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冬至將至,你準備好了嗎?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 是中國古老的24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冬至過後, 白晝漸長, 是個吉祥的好日子。 逐漸演變成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在這一天, 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飯, 其樂融融。

冬至民俗

賀冬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 君子安身靜體, 百官絕事。 ”還要挑選“能之士”, 鼓瑟吹笙, 奏“黃鐘之律”, 以示慶賀。 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 親朋各以美食相贈, 相互拜訪, 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祭祀

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 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 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 皇帝均有祭天大典, 謂之“冬至郊天”。 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 而且還要互相祝賀, 就像元旦一樣。

冬至飲食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光匆匆, 冬至不吃, 更待何時?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 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祭祀、吃粽子、湯圓、“食冬”等習慣。 這裡是否有你家鄉的味道呢?

餃子

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回到南陽時, 正值大雪紛飛的冬天, 他看見南陽鄉親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 心裡非常難過, 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 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裡煮熟, 撈出來剁碎, 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 再放下鍋裡煮熟, 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 服食後, 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 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 是故形成吃餃子這種習俗。

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 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在欽州,冬至也是當地一重大的節日哦!那麼,在欽州冬至,當地的人們都在做什麼呢?一起去瞧瞧吧!

少不了的就是包米粽吃咯!豬肉芝麻餡、豬肉綠豆餡,豬肉紅豆餡......哇!小編都想流口水啦!

中午時分,陸陸續續祭祖的鞭炮聲開始響起,家家戶戶拿著豐盛的祭品祭拜祖先。

最後便是各家各戶備辦盛宴啦!菜肴眾多,有“十大碗”甚至“十二大碗”。雞、鴨、魚、扣肉、豬腳羊肉......還有太多了,小編就不全部點出啦!

如今,有多少人,帶著夢想遠離家鄉。有多少人,拼搏一年難享團聚。漫天風雪,嚴酷寒冬,在這個日子裡最幸福的時刻,不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著媽媽做的飯菜,聽著媽媽的嘮叨,陪著老爸嘮嗑……冬至將近,遠在他鄉的小夥伴們,記得給家人打個電話,發個祝福哈!

▍圖片:來源於網路

▍商業合作:0777-2885066

▍投稿郵箱:qzlyw@sina.cn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湯圓

湯圓是冬至的必備食品。這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 著團圓、圓滿,冬至吃的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在欽州,冬至也是當地一重大的節日哦!那麼,在欽州冬至,當地的人們都在做什麼呢?一起去瞧瞧吧!

少不了的就是包米粽吃咯!豬肉芝麻餡、豬肉綠豆餡,豬肉紅豆餡......哇!小編都想流口水啦!

中午時分,陸陸續續祭祖的鞭炮聲開始響起,家家戶戶拿著豐盛的祭品祭拜祖先。

最後便是各家各戶備辦盛宴啦!菜肴眾多,有“十大碗”甚至“十二大碗”。雞、鴨、魚、扣肉、豬腳羊肉......還有太多了,小編就不全部點出啦!

如今,有多少人,帶著夢想遠離家鄉。有多少人,拼搏一年難享團聚。漫天風雪,嚴酷寒冬,在這個日子裡最幸福的時刻,不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著媽媽做的飯菜,聽著媽媽的嘮叨,陪著老爸嘮嗑……冬至將近,遠在他鄉的小夥伴們,記得給家人打個電話,發個祝福哈!

▍圖片:來源於網路

▍商業合作:0777-2885066

▍投稿郵箱:qzlyw@sina.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