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冬至會放假 哪些冬至你不知道的事?

1、最早被制定的節氣

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 測定出了冬至。

古稱“日短”或“日短至”。 古人認為, 冬至節氣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 因為冬至一到, 新年就在眼前。 所以, 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 並不亞于新年。 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2、在古代, 冬至會放假

在古代, 年節、寒食和冬至並稱“三大節”, 冬至被視作“亞歲”。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 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這一天是個吉祥的日子, 預示否極泰來,

值得慶賀。

相傳, 在漢代, 冬至的假期有五天之久。 據《太平御覽》記載:“冬至始, 人主與群臣左右從樂五日, 天下之眾, 亦家家從樂五日, 以迎日至之禮。 ”

3、冬至會“預言”

在古代, 民間以冬至日的天氣好壞、冬至節氣在一月中的位置, 來預測往後的天氣。

“冬至黑, 過年疏;冬至疏, 過年黑”的意思則是說:冬至這天如果是陰天的話, 過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話, 過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陰天, 甚至下雪。

4、數九消寒

古人認為從冬至開始, 要過完九個“九天”, 即九九八十一天才會寒盡春來, 大地回暖, 所以才有“數九寒天”這一說法。 期間人們許多活動因為寒冷受到限制, 尤其娛樂活動較少。 所以為了消除從冬至到立春這一段漫長日子的寂寞和寒冷,

人們發明了“數九”的消遣方法。

從明代就開始, 民間便有畫“九九消寒圖”的風俗, 也稱“九九圖”。 人們一天畫一筆數過這八十一天, 表達一種迎春的殷殷心意。 其中, “素梅圖”就是具有詩意的代表。 首先畫一枝素梅, 枝上畫梅花九朵, 每朵有九個花瓣, 共九九八十一瓣, 或者八十一朵小小的梅花, 代表“數九天”的八十一天, 每過一天就用紅筆或黑筆塗染一個花瓣或一朵, 花瓣盡而九九出, 九盡春深, 冬去春來。 古時百官在冬至日上朝畢後, 互拜禮儀時還會以素梅“九九消寒圖”相互雅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