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三年後要收房產稅?有人盼房價跌,有人怕交不起稅,你怎麼看?

貓哥的朋友圈又被刷屏了。

因為房地產稅。

事情起因是這樣的。 今天《人民日報》第七版(理論版)刊發了財政部部長肖捷的一篇文章,

提為《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一篇很好的文章, 值得細細體會。

但有意思的是, 所有人都只注意到了這一小段:“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 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 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房地產稅, 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 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房地產稅制度。 ”

以及這句“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按照黨中央審議通過的《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意見》的要求, 新開徵稅種, 一律由法律進行規範;將現行由國務院行政法規規範的稅種上升為由法律規範, 同時廢止有關稅收條例。 力爭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式, 2020年完成‘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改革任務。

於是大家就根據上下文得出結論:2020年就要開徵房地產稅了。

然後就是討論房價會不會因此暴跌, 手裡有多套房子的人會不會因此拋售, 到2020年買房能不能撿到大便宜。

總之, 炸鍋了。

01

房地產稅、房產稅一字之差, 差別還是蠻大的

1

房地產稅

我們可以看作是關於房地產取得-流轉-保有三個環節的稅總和。 各國對房地產的稅收課征一般是在這三個環節:

❶ 其中取得環節包括房地產用地取得、房地產開發等;

❷ 流轉主要指房地產轉讓、贈與、繼承等;

❸ 保有指持續地持有房地產的產權。

三環節稅賦均衡是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保證。 在不同的國家、地區其名稱不盡相同, 有的稱“物業稅” “不動產稅”或“房地產稅”。

2

房產稅

狹義的房產稅是“個人住房房產稅”, 是在上述3個環節裡的“保有”, 是對個人住房的所有者或使用者每年按財產評估值的一定比率徵收稅款, 是國際上常用的地方政府收入來源。

前者範圍很廣, 具體的稅種很多;後者就是大家最關心的——自己手裡的房要不要交稅, 要交多少稅。

從字面上看, 肖部長所說的“房地產稅”更加側重的是針對房子保有環節所徵收的稅種, 就是向手裡有房的人徵收。 如果開徵的話, 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都要交, 按照“評估值”徵收, 同時“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

減少建設、交易環節的稅, 增加持有房子的稅。 也就是降低“取得、流轉”的稅, 增加“保有”的稅。

這對手裡有多套房子的人來說, 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但具體影響, 還是要等到徵稅方案出臺和通過時候, 才能知道。 比如“評估值”如何確定?稅率多少?唯一自住房要不要徵收?是人均超過多少平米才徵收, 還是一視同仁?不同省市的稅率是否相同?

貓哥研究了下, 稅種應該是在中央統一安排下, 地方有更多自主權的稅種。 很難做到全國一模一樣。 因為北京一套房的價錢和黑龍江雞西市的肯定不一樣, 北京一般家庭人均30平米可能就不錯了, 可一些三四線城市可能手裡有3、4套房。

所以, 在官方沒有更多消息的情況下, 大家猜也是瞎猜。

要知道, 房地產稅的稅制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幾年, 從肖部長還是副部長時候就說“已成定局”:

隨著時光流逝, 漸漸的人們就混淆了“房地產稅”和“房產稅”的區別。 直到2010年重慶、上海陸續開徵針對部分房產的房產稅才算是真正落地試點。

到了謝旭人部長時代, 就說要逐步推開:

貓哥要插一句話:每任財政部部長都會就稅制改革問題在權威媒體的“理論版”發表文章, 內容廣泛, 房地產稅一般只是其中一個小節。

但也是外界最關注的。

貓哥檢索了下,對個人住房開徵房產稅的改革主要是針對1986年由國務院頒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擴大房產稅的徵稅範圍,由原來對城鎮經營性房屋和出租房屋徵稅擴大到對居民居住的個人住宅也要徵稅,其次對住宅房產稅的計稅依據、稅率、減免稅,徵收方法等進行改革。

這項改革是“十二五規劃”中財稅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在已經“十三五”了 。

很多人說“房地產稅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一部分”,其實,從上面這個“新聞”可知,12年前就“成定局”的稅種,說了十幾年了,現在加快了落實速度。

原因很可能還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02

房產稅真正什麼時候出臺?

根據肖部長的文章,房地產稅裡的“房產稅”可能是在2019年完成立法程式,2020年“完成改革任務”。

今年年初,國土部表示:“今年要鞏固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成果,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全部接入國家級資訊平臺,全面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資訊平臺四統一。”

國土部表示,2018年前,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行,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

一直有人說,房產稅未能全面開徵的原因是“搞不清楚人們手裡有多少套房”,所以一直有人認為,不動產登記資訊實現全國聯網、部分人可查詢等功能,這將是開徵房產稅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不過,國土部不動產登記中心市場監測處處長盧靜認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際上是在鼓勵和保護人們持有產業,其制度設計的初衷並未與開徵房地產稅相掛鉤,更不是為了徵收房地產稅。“雖然不動產統一登記客觀上有利於摸清房地產家底,為房地產稅的出臺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但是不動產統一登記並不是開徵房地產稅的必要環節和條件。”

那麼,在時間節點上,房產稅開徵的信號是什麼呢?

讓我們聽聽任志強怎麼說。在之前的一次採訪裡,任志強說:

中國有沒有房產稅?有,1951年的時候,內政部下達了一個實行房產稅的命令,這個命令到文革以後,到1986年又重新做了一次修改,就是現在執行的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

根據暫行條例,是對居民住房免征房產稅,而不是說中國沒有房地產稅,只是對住宅部分,不用收。

因為從 1951年起,對非住宅部分的房產稅做了四次剝離。

第一次剝離大概是1954-1956年期間,有了工商稅,這個之前是沒有工商稅的,工商稅是從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一種稅;

第二個剝離是教育附加和城市維護事業稅,也是從原有的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

第三個是我們後來增加的土地使用稅以及耕地占用費,這兩項也是。

換句話說,要想實行房產稅,最少應該把從過去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 4-5種稅先取消,為什麼物業費不叫房地產稅,就是想回避過去從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好幾個稅種。

因此大家不用關心房地產稅什麼時候出臺,只用關心那幾個從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稅種什麼時候取消,那邊取消了這邊就要收了,那邊如果不取消, 再怎麼吵吵房地產稅也出不了台。

03

房地產稅能降房價嗎?

相信大家關心房產稅,也不是想看看國家收了多少稅,而是想知道,房產稅能不能降房價。

貓哥說了不算,就看看大咖們怎麼說:

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

那麼多有房產稅的國家,沒有一個經濟體或者國家是因為征了房產稅房價就能夠抑制住。

胡祖六和哈繼銘這兩個曾在國際組織工作的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

沒有一個國家或者經濟體是靠房產稅能夠把住房價格抑制住的。上海、重慶都收了房產稅,上海房價上漲,重慶房價上漲,也沒有比別的地方漲的就小了。中國的經驗和國外的經驗已經證明了房產稅沒有抑制房價的功能。不能期望房產稅在這方面發揮多大作用。

任志強:

美國的房地產稅最高的是紐約,大概6%,911之前大概 2%不到,因為911 提到了4%,後來又提到了6%,但是紐約房價也是美國最高的,從美國開始徵收房地產稅,如果房價指數為100的話,現在大概是312,房產稅對抑制房價沒有任何作用。

幾位大佬都說不能降房價。但也有人不完全同意,比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就認為:

“對於多套住房持有行為進行干預。換而言之,能夠有效地引導購房預期。能夠對房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徵稅背後,勢必會對各類需求進行管制,這樣部分熱點城市熱點專案的炒作現象會減少,相應地房價上漲的壓力也會減少。”

04

要交稅了,你會買哪裡的房子?

說實在的,關於房子和房價,貓哥已經說了很多。每次看到“要變天了!”、“驚爆”等之類的標題都很無語。但畢竟,房子基本上是一個家庭最重要最大的資產配置了,什麼時候買,在哪買,要投資的話在哪買都是大熱點話題。

所以房地產稅新聞一出,又是各種“變天”標題了。

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的朋友,買房了的擔心要貶值了要被套牢了,沒買的可能竊喜準備什麼時候“抄底”。中國人愛房子是愛得深沉。基本每輪政策出臺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房子。

其實,最近對北京影響最大的還是今年供地規模是去年的7倍,未來兩三年,總共將有6-7萬套新房入市。不過其中多數是共有產權房、限價房、公租房。

也屬於對過去供地不足的“補庫存”,因為北京現在新房的庫存已經不足。

那麼,未來房地產的大趨勢是什麼呢?如果全國普遍開徵稅,哪裡的房子最保值?

讓我們繼續看看許善達在接受鳳凰財經的專訪時怎麼說:

許善達:房產稅沒有(降房價)這功能,如果有這功能,那上海也應該房價不漲。我覺得房價漲不漲,一線城市,最主要的在於供給。

中國跟發達國家有一個區別。發達國家不同城市,不同地方政府的收入是比較均等化的。因此這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相對是比較好的。所以你看像美國、歐洲的城市可以用星羅棋佈來反映,特別大的公司比如可口可樂在一個鎮上,大眾汽車公司也是大公司在朗堡,一個鎮上。它為什麼不到首都去?為什麼不到一個大城市?因為它的公共服務水準是比較均等的。

中國的情況跟歐洲和美國發達國家來比有一個特別大的區別,就中國不同層級的政府的財政資源差別特別大。因此,越上層的政府,它的財政資源越雄厚,因此它能夠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而基層的政府,小的城市甚至是縣城、鎮沒有那麼多公共財政資源,它不能提供那麼好的公共服務。

在中國這樣一個格局沒有重大改變之前,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們的收入就要提高,人們的收入提高以後,人們一定要追求更好的公共服務。比如山西小煤礦的煤礦主,挖煤賺了錢他在北京買房子,為什麼呢?老人看病,在北京條件好,在山西那個村、那個鄉、那個縣甚至太原市裡面,都不如北京看病條件好。小孩念書他願意在北京念書。包括一些文化,很多的公共服務,他以前沒有錢沒有辦法,現在實際上在困難的基層,村裡面,鄉里面,還住著很多人,他們不是不想享受這個好的公共服務,他沒有錢。

但是他一旦有了錢,他就要追求更好的公共服務,因為公共服務嘛,醫院,我也可以去看,你也可以去看,但你在那個村裡面,你想看你沒有那個醫院。所以這樣的一種格局就會造成中國隨著經濟發展,隨著人們收入提高,就整個咱說相對收入高的群體,就有一個從基層向上層政府範圍流動的一個趨勢。所以這個是中國特色,所以我覺得這一點在我們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沒有重大改進之前,這個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因此,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包括一些二線城市,為什麼2015年底說房地產要去庫存,那時候還沒有提什麼一二三四線城市,就是說房地產行業要去庫存。到了2016年再說去庫存,提法就有變化了,一二線城市沒有去庫存的問題,要增加土地供給量。

而去庫存主要是三四線城市。為什麼呢?因為我認為一二線城市永遠不會供給量過剩,不存在庫存多了賣不掉這個問題,除非中國經濟崩潰,人們錢都沒了,造成那樣一種格局。但那種格局是不會出現的,中國不管增長速度快慢,一定是一個往上走的趨勢。

所以我覺得這個趨勢還是繼續這麼走的話,那怎麼可能出現一二線城市房價(一直)下降呢?

很可能,如果稅收的太重,人們就會拋掉人口淨流入少乃至淨流出地方的房子,轉而持有“核心城市”的房產,畢竟這些城市的房子不愁沒有人來接。

但不管怎麼樣,好好掙錢吧,不然,即使有抄底的機會,你沒錢,一樣只能是看看。

但也是外界最關注的。

貓哥檢索了下,對個人住房開徵房產稅的改革主要是針對1986年由國務院頒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擴大房產稅的徵稅範圍,由原來對城鎮經營性房屋和出租房屋徵稅擴大到對居民居住的個人住宅也要徵稅,其次對住宅房產稅的計稅依據、稅率、減免稅,徵收方法等進行改革。

這項改革是“十二五規劃”中財稅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現在已經“十三五”了 。

很多人說“房地產稅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一部分”,其實,從上面這個“新聞”可知,12年前就“成定局”的稅種,說了十幾年了,現在加快了落實速度。

原因很可能還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02

房產稅真正什麼時候出臺?

根據肖部長的文章,房地產稅裡的“房產稅”可能是在2019年完成立法程式,2020年“完成改革任務”。

今年年初,國土部表示:“今年要鞏固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成果,力爭年底前所有市縣全部接入國家級資訊平臺,全面實現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資訊平臺四統一。”

國土部表示,2018年前,不動產登記資訊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行,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

一直有人說,房產稅未能全面開徵的原因是“搞不清楚人們手裡有多少套房”,所以一直有人認為,不動產登記資訊實現全國聯網、部分人可查詢等功能,這將是開徵房產稅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不過,國土部不動產登記中心市場監測處處長盧靜認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實際上是在鼓勵和保護人們持有產業,其制度設計的初衷並未與開徵房地產稅相掛鉤,更不是為了徵收房地產稅。“雖然不動產統一登記客觀上有利於摸清房地產家底,為房地產稅的出臺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但是不動產統一登記並不是開徵房地產稅的必要環節和條件。”

那麼,在時間節點上,房產稅開徵的信號是什麼呢?

讓我們聽聽任志強怎麼說。在之前的一次採訪裡,任志強說:

中國有沒有房產稅?有,1951年的時候,內政部下達了一個實行房產稅的命令,這個命令到文革以後,到1986年又重新做了一次修改,就是現在執行的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

根據暫行條例,是對居民住房免征房產稅,而不是說中國沒有房地產稅,只是對住宅部分,不用收。

因為從 1951年起,對非住宅部分的房產稅做了四次剝離。

第一次剝離大概是1954-1956年期間,有了工商稅,這個之前是沒有工商稅的,工商稅是從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一種稅;

第二個剝離是教育附加和城市維護事業稅,也是從原有的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

第三個是我們後來增加的土地使用稅以及耕地占用費,這兩項也是。

換句話說,要想實行房產稅,最少應該把從過去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 4-5種稅先取消,為什麼物業費不叫房地產稅,就是想回避過去從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好幾個稅種。

因此大家不用關心房地產稅什麼時候出臺,只用關心那幾個從房地產稅中剝離出來的稅種什麼時候取消,那邊取消了這邊就要收了,那邊如果不取消, 再怎麼吵吵房地產稅也出不了台。

03

房地產稅能降房價嗎?

相信大家關心房產稅,也不是想看看國家收了多少稅,而是想知道,房產稅能不能降房價。

貓哥說了不算,就看看大咖們怎麼說:

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

那麼多有房產稅的國家,沒有一個經濟體或者國家是因為征了房產稅房價就能夠抑制住。

胡祖六和哈繼銘這兩個曾在國際組織工作的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

沒有一個國家或者經濟體是靠房產稅能夠把住房價格抑制住的。上海、重慶都收了房產稅,上海房價上漲,重慶房價上漲,也沒有比別的地方漲的就小了。中國的經驗和國外的經驗已經證明了房產稅沒有抑制房價的功能。不能期望房產稅在這方面發揮多大作用。

任志強:

美國的房地產稅最高的是紐約,大概6%,911之前大概 2%不到,因為911 提到了4%,後來又提到了6%,但是紐約房價也是美國最高的,從美國開始徵收房地產稅,如果房價指數為100的話,現在大概是312,房產稅對抑制房價沒有任何作用。

幾位大佬都說不能降房價。但也有人不完全同意,比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就認為:

“對於多套住房持有行為進行干預。換而言之,能夠有效地引導購房預期。能夠對房價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徵稅背後,勢必會對各類需求進行管制,這樣部分熱點城市熱點專案的炒作現象會減少,相應地房價上漲的壓力也會減少。”

04

要交稅了,你會買哪裡的房子?

說實在的,關於房子和房價,貓哥已經說了很多。每次看到“要變天了!”、“驚爆”等之類的標題都很無語。但畢竟,房子基本上是一個家庭最重要最大的資產配置了,什麼時候買,在哪買,要投資的話在哪買都是大熱點話題。

所以房地產稅新聞一出,又是各種“變天”標題了。

尤其是在北上廣深的朋友,買房了的擔心要貶值了要被套牢了,沒買的可能竊喜準備什麼時候“抄底”。中國人愛房子是愛得深沉。基本每輪政策出臺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房子。

其實,最近對北京影響最大的還是今年供地規模是去年的7倍,未來兩三年,總共將有6-7萬套新房入市。不過其中多數是共有產權房、限價房、公租房。

也屬於對過去供地不足的“補庫存”,因為北京現在新房的庫存已經不足。

那麼,未來房地產的大趨勢是什麼呢?如果全國普遍開徵稅,哪裡的房子最保值?

讓我們繼續看看許善達在接受鳳凰財經的專訪時怎麼說:

許善達:房產稅沒有(降房價)這功能,如果有這功能,那上海也應該房價不漲。我覺得房價漲不漲,一線城市,最主要的在於供給。

中國跟發達國家有一個區別。發達國家不同城市,不同地方政府的收入是比較均等化的。因此這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相對是比較好的。所以你看像美國、歐洲的城市可以用星羅棋佈來反映,特別大的公司比如可口可樂在一個鎮上,大眾汽車公司也是大公司在朗堡,一個鎮上。它為什麼不到首都去?為什麼不到一個大城市?因為它的公共服務水準是比較均等的。

中國的情況跟歐洲和美國發達國家來比有一個特別大的區別,就中國不同層級的政府的財政資源差別特別大。因此,越上層的政府,它的財政資源越雄厚,因此它能夠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而基層的政府,小的城市甚至是縣城、鎮沒有那麼多公共財政資源,它不能提供那麼好的公共服務。

在中國這樣一個格局沒有重大改變之前,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人們的收入就要提高,人們的收入提高以後,人們一定要追求更好的公共服務。比如山西小煤礦的煤礦主,挖煤賺了錢他在北京買房子,為什麼呢?老人看病,在北京條件好,在山西那個村、那個鄉、那個縣甚至太原市裡面,都不如北京看病條件好。小孩念書他願意在北京念書。包括一些文化,很多的公共服務,他以前沒有錢沒有辦法,現在實際上在困難的基層,村裡面,鄉里面,還住著很多人,他們不是不想享受這個好的公共服務,他沒有錢。

但是他一旦有了錢,他就要追求更好的公共服務,因為公共服務嘛,醫院,我也可以去看,你也可以去看,但你在那個村裡面,你想看你沒有那個醫院。所以這樣的一種格局就會造成中國隨著經濟發展,隨著人們收入提高,就整個咱說相對收入高的群體,就有一個從基層向上層政府範圍流動的一個趨勢。所以這個是中國特色,所以我覺得這一點在我們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沒有重大改進之前,這個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因此,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包括一些二線城市,為什麼2015年底說房地產要去庫存,那時候還沒有提什麼一二三四線城市,就是說房地產行業要去庫存。到了2016年再說去庫存,提法就有變化了,一二線城市沒有去庫存的問題,要增加土地供給量。

而去庫存主要是三四線城市。為什麼呢?因為我認為一二線城市永遠不會供給量過剩,不存在庫存多了賣不掉這個問題,除非中國經濟崩潰,人們錢都沒了,造成那樣一種格局。但那種格局是不會出現的,中國不管增長速度快慢,一定是一個往上走的趨勢。

所以我覺得這個趨勢還是繼續這麼走的話,那怎麼可能出現一二線城市房價(一直)下降呢?

很可能,如果稅收的太重,人們就會拋掉人口淨流入少乃至淨流出地方的房子,轉而持有“核心城市”的房產,畢竟這些城市的房子不愁沒有人來接。

但不管怎麼樣,好好掙錢吧,不然,即使有抄底的機會,你沒錢,一樣只能是看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