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卡內基慈善獎得主翟美卿:希望中國慈善走向世界

10月, 全球九位慈善家榮獲2017年卡內基慈善獎, 香江集團總裁、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主席翟美卿女士, 是唯一來自中國的慈善家。

卡內基慈善獎是全球慈善界的最高獎項。 截至目前, 全球華人共有兩位獲得此獎, 第一位是李嘉誠先生。 在亞洲, 此前有日本的稻盛和夫和印度塔塔家族獲此殊榮。

今年的獲獎者中, 還有美國羅伯遜基金會創始人、創辦老虎管理基金的朱利安·羅伯遜, eBay創始人、斯科爾基金會創始人傑夫·斯科爾等。

有評論指出, 中國內地第一家非公募慈善基金會創辦人翟美卿女士的獲獎表明, 中國慈善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 並贏得了全球矚目, 也預示著中國慈善領袖開始走向世界舞臺。

隻身闖北京的小姑娘

一口潺潺的廣東普通話, 言談間, 翟美卿不像是叱吒風雲的女強人, 更像一位溫婉賢淑的大家閨秀。

生於1964年的翟美卿, 家住廣州盧排新街的小巷子,

是家裡最小的孩子, 還有一個姐姐兩個哥哥。 爸媽年輕時從廣東肇慶來到廣州, 爸爸在建築隊做隊長, 媽媽是百貨公司售貨員。

爸爸曾當過幾年鄉村教師, 記憶力特別好, 下象棋不用看棋盤。 也許是繼承了父親的超常記憶力, 美卿從小成績優異, 在學校名列前茅。 小美卿還愛打抱不平, 敢跟學校的“孩子王”過招, “我不是膽大, 是不能受人欺負, 也不能看別人受欺負。 ”

上中學那幾年, 仍然有讀書無用的氛圍, 沒多少人安心念書。 中考那天, 一幫混混專門等在校門前, 要給美卿好看, 使得她錯過了數學和政治考試。 但她其他科成績仍名列前茅, 還是被錄取到高中。 那是1979年。

當年, 廣州光宇路、高第街個體戶紮堆,

賣牛仔褲、擺小吃攤、耍玩具的, 一片片冒出來。 在全民經商之風的吹襲下, 廣東大地彌漫著一種魔力, 無數人夾著大包小包, 四處奔走, 尋找業務機會。

美卿也動了心, “我不想讀書了, 我要去當個體戶。 ”

奈何父母反對, 後來她參加了廣州華僑賓館的招工考試, 被分配到廚房洗碗洗菜, 每月工資加小費300多元。

下了班, 她常跑去高第街一個女同學的攤位幫忙賣衣服。 她的幾個同學都在做小老闆。

後來美卿自己租下廣州火車站旁一個攤位, 就是一個賣牛仔褲的小帳篷, 月租一千多。 因為太實誠, 幾個月下來, 她把自己的工資和向媽媽借的兩千塊都賠了進去。

這時, 香港一個遠房親戚想在廣東順德進一批傢俱, 美卿就大膽提出她來幫找貨。

那是1983年。 一年多後, 她終於把30萬元的貨採購全, 提成3萬元!

1985年, 翟美卿正式辭掉華僑賓館的工作, 隻身闖蕩北京城, 住在東直門附近的地下室, 5塊錢一晚。 她從廣東進傢俱, 與長安街東頭一個小門臉老闆談成合作, 對方不要租金, 賺了錢對半分。 展銷會紅紅火火, 很快收款近20萬。 小老闆立馬變臉:現金歸我, 剩下的傢俱你全拿走!那些剩下的傢俱多是被挑過的有損壞的。

受挫之餘, 她又很快抓住機會, 把床墊賣進某商場, 從此終於有了在北京落腳的生意。

她開始拿著北京市地圖、電話本, 挨個給傢俱店打電話, 跳上公車, 挨個找上門去。 那一兩年的敲門推銷把她有棱有角的性格磨得七七八八。

後來逐漸有幾十家商場接受她的貨,

於是在六裡橋附近租下一處倉庫和住處。 生意越來越好, 她乾脆又在六裡橋開了一個床墊廠, 從廣東招來50多號人。 這年她24歲。 1988年, 她每月已能賺到三四十萬。

誰也沒料到, 一場災禍就潛伏在這個年輕姑娘的身邊。 一天夜裡, 蒙面歹徒闖入房門, “把保險櫃打開!” 翟美卿不顧一切大叫起來:“來人啊——”鋒利的尖刀一下戳到她的嘴裡, 又將她的頭使勁朝地上撞。

幸好一位工友起身上廁所, 驚跑了歹徒。 住院時, 她只能用管子鼻飼。

一年後, 那幾個兇手在別處作案時落網, 供述中交代他們多次入室搶劫, 殺人滅口, 美卿是唯一的倖存者。

1989年冬天, 翟美卿回到廣州。 在一家常去的廣州國營髮廊, 與劉志強相識。 劉志強是深圳蛇口人, 認識美卿前,與朋友一起做化工貿易。

相識不到一年,他們就宣佈結婚了!美卿也完成了兒時的夢想,給父母買了一套大房子!

1990年末,他們夫妻倆租下深圳寶安一座樓的三層,獨立開了一個金海馬傢俱城。過去在北京、瀋陽等地,都是租用或承包別人的商場,時間一長,就出現各種麻煩。

那時個體戶很難做,在外地,沒有當地戶口,不能起牌照,只能用別人的牌照做生意。民營企業在有些人眼裡就是低人一等,有理無理常說不清楚,似乎誰都可以來指責、罰款、取締,甚至送進大牢。

從蛇口到寶安,他們夫妻倆挨家挨戶發小廣告。春節一過,金海馬的銷售額火箭般往上沖,一個月就賺了10萬,之後是20萬,30萬⋯⋯

他們說:“沒什麼秘訣,就是實實在在一口價,不糊弄消費者。”

原來,當時廣東傢俱標價離譜,都比進價高出好幾倍,甚至信口開價。

只有金海馬所有貨物按原價加25%,還比其他商家標價低出70%以上。

1992年,南方談話。翟美卿夫婦第一時間擴展經營,組建了香江集團,迅速將金海馬開遍珠三角、長三角等地。香江集團的利潤也很快飆升到6000萬元。這一年,美卿剛好30歲。

“慈善是我的第二人生”

偶然的機會,翟美卿夫婦在廣州結識了藝術家陳健、陶白莉夫婦。一次喝茶時,聊到處於窘境的廣東戲劇,志強和美卿提出能否做些貢獻。後來他們拿出20萬元,為廣州戲劇界排演一齣戲提供支援,並幫助出版了《中國京劇掠影》。

1992年這筆正式的捐款後,翟美卿夫婦就踏上了公益之路。

那年初春,從小長在廣州城的翟美卿第一次來到清遠的大山,清遠在廣東當時20多個貧困縣裡排第一。

雨中的那所小學破敗不堪,歪歪倒倒,一群衣衫單薄的小學生站在屋簷下,一張張小臉皮膚發黃,兩頰長著星星點點的白斑。當地幹部說,那是蟲斑,營養不良引起的。

那是一片南方貧瘠的石灰岩地區,孩子們上學來回要走四五個小時的路。

“能不能允許我重建這所學校?”

“真的嗎?”當地人以為這次跟往常一樣,上面的人來視察,帶些文具、書包、糖果,說幾句就離開了。

翟美卿當即決定捐資50萬元。之後他們夫婦就開始了持續捐建學校的歷程。

到30歲,美卿的生活已經衣食無憂,房子車子等夢想也都已實現,她開始思考事業將往何處去?繼續拼搏的目標和意義是什麼?

而當時已經開始的公益活動每每給他們極大觸動,她與志強商量,“慈善應該是我們的第二人生。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再創造財富的動力。這樣的人生才真正有意義。”劉志強並無異議,他也一直樂善好施。翟美卿走上慈善路,部分也是受老公的影響。

劉志強出生在蛇口的一個小漁村,離海邊只有幾十米。

當年,膠東半島的婆婆跟著親戚在北大荒當工人,與一位南方小夥相識並結婚,生下一個女兒,後來南方小夥惦念老母親,於是婆婆跟隨遷回小漁村。公公不久出海當水手,颱風來了,刮走了屋頂,婆婆抱著孩子想找戶鄰居躲雨,可一連走了七八家,屋頂都沒了,只好又回到家,頭頂一把傘縮在牆角。

山東女人聽不懂海邊的話,她每天挑水賣給海上的船工,掙個幾毛錢糊口。小志強七八歲就到海邊撿魚,一串串穿好了,拿到集市上賣。

來深圳十年,婆婆才攢了一點錢回了趟老家。她獨自帶著三個孩子,挑著一大擔魚幹、海帶,路上要轉幾趟車。在一個車站買票時,眼見幾個神情不正的人要來搶她的東西,婆婆連忙朝他們身後喊:“娃他爹,你快來,火車要開了!”

婆婆終於回到老家村口,把挑子一扔,就朝村裡跪下了,“娘啊,女兒回來看你來了!”媽媽跪行到姥姥家,姥姥顫巍巍坐在椅子上,一把抱住女兒,哭著拼命地捶打:“你這個沒良心的妮兒啊,把娘都給忘了!”

這一幕幕烙鐵一樣刻在志強的心裡。

就這樣,1995年,翟美卿給香江集團定下了“辦好實業,回報社會”的企業宗旨,把“愛、誠、信”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

香江集團參與了光彩事業促進會的“一線、一片、多點”戰略,出資建立光彩基金,幫助吉林延吉、寧夏、新疆阿克蘇與喀什、雲南德宏等開展危房改造、產業扶貧、學前教育扶貧項目;捐資再就業培訓基金;參與東北、中部等國企改造,安置下崗職工⋯⋯

脫貧根本在教育,翟美卿把教育捐助納入香江集團的工作計畫,同時參與了全國希望工程和春蕾計畫,設立“中國少年兒童專項基金”、“劉翟美卿專項基金”等。後來,他們捐建學校一次不是一所,而是上百所。

1998年,翟美卿帶領廣東女企業家聯誼會訪京,從此和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有了密切來往,至今捐出1個多億。因為數額巨大,基金會專門為她設立了劉翟美卿基金,掛靠在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下,專門救助婦女兒童。

“001”號非公募基金會

1990年代中期,美卿就想成立一家自己的非公募慈善基金會。

剛開始做捐贈時,隨意性較強,只要聽說有地方需要就慷慨解囊。但她也漸漸發現問題,如:簡單捐錢不一定幫到想幫助的人、管理不清晰、方向不對口等,有時連收據都沒有。志強更是抹不開面子的人。

成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可以使慈善活動變得更系統、規範、可持續,更能體現自己的意願。

1998年,她找到民政部,希望成立基金會,但當時政策還不批民營和私人的。

一直到2004年2月,國務院通過《基金會管理條例》。翟美卿馬上去註冊,但此時細則還未出臺,需要等官網公佈細則。於是她派一個專人天天盯著民政部網站。

2005年6月,她終於第一個報了名,如願成立了“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成為中國內地首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民政部給予的批號是“001”。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標誌著中國內地私人捐贈制度化的開始,中國民間慈善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經過調研,正式運作的基金會很快推出面向全國的“五個1000”愛心工程,力爭在三年內“建立1000個香江愛心圖書室,助養1000個孤兒,幫助1000個貧困家庭,資助1000個貧困學生,吸納1000個義工。”

為助養孤兒,基金會一次就拿出300萬元,給廣東肇慶等地的孩子帶去關愛。這些不是孤兒院的孤兒,是在家的孤兒,他們的父母已經去世,或者離開,有些甚至也沒其他親戚看管。這些孤兒以前沒有受到關注,基金會一直養育他們到18歲,並供他們上大學。

女人最懂女人的苦,尤其單親家庭的母親和孩子常生活在無助中。一些單親特困母親,連房子都沒有,基金會就幫她們蓋安居房。

2010年,翟美卿設立了香江女性創業基金,為農村貧困婦女提供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資金。

一位叫陳結四的鄉村婦女,和丈夫承包了幾十畝魚塘,膝下兩個女兒,一家人過著安穩的日子。但丈夫突然間得了大病,家裡的錢全花光了,並欠下一身債。一兩年下來,丈夫撒手而去,剛入中年的陳結四頭髮便已花白。如果她出去打工,孩子太小沒人看。

正當生活沒了指望時,她申請到了女性創業基金的貼息貸款5萬元,除了買魚苗,又買了70頭小豬,一年下來就賺了3萬多。

“有一次我去看她,她抱著我哭,就覺得我們幫了她大忙了。因為她也是很好強的人,她覺得自己就這樣走過來了,原來就不想活了,後來是為了孩子。”

從2005年的第一家開始,像這樣的非公募基金會在內地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至2016年底已達到3980家,占到基金會總數的72%。個人尤其企業家的捐贈熱情也受到鼓舞,社會捐贈總額從2006年突破100億元,到2015年超過1200億元。

2005年初夏的一天,釣魚臺國賓館會議大廳裡名媛如雲,這是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舉辦的一場隆重的慈善集會。

不久前,該商會還叫聯誼會,聯誼會換屆,希望推舉翟美卿做會長,一番懇切交談打動了美卿,她同意考慮,但也說出自己的想法:希望修改章程,將聯誼會改為商會,更強調做事。

2004年末,翟美卿當選為會長,她雷厲風行,提出第二年的工作計畫,舉辦慈善聚會,籌集資金參與全國婦聯的春蕾工程,並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要將慈善變為時尚。

為此,她發動商會舉辦名叫“心美麗·自非凡”的慈善晚會,把慈善當作文化去推動。一次晚會是為鄉村建圖書室,每個2萬,女企業家紛紛出手,一下捐了100多個。她擔任會長三年裡,女企業家們累計捐款近7.3億元。

2013年,翟美卿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她提交了有關留守兒童等4份提案。之後每年她都提交多份提案,並罕見地連續五年關注留守兒童問題。如2014年她提議建立留守兒童長效保障機制,並提出9條具體建議,2016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她的多個建議得到體現。2015年,她提案希望發展慈善信託等,2016年出臺的《慈善法》也有體現。

1992年成立的香江集團目前已涉足商貿物流、城市運營、金融投資、健康文旅、資源能源等領域。

2005年至今,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制定的“五個1000”愛心計畫也早已超額完成。

基金會已在全國各地及緬甸鄉村建立超過1500家香江愛心圖書室,為超過200萬學生送去圖書,為8萬多殘疾兒童和老人送去溫暖,為1000多孤兒提供成長照顧,為2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做複明手術,為近700名大學生發放獎學金,為300名單身母親建設安居房,義工隊伍擴充至近20000人,受益人群達300多萬人,各項公益捐資十多億元。

翟美卿:希望中國慈善能影響世界

鳳凰週刊:當你得知獲得卡內基慈善獎時,內心感受如何?

翟美卿:他們挑選獲獎者跟國內不一樣,事先也沒跟我們聯繫,是秘密進行的。我也沒聽過這個獎,不知道是什麼機構,當時我還說我都不想去領獎,你知道現在外面很多各種獎。

因為我兒子在美國讀的大學,他瞭解以後跟我說,這個機構、這個獎在美國和世界都很有影響力的,以前獲獎的都是很有地位的企業家、慈善家,國內只有李嘉誠獲得過,而且他是親自去的。所以千萬不要說拒絕。知道這個獎這麼重要,我就覺得真的很榮幸,也很幸運。這是對我們20多年做慈善的肯定,也是對中國慈善事業幾十年發展的認可,世界開始關注中國的慈善事業。

鳳凰週刊:你們在1992年就開始做慈善,為什麼這麼早?是怎樣的初心?

翟美卿:我們的家庭、父輩們,他們的影響可能是潛移默化的,他們很善良,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做人要誠實等等。其實創業的前五到七年,我們主要在外地,在北方,剛改革開放一些制度很不完善,我們很辛苦去做,但還是沉沉浮浮的,歷盡了艱辛,一會兒賺了很多錢,一會兒又會賠的。

1990年回到深圳,就開始變得很順利。1992年小平視察南方,我們就覺得很有希望。我們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個月比一個月好,利潤也很高,比過去已經好幾十倍都不止了。

我們就開始覺得穩定下來了,看得見自己的未來,有了很厚實的基礎。

當時就想上天對我太好了,人家那麼辛苦不一定有今天,我們有今天,我們應該感恩,應該有機會就回報社會。

自從那次捐建小學回來,我就覺得原來那麼多人需要我們説明,我們能幫到別人時那麼開心,就覺得自己找到一個更能讓自己奮鬥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讓我的人生很有意義。

鳳凰週刊:為何很早就想設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它有什麼特點?

翟美卿:採用非公募基金會的方式,一是可以更加公開、透明,公信度也高。

二是可以對公益專案進行科學的管理,發揮捐助資金最大的效用,並能長期可持續地運作下去。

達到這兩點後,影響力就會逐步建立,最終,我們的目標是要影響更多的人參與慈善。同時,也想讓慈善精神成為家族的文化永久地傳承下去,將慈善事業永久做下去。

鳳凰週刊:你如何看待中國慈善事業近年的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和短板?

翟美卿:我想有幾個標誌性事件。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的出臺,鼓勵了非公募基金會發展,到去年底已有近4000家,極大鼓勵了企業家參與慈善的熱情;2008年汶川地震,使全民公益成為大趨勢;去年頒佈實施的慈善法更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中關於公募許可權放開、慈善信託等新公益模式的試行都將有助於更多社會資源投入到慈善事業中。

目前的政策對個人和企業大額捐贈鼓勵還不夠,障礙主要還是稅務方面,如慈善信託和股權捐贈的稅收優惠問題,這些都已在《慈善法》中明確,但具體實施還需要更詳細的執行條例。

鳳凰週刊:十九大報告對扶貧脫貧非常重視,你有哪些理解?

翟美卿:新的時代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生活美好遠遠不只是經濟層面了。我們去精准扶貧,就不只是給他帶來物質上的滿足,扶貧的內容變得豐富多了。

我們需要持續的創新,社會需求隨著經濟發展在不斷變換,所以做慈善的方式、關注的點也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只有始終能捕捉到社會的真實需求,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使慈善事業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

鳳凰週刊:基金會下一步有怎樣的計畫?

翟美卿:我們的項目有很多。比如接下來我們想把愛心圖書室從1.0的標準升級成2.0的。我們的圖書室,有多大面積、怎麼配置桌椅、什麼顏色色調、圖書的書目、怎麼管理書籍,都有統一的標準。這樣孩子們能有最好的閱讀體驗,我們的義工複製起來也很方便。

很快我們會把新的2.0版本的圖書室公佈給社會,同時我們會發動一些企業家一起做,也發動一些組織成立一個公益閱讀聯盟。這個聯盟就是,在貧困地區的愛心圖書室平臺裡能夠做更多的事,如免費午餐、心理輔導等都可以進入聯盟,借助這個平臺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服務。

幾年前我們已經在雲南、緬甸那邊捐建了200多個圖書室,反映很好,他們很需要我們。

下一步,我們也在考慮,沿著“一帶一路”去做愛心圖書室。也是希望中國慈善能夠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走向世界,影響更多的華人,影響世界。這是我的心願。

認識美卿前,與朋友一起做化工貿易。

相識不到一年,他們就宣佈結婚了!美卿也完成了兒時的夢想,給父母買了一套大房子!

1990年末,他們夫妻倆租下深圳寶安一座樓的三層,獨立開了一個金海馬傢俱城。過去在北京、瀋陽等地,都是租用或承包別人的商場,時間一長,就出現各種麻煩。

那時個體戶很難做,在外地,沒有當地戶口,不能起牌照,只能用別人的牌照做生意。民營企業在有些人眼裡就是低人一等,有理無理常說不清楚,似乎誰都可以來指責、罰款、取締,甚至送進大牢。

從蛇口到寶安,他們夫妻倆挨家挨戶發小廣告。春節一過,金海馬的銷售額火箭般往上沖,一個月就賺了10萬,之後是20萬,30萬⋯⋯

他們說:“沒什麼秘訣,就是實實在在一口價,不糊弄消費者。”

原來,當時廣東傢俱標價離譜,都比進價高出好幾倍,甚至信口開價。

只有金海馬所有貨物按原價加25%,還比其他商家標價低出70%以上。

1992年,南方談話。翟美卿夫婦第一時間擴展經營,組建了香江集團,迅速將金海馬開遍珠三角、長三角等地。香江集團的利潤也很快飆升到6000萬元。這一年,美卿剛好30歲。

“慈善是我的第二人生”

偶然的機會,翟美卿夫婦在廣州結識了藝術家陳健、陶白莉夫婦。一次喝茶時,聊到處於窘境的廣東戲劇,志強和美卿提出能否做些貢獻。後來他們拿出20萬元,為廣州戲劇界排演一齣戲提供支援,並幫助出版了《中國京劇掠影》。

1992年這筆正式的捐款後,翟美卿夫婦就踏上了公益之路。

那年初春,從小長在廣州城的翟美卿第一次來到清遠的大山,清遠在廣東當時20多個貧困縣裡排第一。

雨中的那所小學破敗不堪,歪歪倒倒,一群衣衫單薄的小學生站在屋簷下,一張張小臉皮膚發黃,兩頰長著星星點點的白斑。當地幹部說,那是蟲斑,營養不良引起的。

那是一片南方貧瘠的石灰岩地區,孩子們上學來回要走四五個小時的路。

“能不能允許我重建這所學校?”

“真的嗎?”當地人以為這次跟往常一樣,上面的人來視察,帶些文具、書包、糖果,說幾句就離開了。

翟美卿當即決定捐資50萬元。之後他們夫婦就開始了持續捐建學校的歷程。

到30歲,美卿的生活已經衣食無憂,房子車子等夢想也都已實現,她開始思考事業將往何處去?繼續拼搏的目標和意義是什麼?

而當時已經開始的公益活動每每給他們極大觸動,她與志強商量,“慈善應該是我們的第二人生。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再創造財富的動力。這樣的人生才真正有意義。”劉志強並無異議,他也一直樂善好施。翟美卿走上慈善路,部分也是受老公的影響。

劉志強出生在蛇口的一個小漁村,離海邊只有幾十米。

當年,膠東半島的婆婆跟著親戚在北大荒當工人,與一位南方小夥相識並結婚,生下一個女兒,後來南方小夥惦念老母親,於是婆婆跟隨遷回小漁村。公公不久出海當水手,颱風來了,刮走了屋頂,婆婆抱著孩子想找戶鄰居躲雨,可一連走了七八家,屋頂都沒了,只好又回到家,頭頂一把傘縮在牆角。

山東女人聽不懂海邊的話,她每天挑水賣給海上的船工,掙個幾毛錢糊口。小志強七八歲就到海邊撿魚,一串串穿好了,拿到集市上賣。

來深圳十年,婆婆才攢了一點錢回了趟老家。她獨自帶著三個孩子,挑著一大擔魚幹、海帶,路上要轉幾趟車。在一個車站買票時,眼見幾個神情不正的人要來搶她的東西,婆婆連忙朝他們身後喊:“娃他爹,你快來,火車要開了!”

婆婆終於回到老家村口,把挑子一扔,就朝村裡跪下了,“娘啊,女兒回來看你來了!”媽媽跪行到姥姥家,姥姥顫巍巍坐在椅子上,一把抱住女兒,哭著拼命地捶打:“你這個沒良心的妮兒啊,把娘都給忘了!”

這一幕幕烙鐵一樣刻在志強的心裡。

就這樣,1995年,翟美卿給香江集團定下了“辦好實業,回報社會”的企業宗旨,把“愛、誠、信”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

香江集團參與了光彩事業促進會的“一線、一片、多點”戰略,出資建立光彩基金,幫助吉林延吉、寧夏、新疆阿克蘇與喀什、雲南德宏等開展危房改造、產業扶貧、學前教育扶貧項目;捐資再就業培訓基金;參與東北、中部等國企改造,安置下崗職工⋯⋯

脫貧根本在教育,翟美卿把教育捐助納入香江集團的工作計畫,同時參與了全國希望工程和春蕾計畫,設立“中國少年兒童專項基金”、“劉翟美卿專項基金”等。後來,他們捐建學校一次不是一所,而是上百所。

1998年,翟美卿帶領廣東女企業家聯誼會訪京,從此和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有了密切來往,至今捐出1個多億。因為數額巨大,基金會專門為她設立了劉翟美卿基金,掛靠在中國婦女兒童基金會下,專門救助婦女兒童。

“001”號非公募基金會

1990年代中期,美卿就想成立一家自己的非公募慈善基金會。

剛開始做捐贈時,隨意性較強,只要聽說有地方需要就慷慨解囊。但她也漸漸發現問題,如:簡單捐錢不一定幫到想幫助的人、管理不清晰、方向不對口等,有時連收據都沒有。志強更是抹不開面子的人。

成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可以使慈善活動變得更系統、規範、可持續,更能體現自己的意願。

1998年,她找到民政部,希望成立基金會,但當時政策還不批民營和私人的。

一直到2004年2月,國務院通過《基金會管理條例》。翟美卿馬上去註冊,但此時細則還未出臺,需要等官網公佈細則。於是她派一個專人天天盯著民政部網站。

2005年6月,她終於第一個報了名,如願成立了“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成為中國內地首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民政部給予的批號是“001”。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它標誌著中國內地私人捐贈制度化的開始,中國民間慈善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經過調研,正式運作的基金會很快推出面向全國的“五個1000”愛心工程,力爭在三年內“建立1000個香江愛心圖書室,助養1000個孤兒,幫助1000個貧困家庭,資助1000個貧困學生,吸納1000個義工。”

為助養孤兒,基金會一次就拿出300萬元,給廣東肇慶等地的孩子帶去關愛。這些不是孤兒院的孤兒,是在家的孤兒,他們的父母已經去世,或者離開,有些甚至也沒其他親戚看管。這些孤兒以前沒有受到關注,基金會一直養育他們到18歲,並供他們上大學。

女人最懂女人的苦,尤其單親家庭的母親和孩子常生活在無助中。一些單親特困母親,連房子都沒有,基金會就幫她們蓋安居房。

2010年,翟美卿設立了香江女性創業基金,為農村貧困婦女提供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資金。

一位叫陳結四的鄉村婦女,和丈夫承包了幾十畝魚塘,膝下兩個女兒,一家人過著安穩的日子。但丈夫突然間得了大病,家裡的錢全花光了,並欠下一身債。一兩年下來,丈夫撒手而去,剛入中年的陳結四頭髮便已花白。如果她出去打工,孩子太小沒人看。

正當生活沒了指望時,她申請到了女性創業基金的貼息貸款5萬元,除了買魚苗,又買了70頭小豬,一年下來就賺了3萬多。

“有一次我去看她,她抱著我哭,就覺得我們幫了她大忙了。因為她也是很好強的人,她覺得自己就這樣走過來了,原來就不想活了,後來是為了孩子。”

從2005年的第一家開始,像這樣的非公募基金會在內地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至2016年底已達到3980家,占到基金會總數的72%。個人尤其企業家的捐贈熱情也受到鼓舞,社會捐贈總額從2006年突破100億元,到2015年超過1200億元。

2005年初夏的一天,釣魚臺國賓館會議大廳裡名媛如雲,這是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舉辦的一場隆重的慈善集會。

不久前,該商會還叫聯誼會,聯誼會換屆,希望推舉翟美卿做會長,一番懇切交談打動了美卿,她同意考慮,但也說出自己的想法:希望修改章程,將聯誼會改為商會,更強調做事。

2004年末,翟美卿當選為會長,她雷厲風行,提出第二年的工作計畫,舉辦慈善聚會,籌集資金參與全國婦聯的春蕾工程,並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要將慈善變為時尚。

為此,她發動商會舉辦名叫“心美麗·自非凡”的慈善晚會,把慈善當作文化去推動。一次晚會是為鄉村建圖書室,每個2萬,女企業家紛紛出手,一下捐了100多個。她擔任會長三年裡,女企業家們累計捐款近7.3億元。

2013年,翟美卿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她提交了有關留守兒童等4份提案。之後每年她都提交多份提案,並罕見地連續五年關注留守兒童問題。如2014年她提議建立留守兒童長效保障機制,並提出9條具體建議,2016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她的多個建議得到體現。2015年,她提案希望發展慈善信託等,2016年出臺的《慈善法》也有體現。

1992年成立的香江集團目前已涉足商貿物流、城市運營、金融投資、健康文旅、資源能源等領域。

2005年至今,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制定的“五個1000”愛心計畫也早已超額完成。

基金會已在全國各地及緬甸鄉村建立超過1500家香江愛心圖書室,為超過200萬學生送去圖書,為8萬多殘疾兒童和老人送去溫暖,為1000多孤兒提供成長照顧,為2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做複明手術,為近700名大學生發放獎學金,為300名單身母親建設安居房,義工隊伍擴充至近20000人,受益人群達300多萬人,各項公益捐資十多億元。

翟美卿:希望中國慈善能影響世界

鳳凰週刊:當你得知獲得卡內基慈善獎時,內心感受如何?

翟美卿:他們挑選獲獎者跟國內不一樣,事先也沒跟我們聯繫,是秘密進行的。我也沒聽過這個獎,不知道是什麼機構,當時我還說我都不想去領獎,你知道現在外面很多各種獎。

因為我兒子在美國讀的大學,他瞭解以後跟我說,這個機構、這個獎在美國和世界都很有影響力的,以前獲獎的都是很有地位的企業家、慈善家,國內只有李嘉誠獲得過,而且他是親自去的。所以千萬不要說拒絕。知道這個獎這麼重要,我就覺得真的很榮幸,也很幸運。這是對我們20多年做慈善的肯定,也是對中國慈善事業幾十年發展的認可,世界開始關注中國的慈善事業。

鳳凰週刊:你們在1992年就開始做慈善,為什麼這麼早?是怎樣的初心?

翟美卿:我們的家庭、父輩們,他們的影響可能是潛移默化的,他們很善良,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做人要誠實等等。其實創業的前五到七年,我們主要在外地,在北方,剛改革開放一些制度很不完善,我們很辛苦去做,但還是沉沉浮浮的,歷盡了艱辛,一會兒賺了很多錢,一會兒又會賠的。

1990年回到深圳,就開始變得很順利。1992年小平視察南方,我們就覺得很有希望。我們是一天比一天好,一個月比一個月好,利潤也很高,比過去已經好幾十倍都不止了。

我們就開始覺得穩定下來了,看得見自己的未來,有了很厚實的基礎。

當時就想上天對我太好了,人家那麼辛苦不一定有今天,我們有今天,我們應該感恩,應該有機會就回報社會。

自從那次捐建小學回來,我就覺得原來那麼多人需要我們説明,我們能幫到別人時那麼開心,就覺得自己找到一個更能讓自己奮鬥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讓我的人生很有意義。

鳳凰週刊:為何很早就想設立非公募慈善基金會,它有什麼特點?

翟美卿:採用非公募基金會的方式,一是可以更加公開、透明,公信度也高。

二是可以對公益專案進行科學的管理,發揮捐助資金最大的效用,並能長期可持續地運作下去。

達到這兩點後,影響力就會逐步建立,最終,我們的目標是要影響更多的人參與慈善。同時,也想讓慈善精神成為家族的文化永久地傳承下去,將慈善事業永久做下去。

鳳凰週刊:你如何看待中國慈善事業近年的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和短板?

翟美卿:我想有幾個標誌性事件。2004年《基金會管理條例》的出臺,鼓勵了非公募基金會發展,到去年底已有近4000家,極大鼓勵了企業家參與慈善的熱情;2008年汶川地震,使全民公益成為大趨勢;去年頒佈實施的慈善法更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其中關於公募許可權放開、慈善信託等新公益模式的試行都將有助於更多社會資源投入到慈善事業中。

目前的政策對個人和企業大額捐贈鼓勵還不夠,障礙主要還是稅務方面,如慈善信託和股權捐贈的稅收優惠問題,這些都已在《慈善法》中明確,但具體實施還需要更詳細的執行條例。

鳳凰週刊:十九大報告對扶貧脫貧非常重視,你有哪些理解?

翟美卿:新的時代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生活美好遠遠不只是經濟層面了。我們去精准扶貧,就不只是給他帶來物質上的滿足,扶貧的內容變得豐富多了。

我們需要持續的創新,社會需求隨著經濟發展在不斷變換,所以做慈善的方式、關注的點也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只有始終能捕捉到社會的真實需求,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使慈善事業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

鳳凰週刊:基金會下一步有怎樣的計畫?

翟美卿:我們的項目有很多。比如接下來我們想把愛心圖書室從1.0的標準升級成2.0的。我們的圖書室,有多大面積、怎麼配置桌椅、什麼顏色色調、圖書的書目、怎麼管理書籍,都有統一的標準。這樣孩子們能有最好的閱讀體驗,我們的義工複製起來也很方便。

很快我們會把新的2.0版本的圖書室公佈給社會,同時我們會發動一些企業家一起做,也發動一些組織成立一個公益閱讀聯盟。這個聯盟就是,在貧困地區的愛心圖書室平臺裡能夠做更多的事,如免費午餐、心理輔導等都可以進入聯盟,借助這個平臺給予孩子們更多的服務。

幾年前我們已經在雲南、緬甸那邊捐建了200多個圖書室,反映很好,他們很需要我們。

下一步,我們也在考慮,沿著“一帶一路”去做愛心圖書室。也是希望中國慈善能夠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走向世界,影響更多的華人,影響世界。這是我的心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