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明天冬至!只吃餃子你就虧大了!南京人這些事一件都不能少!

不知不覺

2017年即將結束了

而明天

就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氣冬至

冬至都來了

下雪還會遠嗎?

二十四節氣中, 冬至是極特殊的

和它相對的夏至, 蟬鳴聲很熱鬧

而距它最近的四個節氣

單是名稱, 都透著冬的清冷

它還是北半球夜晚最長的一天

冬至又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

這一天晝最短, 夜最長, 陽氣始至

古有杜甫詩句:“冬至陽生春又來”

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是個非常吉祥的日子

北方人如若提起冬至

必定和餃子密不可分

北方冬天耳朵容易凍掉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保護“被凍著的耳朵”

“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

這一天, 無論有多忙碌

北方人都會吃一頓熱氣騰騰的水餃, 應應節氣

而在南方

大多數地區人們會選擇吃一碗湯圓來度過這一天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湯圓也稱湯糰, 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

湯圓可以用來祭祖, 也可用於互贈親朋好友

在寒冷的冬天

吃上一碗甜甜糯糯的湯圓

整個冬天都會感覺很溫暖的

但是各位你們知道

南京人冬至除了吃湯圓還會做些什麼呢?

就讓樂樂這個老南京來為你答疑解惑吧

南京的冬至不僅僅會吃湯圓

還有很多的習俗也是老南京一定會去做的

燒包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

代表下一個迴圈將要開始

民間認為

冬至這一天是全年當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

此時陽氣最弱

“陰間的靈魂可以出來放風了”

因此冬至又被民間稱為“鬼節”

老南京人通常會在冬至到來前

準備好紙錢和金元寶

然後在當天的晚飯前燒紙錢敬祖先

也就是南京人常說的“燒包”

有時做這些或許與迷信無關

只是希望那些逝去的人不要被我們忘記吧

數九

“冬至,一候蚯蚓結;

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冬至日是進九的第一天

之後的天氣會從嚴寒逐漸轉向溫暖

所以南京人會在這一天開始“數九”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背過數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小時候可是不要背的太溜啊

吃豆腐

南京人常說

“燒包數九吃豆腐”才是冬至的標配

燒包”是為了祭祖,“數九”是為了迎新

“吃豆腐”則象徵著對新年的美好寓意

老南京做豆腐的方法有很多

青菜豆腐“保平安”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蔥煎豆腐則取“從容與富餘”之意

雞湯

進入冬至,人們就開始進補自己

南京人通常會在冬至這天

準備一鍋熱騰騰的黃油老母雞湯來禦寒

曾有一種講法

講南方大多在冬至喝鴨湯

因為南方濕熱,鴨子乃涼性食物

赤豆飯

有的家裡還有在冬至之夜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

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

繼續殘害百姓

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

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也算是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吧

狗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的

不過現代社會因為動物保護觀念的日漸加強

所以會用羊肉來代替

狗子那麼可愛

不可以吃狗狗

吃羊肉不僅可以滋補養生以度過寒冬

也可借此祈盼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消寒

除了以上的習俗以外

老南京的文人雅士還會在冬至的那天

繪梅花一副,花凡八十一瓣

每天以朱砂塗一瓣

九畫而畢則九九已出,稱之為九九消寒圖

古代的士大夫們還會舉辦消寒會

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

席上用九碟九碗

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送冬

在六合一些地區

每逢冬至,凡有女兒出嫁不足一年的人家

還會送冬令用物到女婿家

即所謂的“送冬”之俗

有的還在送給女兒女婿取暖用的木炭中

放進手爐、火盆等

意為希望女兒女婿日子美滿紅火

隨著時代的發展

賀冬送冬的習俗已經漸漸消逝了

但冬至到了

家人團聚的習慣也是一直保留至今的

明天就是冬至啦

下班回家

記得買只老母雞

再帶點青菜豆腐哦

在寒冷的冬天

吃上一碗甜甜糯糯的湯圓

整個冬天都會感覺很溫暖的

但是各位你們知道

南京人冬至除了吃湯圓還會做些什麼呢?

就讓樂樂這個老南京來為你答疑解惑吧

南京的冬至不僅僅會吃湯圓

還有很多的習俗也是老南京一定會去做的

燒包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

代表下一個迴圈將要開始

民間認為

冬至這一天是全年當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

此時陽氣最弱

“陰間的靈魂可以出來放風了”

因此冬至又被民間稱為“鬼節”

老南京人通常會在冬至到來前

準備好紙錢和金元寶

然後在當天的晚飯前燒紙錢敬祖先

也就是南京人常說的“燒包”

有時做這些或許與迷信無關

只是希望那些逝去的人不要被我們忘記吧

數九

“冬至,一候蚯蚓結;

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冬至日是進九的第一天

之後的天氣會從嚴寒逐漸轉向溫暖

所以南京人會在這一天開始“數九”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背過數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小時候可是不要背的太溜啊

吃豆腐

南京人常說

“燒包數九吃豆腐”才是冬至的標配

燒包”是為了祭祖,“數九”是為了迎新

“吃豆腐”則象徵著對新年的美好寓意

老南京做豆腐的方法有很多

青菜豆腐“保平安”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蔥煎豆腐則取“從容與富餘”之意

雞湯

進入冬至,人們就開始進補自己

南京人通常會在冬至這天

準備一鍋熱騰騰的黃油老母雞湯來禦寒

曾有一種講法

講南方大多在冬至喝鴨湯

因為南方濕熱,鴨子乃涼性食物

赤豆飯

有的家裡還有在冬至之夜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

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

繼續殘害百姓

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

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也算是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吧

狗羊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的

不過現代社會因為動物保護觀念的日漸加強

所以會用羊肉來代替

狗子那麼可愛

不可以吃狗狗

吃羊肉不僅可以滋補養生以度過寒冬

也可借此祈盼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消寒

除了以上的習俗以外

老南京的文人雅士還會在冬至的那天

繪梅花一副,花凡八十一瓣

每天以朱砂塗一瓣

九畫而畢則九九已出,稱之為九九消寒圖

古代的士大夫們還會舉辦消寒會

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

席上用九碟九碗

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送冬

在六合一些地區

每逢冬至,凡有女兒出嫁不足一年的人家

還會送冬令用物到女婿家

即所謂的“送冬”之俗

有的還在送給女兒女婿取暖用的木炭中

放進手爐、火盆等

意為希望女兒女婿日子美滿紅火

隨著時代的發展

賀冬送冬的習俗已經漸漸消逝了

但冬至到了

家人團聚的習慣也是一直保留至今的

明天就是冬至啦

下班回家

記得買只老母雞

再帶點青菜豆腐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