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聚焦」國際大港初具形態!南沙積極探索設立自由貿易港

【這是廣州南沙的官方微信—南沙發佈】

在今日頭條、騰訊天天快報亦可搜索關注

昨天, 在2017廣州國際物流創新展覽會舉辦期間, 廣州南沙開發區口岸工作辦公室、廣州航運交易所及廣州航海學院專題召開“一帶一路”國際航運物流發展論壇暨廣州南沙航運物流產業發展機遇推介會。

廣州港務局副巡視員陳斯勇、廣州航海學院院長鄒采榮、廣州南沙開發區口岸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羅建文、呂良偉, 南沙海關、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及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有關負責人受邀參加會議。

來自港航主管部門、科研院校、金融機構、行業協會、港航企業等單位300多名嘉賓齊聚一堂, 共同探討“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航運物流業的發展路徑。

南沙港區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進一步提升

市港務局副巡視員陳斯勇上臺致辭時表示, 經過三年的努力, 廣州作為區域性航運物流樞紐的地位更加鞏固。 廣州港南沙港區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進一步提升。

2017年廣州港貨物輸送量預計超過5.8億噸;集裝箱輸送量將超過2000萬標準箱。 兩項指標均穩居全球十大港口行列;集裝箱航線由2014年底123條增至2017年11月底195條, 其中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由52條增至89條;

國際友好港由20個增至41個;國際郵輪實現零的突破,

旅客輸送量居國內第三;商品汽車運輸已突破100萬輛, 居國內港口第二位。

南沙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

據廣州南沙開發區口岸工作辦公室介紹, 2015年自貿區掛牌以來, 南沙加快建設廣州國際航運樞紐主要承載區和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 國際大港初具形態。

資料更有說服力

目前南沙港已開通177條班輪航線, 包括85條通達全球各地的國際班輪航線、32條內貿航線和60條“穿梭巴士”支線, 在“泛珠”地區建成33個無水港。

2016年實際輸送量達1273萬標箱, 單一港區輸送量位居全球前十二。

航運企業迅速集聚, 全球排名前21的班輪公司開闢國際航線並開展業務;落戶航運物流企業總數達4638家, 2017年1-11月新增1548家;中遠海運散貨全球總部、中遠航運風電總部、唯品會區域總部等15家航運物流總部企業落戶南沙。

航運服務業迅速發展, 依託廣州航交所、航運產業基金公司等初步建成航運金融服務體系;新業態發展迅猛, 其中跨境電商BBC進口占廣州8成以上。

今年南沙出臺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航運物流業發展扶持辦法》, 通過設置總部企業獎、落戶獎、經營貢獻獎、航線獎、集裝箱補貼、物流補貼、倉儲補貼、航運服務、人才獎、跨境電商補貼、平行進口汽車補貼等16個方面的扶持措施, 全面支持南沙航運物流產業發展。

南沙著力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

南沙自貿區是廣東自貿區最大的片區, 南沙港也是廣州港最大的港區, 如今南沙正積極探索設立自由貿易港。

南沙海關、南沙檢驗檢疫局、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就“通關便利化”、“通檢便利化”及“廣州港南沙港區及航線等情況”做了主題演講。

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副部長孫邦成表示, 目前廣州港集團與海上“一帶一路”沿線集裝箱貨物貿易往來的國家已有20多個, 包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 貨物對接主要港口達50多個, 今年將實現集裝箱輸送量超過2000萬標箱。

作為論壇的重要內容, 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廣州航海學院海運學院、廣州航運交易所等單位分別就“一帶一路”與幹散貨航運業的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航運創新發展、珠江航運指數體系推介等主題展開介紹, 臺上台下互動頻頻,

現場氣氛熱烈。

廣州航運交易所副所長鄭豔蘋表示, 目前廣州航交所航運指數體系已基本搭建, 珠江航運運價指數影響力正逐步擴大, 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已將珠江航運運價指數週報在其官網行業新聞頁面每週刊載, 國家統計局已將珠江航運指數納入交通運輸和郵政業價格統計報表制度, 為國家及有關部門制定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提供依據。

下一步, 南沙將繼續夯實軟硬體基礎, 著力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 推動航運物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為航運物流企業提供新助力、創造新機會。

編輯:hu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