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兒精髓:在孩子性格培養的黃金時期!這樣養出一個陽光孩子!

文:小學生學習

天越來越冷, 前兩天和閨蜜一塊去給孩子買衣服, 我們邊挑邊討論什麼衣服、什麼款式好, 閨蜜冷不丁地說:其實我們不只要給孩子穿的暖和, 還得給他溫暖, 讓孩子心裡也暖暖的, 這點特別特別重要。

為什麼閨蜜突然這麼說呢?原來是這樣的……

那天單位的事多, 閨蜜加班到挺晚才到家, 回來後先去看看孩子, 他已經躺到了被窩裡, 聽到媽媽推門進來, 孩子馬上坐起身, 閨蜜說:“乖兒子, 你先好好睡覺吧, 媽媽還得洗衣服呢!”

可是兒子卻撅著嘴:“媽媽你好像忘了件很重要的事!”

咦, 忘了什麼事?後來兒子告訴她:“媽媽你忘了晚安的擁抱啊, 不然我睡不著!”

這下閨蜜很不好意思起來, 都忙的暈頭轉向了, 她趕忙說對不起, 給了孩子一個緊緊的擁抱, 然後孩子才乖乖鑽進被窩。

小時候是晚安吻, 上小學了就變成了擁抱, 閨蜜說這是他們從小的習慣,

因為她一直覺得:“缺少溫暖的孩子, 會很冷很冷, 就算穿的再厚也沒用, 就像身處寒冬一樣……如果你看過孩子脆弱、無助的樣子就會知道, 他們真的很需要爸爸媽媽的愛, 真的很在乎這個。 ”

閨蜜說這是一種習慣, 也是一種儀式, 會讓孩子的童年歡樂幸福, 而且這美好的記憶會陪伴孩子一生。 現在她的兒子活潑開朗, 遇到問題敢嘗試、敢挑戰, 只是因為他內心陽光溫暖。 而且他還會把這種溫暖帶給身邊的人。

有一次兒子不小心做錯事, 閨蜜一時沒忍住就對他吼了起來, 事後她很後悔, 因為平常都是有事說事, 從來不吼的, 所以兒子一天都不高興。 但是到晚上臨睡的時候, 兒子還是給了她一個緊緊的擁抱, 他說:“雖然還是有點不高興,

但我原諒你了, 不然我知道媽媽你也會難過的。 ”感動的閨蜜稀裡嘩啦。

心有溫暖的孩子, 就像個小太陽, 天天都是“太陽當空照, 花兒對我笑”, 這樣的孩子運氣肯定不會差, 未來肯定很陽光。

而從小缺少溫暖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呢, 他會冷漠叛逆、極端固執, 還沒長大就會像狼一樣可怕。

有的父母累死累活整天忙個不停, 希望給孩子提供盡可能好的物質條件, 但是到頭來孩子卻仍然覺得自己很可憐, 覺得父母一點都不愛自己, 甚至恨父母, 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這是千辛萬苦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其實只是因為孩子對愛的渴望遠超物質, 父母的關心、愛、陪伴勝過一切。

還有那些離家出走的、自殺的孩子, 那些當街打父母的孩子, 這是教育的缺失, 更是內心溫暖的缺乏, 他們覺得父母不愛自己, 從來不關心自己, 他們覺得家裡冷冰冰, 覺得世界毫無希望, 這時就很容易做出極端的事情, 傷害自己, 或者傷害別人。 沒有陽光的地方, 黑暗就會滋生;內心裡沒有陽光溫暖,

那就會慢慢變成魔鬼地獄。

曾經有心理專家深入瞭解過那些少年犯背後的故事, 他發現每個人的家庭都出現了問題, 父母或者不管不問, 或者經常又打又罵, 或者給孩子的傷害遠遠超過溫暖……讓孩子從小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人, 沒人管、沒人疼, 什麼都得自己爭, 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小小年紀的他們最終走上了歧路。

孩子小時候, 父母就是最大的依靠, 家就是最溫暖的港灣, 一定要多給孩子溫暖, 孩子內心陽光富足, 才能昂首向前, 才能成長成材。

冬天裡, 天很冷, 在給孩子穿新衣、戴新帽的同時, 我們更要想一想怎麼給孩子內心的溫暖, 怎麼讓孩子陽光燦爛、充滿希望;學習哥覺得需要注意下面三點:

關心在點滴

有句詩說的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父愛母愛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震撼的言語,只有融入在生活的點滴,溫柔的笑臉、做一頓孩子愛吃的飯,每次出門前給孩子整下衣領,孩子犯錯的時候摸摸頭,告訴他沒事,但要知道錯哪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一次擁抱……這些都是愛,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多傾聽他的心聲,有事沒事多嘮嘮、多一起玩。這些都會變成孩子的溫暖。

形成儀式感

關心在點滴,但更要形成儀式感,就像是每天必做的事,就像是每到那個時間都要做什麼……成為親子間的一種習慣,那它就會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成為孩子一生的美好記憶。每年冬至的時候,如果不在家,媽媽都會打電話說一定要吃餃子;就像天一變冷,不管自己多大,媽媽都會說讓多加衣服;就像是每到生日的時候,爸爸都會給自己準備一件特別的禮物……就算自己已經長大了、已經老了,想一想依然會很甜蜜。

愛不是嬌慣

給孩子溫暖,是多關心、多傾聽、多陪伴;但並不是說就要嬌慣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依然要批評糾正,但是要給他說錯在哪了,要教他換位思考,如果是原則性問題,那一定不能讓步;如果是個性、性格、觀點方面的,則可以理解包容。愛,從來不是毫無原則的順從,那只會害了孩子。

在冬天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溫暖有多幸福;但是對於孩子的內心,不管春夏秋冬,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不然就算是夏天,那孩子依然會感到寒冷;因為孩子的內心就是一個小火爐,裡面的火種就是爸爸媽媽的愛。

關心在點滴

有句詩說的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父愛母愛就是這樣的,沒有什麼震撼的言語,只有融入在生活的點滴,溫柔的笑臉、做一頓孩子愛吃的飯,每次出門前給孩子整下衣領,孩子犯錯的時候摸摸頭,告訴他沒事,但要知道錯哪了;晚上睡覺的時候一次擁抱……這些都是愛,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多傾聽他的心聲,有事沒事多嘮嘮、多一起玩。這些都會變成孩子的溫暖。

形成儀式感

關心在點滴,但更要形成儀式感,就像是每天必做的事,就像是每到那個時間都要做什麼……成為親子間的一種習慣,那它就會在孩子心裡生根發芽,成為孩子一生的美好記憶。每年冬至的時候,如果不在家,媽媽都會打電話說一定要吃餃子;就像天一變冷,不管自己多大,媽媽都會說讓多加衣服;就像是每到生日的時候,爸爸都會給自己準備一件特別的禮物……就算自己已經長大了、已經老了,想一想依然會很甜蜜。

愛不是嬌慣

給孩子溫暖,是多關心、多傾聽、多陪伴;但並不是說就要嬌慣孩子,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依然要批評糾正,但是要給他說錯在哪了,要教他換位思考,如果是原則性問題,那一定不能讓步;如果是個性、性格、觀點方面的,則可以理解包容。愛,從來不是毫無原則的順從,那只會害了孩子。

在冬天的時候,我們才知道溫暖有多幸福;但是對於孩子的內心,不管春夏秋冬,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不然就算是夏天,那孩子依然會感到寒冷;因為孩子的內心就是一個小火爐,裡面的火種就是爸爸媽媽的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