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它是北方傳統民俗活動之一,以前逢節必演,如今很難見到

踩高蹺, 是我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 亦稱"高蹺"、"踏高蹺"、"紮高腳"、"走高腿", 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 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 踩高蹺技藝性強, 形式活潑多樣, 深受群眾喜愛。

關於高蹺的起源, 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 據歷史學家的考證, 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 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 考古學家認為, 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

據古籍中記載, 古代的高蹺皆屬木制,

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 以便放腳, 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 表演者腳踩高蹺, 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

北方的高蹺秧歌中, 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 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 南方的高蹺, 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 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 他們邊演邊唱, 生動活潑, 逗笑取樂, 如履平地。 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 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 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今人所用的高蹺, 多為木質, 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 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 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

便於上下, 動態風趣。 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 文蹺重扮象與扭逗, 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 各地高蹺, 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