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行攝歐洲:古老羅馬與世界最小國家梵蒂岡

一位元英國公主與一位元記者巧遇于夜羅馬街頭, 24小時內演繹成為一幕愛情故事, 這就是著名的電影也是奧黛麗.赫本的處女作——《羅馬假日》。 看過或者知道這部電影的應該都算得上暴露了年齡, 但浪漫的愛情故事曾經撩動了多少青年人的心扉, 純真的愛情與古都羅馬街頭融為一體, 雖然那會兒時的我還不他懂的電影裡的情愫與浪漫, 但也是這部電影讓我對歐洲對羅馬有了莫名的神馳嚮往。 而就在上周終於有機會在人生中第一次踏入了羅馬, 並用手裡的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記錄下這古老的浪漫之都。

這次歐洲之行我全程使用的都是這款索尼最新發佈的全畫幅微單A7RM3, 無論是畫質還是對焦, 甚至在功能上都是一款非常全面的相機。 高圖元是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的一大優勢, 其具備約4240萬圖元背照式Exmor R CMOS感光元件超高圖元, 這意味照片可以獲得更高的解析力, 讓照片內容更加生動, 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照片體驗, 無論螢幕查看、網路分享等都能保證最完美的照片細節;同時, 它還能達到10張/秒的機械快門高速連拍, 完全算得上是新的影像新標杆。

來到羅馬, 不得不去的自然是羅馬鬥獸場, 雖然這裡常常被不少雜誌評選為“很有名但去了會後悔的景點之一”, 但既然都到羅馬了, 又怎能不免俗的進去瞧一瞧呢,

所以說人啊, 總是時時刻刻充滿了好奇心!鬥獸場又叫做圓形競技場, 是羅馬帝國強大的象徵, 同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古建築物之一, 它是在西元72年開始修建, 於西元80年完成, 獨特的188x156米的橢圓形結構, 57米高, 具有80個圓形拱門。 競技場的落成儀式盛大而隆重, 舉行了100天慶祝會, 共有5000頭獅子和3000位角鬥士參加“表演”, 但鬥獸表演在六世紀被廢止, 如今的鬥獸場已經成為了建築史上的巨大財富。

義大利是個半島國家, 所以在羅馬的天空中海鷗疑似翱翔, 在鬥獸場裡尤其顯得多。 都說動物最難拍, 因為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動, 又往什麼方向移動, 但好在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的對焦與10fps的連拍非常出色和實用, 幫我記錄下了這張即將展翅起飛的海鷗,

並且焦段扎實的落在了海鷗的身上。

鏡頭方面, 這次我90%的時間基本上都搭配的是索尼G大師鏡頭FE 16-35mm F2.6 GM, 一方面我喜歡超廣鏡頭帶來的具有衝擊力的震撼視角, 另一方面則是16mm到35mm的焦段再結合F2.8的光圈大光圈, 無論是拍攝風光還是人文街拍都非常合適。 雖然相比起24-70mm等焦段有一些的差異, 但A7RM3有約4230萬高圖元啊, 通過裁切也是完全可以的。 另外, FE 16-35mm F2.6 GM的素質也確實很不錯, 對焦快速畫質也非常銳利, 並且眩光控制很不錯, 上面兩張照片, 一張是正對著太陽使用F16小光圈進行拍攝, 另一種這是完全逆光拍攝, 在這樣極限的環境下卻沒有出現明顯的耀斑、眩光或者鬼影, 很適合旅遊時拍攝使用。

在浪漫的羅馬終究還是逃不過被虐狗的經歷,

在古老的鬥獸場中一對剛剛求完婚的情侶正在Kiss, 而這一幕正好讓我用A7RM3記錄了下來。 現如今索尼全系數碼相機基本上都搭載了WiFi功能, 所以之後我直接就在鬥獸場中把這張照片發送給了他們, 算是一個小小的祝福吧。

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搭載有翻轉屏, 所以很適合各種高低角度的拍攝, 在拍攝上面這張鬥獸場倒影的照片時我完全不用蹲下來, 只需把相機放在地上, 然後直接彎腰就能觀看取景介面和查看畫面構圖是否平整, 避免讓自己在拍照時擺出一些奇怪的姿勢。

如今的羅馬鬥獸場可能算不上殘垣斷壁, 但依然早已沒有往日的氣勢, 不過我腦海中的鬥獸場一直有鳥巢那麼大,

但實際面積也就跟幾個操場差不多。 雖然這次僅僅只是“到此一游”, 但其實我對於羅馬鬥獸場我還是很感興趣的, 而這主要倒並不是因為其厚重的歷史, 而是因為這裡是《海賊王》中德雷斯羅薩一篇中的原型, 漫畫和動漫裡的鬥獸場和羅馬鬥獸場的外形已經結構內置幾乎完全一樣, 還可以上演水戰, 尾田桑一定是到過羅馬鬥獸場參觀吧。

走入最小的國家——梵蒂岡

第一次知道梵蒂岡是在中學在地理上, 因為“全世界最小的國家是梵蒂岡”這是必須記住的知識與考點。 梵蒂岡雖然是一個主權國家, 但是面積非常小, 可能還沒有北京故宮大, 不過這個“國家”也位於羅馬城境內, 類似於是一個“國中之國”, 也是基督教皇的所在地。 梵蒂岡基本上沒有住宅區和大型商場,主要是一些行政機構,白天在這裡工作的人下班後依然還是居住在羅馬。

梵蒂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雖然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但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這裡更有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大教堂的外觀宏偉壯麗,正面寬115米,高45米,以中線為軸兩邊對稱,8根圓柱對稱立在中間,4根方柱排在兩側,柱間有5扇大門,2層樓上有3個陽臺,中間的一個叫祝福陽臺,平日裡陽臺的門關著,重大的宗教節日時教皇會在祝福陽臺上露面,為前來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頂上正中間站立著耶穌的雕像,兩邊是他的12個門徒的雕像一字排開,高大的圓頂上有很多精美的裝飾。

聖彼得大教堂所在地是兩千年前的簡單墓地,四百年後修建了一座長方形會堂,後來毀於戰亂,一千年後尼古拉五世 頒發重建命令,之後就是長達120年的重建,先後由義大利 最優秀的建築師主持設計施工,布拉曼特、米開朗基羅、卡洛·馬泰爾等等大師都有參與,最後教堂於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

在教堂正廳門口的右側有一座非常著名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這是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題材取自聖經故事中基督耶穌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聖母瑪麗亞抱著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米開朗基羅創作這幅雕塑時年僅24歲,算是他正式出道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簽名的作品。(通過索尼全畫幅A7RM3的高圖元放大查看還真能清清楚楚看到雕塑上的簽名)

聖彼得大教堂裡有非常多的壁畫,但這些壁畫並不是用顏料塗抹的油畫,而都是馬賽克鑲嵌出來的藝術品,並且每一個馬賽克並不是像現在的瓷磚,而是採用天然曠世燒制出來的顏色再貼上去的,早一千多年以前,古羅馬人就已經掌握了如此多色彩的燒制,不得不讓人嘆服。

中央的大回屋頂是由米開朗境羅設計,兩重結構,內部很明亮,大回屋頂下是教皇的祭壇,用貝爾尼尼的青銅華蓋覆蓋著。而登上教堂正中的圓穹頂外部還可眺望整個羅馬全城,視野非常震撼。聖彼得教堂從興建、到經歷多次的擴建和改建、再到最後裝飾完畢,總共經歷了1300多年的歷史,而這一個過程正好是基督教在羅馬帝國 發展壯大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聖彼得教堂建築史也就是基督教發展史的一部分。

《羅馬假日》其中一幕讓我非常深刻,那就是公主在許願池拋硬幣的畫面。所以現在到許願池許諾美好願望,早已成為許多去義大利羅馬遊客的必做之事,羅馬許願池的傳說,成為羅馬城裡最富浪漫氣質的旅遊景點。

許願池全名叫特萊威噴泉,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海馬們拉著碩大的貝殼精美絕倫,一泓清澈的池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池底鋪滿了五花八門的各國硬幣。據說投上一枚硬幣就可以許上三個美好的願望,硬幣從遊客的手中劃出一條條弧線,在陽光的映射下銀光閃閃,入水的叮咚聲連綿起伏,仿佛一首動聽的奏鳴曲。很多情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大夥都滿臉的真誠,然後閉上眼睛,緊握手中硬幣,心中默默禱告著自己美好的願望。看著池邊人們臉上蕩漾著的開心笑容,好似天使從天上看到人間的幸福畫面,讓我領略羅馬城更迷人的一面。

許願池附近街道街景

夜幕初上,但在西班牙廣場依舊人聲鼎沸,這裡因西班牙臺階而著名。西班牙臺階因為曾是電影《羅馬假日》外景地而聞名遐邇。臺階上有很多畫像的和賣鮮花的小攤,在臺階上坐下來,不可思議的是很自然地就有一種明快的、悠閒的氣氛。有三處跳舞場的西班牙臺階上建有古代埃及的方尖塔,方尖塔的後面是山上聖三一教堂,俯瞰整個廣場。被稱為“義大利人設計、法國人出資、英國人遊覽、如今被美國人佔領”的西班牙臺階,實際上是1725年得到法國大使的援助後修建的,又因為西班牙使館在這裡,所以取名西班牙臺階。

聖天使橋是義大利的一座古羅馬橋樑,跨在台伯河上。西元134年由羅馬皇帝哈德良興建,連接市中心與他新建的陵墓,即今日的聖天使城堡。聖天使橋是貝尼尼的作品,被稱為羅馬最美麗的橋。羅伯托·貝尼尼是義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建築師,巴羅克風格的代表人物,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聖天使橋是個五孔石拱橋,橋上有12尊天使塑像,每一位天使手中都拿著一種耶穌受刑的刑具。聖天使橋目前是僅供行人行走的步行橋,並不通車。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 有對比才知道有多強大

在羅馬大大小小的教堂多到數不清,但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倒是比較推薦的一個,這是羅馬城裡4座“主教堂”之一。而且去這裡交通也十分方便,就坐落在羅馬中央火車站附近,離我們住宿的地方很近。單看這座教堂的外觀真的比較樸素,但進入教堂內部以後,確實有人我驚訝,內部裝飾實在是太華麗了。而聖母瑪利亞大教堂算不上是太熱門的景點,所以進去後發現裡頭沒有多少人,於是在教堂裡好好試用了一下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的“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功能。

其實“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功能主要是結合A7RM3強大的防抖性能和約4240萬高圖元的優勢,式有點類似於賓得以及奧林巴斯那樣利用感光元件位移來取得更高細節的多影像合成功能,會在拍攝過程中連拍4張照片,將約1億6960萬圖元資料合併成細節與色彩更好的4000萬圖元照片。下面,來對比看看我在在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使用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完成的樣片和單次拍攝的照片,到底差距有多大?一看便知道。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內景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左) /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右)

同一場景,可以明顯看到,雖然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的約4230萬圖元已經具備非常高的解析力,但是圖元轉換多重拍攝的照片在100%放大後細節更加清晰銳利。另外,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在色彩層次上也要更加豐富: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100%放大截圖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100%放大截圖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100%放大截圖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100%放大截圖

在圖元轉換多重拍攝模式下相機會拍攝的四張無壓縮RAW格式檔,不過還需要再通過官方的“Imaging Edge”軟體在電腦上進行合成和進一步處理來增強畫面解析力、降低噪點等。總而言之,索尼A7RM3的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功能毫無疑問能讓照片更加清晰銳利,細節和色彩深度更加豐富。之前在評測時由於官方軟體還沒正式上線,所以也只瞭解了個大概,但這次在教堂實際拍攝後確實帶給我不小的震撼。

都說整個羅馬就是一件文物,而裡面的建築與雕塑等等否是文物裡的點綴。在羅馬確實能讓人感受到時間的印記, 羅馬這座古城至今保留著豐富的古跡,經歷滄桑歲月,那些廢墟和古代建築仍顯示著這個“永恆之都”的莊嚴。之後我還帶著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去到了義大利南部沿海的那不勒斯,在那裡邂逅了夢想中的歐洲小鎮,敬請關注之後的遊記內容吧!

本文編輯:申沛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梵蒂岡基本上沒有住宅區和大型商場,主要是一些行政機構,白天在這裡工作的人下班後依然還是居住在羅馬。

梵蒂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雖然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但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這裡更有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大教堂的外觀宏偉壯麗,正面寬115米,高45米,以中線為軸兩邊對稱,8根圓柱對稱立在中間,4根方柱排在兩側,柱間有5扇大門,2層樓上有3個陽臺,中間的一個叫祝福陽臺,平日裡陽臺的門關著,重大的宗教節日時教皇會在祝福陽臺上露面,為前來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頂上正中間站立著耶穌的雕像,兩邊是他的12個門徒的雕像一字排開,高大的圓頂上有很多精美的裝飾。

聖彼得大教堂所在地是兩千年前的簡單墓地,四百年後修建了一座長方形會堂,後來毀於戰亂,一千年後尼古拉五世 頒發重建命令,之後就是長達120年的重建,先後由義大利 最優秀的建築師主持設計施工,布拉曼特、米開朗基羅、卡洛·馬泰爾等等大師都有參與,最後教堂於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

在教堂正廳門口的右側有一座非常著名的雕塑作品,哀悼基督,這是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的題材取自聖經故事中基督耶穌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後,聖母瑪麗亞抱著基督的身體痛哭的情景。米開朗基羅創作這幅雕塑時年僅24歲,算是他正式出道的作品,也是他唯一簽名的作品。(通過索尼全畫幅A7RM3的高圖元放大查看還真能清清楚楚看到雕塑上的簽名)

聖彼得大教堂裡有非常多的壁畫,但這些壁畫並不是用顏料塗抹的油畫,而都是馬賽克鑲嵌出來的藝術品,並且每一個馬賽克並不是像現在的瓷磚,而是採用天然曠世燒制出來的顏色再貼上去的,早一千多年以前,古羅馬人就已經掌握了如此多色彩的燒制,不得不讓人嘆服。

中央的大回屋頂是由米開朗境羅設計,兩重結構,內部很明亮,大回屋頂下是教皇的祭壇,用貝爾尼尼的青銅華蓋覆蓋著。而登上教堂正中的圓穹頂外部還可眺望整個羅馬全城,視野非常震撼。聖彼得教堂從興建、到經歷多次的擴建和改建、再到最後裝飾完畢,總共經歷了1300多年的歷史,而這一個過程正好是基督教在羅馬帝國 發展壯大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聖彼得教堂建築史也就是基督教發展史的一部分。

《羅馬假日》其中一幕讓我非常深刻,那就是公主在許願池拋硬幣的畫面。所以現在到許願池許諾美好願望,早已成為許多去義大利羅馬遊客的必做之事,羅馬許願池的傳說,成為羅馬城裡最富浪漫氣質的旅遊景點。

許願池全名叫特萊威噴泉,大理石海神雕像栩栩如生,海馬們拉著碩大的貝殼精美絕倫,一泓清澈的池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池底鋪滿了五花八門的各國硬幣。據說投上一枚硬幣就可以許上三個美好的願望,硬幣從遊客的手中劃出一條條弧線,在陽光的映射下銀光閃閃,入水的叮咚聲連綿起伏,仿佛一首動聽的奏鳴曲。很多情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大夥都滿臉的真誠,然後閉上眼睛,緊握手中硬幣,心中默默禱告著自己美好的願望。看著池邊人們臉上蕩漾著的開心笑容,好似天使從天上看到人間的幸福畫面,讓我領略羅馬城更迷人的一面。

許願池附近街道街景

夜幕初上,但在西班牙廣場依舊人聲鼎沸,這裡因西班牙臺階而著名。西班牙臺階因為曾是電影《羅馬假日》外景地而聞名遐邇。臺階上有很多畫像的和賣鮮花的小攤,在臺階上坐下來,不可思議的是很自然地就有一種明快的、悠閒的氣氛。有三處跳舞場的西班牙臺階上建有古代埃及的方尖塔,方尖塔的後面是山上聖三一教堂,俯瞰整個廣場。被稱為“義大利人設計、法國人出資、英國人遊覽、如今被美國人佔領”的西班牙臺階,實際上是1725年得到法國大使的援助後修建的,又因為西班牙使館在這裡,所以取名西班牙臺階。

聖天使橋是義大利的一座古羅馬橋樑,跨在台伯河上。西元134年由羅馬皇帝哈德良興建,連接市中心與他新建的陵墓,即今日的聖天使城堡。聖天使橋是貝尼尼的作品,被稱為羅馬最美麗的橋。羅伯托·貝尼尼是義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建築師,巴羅克風格的代表人物,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大師。聖天使橋是個五孔石拱橋,橋上有12尊天使塑像,每一位天使手中都拿著一種耶穌受刑的刑具。聖天使橋目前是僅供行人行走的步行橋,並不通車。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 有對比才知道有多強大

在羅馬大大小小的教堂多到數不清,但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倒是比較推薦的一個,這是羅馬城裡4座“主教堂”之一。而且去這裡交通也十分方便,就坐落在羅馬中央火車站附近,離我們住宿的地方很近。單看這座教堂的外觀真的比較樸素,但進入教堂內部以後,確實有人我驚訝,內部裝飾實在是太華麗了。而聖母瑪利亞大教堂算不上是太熱門的景點,所以進去後發現裡頭沒有多少人,於是在教堂裡好好試用了一下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的“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功能。

其實“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功能主要是結合A7RM3強大的防抖性能和約4240萬高圖元的優勢,式有點類似於賓得以及奧林巴斯那樣利用感光元件位移來取得更高細節的多影像合成功能,會在拍攝過程中連拍4張照片,將約1億6960萬圖元資料合併成細節與色彩更好的4000萬圖元照片。下面,來對比看看我在在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使用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完成的樣片和單次拍攝的照片,到底差距有多大?一看便知道。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內景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左) /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右)

同一場景,可以明顯看到,雖然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的約4230萬圖元已經具備非常高的解析力,但是圖元轉換多重拍攝的照片在100%放大後細節更加清晰銳利。另外,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在色彩層次上也要更加豐富: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100%放大截圖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100%放大截圖

普通模式單張拍攝100%放大截圖

圖元轉換多重拍攝100%放大截圖

在圖元轉換多重拍攝模式下相機會拍攝的四張無壓縮RAW格式檔,不過還需要再通過官方的“Imaging Edge”軟體在電腦上進行合成和進一步處理來增強畫面解析力、降低噪點等。總而言之,索尼A7RM3的圖元轉換多重拍攝功能毫無疑問能讓照片更加清晰銳利,細節和色彩深度更加豐富。之前在評測時由於官方軟體還沒正式上線,所以也只瞭解了個大概,但這次在教堂實際拍攝後確實帶給我不小的震撼。

都說整個羅馬就是一件文物,而裡面的建築與雕塑等等否是文物裡的點綴。在羅馬確實能讓人感受到時間的印記, 羅馬這座古城至今保留著豐富的古跡,經歷滄桑歲月,那些廢墟和古代建築仍顯示著這個“永恆之都”的莊嚴。之後我還帶著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去到了義大利南部沿海的那不勒斯,在那裡邂逅了夢想中的歐洲小鎮,敬請關注之後的遊記內容吧!

本文編輯:申沛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