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第一批人都在“見好就收”,比特幣還能繼續漲嗎?

12月20日晚間的發佈會上, 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表示, 對近來全球數字貨幣的狂熱感到擔憂:近來全球虛擬貨幣交易過於狂熱, 我擔心其中是否存在非理性繁榮的成分。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搶先於12月10日推出比特幣期貨之後, 芝商所(CME)比特幣期貨也隨後於18日推出, 但市場反應並不如預期的火爆, 交易非常清淡。

比特幣網創始人Emil Oldenburg于19日宣佈賣掉手中的所有比特幣, 而萊特幣創始人Charlie Lee也于20日宣佈賣掉手中所有的萊特幣。

對比特幣期貨交易寄予的厚望落空的同時, 第一批入局數位貨幣的“弄潮兒”也正在逐步收縮自己的風險敞口。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紛紛“見好就收”, 比特幣們真的還能繼續瘋漲下去嗎?

比特幣網創始人:清倉比特幣 該交易風險最高

對於突然賣掉比特幣的原因, Oldenburg表示, 比特幣最大的缺陷是交易成本高、交易確認時間長, “一旦人們意識到這就是它的運作方式, 他們就會開始出售比特幣。 ”

對比特幣的投資是目前你能做的風險最高的投資, 這裡面有極高的風險。

現在比特幣交易的確認時間最長可達12小時, 雖然這個問題可能會受到關注, 但是始終沒有改善的跡象。

他聲稱最近賣掉了手中所有的比特幣, 換成了比特幣現金。 當然這種說辭背後, 可能也是在硬分叉之後“新舊比特幣”競爭中為比特幣現金月臺的表現。

萊特幣創始人:清倉持幣 避免“利益衝突”

萊特幣 (Litecoin) 是與比特幣同時期出現的“主流”數位貨幣, 但其創始人Charlie Lee近日賣掉了其持有的所有萊特幣, 以避免受到他人對其存在“利益衝突”的指控。

本月稍早, 在萊特幣價格創出前所未有的新高時, Charlie Lee還在Twitter上呼籲大家保持冷靜, 別對它高到天際的估值太過興奮:

比特幣波動性非常大, 萊特幣更加嚴重。 我只想警告大家:必須負責任地投資。 不要把你的畢生積蓄全部都拿去買虛擬數字貨幣, 謹防它暴跌80%。

這番言論隨後被萊特幣炒家指控是在可以操縱比特幣價格, Lee本人持有萊特幣存在“利益衝突”。 前天(12月20日)Charlie Lee在Reddit論壇上發帖稱, 他在過去幾天中“賣出並捐贈”了所有自己持有的萊特幣,

僅保留了部分實體萊特幣作為“收藏品”。

Charlie Lee補充道, 他所賣出的持幣僅是交易平臺GDAX日內交易量的一小部分, 並不會對市場造成衝擊。

協力廠商數位貨幣平臺交易確認時間平均不少於4個小時

其實, 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今年價格上漲越是瘋狂, 就越是偏離其代替法幣成為新時代支付手段的願景。 而今年比特幣暴漲20倍, 萊特幣暴漲90倍。

更加糟糕的是協力廠商數位貨幣平臺交易的確認時間。 目前普通炒幣者從下單交易到確認提幣, 需要花費4.5小時, 遠遠無法達到比特幣之父中本聰最初設想“P2P電子支付”的光明願景。

前日本央行高官、野村研究院執行經濟學家木內登英, 在11月1日的研報中曾指出, 在波動率低迷猶如“一潭死水”的市場上,

投資者已經從追求高收益轉向追求高波動“賺快錢”, 而目前日內波動上百美元都不足為奇的數字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 例如比特幣), 作為一種高波動性的投資品可說是“正中下懷”。

而全球最大共同基金PIMCO創始人“債王”格羅斯, 12月8日在接受彭博TV採訪時直言, 雖然比特幣因其稀缺性導致交易所價格節節攀升, 然而被投機客所青睞的高波動性, 恰恰是阻礙比特幣成為貨幣的最大絆腳石, 和貨幣作為價值存儲手段的性質背道而馳。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紛紛“見好就收”, 比特幣們還能繼續漲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