展戰略 。

4 、 建設宜居城市能力突出 。 公司通過與國內外戰略發展與規劃設計頂級機構合作 , 為產業新城量身定制發展方案 , 高品質完成各類基礎配套設施 , 打造智慧生態的規劃體系 、 產城融合的建設體系以及提升價值的運營體系 。 在人居環境打造方面 , 按照“公園城市 、 休閒街區 、 兒童優先 、 產業聚集”的規劃思路 , 打造獨具前瞻性的“未來城市試驗區” ,

增強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 上述四項 , 是華夏幸福的基本業務優勢 , 也是華夏幸福最被公認的核心競爭力 , 構成了華夏幸福獨特的護城河 。

二 、 投資亮點

除了前面四項公認的基本業務優勢 , 當前華夏幸福還具備三個不容忽視的投資亮點:

1 、 成長性好 。 自從2011年以來 , 華夏幸福業績成長性非常突出 , 淨利潤增長率連年高達35%以上 , 營業額增長率年均高達35%以上 , 淨資產收益率(ROE)年均高達35%以上 。 據統計 , 在我國A股市場幾千家上市公司中 , 2012-2016年連續五年保持較高成長性的公司(ROE 、 主營收入 、 淨利潤的增長率都大於25% , 同時加上一個條件:淨利潤總額大於10億元 , 以防造假)總共才2家 。 就算再放低條件到三年 , 2014-2016年連續保持較高成長性的公司總共也才4家(見下表) 。

2 、 穩定性高 。 華夏幸福的業績比較平穩 , 不像其它一些所謂“高增長”的公司 , 一會兒增長百分之幾百 , 一會兒又下降百分之幾十 , 上下激烈顛簸 , 幾年一算又沒增長多少 。 華夏幸福的情況是 , 幾年增長率保持在35%左右 , 被戲稱為“萬年35%” 。 我的理解是 , 華夏幸福通過對原有園區開發進度和拓展新園區的進度調節 , 主動掌控公司的業績增長 。 比如 , 當2015年新一輪房地產行情升起時 , 公司順應形勢 , 及時大膽提出“三年百城”戰略 , 加快佈局 , 既擴張了業務版圖 , 又調節了近年業績 。 如果不實行“三年百城”戰略 , 2015年以來華夏幸福的業績增長率 , 每年都要翻1倍以上 。

3 、 超級低估 。 據估計 , 華夏幸福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淨利潤約為120億元 、 180億元和300億元 , 按現在股本每股收益約為4元 、 6元和10元 。 當前 , 華夏幸福股價在30元左右 , 對應2020年市盈率(PE)約3.3倍 。 對於一家淨利潤增長率 、 營業收入增長率 、 淨資產收益率(ROE)連續多年高達35%以上的優秀公司 , 市盈率15倍以下都是超級低估 。 因此 , 三年內華夏幸福股價至少可以漲到150元以上 。 另一種估算方法是 , 到2018年底華夏幸福完成“三年百城”戰略後 , 按照協議所“圈”土地(約10000平方公里 , 或約100億平方米)計算 , 就算全部招商資金都用來拿地不建設工廠(即政府將所“圈”土地全部賣掉 , 並且全部用土地支付欠款) , 保守估計華夏幸福至少可得50%(即招商45%+其它) , 至少可白得所“圈”土地一半 , 即50億平方米 。 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計算 , 華夏幸福僅土地估值就是5萬億市值 , 至少還有50倍上漲空間 。 這就是華夏幸福的估值底線 。 假如招商資金中有一半是真正投資建廠 , 那麼 , 華夏幸福的估值又要上漲一倍!假如所“圈”土地因當地經濟發展而升值一倍 , 那麼 , 華夏幸福的估值又要再上漲一倍!長期而穩定的現金流 , 一本萬利 , 華夏幸福超級低估 。

三 、 投資風險 既然華夏幸福是一家如此偉大的公司 , 為什麼她又會被如此低估呢?有人說 , 被低估的根源在於華夏幸福是一家高收益 、 高風險的公司 。

下面 , 我們就來看看華夏幸福的投資風險 。

1 、 政治風險 。

隨便一個小學生 , 都可以一眼看出華夏幸福具有極強的“政商關係” 。 由此 , 許多投資者會對華夏幸福“一票否決” , 決心就算被打死也不會靠近“政治” 。 我們認為 , 政治不是做生意的天敵 。 歷史上凡是能做大生意者 , 必然會或多或少與政治有些關係 。 只要稍微讀點歷史的人都會明白 , 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政治真空 , 不存在能夠長期遠離政治而長期發財的商人 。 國內如此 , 國外亦如此 。 回顧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你會發現 , 當市場風險來臨的時候 , 能夠留下來並壯大發展的 , 往往是那些“有關係”的公司 。 巴菲特不會靠近“沒關係”的雷曼 , 白送也不要 , 他只要高盛 。 當生意做到一定規模後 , 講政治 、 講大局 、 講“政商關係”是必須的 。 這時候的“政商關係” , 並不一定就是“送錢辦事”這麼低俗 。 我的基本判斷是:“講政治”是華夏幸福的優勢 , 而不是風險 。 在中國 , 不講政治的商人 , 要之何用?只要華夏幸福保持這種“急政府之所急”的服務理念 , 真心實意地服務於我國城市化 、 產業轉型升級 、 發展經濟和中國產業走向世界舞臺的歷史偉業 , 堅持講政治 、 講大局 、 講服務 , 那麼 , 華夏就必然是安全並“幸福的” 。

2 、 經營風險 。

有人說 , 園區開發週期太長 , 先投入 、 後產出 , 華夏幸福的經營風險太大 。 其實 ,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並沒有真正弄懂華夏幸福的業務 。

我的理解是:

(1)按照協議 , 華夏幸福經營一個園區的時間都在30年以上 , 甚至是70年 , 開發幾十或上百平方公里所需投入資金總額當然非常巨大 。 但是 , 同一園區每年的開發進度卻是可控的 , 目前每年只開發1平方公里左右 , 因此公司每年所需資金並不算太大 。

(2)公司每年都按協議與政府結算 , 就算新拓園區先墊前兩年建設款項 , 這種生意也是非常合理的 。

(3)公司與政府的關係是法律關係(合同協議) , 而不是行政關係(政府檔) 。 各地政府都會按照協定支付相關款項 。 支付方式並不是現金 , 而是土地或稅費返還 , 總體上不存在政府賴債風險 。 結合以上三點 , 我們認為華夏幸福的業務 , 其經營風險不大 。

3 、 資金風險 。 有投資者認為 , 如果房地產調控持續 , 華夏幸福的高速擴張會造成資金斷裂的風險 。 這種風險存不存在呢?我認為存在 , 但是概率非常小 , 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 理由是:

(1)華夏幸福的融資管道越來越寬 , 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 。

(2)華夏幸福的開發速度是可以調節的 , 新園區擴張的節奏同樣也是可以調節的 。 只要協議一簽字 , 一些園區開發快幾年或者慢幾年 , 當然會對華夏幸福的短期利潤產生影響 , 但是不會構成讓公司資金鏈斷的風險 。

(3)由於華夏幸福並不是傳統的房地產公司 , 再加上“政商關係”的存在 , 如果房地產調控持續 , 我們判斷短期內華夏幸福業務會有影響 , 但是長期講不僅不會受到太大負面影響 , 甚至還會因此而受益 。 PPP資產證券化就是一種良好的跡象 。

4 、 政策風險 。 有人說 , 當前華夏幸福遭受了雙重政策風險 , 一是房地產調控 , 一是雄安新區政策 。 我們認為 , 這兩種政策風險確實是存在的 , 它們確實影響了華夏幸福的近期業務 , 主要表現在房產銷售和環京園區的開發進度 。 但是 , 我們認為這些政策 , 對華夏幸福是短期性的利空 、 長期性的利好 。 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上面我們已經講到 , 下面我們重點分析雄安新政 。 我們的觀點是:

(1)長期來看 , 華夏幸福是雄安新區的最大受益者 。 關於這一點 , 我們無需多說 , 地球人都知道 , 傻瓜都知道 。 (2)華夏幸福的風險不在於是否受益的問題 , 而在於受益多與少的問題 。 就算華夏幸福大方 , 將白洋澱科技城和雄縣兩個園區都白白歸還給政府(您認為政府會公然“違約”白拿嗎?) , 周邊數十個園區也將因雄安崛起而讓華夏幸福大賺特賺!隨著雄安規劃的出臺 , 華夏幸福的環京園區業務就會步入正軌 。

四 、 投資策略

1 、 總體評價 。 根據上述分析 , 我們對華夏幸福的總體評價是:

(1)華夏幸福是一家業務獨特 、 業績優異而穩健的偉大公司 。 她順應了我國城鎮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趨勢 , 符合地方政府發展經濟 、 解決就業的政治意圖 , 符合廣大民眾“安居樂業”的心願 , 符合我國經濟登上世界舞臺的歷史大勢 , 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 多年業績優秀而穩健 , 在全國再也找不出幾家 。

(2)華夏幸福當前股價被嚴重低估 。 由於“三年百城”戰略 , 由於房地產調控政策 , 由於雄安新政 , 華夏幸福的環京園區業務有所受阻 。 近半年來 , 華夏幸福股價既不跟風雄安題材炒作 , 也不跟風房地產題材炒作 , 讓短線投機者大失所望 。 華夏幸福股價被市場嚴重低估 。 但是 , 公司業務長期利好趨勢未變 , 值得價值投資者關注 。

(3)任何一家公司股價被低估的時候 , 市場上都會出現各種利空傳聞 , 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說教者 。 唯有如此 , 市場上才能夠出現如此的低價 , 價值投資者也才能夠拿著大麻袋 , 長期地 、 穩定地 、 從容地 , 不斷從金融市場上撿錢 。

2 、 投資策略 。 根據上述評價 , 並結合本人的“億富規劃” , 我對華夏幸福的投資策略是:

(1)“成長帳戶”在30元左右全倉買入華夏幸福 。

(2)如果半年內華夏幸福再跌20%(約25元) , 或者一年內不大漲(約35元以下) , 則“成長帳戶”滿融補倉 。

(3)根據“3年1倍”的投資目標 , 長線持有!(作者:海南島主)


2 、 穩定性高 。 華夏幸福的業績比較平穩 , 不像其它一些所謂“高增長”的公司 , 一會兒增長百分之幾百 , 一會兒又下降百分之幾十 , 上下激烈顛簸 , 幾年一算又沒增長多少 。 華夏幸福的情況是 , 幾年增長率保持在35%左右 , 被戲稱為“萬年35%” 。 我的理解是 , 華夏幸福通過對原有園區開發進度和拓展新園區的進度調節 , 主動掌控公司的業績增長 。 比如 , 當2015年新一輪房地產行情升起時 , 公司順應形勢 , 及時大膽提出“三年百城”戰略 , 加快佈局 , 既擴張了業務版圖 , 又調節了近年業績 。 如果不實行“三年百城”戰略 , 2015年以來華夏幸福的業績增長率 , 每年都要翻1倍以上 。

3 、 超級低估 。 據估計 , 華夏幸福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淨利潤約為120億元 、 180億元和300億元 , 按現在股本每股收益約為4元 、 6元和10元 。 當前 , 華夏幸福股價在30元左右 , 對應2020年市盈率(PE)約3.3倍 。 對於一家淨利潤增長率 、 營業收入增長率 、 淨資產收益率(ROE)連續多年高達35%以上的優秀公司 , 市盈率15倍以下都是超級低估 。 因此 , 三年內華夏幸福股價至少可以漲到150元以上 。 另一種估算方法是 , 到2018年底華夏幸福完成“三年百城”戰略後 , 按照協議所“圈”土地(約10000平方公里 , 或約100億平方米)計算 , 就算全部招商資金都用來拿地不建設工廠(即政府將所“圈”土地全部賣掉 , 並且全部用土地支付欠款) , 保守估計華夏幸福至少可得50%(即招商45%+其它) , 至少可白得所“圈”土地一半 , 即50億平方米 。 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計算 , 華夏幸福僅土地估值就是5萬億市值 , 至少還有50倍上漲空間 。 這就是華夏幸福的估值底線 。 假如招商資金中有一半是真正投資建廠 , 那麼 , 華夏幸福的估值又要上漲一倍!假如所“圈”土地因當地經濟發展而升值一倍 , 那麼 , 華夏幸福的估值又要再上漲一倍!長期而穩定的現金流 , 一本萬利 , 華夏幸福超級低估 。

三 、 投資風險 既然華夏幸福是一家如此偉大的公司 , 為什麼她又會被如此低估呢?有人說 , 被低估的根源在於華夏幸福是一家高收益 、 高風險的公司 。

下面 , 我們就來看看華夏幸福的投資風險 。

1 、 政治風險 。

隨便一個小學生 , 都可以一眼看出華夏幸福具有極強的“政商關係” 。 由此 , 許多投資者會對華夏幸福“一票否決” , 決心就算被打死也不會靠近“政治” 。 我們認為 , 政治不是做生意的天敵 。 歷史上凡是能做大生意者 , 必然會或多或少與政治有些關係 。 只要稍微讀點歷史的人都會明白 , 世界上並不存在所謂的政治真空 , 不存在能夠長期遠離政治而長期發財的商人 。 國內如此 , 國外亦如此 。 回顧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你會發現 , 當市場風險來臨的時候 , 能夠留下來並壯大發展的 , 往往是那些“有關係”的公司 。 巴菲特不會靠近“沒關係”的雷曼 , 白送也不要 , 他只要高盛 。 當生意做到一定規模後 , 講政治 、 講大局 、 講“政商關係”是必須的 。 這時候的“政商關係” , 並不一定就是“送錢辦事”這麼低俗 。 我的基本判斷是:“講政治”是華夏幸福的優勢 , 而不是風險 。 在中國 , 不講政治的商人 , 要之何用?只要華夏幸福保持這種“急政府之所急”的服務理念 , 真心實意地服務於我國城市化 、 產業轉型升級 、 發展經濟和中國產業走向世界舞臺的歷史偉業 , 堅持講政治 、 講大局 、 講服務 , 那麼 , 華夏就必然是安全並“幸福的” 。

2 、 經營風險 。

有人說 , 園區開發週期太長 , 先投入 、 後產出 , 華夏幸福的經營風險太大 。 其實 ,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並沒有真正弄懂華夏幸福的業務 。

我的理解是:

(1)按照協議 , 華夏幸福經營一個園區的時間都在30年以上 , 甚至是70年 , 開發幾十或上百平方公里所需投入資金總額當然非常巨大 。 但是 , 同一園區每年的開發進度卻是可控的 , 目前每年只開發1平方公里左右 , 因此公司每年所需資金並不算太大 。

(2)公司每年都按協議與政府結算 , 就算新拓園區先墊前兩年建設款項 , 這種生意也是非常合理的 。

(3)公司與政府的關係是法律關係(合同協議) , 而不是行政關係(政府檔) 。 各地政府都會按照協定支付相關款項 。 支付方式並不是現金 , 而是土地或稅費返還 , 總體上不存在政府賴債風險 。 結合以上三點 , 我們認為華夏幸福的業務 , 其經營風險不大 。

3 、 資金風險 。 有投資者認為 , 如果房地產調控持續 , 華夏幸福的高速擴張會造成資金斷裂的風險 。 這種風險存不存在呢?我認為存在 , 但是概率非常小 , 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 理由是:

(1)華夏幸福的融資管道越來越寬 , 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 。

(2)華夏幸福的開發速度是可以調節的 , 新園區擴張的節奏同樣也是可以調節的 。 只要協議一簽字 , 一些園區開發快幾年或者慢幾年 , 當然會對華夏幸福的短期利潤產生影響 , 但是不會構成讓公司資金鏈斷的風險 。

(3)由於華夏幸福並不是傳統的房地產公司 , 再加上“政商關係”的存在 , 如果房地產調控持續 , 我們判斷短期內華夏幸福業務會有影響 , 但是長期講不僅不會受到太大負面影響 , 甚至還會因此而受益 。 PPP資產證券化就是一種良好的跡象 。

4 、 政策風險 。 有人說 , 當前華夏幸福遭受了雙重政策風險 , 一是房地產調控 , 一是雄安新區政策 。 我們認為 , 這兩種政策風險確實是存在的 , 它們確實影響了華夏幸福的近期業務 , 主要表現在房產銷售和環京園區的開發進度 。 但是 , 我們認為這些政策 , 對華夏幸福是短期性的利空 、 長期性的利好 。 關於房地產調控政策上面我們已經講到 , 下面我們重點分析雄安新政 。 我們的觀點是:

(1)長期來看 , 華夏幸福是雄安新區的最大受益者 。 關於這一點 , 我們無需多說 , 地球人都知道 , 傻瓜都知道 。 (2)華夏幸福的風險不在於是否受益的問題 , 而在於受益多與少的問題 。 就算華夏幸福大方 , 將白洋澱科技城和雄縣兩個園區都白白歸還給政府(您認為政府會公然“違約”白拿嗎?) , 周邊數十個園區也將因雄安崛起而讓華夏幸福大賺特賺!隨著雄安規劃的出臺 , 華夏幸福的環京園區業務就會步入正軌 。

四 、 投資策略

1 、 總體評價 。 根據上述分析 , 我們對華夏幸福的總體評價是:

(1)華夏幸福是一家業務獨特 、 業績優異而穩健的偉大公司 。 她順應了我國城鎮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趨勢 , 符合地方政府發展經濟 、 解決就業的政治意圖 , 符合廣大民眾“安居樂業”的心願 , 符合我國經濟登上世界舞臺的歷史大勢 , 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 多年業績優秀而穩健 , 在全國再也找不出幾家 。

(2)華夏幸福當前股價被嚴重低估 。 由於“三年百城”戰略 , 由於房地產調控政策 , 由於雄安新政 , 華夏幸福的環京園區業務有所受阻 。 近半年來 , 華夏幸福股價既不跟風雄安題材炒作 , 也不跟風房地產題材炒作 , 讓短線投機者大失所望 。 華夏幸福股價被市場嚴重低估 。 但是 , 公司業務長期利好趨勢未變 , 值得價值投資者關注 。

(3)任何一家公司股價被低估的時候 , 市場上都會出現各種利空傳聞 , 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說教者 。 唯有如此 , 市場上才能夠出現如此的低價 , 價值投資者也才能夠拿著大麻袋 , 長期地 、 穩定地 、 從容地 , 不斷從金融市場上撿錢 。

2 、 投資策略 。 根據上述評價 , 並結合本人的“億富規劃” , 我對華夏幸福的投資策略是:

(1)“成長帳戶”在30元左右全倉買入華夏幸福 。

(2)如果半年內華夏幸福再跌20%(約25元) , 或者一年內不大漲(約35元以下) , 則“成長帳戶”滿融補倉 。

(3)根據“3年1倍”的投資目標 , 長線持有!(作者:海南島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