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芳華》不同的年代有著相同的人性

趁著《芳華》熱, 於是去影院看了。 沒想到我這個一般一進影院就瞌睡的人, 自影片一開始就被吸引住, 兩個多小時耳聰目明, 全神貫注……

然而, 走出影院, 心裡沉重得很, 許久許久都沉默著。 不光是被劇情感動, 而是需要時間慢慢理清:劇作者嚴歌苓和導演馮小剛, 他們那近乎“白描”的敘述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電影一公映, 影評就像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有的說, 電影反映的是我們的青春年華。 ----- 這話等於沒說, 不深挖作品的道德取向, 算不得影評。

有的說, 電影寫了“五個層次”的人:最差的是不分是非的現實主義者,

其次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三是明明白白活著的普通人, 四是奉獻大於索取的善良人, 五是或至善、或至惡的人。 ----- 這有點像開中藥鋪子有味道, 人是一類類分清楚了, 但並沒有指出我們的社會需要哪一種人, 只說, 讀者你對號入座吧!

有的說, 電影表現的是人性, 是表現善良, 與如何對待善良。

我覺得這種評介是中肯的。

作者沒有寫“如何對待善良”, 這個取向, 他交給了讀者自己判斷取捨;電影只說故事, 這是作者和導演的高明之處。

主人翁劉峰是怎樣善良的?他任勞任怨, 為他人奉獻多, 向社會索取少。 文工團食堂吃餃子, 一般人撈完整的吃, 他卻撈破皮的, 把好餃子讓給別人;集體大事小事, 他都搶著幹, 連炊事班的豬跑了, 也點名找他幫著追;有戰友結婚女方提出必須買沙發, 而戰友手頭拮据, 他就用自己家傳的木匠手藝, 為戰友做了一套;在抗洪搶險中, 他的腰受了傷, 當文工團指定讓他到軍事院校進修的時候, 他卻把這個名額讓給了他人……

劉峰是大家眼中的“活雷鋒”。

然而就是這個“活雷鋒”, 在一次對一個女文工團員正常表白愛情時, 被人誣告成“耍流氓”, 他背著處分被分配到了南疆前線。 在一次戰鬥中, 他不幸失去了右臂, “光榮”退伍。 回到地方, 他艱難度日, 日子過得緊巴, 最後, 老婆也和一個跑長途車的司機跑了!

影片中另一個善良人是女舞蹈演員何小萍。 她是文工團的新人, 出身低微, 做人低調自律。 但僅僅由於她在發新軍裝前沒經允許拿了同室戰友的軍裝去照了張相, 又因為她排練中汗大味兒大, 長期被人取笑, 男演員拒絕與她合舞……就這麼個單純的小姑娘, 在文工團一天舒心日子也沒有過!她被調離文工團, 送到前線野戰醫院。 戰鬥打響, 她奮不顧身搶救傷患, 面對腥風血雨, 不幸患上了精神病……

影片結束時, 大致交代了幾個劇中人的命運結局:

一對官二代, 兩個軍區副司令的孩子結婚了, 因為父親的路子, 男方在海南三亞當房地產老闆, 女方閑下來專心帶孩子;

一個文工團的寫稿子出壁報的宣傳骨幹, 自己開起了書店, 當上了小老闆;

一個人靚、會來事的業務尖子, 嫁給了一個海外華人富商, 到國外當太太去了;

……

只有善良人、殘傷軍人劉峰背井離鄉跑到海口蹬三輪拉貨;另一個善良人何小萍精神病好轉後, 來到劉峰身邊, 默默擔負起照顧這個殘疾戰友的擔子。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

不是說“好心有好報”嗎?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影片讓我們看到的是善良的好人,還是在過弱人一等,低眉順眼、貧困難捱的生活……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大學校、大熔爐”裡,這麼正統的地方尚且如此,那在地方上將會怎樣?我們的社會怎麼了?應該怎麼反省?應該提倡什麼?

絮我悲觀:影片說的是近半個世紀的故事,而我們的社會道德崇尚與追求,儘管上頭不停地宣傳,為什麼總還不能很好地得到糾正?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時不時聽到見義勇為者被打、做好事者被訛、老實同學被揍、面對貧弱人群是事不關己的冷漠……這些讓人心寒的資訊。

我們的社會還能改變嗎?正面的、善良的、充滿人性光輝的好人好人事一直在宣傳,但效果顯現著實是慢。我們也許是不能太急,但我們眼前的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恐怕是等不到“世界充滿愛”的那一天了。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

不是說“好心有好報”嗎?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影片讓我們看到的是善良的好人,還是在過弱人一等,低眉順眼、貧困難捱的生活……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大學校、大熔爐”裡,這麼正統的地方尚且如此,那在地方上將會怎樣?我們的社會怎麼了?應該怎麼反省?應該提倡什麼?

絮我悲觀:影片說的是近半個世紀的故事,而我們的社會道德崇尚與追求,儘管上頭不停地宣傳,為什麼總還不能很好地得到糾正?直到今天,我們還是時不時聽到見義勇為者被打、做好事者被訛、老實同學被揍、面對貧弱人群是事不關己的冷漠……這些讓人心寒的資訊。

我們的社會還能改變嗎?正面的、善良的、充滿人性光輝的好人好人事一直在宣傳,但效果顯現著實是慢。我們也許是不能太急,但我們眼前的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恐怕是等不到“世界充滿愛”的那一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