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西南財大方明認為比特幣是投機性資產 有點像“鬱金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當比特幣價格突破每個15000美元, 折合人民幣超10萬元時, 比特幣價格漲幅牽動著多少國內投資客的神經。

12月18日, 比特幣最高價甚至達到19511美元。 不過好景不長, 不到一周,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價格持續下跌。 12月22日, 截至發稿, 比特幣下跌超過1500美元, 跌幅17%左右, 報價每個13500美元左右。 除了比特幣、乙太坊、萊特幣也均遭遇了大跌。

記者近日就比特幣相關問題對西南財經全球金融戰略實驗室主任方明進行了專訪。

方明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最近比特幣價格的上漲下跌變化劇烈, 有點當年像“鬱金香”, 打著貨幣的名義, 實際為一種投機性資產。 有人玩, 比特幣價格就會上漲, 沒人玩比特幣價值可能就很小。

對於區塊鏈的應用方面, 方明表示, 區塊鏈解決的是保密性、安全性問題。 如果比特幣等數位貨幣密碼遭破解, 可能面臨很大的風險損失。

對於比特幣信用問題, 方明稱, 比特幣在一定程度上不是一種法定貨幣, 同時不完全是一種信用貨幣。 央行發行的貨幣是信用貨幣, 而比特幣是由區塊鏈系統帶來的信用, 價值由人們賦予。

因此, 比特幣不可能作為法定交易的貨幣。 比特幣如果作為交易貨幣是貨幣主權問題,

央行不能受到數字玩家的制約。

12月10日, 芝加哥期權期貨交易所(CBOE)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 對此, 方明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儘管由國家用比特幣作為商品交易, 但沒有一個國家大規模的將比特幣承認為法定貨幣、替代貨幣。 從這個角度而言, 比特幣在某種程度上為一種數字遊戲, 有一定的價值, 但達不到主權貨幣的價值。

如果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價值僅體現為數字資產價值, 那麼區塊鏈本身價值到底如何呢?

方明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區塊鏈在分散式運算過程中, 安全性是客觀存在的。 比如在一些票據、貿易結算方面的應用。 但是, 區塊鏈系統的成本維護必須低於傳統的結算管道或者手段, 才值得去做。

不然沒有價值去做, 而且還面臨密碼被破解的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