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舊時杭州這樣過冬至:祭祖吃年糕,冬至大如年

今天柏舟就和大家講些舊時風物, 因為柏舟是錢塘人士, 就以杭城舊時如何過冬至來舉例了。

“冬至大如年”, 似乎是江南地區普遍都有的說法, 尤其是歷經南宋的杭州, 更是極為隆重。

按照《武林舊事》中的記載, 在冬至這天, “朝廷大朝會, 慶賀排當, 並如元正儀”。

什麼意思呢?說的就是冬至這天朝廷也會安排好慶賀, 就像過年一樣的禮儀活動。

具體是什麼活動呢?《武林舊事》中稍微記載了幾筆, 讓我們能夠稍微窺探到當時的風貌。

在南宋, 冬至時日, 人們見面要互相祝賀, “賀冬車馬, 皆華整鮮好。 五鼓已填擁雜遝於九街。

婦人小兒, 服飾華炫, 往來如雲。 岳祠城隍諸廟炷香尤盛。 ”

人人皆穿華服, 去廟裡上香, 像是過年一般喜慶。 而古人是講過冬至稱為“做節”的, 在冬至前後三天, “店肆皆罷市”, 大家都在幹什麼呢?

“垂簾博飲”, 就是大家一起關著門在一起喝酒。

可惜的是, 至少在民國時期, 這種風俗已經不復存在了。

《清嘉錄》裡記載了清朝道光年間蘇州一代的風土人情, 算是離我們年代比較近的了, 同處江南, 兩地的風俗略有些相同, 比如同樣把冬至前一天的晚上成為“冬至夜”, 是要請人到家裡來喝酒的。

由此可見, 雖說南宋時候比之過年的喜慶也不差分毫的冬至, 還是有些習俗遺留下來的。

在舊時的杭城, 冬至前一天, 是要去市面上買一種冬至祭祀專用的年糕的,

分為青白兩色, 成方形。

祭祀的時候, 要將一青一白的年糕疊放在白飯上, 再將一顆橘子和一隻剝掉殼的老菱角放在飯碗的兩邊。

橘子自然代表著“吉”(按照舊時的說法, 南方的應該寫作“桔”), 菱角因為長得像元寶就代表著“財”, 青白兩色的年糕, 自然是代表著“青年”、“老年”兩代了。

大意就是請祖先保佑家中傳承有序, 吉祥如意又有財源。

現在在杭州還有這種習俗, 便是冬日祭祖吃年糕, 這在民國時期一般無二。 不過老底子講究點的, 對於冬至吃年糕還有說法。

早上要吃甜的, 一般都是芝麻粉拌白糖年糕, 或者桂花醬糖年糕。

中午要吃鹹的, 一般是冬筍肉絲炒年糕, 或者加點其他的時蔬。

晚上要吃湯的,

一般會是雪菜(雪裡蕻)筍絲肉末湯年糕。

可惜, 請人喝酒的習俗也已經失傳了, 頂多是大家祭祖後, 難得碰面的親人間一起吃個飯。

諸君以為, 舊時的冬至好玩麼?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請聯繫, 本文系柏舟原創, 僅用於“南北往事”、“柏舟的南北往事”兩處。 參考書籍:高誦芬《山居雜憶》、《武林舊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