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冬至養生:來年壯如虎,全靠今冬補!

冬至時間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農曆十一月初五

冬至, 又名“一陽生”。 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

測定出了冬至,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 陽氣始生, 日南至, 日短之至, 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一月(農曆)中, 終藏之氣, 至此而極也。 ”《黃帝內經》中亦有記載:“冬者,

萬物閉藏, 水冰地坼。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伏匿, 內守勿離, 去寒就溫, 緩步於庭, 動無勞骨, 勿泄乎陽。 ”

冬至三候

我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 此時陽氣雖已生長, 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 卻陰陽不同, 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 所以為陰, 而冬至一陽生, 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 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美食

古人喜賀冬至, 今人雖多不以為節, 但冬至再怎麼說也是“年時八節”之一, 吃貨們是不會放過這有著各種特色美食的節日的:如北方水餃、潮汕湯圓、東南麻糍、台州擂圓、合肥南瓜餅、寧波番薯湯果、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蘇州釀酒等。

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它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此時“陰氣盛極而衰”,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

這種“陰陽大變身”的時候可是養生的關鍵時刻,把握好了,就意味著身體在未來的一年內的走勢,一天順則一年順。

冬至養生四要點

一、“躲”

冬至正是“陰陽大變身”的時候,也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人極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

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特別是中老年人,應注意保暖,這個時候老年人的發病率會猛增,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要提高警惕。

建議:冬至養生講究“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平日要小心保護自己,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

二、“養”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至後養生原則就是要儘量減少陽氣的消耗,保養精氣,做到養精蓄銳,有益於防治疾病。

冬至養生應以靜為主,切忌過於運動出汗,同時,冬至“養心”也很重要,應避免過於抑鬱,思慮,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建議: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患得患失,還可以通過午飯後適當打盹、多曬太陽、泡腳、天灸、膏方等方式,更好地養生。

三、“補”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藥補不如食補”。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而飲食調養則是最主要的調養方式。生冷少食、燥熱不宜,滋陰潛陽的食物最為上等。

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

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可配枸杞、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養陰功效。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建議: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吃飯的時候宜少緩,少量多餐,以保證所需營養又不傷脾胃。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食宜溫熱熟飲,多吃堅果類食物,可禦寒、補腎健腦、強心健體。

四、“防”

冬至前後氣溫驟降,是流感、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1、防流感

流感病毒擁有驚人的傳染力,直接吸入空氣中的病毒,或經手將病毒帶入呼吸道都會引發流感。因此,預防流感首先要切斷流感病毒的傳播,如及時發現和隔離流感患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等;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加強體育鍛煉、注意休息、補充維生素C等;另外,有條件的要預先接種流感疫苗;平時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流感預防藥物。

2、防心腦血管疾病

寒冷刺激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注意保暖、按時服藥、加強檢查、注意飲食、加強鍛煉、保持樂觀情緒等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心腦血管患者天冷時不要去晨練,因為冷空氣的刺激會誘發心絞痛發作,最好在上午10時以後再出去鍛煉。鍛煉中不要選擇跑步、跳繩、打球等激烈運動項目。

其次,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感冒,人多的地方要少去,減少被傳染的概率。

第三,高血壓患者不可根據一兩次自測的血壓結果,隨便換藥或改變用藥劑量,應定期複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壓藥物的調整。

最後,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當出現呼吸困難、肢體麻木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或撥打120,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冬至養生食譜

羊肉燉蘿蔔

【配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薑、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薑、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天麻燉烏雞

【配料】烏雞1只(約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薑片5g,料酒10g,精鹽適量,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燒開,焯去血沫;中藥洗淨,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好口。把烏雞放人砂鍋內,加入薑片、料酒和適量水,燒開後用小火燉約1小時,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內分泌等功效,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均有輔助治療之效,既能平肝熄風止痛,又能滋養鎮靜安神,與烏雞等配合,補虛作用頗為明顯。

天麻蒸鯉魚

【配料】天麻30g,川芎、茯苓各10g,鮮鯉魚1條(1500g),清湯、調料各適量。

【做法】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淨;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將天麻放人泡過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將天麻片放人魚頭和魚腹部內,置盤中,然後放人蔥、生薑,加入適當清水後,上籠蒸約30分鐘,蒸好後,揀去蔥和生薑;另用水澱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功效】降壓去濕,祛風強腎。適於高血壓患者。

牛肉紅棗湯

【配料】牛肉250g,紅棗20g,精鹽、料酒、薑片、味精各適量。

【做法】牛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將牛肉塊,紅棗同人砂鍋,加清水適量,放人料酒、薑片,燉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

蓮藕豬脊髓湯

【配料】連骨豬脊髓500g,蓮藕250g,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蓮藕洗淨,切成厚片;豬脊髓洗淨,入沸水中氽燙後撈出,瀝幹水分。將豬脊髓與藕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放入蔥段、薑片和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慢燉約150分鐘至熟,撈去蔥段、薑片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髓。適用于陳舊性腰肌勞損所導致的腰痛、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的輔助食療。

冬至養生操

冬至養生操,根據人體“初陽始升”這一特點,在手足並練的同時,加入了吸氣嘶字訣、呼氣嘿字訣的呼吸吐納練習,使體內真氣先升後降,從而達到溫腎助陽、強健腰腿的功效。

注意:整個過程中,吸氣時,牙齒輕扣,舌尖抵在上門牙內側,發出嘶(si)音,以提升真氣;呼氣時,嘴微張,舌頭平伸,發嘿(hei)音,以沉降真氣。

【具體步驟】

1.正身平坐,兩腿伸直,兩手自然放於兩膝,呼吸均勻。

2.兩手十指先張開,再屈指內扣成“虎爪”,抓、扣兩膝蓋骨,同時向上提拉兩腿,兩腿借力屈膝收至胸前,腳跟著地。

3.動作略停;兩手變掌,順勢內旋、下按,兩腿借勢伸直放平。

4.兩掌外旋成指尖向前,體會掌心熱力向兩膝深處傳導。

5.重複2~4步6次後,還原正身平坐的姿勢,全身放鬆。

冬至起,

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護好陽氣,

尤其對抵抗力較弱的

小朋友和老年人而言,

冬至保養到位,來年能量充足,

自然身體強壯少生病!

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它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此時“陰氣盛極而衰”,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由動轉靜。

這種“陰陽大變身”的時候可是養生的關鍵時刻,把握好了,就意味著身體在未來的一年內的走勢,一天順則一年順。

冬至養生四要點

一、“躲”

冬至正是“陰陽大變身”的時候,也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人極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

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特別是中老年人,應注意保暖,這個時候老年人的發病率會猛增,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要提高警惕。

建議:冬至養生講究“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平日要小心保護自己,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

二、“養”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至後養生原則就是要儘量減少陽氣的消耗,保養精氣,做到養精蓄銳,有益於防治疾病。

冬至養生應以靜為主,切忌過於運動出汗,同時,冬至“養心”也很重要,應避免過於抑鬱,思慮,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建議:冬季養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患得患失,還可以通過午飯後適當打盹、多曬太陽、泡腳、天灸、膏方等方式,更好地養生。

三、“補”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藥補不如食補”。冬季也是進補的好時機。而飲食調養則是最主要的調養方式。生冷少食、燥熱不宜,滋陰潛陽的食物最為上等。

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

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可配枸杞、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養陰功效。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

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

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建議: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吃飯的時候宜少緩,少量多餐,以保證所需營養又不傷脾胃。應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多;糖類、脂肪、鹽少。食宜溫熱熟飲,多吃堅果類食物,可禦寒、補腎健腦、強心健體。

四、“防”

冬至前後氣溫驟降,是流感、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1、防流感

流感病毒擁有驚人的傳染力,直接吸入空氣中的病毒,或經手將病毒帶入呼吸道都會引發流感。因此,預防流感首先要切斷流感病毒的傳播,如及時發現和隔離流感患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等;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加強體育鍛煉、注意休息、補充維生素C等;另外,有條件的要預先接種流感疫苗;平時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流感預防藥物。

2、防心腦血管疾病

寒冷刺激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注意保暖、按時服藥、加強檢查、注意飲食、加強鍛煉、保持樂觀情緒等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心腦血管患者天冷時不要去晨練,因為冷空氣的刺激會誘發心絞痛發作,最好在上午10時以後再出去鍛煉。鍛煉中不要選擇跑步、跳繩、打球等激烈運動項目。

其次,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感冒,人多的地方要少去,減少被傳染的概率。

第三,高血壓患者不可根據一兩次自測的血壓結果,隨便換藥或改變用藥劑量,應定期複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降壓藥物的調整。

最後,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當出現呼吸困難、肢體麻木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或撥打120,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冬至養生食譜

羊肉燉蘿蔔

【配料】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薑、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薑、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酸軟,困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天麻燉烏雞

【配料】烏雞1只(約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薑片5g,料酒10g,精鹽適量,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燒開,焯去血沫;中藥洗淨,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好口。把烏雞放人砂鍋內,加入薑片、料酒和適量水,燒開後用小火燉約1小時,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內分泌等功效,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均有輔助治療之效,既能平肝熄風止痛,又能滋養鎮靜安神,與烏雞等配合,補虛作用頗為明顯。

天麻蒸鯉魚

【配料】天麻30g,川芎、茯苓各10g,鮮鯉魚1條(1500g),清湯、調料各適量。

【做法】將鮮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淨;將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再將天麻放人泡過川芎、茯苓等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時,撈出天麻置米飯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將天麻片放人魚頭和魚腹部內,置盤中,然後放人蔥、生薑,加入適當清水後,上籠蒸約30分鐘,蒸好後,揀去蔥和生薑;另用水澱粉、清湯、白糖、食鹽、味精、胡椒粉、香油燒開,勾芡,澆在天麻魚上即成。

【功效】降壓去濕,祛風強腎。適於高血壓患者。

牛肉紅棗湯

【配料】牛肉250g,紅棗20g,精鹽、料酒、薑片、味精各適量。

【做法】牛肉洗淨切小塊;紅棗洗淨。將牛肉塊,紅棗同人砂鍋,加清水適量,放人料酒、薑片,燉至牛肉熟爛,加入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中益氣。

蓮藕豬脊髓湯

【配料】連骨豬脊髓500g,蓮藕250g,蔥段、薑片、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蓮藕洗淨,切成厚片;豬脊髓洗淨,入沸水中氽燙後撈出,瀝幹水分。將豬脊髓與藕片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放入蔥段、薑片和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慢燉約150分鐘至熟,撈去蔥段、薑片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髓。適用于陳舊性腰肌勞損所導致的腰痛、腰膝酸軟、四肢乏力等症的輔助食療。

冬至養生操

冬至養生操,根據人體“初陽始升”這一特點,在手足並練的同時,加入了吸氣嘶字訣、呼氣嘿字訣的呼吸吐納練習,使體內真氣先升後降,從而達到溫腎助陽、強健腰腿的功效。

注意:整個過程中,吸氣時,牙齒輕扣,舌尖抵在上門牙內側,發出嘶(si)音,以提升真氣;呼氣時,嘴微張,舌頭平伸,發嘿(hei)音,以沉降真氣。

【具體步驟】

1.正身平坐,兩腿伸直,兩手自然放於兩膝,呼吸均勻。

2.兩手十指先張開,再屈指內扣成“虎爪”,抓、扣兩膝蓋骨,同時向上提拉兩腿,兩腿借力屈膝收至胸前,腳跟著地。

3.動作略停;兩手變掌,順勢內旋、下按,兩腿借勢伸直放平。

4.兩掌外旋成指尖向前,體會掌心熱力向兩膝深處傳導。

5.重複2~4步6次後,還原正身平坐的姿勢,全身放鬆。

冬至起,

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護好陽氣,

尤其對抵抗力較弱的

小朋友和老年人而言,

冬至保養到位,來年能量充足,

自然身體強壯少生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