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陳大剛:一位瀘州人對冬至的別樣解讀

冬至

編者按:冬至, 一個特別的日子, 與夏至相對應, 帶有預告的作用。 面對即將來臨的嚴寒考驗, 每個人有自己的態度和見解。 杜甫認為:“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白居易則“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蘇軾看到“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濕枯荄”。 朱淑真則看到”黃鐘應律好風催, 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 梅花先趁小寒開”。 在瀘州人陳大剛的眼裡, 冬至則充滿幽默與浪漫。

作者:陳大剛

一、我認為老祖宗設定“冬至”這個日子, 體現了一種大無畏的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氣慨。 他們知道數九嚴寒要來,

擋不住。 來就來吧。 是男人就要面對, 就要承擔。 所以就設定這樣一個日子, 相當於是向嚴冬下戰書——老子不虛你!同時也是以此提醒家人親戚與三朋四友, 在戰略上要藐視冬天, 但在戰術上要重視冬天。 得多穿衣服, 多吃大魚大肉增加熱量, 不要怕長胖。

二、老祖宗們商量設定冬至這個日子時, 心頭都湧動著一種浪漫主義情懷。 他們都知道地球運轉的路數, 數九隆冬之後, 春天就會登臺。 所以就從冬至開始數九, 向冬季喊倒計時——看你娃還能冷上幾天,快給我滾犢子。 因此, 我相信當年那些主持“中國節氣項目設立”專家小組的兩院院士、大學教授、知名學者在研究和審定冬至這個節氣時, 臉上都是笑眯眯的——他們就三次用震撼人心的語調朗頌雪萊那小子的詩給大家壯膽,

“冬天來了, 春天還會遠嗎?”舉手表決結束之後, 眾人便唱著“我愛你塞北的雪——”, 吆三喝四去古藺人開的老高山羊肉館大補——據說, 喜歡醬香型酒的, 每人差不多喝了一斤青花郞;喜歡濃香型的, 基本上是一瓶1573。 大吃大喝之風古已有之, 非今日始也!嘿嘿!嘿嘿!嘿嘿!

相關連結:

冬至(英語:winter solstice), 又稱“冬節”、“賀冬”, 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 與夏至相對。 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 時於每年西曆12月22日左右。 據傳, 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 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冬至這天, 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 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 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

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 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比較常見的是,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 俗話說:“冬至到, 吃水餃。 ”而南方則是吃湯圓, 當然也有例外, 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 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 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