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芳華》最終能掙多少錢?救得了馮小剛麼?馬雲這麼說……

繼佛系之後, 《芳華》火了。

有人說, 《芳華》演繹的是不容佛系的年代。

也有人說, 《芳華》就是用來逝去的, 是拍給“油膩中年”的電影。

……

小編想說, 《芳華》帶給大家的是青春、回憶及感悟, 帶給導演的或許就是欣慰。 因為這樣一部拍自己青春的文藝片讓馮小剛在面對東陽美拉今年的業績承諾時有了一絲希望。

兩年前, 華誼兄弟10.5億元收購了馮小剛99%持股的東陽美拉, 馮小剛與陸國強等老股東在出讓時作出為期五年的業績承諾。 根據協定, 2017年度東陽美拉的淨利潤要達到1.15億元才“合格”。 但2017年上半年, 東陽美拉的淨利潤僅為2748.1萬元, 要完成全年業績只能靠《芳華》一拼了。

所以《芳華》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片子, 值得這樣大的期待?

影片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 講述了上個世紀70、80年代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的故事, 一群正值芳華的少年, 經歷著時代變遷及人生命運的變數。

可以用這幾個關鍵字來形容:文藝、懷舊、青春、美好卻又令人傷感。

(連影評都是文藝範的)

華誼兄弟CEO王中磊表示, 就單部影片看, 《芳華》有望實現10億級票房。

但一位電影院市場部人士表示:“華誼對這部片子的要求比較高, 可能達到10億元幕後發行這塊才會有獎金, 但我個人認為, 這種類型的電影(文藝片)要這麼高的票房並不是很正常, 而且這部片子在馮小剛公社拍攝的, 成本並不是很高。 ”

截至12月18日晚上10點, 《芳華》票房達到3.82億。 有券商預計總票房或達8-10億。 若以8億元票房為基礎, 出品方可以拿到37%的票房分成, 2.96億元。 而成本方面, 根據一位元傳媒業分析師透露, 《芳華》整體投資約為1.3億元左右。 換而言之, 全部出品方的利潤約為1.66億元。

假設東陽美拉對項目擁有80%的運營權, 東陽美拉最終獲得的淨利潤約為1.328億元。 如無意外, 東陽美拉今年依靠《芳華》就能完成業績對賭。 對於華誼兄弟而言, 持有東陽美拉70%的控股權, 則會對其產生9296萬元的歸母淨利潤。

財報顯示, 華誼兄弟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扣非後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2億元。 上述業績將明顯增厚華誼兄弟2017年盈利。

願景總是好的, 但若比對2016年馮小剛的另一部作品《我不是潘金蓮》來看的話, 或許也沒那麼樂觀。 資料顯示, 《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的票房最終定格在4.82億元。 按照37%的片方分成款來看, 最終包括東陽美拉在內的所有出品方, 總計獲得的收益也僅為1.82億元。 從2016年的年報中淨利潤9415萬元的資料來看,

東陽美拉的出品方占比並不大。 但是在年報中, 華誼兄弟解釋稱, 由於收購在2015年11月完成, 因此業績期為2015年11月至2016年末, 審計後此期間內歸屬於母公司的稅後淨利潤為10152.84萬元, 達到業績承諾。

可謂磕磕絆絆。

此外, 除了華誼兄弟之外, 《芳華》的製作公司還有愛奇藝影業有限公司、北京耀萊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八一電影製片廠。 其中, 耀來影視是文投控股全資子公司。 同時, 北京文化也曾公告1000萬元參與電影《芳華》的投資。

但二級市場上, 《芳華》的叫座也沒給這些公司帶來多大影響。

文投控股從2017年7月5日一直停牌至今;北京文化15日開盤價為14.48元/股, 收以14.35元/股, 成交額1.32億元, 漲幅1.77%;華誼兄弟則以9.07元/股的價格開盤,

收以8.95元/股, 最後跌幅為0.10%, 成交額2.23億元。

或許美好的東西總帶著點憂愁。

但小編想說的是不要去想《芳華》的最終票房是多少, 電影本身所能帶給我們的已經很多了, 要不馬雲怎麼還評價說會二刷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