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職場危與安的互相轉化

明強讓人成事, 藏鋒讓人保身, 若統一兩者於一體, 合理運用, 則何等高明。

古語有雲:"日中則冥, 月盈則蝕", 更有"狡兔死, 走狗烹;飛鳥盡,

良弓藏;敵國破, 謀臣亡"的說法。 清代曾國藩也早就指出, 做人弓不拉滿, 勢不使盡盛時欲作衰時想, 上場欲作退場思, 功高震主時一定要明哲保身, 這樣才能轉危為安。

王翦是秦朝是有名的大將, 秦王政二十二年(西元前225年), 秦王派王翦兒子王賁進攻魏國, 魏王投降。

魏被滅後, 三晉之地已盡數入秦了。 為了儘快統一中國, 秦準備儘早滅楚, 但是楚國畢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秦王在滅楚大戰需要多少兵力的這個問題上拿不准主意, 於是徵求眾將的建議。 秦王問年輕將領李信需要多少兵力可以滅楚, 李信回答最多不過二十萬人。 這個李信, 年少英勇, 高大威武。 曾率數千軍馬追擊燕太子丹, 最後使燕太子丹被迫自殺。

秦王政因此非常相信李信的能力和勇猛, 所以秦王政一開始就詢問他。 在問完李信後, 秦王政又問王翦, 王翦卻回答說沒有六十萬人馬是萬萬不行地。 秦王政聽後對王翦說:"王將軍你已經老了, 連膽子也變小了。 李將軍果敢威武, 說的話很有道理。 "於是, 派李信及蒙恬率軍二十萬伐楚。 王翦以自己的話不被採用為由, 便稱病回到家鄉頻陽。

但由於李信年少英勇, 不免有些心高氣傲。 結果楚軍找到了一個反擊的良機, 向李信的部隊發動突擊, 攻破了秦軍兩座營壘, 殺了七個都尉, 秦軍大敗而逃。 楚軍在打敗李信軍後, 還一直向西進軍, 大有反攻秦國的勢頭。 秦王政在聽到這個消息後, 大為震怒。 於是親自趕往頻陽, 向王翦道歉,

請王翦出來率領大軍攻楚。 王翦起先假意推辭, 說自已年老體弱, 又有病在身, 疲乏無力, 實在不能擔當重任, 請秦王另選良將。 秦王政又再次向王翦道歉, 並執意要王翦為將。 王翦說:"如果大王一定要任用我為大將, 非六十萬人不可。 "秦王政立即答應了王翦的要求, 並表示願意聽從王翦的謀劃。

王翦率領秦國六十萬大軍準備出發了, 秦王政親自到灞上為王翦送行。 王翦臨行時, 請求秦王先行賞賜予許多良田、美宅、園林池苑等。 秦王政說:"將軍為國作戰, 以後有的是賞賜, 還用得著害怕家裡會窮困?"王翦說:"作為大王的將軍, 有功勞才可以得到封侯賜爵, 所以趁著大王顧念我的時候, 我就應該及時向大王請求賞賜一些產業來留給子孫後代。

"秦王聽後大笑。

王翦出發後到了函谷關, 在這期間, 連續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請求賞賜良田。 有人覺得王翦索取無度, 應該適可而止, 就對王翦說:"將軍連續請求賜予家業, 太過分了吧。 "王翦說:"不對。 秦王暴魘疑人, 現在這支六十萬的大軍幾乎是秦國的全部軍力, 如果我不多次請求賞賜來表示自已的意志, 秦王能不懷疑我嗎?"

一年後, 王翦攻破楚都壽春, 俘虜了楚王負芻, 盡收楚地入秦, 設為郡縣。 王翦給人的印象是一員智將, 在伐楚之時, 用請求賞賜田地來消除秦王的疑心, 並成為一個典故, 王翦請田由此而來。 王翦請田也就成了明哲保身的代名詞。 從王翦率六十萬秦軍伐楚攻百越直到班師回朝, 秦王都不曾表示過懷疑,

實屬難得。 王翦的安逸終老與白起的不得善終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般來說, 投身於政治事業的人理應當學些明哲保身之道。 也就是說當自己尚有一定余勢時及早引退或藏鋒, 以免與強大的對手和不可逆轉的態勢發生衝突, 使自己遭受損失和恥辱。

因此任何時候, 千萬不要表現出比上司高明。 功可以高而不可震主;位可以尊而絕不能僭越;權可以大而萬不能對上司構成威脅。 在處世中聲望太高時, 切記別忘了向自己頭上淋一些"污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