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譚鑫培的故事之一:虛心求教

譚鑫培當未成名之時, 略有傲睨態度, 後乃判若兩人, 然能處處虛心, 見有勝於己者, 即不惜降心求教。 其《翠屏山》之刀法, 學自楊隆壽。 隆壽為小菜椿班主, 武工卓絕, 譚鑫培不時向之請益, 盡得其傳, 複從而研究是劇刀法, 遂翹然獨異於眾, 為時所稱。

《空城計》為其拿手劇, 而其衣缽, 實得自老元元紅郭寶臣。 棒子《空城》與二黃異曲同工, 寶臣唱作, 卻與眾不同, 譚鑫培與之相會, 作仲由之請益, 以故演來, 迥異恒谿, 絕非他人所及。

一日, 演《狀元譜》, 致命家院取板打大官時(按現在演者多有自取竹板者, 實非譚氏之法)。

飾家院者作局促不安狀, 兀立不動, 俟鑫培逼之至再, 飾家院者, 始將板取來, 鑫培正欲接板, 不料家院急持板回身, 往上場門而跑。

鑫培見狀大怒, 急趕上, 將板奪回, 方能開始責打大官。 俟演畢, 到後臺, 鑫培怒詢飾家院者曰:“你唱過這齣戲嗎?”飾家院者從容對曰:“我當年陪大老闆(程長庚)唱過多次。 ”鑫培聞言, 以為必有來歷, 當詢程氏此處演法, 飾家院者謂:“當年大老闆嘗言, 此戲之陳芝, 原為大官父之家院, 當時見陳伯儒要打少主人, 豈有不心痛之理, 故逼之至再, 方能將板取來, 又以當伯儒盛怒之時, 恐其重責, 少主人受不了, 故急持板上場門而跑, 此時伯儒須雙手奪板, 同時需踢陳芝一腳, 陳芝使一屁股坐子, 方合戲情。 ”鑫培聞此, 拱手稱謝,

從此改正, 並饋銀數兩於飾家院者, 謝其指導之意。

又某次演《打鼓罵曹》, 唱至“昔日太公曾垂釣, 張良進履在圯橋”時台下忽有人叫倒好, 鑫培已認定此人, 因示夥計, 到台下請喝倒彩者勿行, 俟戲演畢, 有所請教。 喝倒好者乃一年已六旬之老者, 雲:“我不走。 ”俟戲終場, 老者果未走, 鑫培命夥計將伊請至後臺, 詢其方才何處唱錯, 老者雲:“爾之錯非口舌能證明, 請約定地點時間, 明日隨帶證據討論如何?”鑫培乃指定某處某時准到。 次日, 譚氏按時至所指定之地點時, 而老者已先在。 譚又以昨日唱錯之處相詢, 老者問:“爾昨日所唱者張良進履在何橋?”譚以“圯”念成“吉”以切上聲對, 老者曰:“非也。 此‘圯’字者乃‘亦離’切, 陽平也。 ”當將帶來字典數種,

查出“圯”字之注音, 均為“亦離”切。

老者又雲:“我以爾為當代名伶, 後輩宗之者, 必大有其人, 雖一等閒之字, 亦不可錯誤, 何況‘圯’字乃為典故之橋名也。 ”鑫培聞之, 急躬身下拜, 並曰:“俗雲一字之師, 老先生真我一字之師也。 以後仍請不吝賜教。 ”老者從此時至其家, 與之考訂音韻。 諸如此類之事甚多, 可見譚氏之虛心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