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童年能收到多少你的愛,將影響他的一生

飛機已經超過預定起飛的時間了, 但還遲遲沒有動靜, 突然頭頂傳來空姐專業熟練的播報聲“很抱歉的通知各位, 因為航空管制的原因,

我們的飛機還將停留一段時間, 我們得到具體的准飛時間, 會馬上通知大家。 請大家耐心再等待一會兒。 ”

我旁邊一個四五歲樣子的小男孩對他旁邊的女人說, “媽咪, 我還想要一杯果汁”。

媽媽問“剛剛媽媽幫你要的那杯呢?”

小男孩說“喝完了, 我還想再喝一杯”

“那等會兒空姐過來了, 你自己跟她說”媽媽這麼回答。

“你幫我跟她說嘛。 ”

“我不說, 又不是我要喝, 是你要喝。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你 自己跟別人說。 ”

“我不要嘛, 你幫我說嘛。 ”

那叫過來我不會給你喝的, 我自己叫的我自己喝, 要喝誰去跟空姐說。

這時候一位空姐正好經過我們, 那個媽媽說:“哎美女, 他有話跟你講”指著這個身邊的小男孩。 空乘停下來, 微笑著看著萌萌的,

有點怯怯的小男孩, 等著他開口說話。

但小男孩馬上把臉轉向了另一邊。 他媽媽急著壓低聲音說, 哎, 快點啊, 你要什麼快說啊。 小男孩依然不吭聲。 空乘大概見過不少這樣的情形, 笑了笑, 離開了。

過了一會兒男孩被扣在自己肚子上的安全帶吸引了, 忘記了果汁的事, 開始認真研究起座位上的安全帶來。 玩了半餉, 就這樣安靜了十幾分鐘, 這時她媽媽, 拿起她自己杯子裡還剩下的半杯果汁喝起來, 邊喝邊說“啊, 果汁好好喝啊”。 一經提醒, 小男孩又想起這茬兒了, 說, 我也要喝。

他媽媽又說:

“這是我自己的果汁, 你要想喝, 你自己去找姐姐說啊。 ”

接下來, 他們又反復了一輪跟上面差不多的對話。

到了最後, 飛機起飛又落地, 小男孩始終都沒有如他媽媽所期待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勇敢的開口去找乘務員要一杯自己心心念念的果汁。

我一直觀察著這個過程, 看著這個媽媽是如此鍥而不捨的希望自己4歲多的孩子馬上就學會一種重要的品質“獨立”, 我猜她應該是個有學習意識的媽媽, 瞭解到教育孩子要減少過度干預, 減少代勞孩子的自主行動的機會, 不要溺愛…

但是她卻在這個過程太過於執著培養孩子而忘記了愛孩子, 她忽略了那一刻孩子當下的感受以及更真實的渴望, 基於某些願意, 這個孩子有些害羞, 而且顯然對和陌生人說話要東西這件事有些害怕。

但這個媽媽卻非常執著的堅持孩子必須學會:

“自 己 的 事 情 自 己 做!!”

於是各種講道理,

不停的一遍又一遍的敦促對方, 甚至不惜誘惑(在孩子已經忘記的時候, 拿自己的果汁勾引), 在撩起孩子的渴望時, 又斷然拒絕。 這個媽媽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讓孩子學會獨立。 把一次母子坐飛機的親密時光, 變成了一場和孩子鬥智鬥勇的博弈戰鬥。 於是, 這一刻:

支持沒有了,

幫助沒有了,

愛也沒有了。

這樣的事情非常常見, 很多父母都把和孩子相處的時光變成了各種思想教育的課堂, 只要抓住一點點契機就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教育孩子。

記得有一次, 我在電影院看電影, 是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看到其中一幕, 少年派在海上漂行了好久, 又餓又渴疲憊不堪, 終於他遇上了一個小島, 當他爬上小島後, 就扯起土裡的植物,

把根拔出來, 狼吞虎嚥的啃起來…

就在這時, 我聽到後面一個義正言辭的女人的聲音:

“你看看人家, 什麼都吃, 你總是那麼挑食, 好好跟別人學學!”

當時電影院的人不多, 而且這個聲音也很大, 幾乎全場人都聽到了, 大家都笑了, 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回頭張望, 想去看看那個時刻惦記教育孩子的媽媽和那莫名其妙躺槍的孩子。

電影散場後, 我特地留意了那對母子倆, 小夥子大概十一二歲的樣子, 電影一散場, 他就跑的飛快, 只見那媽媽在後面一溜小跑, 嘴裡還嚷嚷著“你慢點兒啊, 等等我。 ”

我想, 如果我是這個媽媽的孩子, 打死我, 以後也再也不會和她一起出來看電影了。 這種經歷的體驗實在是太糟糕了。

很多父母養孩子, 養著養著就養出個仇人來了,或者和孩子漸行漸遠,哪怕在同一個屋簷下,孩子也是寧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也不願多和父母說上半句話。

每每當這些父母說起自家孩子的時候總是一幅痛心疾首的樣子,但當被問到,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在幼年的時候是那麼信任你依戀你,但最後在你的養育下卻變成今天的樣子?他們卻一臉蒙圈答不上話來。似乎對這些父母來說,這是一個遙遠新奇的問題,他們從未真正思考過。

當孩子不再願意對父母敞開,或者不再願意和父母玩耍,寧可去找同學玩或者和電腦玩,其實只有一個原因,他們的父母實在是太不好玩了。刻板、教條而且隨時準備著改造自己的孩子。

每次在課程中講,“在關係中,越抗拒越持續,而接納是所有改變的基礎”

這個部分時,最容易被問到的問題就是:

如果我真的接納孩子,

允許TA吃零食/打遊戲/看電視,

萬一TA更有恃無恐無法無天變本加厲怎麼辦?

雖然我有時候也很想說,說的好像你管了,你孩子就不無法無天變本加厲了似的。

當然我不能這麼說,這樣太簡單粗暴了,有失我睿智專業的導師風範。

所以我會告訴你: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成長的節奏,而且每種經歷都是有必要體驗的。比如孩子喜歡吃零食,那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到“節制”這種能力,那麼必須有充分被滿足的體驗才能真正做到。一個人要學會對一種事物收放自如,拿得起放得下,必須要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他放下的時候,心裡是篤定的知道自己想拿起隨時都能拿起來,那麼自然就能輕鬆放下。對成年人來說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信任,而對孩子來說則是對自己的環境有信任。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豐盛的,可以隨時被滿足的,那麼TA自然會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來做決定,吃飽了吃夠了吃膩了,身體滿足了就不吃了。

但是如果父母始終讓孩子處在匱乏裡,嚴格管控,那麼孩子就永遠在一種“怎麼也不夠”的感覺裡,於是一旦有機會就會“報復性反彈”。

比如到親戚朋友家做客,那麼他們就會把能看到的零食全部塞進嘴裡,甚至可以讓自己吃到吐。因為這時候的吃零食是帶有一種報復性的,補償性的,這時的零食早已不是孩子身體真實的需要而完全是一種心理上匱乏感的填補。

同理類推,那些過度囤積玩具、不分晝夜玩遊戲、迷戀網路的孩子都早已不是正常娛樂的需要,而是通過這些行為彌補某些心理上的空洞。也許是填補愛的匱乏,也許是填補生命的無意義感,也許是通過網路對抗自我的無價值感……

不管是什麼,父母要做的是通過這些行為線索看到孩子背後的心靈需要,加以滿足給出支持。而不是死死盯著行為,以為只要改變行為就什麼都好了。甚至不惜為了管控行為而破壞關係,進一步強化了孩子的心理問題。

行為是結果,是看的見的想法,在行為之前在精神層面必定是出現了問題,精神世界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的

「情緒的問題」

焦慮、不安、恐懼、匱乏…

「信念的問題」

世界是不安全的,我喜歡的東西都沒那麼容易得到,生活都是不容易的/艱辛的

「有自我認同的問題」

我是個沒用的人,我是不值得被愛的人,我很笨、我是多餘的人、我做什麼都會失敗…

量子物理學有個很經典的發現“被觀察的對象會被觀察者所影響”,對應親子關係的心理學的語言說“孩子都是父母的鏡子”。

孩子確實會按照養育者所觀察到的樣子發展,包括也會朝著養育者擔心的樣子發展,因為擔心本身就是一種假設,所有的假設也都代表了一種立場,也是一種觀察視角。

很多孩子和父母的對立關係事實上一開始註定了,因為父母早在孩子的人格尚未建立之前就已經用自己的擔心鎖定了他們彼此之前的關係模式。

比如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是嬰兒階段時就認為“不能TA一哭我們就抱TA,這樣會把習慣搞壞了,TA就會用哭來控制我們”

這種觀察立場就決定了相應的行為和決策,意識層面有這種立場的養育者如果遇見了華生的“哭聲免疫法”

(哭聲免疫法指如果孩子醒了,要吃奶,不要讓他吃奶,如果哭了,哭1-2分鐘後,給予安慰,可以輕聲說:“寶寶你不能吃奶,要自己睡!”)

或者“延遲滿足訓練”等各種修整孩子的論調自然就會一拍即合,他們堅信孩子就是要調教,要讓他們知道規矩!要讓他們按照我認為對的來!

當他們有這種立場時,那麼他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當然就不是愛和信任的關係,而是鬥智鬥勇的博弈關係。所以那些在幼年期特別懂事,讓父母無比省心的孩子,當他們慢慢長大,體能和智力慢慢發展,來到一個和父母持平的臨界點時,這時候成年人的優勢喪失,遭遇到孩子的全面反抗和失控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這種相互控制和反控制的關係模式,在一開始就註定了。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最好的陪伴裡一定有信任和平等。

作為父母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說教或時刻試圖掌控孩子,除了會讓給孩子厭煩,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那些原本可以和孩子創造美好親密時刻的瞬間。在童年,孩子所擁有的這些和父母在一起的親密幸福時刻都會變成讓他們自信,以及建立和這個世界良好關係的基石和養料。

而這才是教育裡最重要的內核!

安全感是孩子內心深層的渴望,被接納被愛的孩子,才有勇氣用平等的姿態跟父母對話,才會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更容易成長得自信快樂。

看陳小春和小小春的互動,我發現小小春常常會對爸爸說“我也永遠永遠愛你”、“我想每天都和你做好朋友”。

由此可見,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不僅對孩子有好處,同樣會滋養自己。親子之間相互傳遞愛表達愛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治癒的能量。

給孩子安全感,父母不僅要給他們無條件的愛,還需要給他們恰當的規則,鼓勵他們獨立。

我記得有次出差去發小七七的城市,第一次見到她三歲的女兒,當時鄰居的小男孩也在他們家一起玩耍。

後來不知道怎麼了,孩子喝的牛奶打翻在了地毯上。七七問怎麼回事?小男孩當時有點懵,連忙說:不是我不是我。沒想到,她的女兒立馬主動承認了錯誤:媽媽對不起,我剛才沒看到,不小心弄倒了。

我很驚訝,吃飯的時候連連誇她女兒,小小年紀就很有擔當。

七七說:她小一點的時候也會騙人,怕我們罵她。後來我們跟她講,做錯了事情要承認,爸爸媽媽會和她一起解決的。

所以七七很少因為女兒主動承認錯誤責駡,而是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小女孩的心裡有了充足的安全感,明白做錯了事要及時解決,而不是推卸責任逃避懲罰。

給孩子建立恰當的規則,他們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堅實可靠的。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有安全感的人,更容易被人喜歡、接受,也更容易在群體裡找到歸屬。

所以,可能孩子不會長成我們以為的樣子,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告訴孩子這樣的規則:

你並不完美,你註定要奮鬥。

但是你值得被愛,我們永遠都愛你。

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01、“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經常有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02、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卻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經驗。比如有的家長暗示孩子不必在學習上幫助別的同學,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如果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什麼也不說總比胡說好得多。

03、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

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後美化自己的行為。通過煽情來為自己的行為找遮羞布。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偽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

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養著養著就養出個仇人來了,或者和孩子漸行漸遠,哪怕在同一個屋簷下,孩子也是寧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也不願多和父母說上半句話。

每每當這些父母說起自家孩子的時候總是一幅痛心疾首的樣子,但當被問到,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在幼年的時候是那麼信任你依戀你,但最後在你的養育下卻變成今天的樣子?他們卻一臉蒙圈答不上話來。似乎對這些父母來說,這是一個遙遠新奇的問題,他們從未真正思考過。

當孩子不再願意對父母敞開,或者不再願意和父母玩耍,寧可去找同學玩或者和電腦玩,其實只有一個原因,他們的父母實在是太不好玩了。刻板、教條而且隨時準備著改造自己的孩子。

每次在課程中講,“在關係中,越抗拒越持續,而接納是所有改變的基礎”

這個部分時,最容易被問到的問題就是:

如果我真的接納孩子,

允許TA吃零食/打遊戲/看電視,

萬一TA更有恃無恐無法無天變本加厲怎麼辦?

雖然我有時候也很想說,說的好像你管了,你孩子就不無法無天變本加厲了似的。

當然我不能這麼說,這樣太簡單粗暴了,有失我睿智專業的導師風範。

所以我會告訴你: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成長的節奏,而且每種經歷都是有必要體驗的。比如孩子喜歡吃零食,那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到“節制”這種能力,那麼必須有充分被滿足的體驗才能真正做到。一個人要學會對一種事物收放自如,拿得起放得下,必須要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他放下的時候,心裡是篤定的知道自己想拿起隨時都能拿起來,那麼自然就能輕鬆放下。對成年人來說是對自己的能力有信任,而對孩子來說則是對自己的環境有信任。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豐盛的,可以隨時被滿足的,那麼TA自然會根據自己身體的需要來做決定,吃飽了吃夠了吃膩了,身體滿足了就不吃了。

但是如果父母始終讓孩子處在匱乏裡,嚴格管控,那麼孩子就永遠在一種“怎麼也不夠”的感覺裡,於是一旦有機會就會“報復性反彈”。

比如到親戚朋友家做客,那麼他們就會把能看到的零食全部塞進嘴裡,甚至可以讓自己吃到吐。因為這時候的吃零食是帶有一種報復性的,補償性的,這時的零食早已不是孩子身體真實的需要而完全是一種心理上匱乏感的填補。

同理類推,那些過度囤積玩具、不分晝夜玩遊戲、迷戀網路的孩子都早已不是正常娛樂的需要,而是通過這些行為彌補某些心理上的空洞。也許是填補愛的匱乏,也許是填補生命的無意義感,也許是通過網路對抗自我的無價值感……

不管是什麼,父母要做的是通過這些行為線索看到孩子背後的心靈需要,加以滿足給出支持。而不是死死盯著行為,以為只要改變行為就什麼都好了。甚至不惜為了管控行為而破壞關係,進一步強化了孩子的心理問題。

行為是結果,是看的見的想法,在行為之前在精神層面必定是出現了問題,精神世界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的

「情緒的問題」

焦慮、不安、恐懼、匱乏…

「信念的問題」

世界是不安全的,我喜歡的東西都沒那麼容易得到,生活都是不容易的/艱辛的

「有自我認同的問題」

我是個沒用的人,我是不值得被愛的人,我很笨、我是多餘的人、我做什麼都會失敗…

量子物理學有個很經典的發現“被觀察的對象會被觀察者所影響”,對應親子關係的心理學的語言說“孩子都是父母的鏡子”。

孩子確實會按照養育者所觀察到的樣子發展,包括也會朝著養育者擔心的樣子發展,因為擔心本身就是一種假設,所有的假設也都代表了一種立場,也是一種觀察視角。

很多孩子和父母的對立關係事實上一開始註定了,因為父母早在孩子的人格尚未建立之前就已經用自己的擔心鎖定了他們彼此之前的關係模式。

比如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是嬰兒階段時就認為“不能TA一哭我們就抱TA,這樣會把習慣搞壞了,TA就會用哭來控制我們”

這種觀察立場就決定了相應的行為和決策,意識層面有這種立場的養育者如果遇見了華生的“哭聲免疫法”

(哭聲免疫法指如果孩子醒了,要吃奶,不要讓他吃奶,如果哭了,哭1-2分鐘後,給予安慰,可以輕聲說:“寶寶你不能吃奶,要自己睡!”)

或者“延遲滿足訓練”等各種修整孩子的論調自然就會一拍即合,他們堅信孩子就是要調教,要讓他們知道規矩!要讓他們按照我認為對的來!

當他們有這種立場時,那麼他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當然就不是愛和信任的關係,而是鬥智鬥勇的博弈關係。所以那些在幼年期特別懂事,讓父母無比省心的孩子,當他們慢慢長大,體能和智力慢慢發展,來到一個和父母持平的臨界點時,這時候成年人的優勢喪失,遭遇到孩子的全面反抗和失控是遲早的事情。

因為這種相互控制和反控制的關係模式,在一開始就註定了。

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最好的陪伴裡一定有信任和平等。

作為父母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說教或時刻試圖掌控孩子,除了會讓給孩子厭煩,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那些原本可以和孩子創造美好親密時刻的瞬間。在童年,孩子所擁有的這些和父母在一起的親密幸福時刻都會變成讓他們自信,以及建立和這個世界良好關係的基石和養料。

而這才是教育裡最重要的內核!

安全感是孩子內心深層的渴望,被接納被愛的孩子,才有勇氣用平等的姿態跟父母對話,才會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更容易成長得自信快樂。

看陳小春和小小春的互動,我發現小小春常常會對爸爸說“我也永遠永遠愛你”、“我想每天都和你做好朋友”。

由此可見,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不僅對孩子有好處,同樣會滋養自己。親子之間相互傳遞愛表達愛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治癒的能量。

給孩子安全感,父母不僅要給他們無條件的愛,還需要給他們恰當的規則,鼓勵他們獨立。

我記得有次出差去發小七七的城市,第一次見到她三歲的女兒,當時鄰居的小男孩也在他們家一起玩耍。

後來不知道怎麼了,孩子喝的牛奶打翻在了地毯上。七七問怎麼回事?小男孩當時有點懵,連忙說:不是我不是我。沒想到,她的女兒立馬主動承認了錯誤:媽媽對不起,我剛才沒看到,不小心弄倒了。

我很驚訝,吃飯的時候連連誇她女兒,小小年紀就很有擔當。

七七說:她小一點的時候也會騙人,怕我們罵她。後來我們跟她講,做錯了事情要承認,爸爸媽媽會和她一起解決的。

所以七七很少因為女兒主動承認錯誤責駡,而是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小女孩的心裡有了充足的安全感,明白做錯了事要及時解決,而不是推卸責任逃避懲罰。

給孩子建立恰當的規則,他們才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堅實可靠的。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有安全感的人,更容易被人喜歡、接受,也更容易在群體裡找到歸屬。

所以,可能孩子不會長成我們以為的樣子,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告訴孩子這樣的規則:

你並不完美,你註定要奮鬥。

但是你值得被愛,我們永遠都愛你。

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01、“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經常有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02、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卻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經驗。比如有的家長暗示孩子不必在學習上幫助別的同學,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如果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什麼也不說總比胡說好得多。

03、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裡所說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

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後美化自己的行為。通過煽情來為自己的行為找遮羞布。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偽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

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