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夢裡賈母真的喜歡林黛玉嗎?

童年時讀紅樓夢是看賈府的衣食住行。 看他們怎麼吃怎麼玩, 越是烈火烹油, 鮮花著錦, 越覺得有趣。 少年時讀紅樓夢是看寶黛二人的緣定三生, 心有靈犀。 天底下最好聽的情話是:“這個妹妹我是見過的。 ”現在已是青年, 再讀紅樓夢感歎的是曹公的悲憫, 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 自己的掙扎, 寫出了眾生的苦, 警醒世人繁華不過幻夢一場。 與佛家所講:“三界不安, 猶如火宅”如出一轍。

我並非文史哲專業出身, 憑得也只是一腔熱愛, 反復研讀紅樓夢十多載, 寫下這許多文字。 並且年紀尚輕, 閱歷學識尚淺,

解讀推斷自然有不足之處。 何況紅樓後文已遺失在時間長河中, 各人皆有推論, 絕無板上釘釘之理。 若能平心靜氣, 有理有據地與我討論, 我自然無比歡迎。 但懷著一顆駁倒眾人的慢疑之心, 無法放下成見傾聽, 我再怎麼逐條解釋又有何意義?讀書越讀越窄, 反而失了讀書真意了。

紅樓夢亦有風月寶鑒一名, 其本身何嘗不也是一面風月寶鑒。 有人照反面、有人照正面、有人見我執、有人見天地。 這也正是紅樓夢偉大之處吧。

—————————————————————————————————————

在高鶚的續書中, 賈母放棄了木石前盟轉而支持金玉良緣。 初讀到此處時, 雖然明知此處是狗尾續貂之筆, 但我仍是傷心不已。 一個溫暖慈祥的外祖母突然換了一副面孔變得面目可憎起來, 讓人怎能不傷心?那在前八十回中, 賈母對黛玉的愛護都體現在哪處呢?根據線索, 賈母在後文又會對木石前盟起到怎樣的作用呢?

一 賈母賦予了黛玉在賈府極高的地位

第三回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黛玉方進入房時, 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髮如銀的老母迎上來,

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 方欲拜見時, 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 心肝兒肉戚夾:寫盡天下疼女兒的神理。 蒙側:此一段文字是天性中流出, 我讀時不覺淚盈雙袖。 叫著大哭起來。 甲側:幾千斤力量寫此一筆。 當下地下侍立之人, 無不掩面涕泣, 甲側:旁寫一筆, 更妙!黛玉也哭個不住。 甲側:自然順寫一筆。 蒙側:逼真。 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 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

第三回 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不過說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 如何請醫服藥, 如何送死發喪。 不免賈母又傷感起來, 甲側:妙!蒙側:層層不露, 周密之至。 因說:“我這些兒女, 所疼者獨有你母, 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 連面也不能一見, 今見了你, 我怎不傷心!”說著, 摟了黛玉在懷,

又嗚咽起來。 蒙側:不禁我也跟他哭起。 眾人忙都寬慰解釋, 方略略止住。 甲側:總為黛玉自此不能別往。

黛玉和賈母第一次見面, 連安來不及請, 就被賈母一把摟在懷裡, 抱著痛哭。

于情, 這是賈母的真情流露。 賈敏是賈府當年唯一的嫡出小姐。 連庸俗無趣的王夫人都說:“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 未出閣時, 是何等的嬌生慣養, 是何等的金尊玉貴, 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 如今這幾個姊妹, 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 ”因此書中雖無對賈敏的直接描寫, 但從賈母、黛玉、探春身上都可以遙想出這位賈府小姐的風采。 這樣優秀的女兒英年早逝, 白髮人送黑髮人, 賈母怎會不悲痛?賈母對黛玉的愛, 糅合了對女兒的愛、對外孫女的愛,

還有替早逝的賈敏來疼愛黛玉的那份愛。 黛玉自然是賈母的心肝兒肉了。 脂批道:“總為黛玉自此不能別往。 ”賈母是定會把黛玉留在賈府的, 捨不得她離開自己。

于理, 賈府長幼之間的禮儀是非常森嚴的。 寶玉替賈母去探賈赦的病, 賈赦得從病榻上起來回話, 然後寶玉再向賈赦問安, 一絲不錯。 而賈母未讓黛玉請安就抱著黛玉痛哭的行為, 使黛玉一入府就受到超越禮數的待遇。 隨後, 賈母絲毫不避嫌地對一屋子的兒媳婦、孫子媳婦和孫女說疼愛的兒女只有賈敏一人, 也在向眾人暗示:黛玉在賈府, 決不能被當做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親戚。 賈母又何嘗不知木秀于林, 風必摧之, 她對黛玉異乎尋常的疼愛必會招人妒恨。 可是黛玉在賈府依傍的只有賈母而已,賈母只能把黛玉放在火上烤,確保她不會被風刀霜劍傷害。

第五回 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甲側:妙極!所謂一擊兩鳴法,寶玉身份可知。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甲側:此句寫賈母。便是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亦自較別個不同,甲側:此句妙,細思有多少文章。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

黛玉初入府時,鳳姐還拿捏不准賈母的意思,誇黛玉像嫡親的孫女。再看後文。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反而超過三春,與寶玉齊平。賈母不僅使黛玉擁有了超過親孫女的地位,還早早地就為她留在賈府做足了準備。在黛玉來之前,和寶玉耳鬢廝磨的人是湘雲。可見賈母對於寶二奶奶的人選,最開始屬意的是自己的娘家人。但天有不測風雲,在女兒早逝,女婿也身體堪憂的情況下,賈母于親於疏,都放棄了湘雲轉而培養黛玉和寶玉的感情。所以黛玉來了,和寶玉一起跟著賈母住,一同吃,一同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77057/answer/146721108中,我分析黛玉的婚姻與林家家產息息相關,木石前盟可以為賈林兩家帶來雙贏的局面。賈母不僅是木石前盟的支持者,更是推行者之一。她對於兩個玉兒的感情培養,是煞費苦心的。

第五十八回 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寶玉忙道:“他並沒燒紙錢,原是林妹妹叫他來燒那爛字紙的。你沒看真,反錯告了他。”藕官正沒了主意,見了寶玉,也正添了畏懼,忽聽他反掩飾,心內轉憂成喜,也便硬著口說道:“你很看真是紙錢了麼?我燒的是林姑娘寫壞了的字紙!”那婆子聽如此,亦發狠起來,便彎腰向紙灰中揀那不曾化盡的遺紙,揀了兩點在手內,說道:“你還嘴硬,有據有證在這裡。我只和你廳上講去!”說著,拉了袖子,就拽著要走。寶玉忙把藕官拉住,用拄杖敲開那婆子的手,說道:“你只管拿了那個回去。實告訴你:我昨夜作了一個夢,夢見杏花神和我要一掛白紙錢,不可叫本房人燒,要一個生人替我燒了,我的病就好的快。所以我請了白錢,巴巴兒的和林姑娘煩了他來,替我燒了祝贊。原不許一個人知道的,所以我今日才能起來,偏你看見了。我這會子又不好了,都是你沖了!你還要告他去。藕官,只管去,見了他們你就照依我這話說。等老太太回來,我就說他故意來沖神祗,保佑我早死。”藕官聽了益發得了主意,反倒拉著婆子要走。那婆子聽了這話,忙丟下紙錢,陪笑央告寶玉道:“我原不知道,二爺若回了老太太,我這老婆子豈不完了?我如今回奶奶們去,就說是爺祭神,我看錯了。”寶玉道:“你也不許再回去了,我便不說。”婆子道:“我已經回了,叫我來帶他,我怎好不回去的。也罷,就說我已經叫到了他,林姑娘叫了去了。”寶玉想了一想,方點頭應允。那婆子只得去了。

滴翠亭事件中,寶釵在緊要關頭把黛玉搬出來擋槍,這也是寶姐姐被人詬病的一處黑點。後文中寶玉也在關鍵時刻也搬出黛玉來,難道寶玉也要害黛玉不成?這實則證明了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寶玉是爺,婆子們還能仗著年紀教訓幾句。而寶玉提出燒紙是黛玉的要求,婆子就無話可說了。連婆子向管家媳婦們搪塞,也是說藕官被林姑娘叫去了。基本上是林姑娘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寶玉難道不知此時把黛玉搬出來,她會遭到下人的怨恨嗎?他是知道的。但黛玉在賈府的地位無人敢撼動,下人的妒恨暫時還傷不到她。這也埋下了一個悲劇的伏筆,賈母死後,黛玉能依仗的人太少了。那時積怨已久的下人對這個“不是正經主子”的誹謗,會給她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二 黛玉的生活起居賈母都放在心上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劉姥姥因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劉姥姥道:“這必定是那位哥兒的書房了。”賈母笑指黛玉道:“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劉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這那象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說笑一會,賈母因見窗上紗的顏色舊了,便和王夫人說道:“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

賈母笑指黛玉道:“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每次讀時都會如聞其聲。慈祥的姥姥,帶著一點小驕傲向外人誇著自己的外孫女兒。賈母深切地關心黛玉。她會察覺到窗紗顏色舊了,會囑咐王夫人而不是當家的鳳姐把窗紗換了,會為什麼紗能讓黛玉的屋子更雅致而長篇大論,鳳姐會說話間就命人把紗趕緊取來。對比給寶釵裝扮屋子,賈母只囑咐了鴛鴦。而深知賈母心意的鴛鴦也只是說東西不知在哪裡放著,得慢慢去找。從瀟湘館出來後,賈母特指明早飯去探春的秋爽齋去擺,也是體貼黛玉身子弱又喜潔,早飯就不在黛玉處吃了。隨後賈母又和探春開玩笑:

賈母向薛姨媽笑道:“咱們走罷。他們姊妹們都不大喜歡人來坐著,怕髒了屋子。咱們別沒眼色,正經坐一回子船喝酒去。”說著大家起身便走。探春笑道:“這是那裡的話,求著老太太姨太太來坐坐還不能呢。”賈母笑道:“我的這三丫頭卻好,只有兩個玉兒可惡。回來吃醉了,咱們偏往他們屋裡鬧去。

三個孫女裡,賈母最喜愛的就是探春了,但和兩個玉兒比起來,還是能看出親疏之別。

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 寶玉道:“也沒什麼要緊。不過我想著寶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窩,又不可間斷,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實。雖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經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個風聲,只怕老太太和鳳姐姐說了。我告訴他的,竟沒告訴完了他。如今我聽見一日給你們一兩燕窩,這也就完了。”紫鵑道:“原來是你說了,這又多謝你費心。我們正疑惑,老太太怎麼忽然想起來叫人每一日送一兩燕窩來呢?這就是了。

寶玉在賈母面前一提,賈母就每日一兩的燕窩給黛玉送來。可憐顰兒上無父母教養、下無兄弟姐妹扶持,能得到賈母和寶玉兩人真心的愛護,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 夜間人定後,紫鵑已寬衣臥下之時,悄向黛玉笑道:“寶玉的心倒實,聽見咱們去就那樣起來。”黛玉不答。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裡就算好人家,別的都容易,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脾氣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黛玉啐道:“你這幾天還不乏,趁這會子不歇一歇,還嚼什麼蛆。”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也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黛玉聽了,便說道:“這丫頭今兒不瘋了?怎麼去了幾日,忽然變了一個人。我明兒必回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紫鵑笑道:“我說的是好話,不過叫你心裡留神,並沒叫你去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虧,又有何好處?”說著,竟自睡了。黛玉聽了這話,口內雖如此說,心內未嘗不傷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個盹兒。

賈母對黛玉最深沉的關愛,就是給她亦僕亦友的紫鵑。黛玉初入賈府,只帶了一老一小兩個下人。這並非林家寒酸,通過賈雨村的視角可知黛玉在家時連讀書都有四個伴讀丫鬟。若是林如海讓平時伺候黛玉的下人都跟去,未免顯得他擔心女兒在賈府受委屈,不合禮數。因此黛玉只帶來了兩人到賈府,而賈母也順承其意把身邊的鸚哥給了黛玉。賈母也的確是識人善用,鸚哥也就是紫鵑悉心照料著黛玉,給黛玉帶來生活和精神的溫暖。日日夜夜,都是紫鵑這朵解語花為黛玉端茶奉藥、添衣加炭,連終身大事都主動為她操心。黛玉與紫鵑的相處模式,不似主僕,更似姐妹朋友。而得到賈母親賜丫鬟這樣厚愛的人不多,也就寶玉、湘雲、黛玉三個而已。值得注意的是,除夕時和賈母同席的也是這三人加薛寶琴。其中,湘雲和寶琴都是已經定了親的,賈母選擇在除夕,在賈府遠親近支歡聚一堂的隆重時刻選擇寶玉和黛玉陪自己同席,其深意不言自明。

瀟湘館中的其他婆子丫頭們,為人處事也十分得體,在書中幾次接話都恰到好處。在賈府院落中,都有下人惹是生非,只有黛玉的下人,從未傳出過什麼話柄,生過什麼亂子。這既有黛玉善於管理的功勞,也有賈母撥給黛玉的下人都是精挑細選的緣故。

三 賈母是否屬意過薛家姐妹?

一些讀者因為賈母為寶釵過生日,問寶琴生辰八字等情節,以為賈母對寶二奶奶的人選屬意過薛家姐妹。其實,賈母這個老太太的可敬之處就是疼愛天底下所有的好女孩。她歷經世事,深知女子的不易,便盡可能地去庇護女孩子,讓她們在大觀園自由成長。賈母給寶釵過15歲生日。後文借探春的口說出寶釵和賈母的生日其實在同一天。當年是寶釵的及笄之年,賈母便主動張羅為寶釵慶生,淡化自己的生日,這是賈母體貼晚輩之意。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探春道:“老太太一見了,喜歡的無可不可,已經逼著太太認了乾女兒了。老太太要養活,才剛已經定了。”寶玉喜的忙問:“這果然的?”探春道:“我幾時說過謊!”又笑道:“有了這個好孫女兒,就忘了這孫子了。”

寶琴比起寶釵更符合賈母的審美,賈母對她確實是喜愛的。但寶琴剛來,賈母就逼著王夫人認寶琴為女兒,還要親自養活。在禮法上,寶琴這個幹孫女、乾女兒,一如親生。哪有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自己孫子的道理?賈母一開始就杜絕了寶玉和寶琴的可能性。

第五十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 話未說完,眾人已笑倒在炕上。賈母因又說及寶琴雪下折梅比畫兒上還好,因又細問他的年庚八字並家內景況。薛姨媽度其意思,大約是要與寶玉求配。薛姨媽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許過梅家了,因賈母尚未明說,自己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他從小兒見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嶽都走遍了。他父親是好樂的,各處因有買賣,帶著家眷,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這裡,把他許了梅翰林的兒子,偏第二年他父親就辭世了,他母親又是痰症。”鳳姐也不等說完,便嗐聲跺腳的說:“偏不巧,我正要作個媒呢,又已經許了人家。”賈母笑道:“你要給誰說媒?”鳳姐兒說道:“老祖宗別管,我心裡看准了他們兩個是一對。如今已許了人,說也無益,不如不說罷了。”賈母也知鳳姐兒之意,聽見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大家又閒話了一會方散。一宿無話。

賈母想將寶琴與寶玉求配,這只是薛姨媽心中忖度的。賈母在寶玉黛玉等眾人前,細問寶琴的年庚八字,絲毫不用避嫌,更像是說媒的媒婆。後聞鳳姐也是順承賈母的意思,說要作個媒。賈母也問鳳姐要給誰說媒。可見賈母和鳳姐心中的人選不是賈府的人。更何況,寶玉黛玉聽了這話十分平靜,一點內心活動也沒有,比起從前又哭又鬧大大反常。也是因為他們心裡知道,賈母並不是在為寶玉求配。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後有薛蟠之從弟薛蝌,因當年父親在京時已將胞妹薛寶琴許配都中梅翰林之子為婚,蒙側:寶琴許配梅門,於敘事內先逗一筆,後方不突(實)[然]。此等法脈,識者著眼。正欲進京發嫁,聞得王仁進京,他也帶了妹子隨後趕來。所以今日會齊了來訪投各人親戚。

第五十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 大家進入房中,賈母並不歸坐,只問畫在那裡。惜春因笑回:“天氣寒冷了,膠性皆凝澀不潤,畫了恐不好看,故此收起來。”賈母笑道:“我年下就要的。你別托懶兒,快拿出來給我快畫。”

第五十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 次日雪晴。飯後,賈母又親囑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畫去,趕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罷了。第一要緊把昨日琴兒和丫頭梅花,照模照樣,一筆別錯,快快添上。”惜春聽了雖是為難,只得應了。

其實賈母對寶琴的愛中包含的是對黛玉的疼愛。這要從薛寶琴的婚事說起。寶琴自幼許了京中梅翰林家。但薛梅兩家已久無來往。薛家身為舊世家日漸衰落,而梅翰林家既因科舉入朝做官正是如日中天。所以薛家把原籍的家產變賣一空,拖家帶口都來京中為寶琴送嫁了。到了都中,薛家才知梅家已經外放出去做地方官了。梅家如此冷淡,似有悔婚之意。於是,賈母聽聞寶琴已許給梅家,又結合薛家情況後思慮一夜。第二天吃完早飯就千叮嚀萬囑咐惜春定要把寶琴和丫頭梅花畫在大觀園圖上。因為賈母已想出了一個計畫:寶琴做了王夫人的乾女兒後,不僅成了寶玉的幹妹妹,還成了皇妃元春的幹妹妹。元妃當時正是聖眷優隆,有了這樣一層關係,梅家還會悔寶琴的婚事嗎?而大觀園圖本是要過年賈府女眷覲見元春時,送入宮中以解元春思家之苦的,因此賈母催惜春年下就畫出來,園中眾人要悉數畫在上面。而賈母現在又叮囑加上寶琴和梅花,就是為了進宮呈畫時能讓元春看看寶琴,好日後為寶琴和梅家的婚事照應。從書中的大幅描述寶琴紅雪下折梅的場景和寶琴放紅蝙蝠風箏的情景來看,在賈母的關懷下寶琴最終的確成就了和梅翰林之子的一段好姻緣。寶琴也並非薄命司中人,結局應是幸福美滿的。

賈母如此費心地成全寶琴的婚事,賣給薛家一個極大的人情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薛姨媽隨後認黛玉為女兒,以便作為黛玉的娘家人操持婚事。當時林家已無人為黛玉主婚,賈母再疼愛黛玉也只能以賈家人的身份將她迎娶進來,無法送嫁。更何況,由邢岫煙和薛蝌定親後,邢夫人張羅讓邢岫煙搬出大觀園來看。黛玉和寶玉訂親後,也是需要出府別住的,賈母肯定不會放心。如果做了薛家的乾女兒黛玉就仍可在賈府中居住。賈母為了黛玉真是煞費苦心。

四 賈母談笑間破除金玉良緣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賈母因又寶釵道:“你也去,連你母親也去。長天老日的,在家裡也是睡覺。”寶釵只得答應著。賈母又打發人去請了薛姨媽,順路告訴王夫人,要帶了他們姊妹去。王夫人因一則身上不好,二則預備著元春有人出來,早已回了不去的;聽賈母如今這樣說,笑道:“還是這麼高興。”

清虛觀打醮發生在元春賜端午節禮之後,寶玉和寶釵的禮物是相同的。元春後又命家裡人打醮還願,當天元春會派人出來,王夫人、薛姨媽和薛寶釵本來都要留在家裡的。賈母阻止了薛家母女留在家中。而王夫人聽說賈母要請薛姨媽和寶釵一起打醮後,語氣怪怪地說賈母“還是這麼高興。”她原本以為經過元春的施壓,賈母會因木石前盟受挫而情緒低落。結果賈母樂呵呵領著一大家子去打醮,正面迎戰金玉良緣的發難。

果然,元妃授命的打醮並非重點,在莊嚴肅穆的道觀,竟有道士為寶玉做起媒來了。張道士上與皇上妃子、下與王公大臣交往的道士,他會收到誰的委託來做這個媒?而他提到的小姐正好十五歲,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剛剛過完十五歲生日的寶釵。倘若賈母沒有強著薛家母女也來打醮,張道士恐怕連是誰家女兒都會當場說出來了。

賈母的回答也透露了幾個意思:1.寶玉不能早娶。黛玉年紀還小,她的親事可以拖,寶釵的年紀卻拖不起。2.不管對方根基富貴。薛家是皇商,富而不貴。在多的銀錢賈府也不當回事。賈母就這樣施施然假借和尚的話,把寶玉婚姻的選擇權又握在了自己手裡。後來賈母又拿起金麒麟,問誰家的孩子也帶著這麼一個。輕輕一問破除了金玉良緣的基礎。佩金的姑娘很多,我史家的姑娘不是更有資格結這個金玉良緣?

賈母畢竟是經過風浪的老人家,兩個小人兒就沒這麼沉得住氣。果然,打醮之後寶黛爆發了最大的一次爭吵。寶玉為了斷了“金玉良緣”之說乾脆把玉砸了,黛玉又哭又吐還剪了自己做的玉穗子。對外人運籌帷幄的賈母面對二人的爭吵不由得哭了,她為兩個玉兒暗中操了太多心,兩人竟然還不讓她省心。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老人家急的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自己抱怨著也哭了。這話傳入寶林二人耳內。原來他二人竟是從未聽見過“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這句俗語,如今忽然得了這句話,好似參禪的一般,都低頭細嚼此話的滋味,都不覺潸然泣下。雖不曾會面,然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籲,卻不是人居兩地,情發一心!

賈母對於黛玉深切的愛,對於木石前盟堅定的守護,只會像她說的那樣,閉了眼,斷了氣才罷了。寶黛的愛情悲劇,只會發生在賈母去世之後。我相信賈母是薨逝的,從而來不及為木石前盟下達任何具體的指示。而能讓賈母這樣見慣了風雨的老人家薨逝的,很可能是元妃的死亡。判詞中“榴花”,“相逢大夢歸”等語暗示了元春死的時候,已經懷了孕。元春有孕,無意對這個末世公府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想必賈府上下喜氣洋洋,比才選鳳藻宮時還要熱鬧。在這樣的氣氛下,忽然傳來元春在政治鬥爭中作為棋子被犧牲了,一屍兩命的消息。賈母從大喜轉向大悲而突然去世,王夫人把持賈府權力,開始力主金玉良緣,薛姨媽為了薛家考慮也會唯唯諾諾地附和。賈政出於封建迂腐的性格,在那個沒有自由戀愛的時代,會認為把黛玉留在前途暗淡的賈府有負妹妹妹夫的信任,轉而為黛玉另擇一門好親。寶釵已與黛玉成為知己,無心金玉良緣,卻還是為了薛家被迫嫁給寶玉,一生為薛家所累。鳳姐深知內情,但王夫人已當家,且自身深受被休的危機,自然不會出頭。林家家產消耗殆盡,賈府卻背信棄義,不再遵守當年默認的約定,那時的林妹妹,才會在絕望中淚盡而亡

可是黛玉在賈府依傍的只有賈母而已,賈母只能把黛玉放在火上烤,確保她不會被風刀霜劍傷害。

第五回 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甲側:妙極!所謂一擊兩鳴法,寶玉身份可知。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甲側:此句寫賈母。便是寶玉和黛玉二人之親密友愛,亦自較別個不同,甲側:此句妙,細思有多少文章。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

黛玉初入府時,鳳姐還拿捏不准賈母的意思,誇黛玉像嫡親的孫女。再看後文。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反而超過三春,與寶玉齊平。賈母不僅使黛玉擁有了超過親孫女的地位,還早早地就為她留在賈府做足了準備。在黛玉來之前,和寶玉耳鬢廝磨的人是湘雲。可見賈母對於寶二奶奶的人選,最開始屬意的是自己的娘家人。但天有不測風雲,在女兒早逝,女婿也身體堪憂的情況下,賈母于親於疏,都放棄了湘雲轉而培養黛玉和寶玉的感情。所以黛玉來了,和寶玉一起跟著賈母住,一同吃,一同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77057/answer/146721108中,我分析黛玉的婚姻與林家家產息息相關,木石前盟可以為賈林兩家帶來雙贏的局面。賈母不僅是木石前盟的支持者,更是推行者之一。她對於兩個玉兒的感情培養,是煞費苦心的。

第五十八回 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寶玉忙道:“他並沒燒紙錢,原是林妹妹叫他來燒那爛字紙的。你沒看真,反錯告了他。”藕官正沒了主意,見了寶玉,也正添了畏懼,忽聽他反掩飾,心內轉憂成喜,也便硬著口說道:“你很看真是紙錢了麼?我燒的是林姑娘寫壞了的字紙!”那婆子聽如此,亦發狠起來,便彎腰向紙灰中揀那不曾化盡的遺紙,揀了兩點在手內,說道:“你還嘴硬,有據有證在這裡。我只和你廳上講去!”說著,拉了袖子,就拽著要走。寶玉忙把藕官拉住,用拄杖敲開那婆子的手,說道:“你只管拿了那個回去。實告訴你:我昨夜作了一個夢,夢見杏花神和我要一掛白紙錢,不可叫本房人燒,要一個生人替我燒了,我的病就好的快。所以我請了白錢,巴巴兒的和林姑娘煩了他來,替我燒了祝贊。原不許一個人知道的,所以我今日才能起來,偏你看見了。我這會子又不好了,都是你沖了!你還要告他去。藕官,只管去,見了他們你就照依我這話說。等老太太回來,我就說他故意來沖神祗,保佑我早死。”藕官聽了益發得了主意,反倒拉著婆子要走。那婆子聽了這話,忙丟下紙錢,陪笑央告寶玉道:“我原不知道,二爺若回了老太太,我這老婆子豈不完了?我如今回奶奶們去,就說是爺祭神,我看錯了。”寶玉道:“你也不許再回去了,我便不說。”婆子道:“我已經回了,叫我來帶他,我怎好不回去的。也罷,就說我已經叫到了他,林姑娘叫了去了。”寶玉想了一想,方點頭應允。那婆子只得去了。

滴翠亭事件中,寶釵在緊要關頭把黛玉搬出來擋槍,這也是寶姐姐被人詬病的一處黑點。後文中寶玉也在關鍵時刻也搬出黛玉來,難道寶玉也要害黛玉不成?這實則證明了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寶玉是爺,婆子們還能仗著年紀教訓幾句。而寶玉提出燒紙是黛玉的要求,婆子就無話可說了。連婆子向管家媳婦們搪塞,也是說藕官被林姑娘叫去了。基本上是林姑娘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寶玉難道不知此時把黛玉搬出來,她會遭到下人的怨恨嗎?他是知道的。但黛玉在賈府的地位無人敢撼動,下人的妒恨暫時還傷不到她。這也埋下了一個悲劇的伏筆,賈母死後,黛玉能依仗的人太少了。那時積怨已久的下人對這個“不是正經主子”的誹謗,會給她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二 黛玉的生活起居賈母都放在心上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劉姥姥因見窗下案上設著筆硯,又見書架上磊著滿滿的書,劉姥姥道:“這必定是那位哥兒的書房了。”賈母笑指黛玉道:“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劉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這那象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說笑一會,賈母因見窗上紗的顏色舊了,便和王夫人說道:“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我記得咱們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呢,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了。”

賈母笑指黛玉道:“這是我這外孫女兒的屋子。”每次讀時都會如聞其聲。慈祥的姥姥,帶著一點小驕傲向外人誇著自己的外孫女兒。賈母深切地關心黛玉。她會察覺到窗紗顏色舊了,會囑咐王夫人而不是當家的鳳姐把窗紗換了,會為什麼紗能讓黛玉的屋子更雅致而長篇大論,鳳姐會說話間就命人把紗趕緊取來。對比給寶釵裝扮屋子,賈母只囑咐了鴛鴦。而深知賈母心意的鴛鴦也只是說東西不知在哪裡放著,得慢慢去找。從瀟湘館出來後,賈母特指明早飯去探春的秋爽齋去擺,也是體貼黛玉身子弱又喜潔,早飯就不在黛玉處吃了。隨後賈母又和探春開玩笑:

賈母向薛姨媽笑道:“咱們走罷。他們姊妹們都不大喜歡人來坐著,怕髒了屋子。咱們別沒眼色,正經坐一回子船喝酒去。”說著大家起身便走。探春笑道:“這是那裡的話,求著老太太姨太太來坐坐還不能呢。”賈母笑道:“我的這三丫頭卻好,只有兩個玉兒可惡。回來吃醉了,咱們偏往他們屋裡鬧去。

三個孫女裡,賈母最喜愛的就是探春了,但和兩個玉兒比起來,還是能看出親疏之別。

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 寶玉道:“也沒什麼要緊。不過我想著寶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窩,又不可間斷,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實。雖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經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個風聲,只怕老太太和鳳姐姐說了。我告訴他的,竟沒告訴完了他。如今我聽見一日給你們一兩燕窩,這也就完了。”紫鵑道:“原來是你說了,這又多謝你費心。我們正疑惑,老太太怎麼忽然想起來叫人每一日送一兩燕窩來呢?這就是了。

寶玉在賈母面前一提,賈母就每日一兩的燕窩給黛玉送來。可憐顰兒上無父母教養、下無兄弟姐妹扶持,能得到賈母和寶玉兩人真心的愛護,也算不幸中的萬幸了。

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莽玉 夜間人定後,紫鵑已寬衣臥下之時,悄向黛玉笑道:“寶玉的心倒實,聽見咱們去就那樣起來。”黛玉不答。紫鵑停了半晌,自言自語的說道:“一動不如一靜。我們這裡就算好人家,別的都容易,最難得的是從小兒一處長大,脾氣情性都彼此知道的了。”黛玉啐道:“你這幾天還不乏,趁這會子不歇一歇,還嚼什麼蛆。”紫鵑笑道:“倒不是白嚼蛆,我倒是一片真心為姑娘。替你愁了這幾年了,無父母無兄弟,誰是知疼著熱的人?趁早兒老太太還明白硬朗的時節,作定了大事要緊。俗語說‘老健春寒秋後熱’,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趁心如意呢。公子王孫雖多,那一個不是三房五妾,今兒朝東,明兒朝西?要一個天仙來,也不過三夜五夕,也丟在脖子後頭了,甚至於為妾為丫頭反目成仇的。若娘家有人有勢的還好些,若是姑娘這樣的人,有老太太一日還好一日,若沒了老太太,也只是憑人去欺負了。所以說,拿主意要緊。姑娘是個明白人,豈不聞俗語說:‘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黛玉聽了,便說道:“這丫頭今兒不瘋了?怎麼去了幾日,忽然變了一個人。我明兒必回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紫鵑笑道:“我說的是好話,不過叫你心裡留神,並沒叫你去為非作歹,何苦回老太太,叫我吃了虧,又有何好處?”說著,竟自睡了。黛玉聽了這話,口內雖如此說,心內未嘗不傷感,待他睡了,便直泣了一夜,至天明方打了一個盹兒。

賈母對黛玉最深沉的關愛,就是給她亦僕亦友的紫鵑。黛玉初入賈府,只帶了一老一小兩個下人。這並非林家寒酸,通過賈雨村的視角可知黛玉在家時連讀書都有四個伴讀丫鬟。若是林如海讓平時伺候黛玉的下人都跟去,未免顯得他擔心女兒在賈府受委屈,不合禮數。因此黛玉只帶來了兩人到賈府,而賈母也順承其意把身邊的鸚哥給了黛玉。賈母也的確是識人善用,鸚哥也就是紫鵑悉心照料著黛玉,給黛玉帶來生活和精神的溫暖。日日夜夜,都是紫鵑這朵解語花為黛玉端茶奉藥、添衣加炭,連終身大事都主動為她操心。黛玉與紫鵑的相處模式,不似主僕,更似姐妹朋友。而得到賈母親賜丫鬟這樣厚愛的人不多,也就寶玉、湘雲、黛玉三個而已。值得注意的是,除夕時和賈母同席的也是這三人加薛寶琴。其中,湘雲和寶琴都是已經定了親的,賈母選擇在除夕,在賈府遠親近支歡聚一堂的隆重時刻選擇寶玉和黛玉陪自己同席,其深意不言自明。

瀟湘館中的其他婆子丫頭們,為人處事也十分得體,在書中幾次接話都恰到好處。在賈府院落中,都有下人惹是生非,只有黛玉的下人,從未傳出過什麼話柄,生過什麼亂子。這既有黛玉善於管理的功勞,也有賈母撥給黛玉的下人都是精挑細選的緣故。

三 賈母是否屬意過薛家姐妹?

一些讀者因為賈母為寶釵過生日,問寶琴生辰八字等情節,以為賈母對寶二奶奶的人選屬意過薛家姐妹。其實,賈母這個老太太的可敬之處就是疼愛天底下所有的好女孩。她歷經世事,深知女子的不易,便盡可能地去庇護女孩子,讓她們在大觀園自由成長。賈母給寶釵過15歲生日。後文借探春的口說出寶釵和賈母的生日其實在同一天。當年是寶釵的及笄之年,賈母便主動張羅為寶釵慶生,淡化自己的生日,這是賈母體貼晚輩之意。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探春道:“老太太一見了,喜歡的無可不可,已經逼著太太認了乾女兒了。老太太要養活,才剛已經定了。”寶玉喜的忙問:“這果然的?”探春道:“我幾時說過謊!”又笑道:“有了這個好孫女兒,就忘了這孫子了。”

寶琴比起寶釵更符合賈母的審美,賈母對她確實是喜愛的。但寶琴剛來,賈母就逼著王夫人認寶琴為女兒,還要親自養活。在禮法上,寶琴這個幹孫女、乾女兒,一如親生。哪有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自己孫子的道理?賈母一開始就杜絕了寶玉和寶琴的可能性。

第五十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 話未說完,眾人已笑倒在炕上。賈母因又說及寶琴雪下折梅比畫兒上還好,因又細問他的年庚八字並家內景況。薛姨媽度其意思,大約是要與寶玉求配。薛姨媽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許過梅家了,因賈母尚未明說,自己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賈母道:“可惜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他從小兒見的世面倒多,跟他父母四山五嶽都走遍了。他父親是好樂的,各處因有買賣,帶著家眷,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這裡,把他許了梅翰林的兒子,偏第二年他父親就辭世了,他母親又是痰症。”鳳姐也不等說完,便嗐聲跺腳的說:“偏不巧,我正要作個媒呢,又已經許了人家。”賈母笑道:“你要給誰說媒?”鳳姐兒說道:“老祖宗別管,我心裡看准了他們兩個是一對。如今已許了人,說也無益,不如不說罷了。”賈母也知鳳姐兒之意,聽見已有了人家,也就不提了。大家又閒話了一會方散。一宿無話。

賈母想將寶琴與寶玉求配,這只是薛姨媽心中忖度的。賈母在寶玉黛玉等眾人前,細問寶琴的年庚八字,絲毫不用避嫌,更像是說媒的媒婆。後聞鳳姐也是順承賈母的意思,說要作個媒。賈母也問鳳姐要給誰說媒。可見賈母和鳳姐心中的人選不是賈府的人。更何況,寶玉黛玉聽了這話十分平靜,一點內心活動也沒有,比起從前又哭又鬧大大反常。也是因為他們心裡知道,賈母並不是在為寶玉求配。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後有薛蟠之從弟薛蝌,因當年父親在京時已將胞妹薛寶琴許配都中梅翰林之子為婚,蒙側:寶琴許配梅門,於敘事內先逗一筆,後方不突(實)[然]。此等法脈,識者著眼。正欲進京發嫁,聞得王仁進京,他也帶了妹子隨後趕來。所以今日會齊了來訪投各人親戚。

第五十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 大家進入房中,賈母並不歸坐,只問畫在那裡。惜春因笑回:“天氣寒冷了,膠性皆凝澀不潤,畫了恐不好看,故此收起來。”賈母笑道:“我年下就要的。你別托懶兒,快拿出來給我快畫。”

第五十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 次日雪晴。飯後,賈母又親囑惜春:“不管冷暖,你只畫去,趕到年下,十分不能便罷了。第一要緊把昨日琴兒和丫頭梅花,照模照樣,一筆別錯,快快添上。”惜春聽了雖是為難,只得應了。

其實賈母對寶琴的愛中包含的是對黛玉的疼愛。這要從薛寶琴的婚事說起。寶琴自幼許了京中梅翰林家。但薛梅兩家已久無來往。薛家身為舊世家日漸衰落,而梅翰林家既因科舉入朝做官正是如日中天。所以薛家把原籍的家產變賣一空,拖家帶口都來京中為寶琴送嫁了。到了都中,薛家才知梅家已經外放出去做地方官了。梅家如此冷淡,似有悔婚之意。於是,賈母聽聞寶琴已許給梅家,又結合薛家情況後思慮一夜。第二天吃完早飯就千叮嚀萬囑咐惜春定要把寶琴和丫頭梅花畫在大觀園圖上。因為賈母已想出了一個計畫:寶琴做了王夫人的乾女兒後,不僅成了寶玉的幹妹妹,還成了皇妃元春的幹妹妹。元妃當時正是聖眷優隆,有了這樣一層關係,梅家還會悔寶琴的婚事嗎?而大觀園圖本是要過年賈府女眷覲見元春時,送入宮中以解元春思家之苦的,因此賈母催惜春年下就畫出來,園中眾人要悉數畫在上面。而賈母現在又叮囑加上寶琴和梅花,就是為了進宮呈畫時能讓元春看看寶琴,好日後為寶琴和梅家的婚事照應。從書中的大幅描述寶琴紅雪下折梅的場景和寶琴放紅蝙蝠風箏的情景來看,在賈母的關懷下寶琴最終的確成就了和梅翰林之子的一段好姻緣。寶琴也並非薄命司中人,結局應是幸福美滿的。

賈母如此費心地成全寶琴的婚事,賣給薛家一個極大的人情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薛姨媽隨後認黛玉為女兒,以便作為黛玉的娘家人操持婚事。當時林家已無人為黛玉主婚,賈母再疼愛黛玉也只能以賈家人的身份將她迎娶進來,無法送嫁。更何況,由邢岫煙和薛蝌定親後,邢夫人張羅讓邢岫煙搬出大觀園來看。黛玉和寶玉訂親後,也是需要出府別住的,賈母肯定不會放心。如果做了薛家的乾女兒黛玉就仍可在賈府中居住。賈母為了黛玉真是煞費苦心。

四 賈母談笑間破除金玉良緣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賈母因又寶釵道:“你也去,連你母親也去。長天老日的,在家裡也是睡覺。”寶釵只得答應著。賈母又打發人去請了薛姨媽,順路告訴王夫人,要帶了他們姊妹去。王夫人因一則身上不好,二則預備著元春有人出來,早已回了不去的;聽賈母如今這樣說,笑道:“還是這麼高興。”

清虛觀打醮發生在元春賜端午節禮之後,寶玉和寶釵的禮物是相同的。元春後又命家裡人打醮還願,當天元春會派人出來,王夫人、薛姨媽和薛寶釵本來都要留在家裡的。賈母阻止了薛家母女留在家中。而王夫人聽說賈母要請薛姨媽和寶釵一起打醮後,語氣怪怪地說賈母“還是這麼高興。”她原本以為經過元春的施壓,賈母會因木石前盟受挫而情緒低落。結果賈母樂呵呵領著一大家子去打醮,正面迎戰金玉良緣的發難。

果然,元妃授命的打醮並非重點,在莊嚴肅穆的道觀,竟有道士為寶玉做起媒來了。張道士上與皇上妃子、下與王公大臣交往的道士,他會收到誰的委託來做這個媒?而他提到的小姐正好十五歲,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剛剛過完十五歲生日的寶釵。倘若賈母沒有強著薛家母女也來打醮,張道士恐怕連是誰家女兒都會當場說出來了。

賈母的回答也透露了幾個意思:1.寶玉不能早娶。黛玉年紀還小,她的親事可以拖,寶釵的年紀卻拖不起。2.不管對方根基富貴。薛家是皇商,富而不貴。在多的銀錢賈府也不當回事。賈母就這樣施施然假借和尚的話,把寶玉婚姻的選擇權又握在了自己手裡。後來賈母又拿起金麒麟,問誰家的孩子也帶著這麼一個。輕輕一問破除了金玉良緣的基礎。佩金的姑娘很多,我史家的姑娘不是更有資格結這個金玉良緣?

賈母畢竟是經過風浪的老人家,兩個小人兒就沒這麼沉得住氣。果然,打醮之後寶黛爆發了最大的一次爭吵。寶玉為了斷了“金玉良緣”之說乾脆把玉砸了,黛玉又哭又吐還剪了自己做的玉穗子。對外人運籌帷幄的賈母面對二人的爭吵不由得哭了,她為兩個玉兒暗中操了太多心,兩人竟然還不讓她省心。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老人家急的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自己抱怨著也哭了。這話傳入寶林二人耳內。原來他二人竟是從未聽見過“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這句俗語,如今忽然得了這句話,好似參禪的一般,都低頭細嚼此話的滋味,都不覺潸然泣下。雖不曾會面,然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籲,卻不是人居兩地,情發一心!

賈母對於黛玉深切的愛,對於木石前盟堅定的守護,只會像她說的那樣,閉了眼,斷了氣才罷了。寶黛的愛情悲劇,只會發生在賈母去世之後。我相信賈母是薨逝的,從而來不及為木石前盟下達任何具體的指示。而能讓賈母這樣見慣了風雨的老人家薨逝的,很可能是元妃的死亡。判詞中“榴花”,“相逢大夢歸”等語暗示了元春死的時候,已經懷了孕。元春有孕,無意對這個末世公府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想必賈府上下喜氣洋洋,比才選鳳藻宮時還要熱鬧。在這樣的氣氛下,忽然傳來元春在政治鬥爭中作為棋子被犧牲了,一屍兩命的消息。賈母從大喜轉向大悲而突然去世,王夫人把持賈府權力,開始力主金玉良緣,薛姨媽為了薛家考慮也會唯唯諾諾地附和。賈政出於封建迂腐的性格,在那個沒有自由戀愛的時代,會認為把黛玉留在前途暗淡的賈府有負妹妹妹夫的信任,轉而為黛玉另擇一門好親。寶釵已與黛玉成為知己,無心金玉良緣,卻還是為了薛家被迫嫁給寶玉,一生為薛家所累。鳳姐深知內情,但王夫人已當家,且自身深受被休的危機,自然不會出頭。林家家產消耗殆盡,賈府卻背信棄義,不再遵守當年默認的約定,那時的林妹妹,才會在絕望中淚盡而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