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並網1.21萬戶同期新增量領跑全國 中民新光後來居上憑什麼?

從2015年的1萬多戶到2016年的20萬戶, 從2016年的20萬戶再到2017年6月底的41.56萬戶, 中國分散式光伏並網戶數正以1900%和107.8%的驚人增速飛躍發展。

此前, 國家電網新聞發言人張正陵曾在公開場合表示,

2015年底, 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分散式光伏發電並網戶數只有1萬多戶, 2016年底達到了20萬戶, 2017年6月底達到41.56萬戶。

蓄力加碼

分散式狂飆突進, 戶用市場高奏凱歌, 引各方趨之若鶩。 “盛”市狂熱的背後, 背靠中民投強大財團實力, 且已在戶用市場斬獲頗豐的中民新光仍一如既往的保持著理性, 矢志為市場的持續繁榮而加碼、蓄力。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看今朝旖旎風光秀。 近日, 中民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旗下中民新光主辦的2017年度中民智薈核心代理商大會在蘇州圓滿落幕, 上線6個月, 開創家庭光伏產融一體化先河, “中民智薈”平臺碩果累累。

“半年報”顯示, 截至目前, 中民智薈註冊代理商701個, 加盟代理商211個,

覆蓋全國335個縣域約3.7億人口數量, 並網用戶突破1.21萬戶, 交易額實現5.7億元, 規模同期新增排名全國第一。

何去何從?

從6月2日第一個代理商正式加盟, 到6月13日中民智薈正式上線, 再到12月份發展有211家代理商, 實現並網使用者數1.21萬戶, 短短6個月內即交出如此靚麗答卷, 中民新光靠什麼?

年底與經銷商共聚一堂, 低調“加油充電”, 先聲奪人的中民新光接下來要幹什麼?

立足產融一體化

中民新光常務副總經理包育棟給出的答案很簡單, 基本可以概括為12個字, 立足產融一體化, 抓好“產”“管”“服”。

中民新光自帶雄厚的金融產業基因, 其推出“中民智薈”平臺專為打通B端和C端壁壘而生, 在光伏產業、用戶和金融之間構建了一條暢行無阻的橋樑,

解決了用戶因資金不足而無法安裝電站的棘手難題。

分析人士認為, 中民新光所堅持這一市場定位差分, 是大多業內同行不具備的, 或是很難望其項背的一大優勢。 因此, “中民智薈”後來居上, 自是水道渠成。

饒是如此, 中民新光並未停留於此, 而是以此為發動機, 不斷加強全產業鏈的縱深和外延, 不斷強化品牌的溢出效應, 提升品牌的市場價值。

配套建設不可缺

對於做市場, 長期處於第一線的包育棟顯然有著更加“深鑿洞開”的認識和領悟。

戶用光伏市場曾經是一塊“處女地”, 是由一個又一個“吃螃蟹者”漸次推動, 相關配套政策不斷深化完善, 不斷成熟和發展起來的市場。

在中民新光和包育棟看來, 做戶用敢第一個吃螃蟹的勇者,

先入的受益者誠然可賀, 但戶用市場絕對不是吃螃蟹那麼簡單, 輔助的市場教育培訓和基礎設施建設缺一不可, 戶用市場更不是“唐僧肉”, 非戴上品牌化的“金箍咒”而不可。

戶用不是“唐僧肉”

戶用光伏市場異常火爆, 跑步進場, 意欲分一杯羹者眾。 與此同時, 各種模式創新的噱頭紛至遝來, 規模不異的廠商蜂擁而入, 把市場、用戶看作“唐僧肉”者亦大有人在。

這種思維是錯誤的, 做市場不能搞“一錘子”買賣。 事實上, 市場的本質是漸進有序的, 大品牌企業通過樹規範、建標準等方式會起到帶頭示範作用, 通過市場發現、競爭機制形成規範化發展的產業生態。

包育棟指出, 市場PK不是商業模式的PK, 而是綜合實力的PK,

以及品牌的沉澱, 高舉高打品牌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也是避免家庭光伏淪為“唐僧肉”, 市場上亂象叢生的必由之路。

市場四特點

戶用市場風生水起, 可短板、桎梏依然未除, 長年與經銷商打交道的包育棟感觸至深。

他總結, 戶用光伏市場有四個特點:一是從業企業都是當地語系化企業, 管理缺少規範;二是從業時間偏短, 專業度、嚴謹度不達標;三是市場面向廣大農村, 用戶認知度低, 老百姓對產品識別能力差, 高度重視“性價比”而忽視品質和效益;四是銷售、宣傳模式比較粗放, 易涉誇大虛假宣傳。 這些特點為個別“重利輕義”的中小廠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留下了生長土壤, 甚至有欺詐矇騙事件的發生。

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難, 從“吃螃蟹”角度出發,中民新光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對此,中民新光制訂了技術規範,組織巡迴技術講座,輔之以專業培訓和市場教育等手段,漸次推進市場回歸規範化發展軌道。

工作慣性糾偏

事實上,很多中小EPC廠商和經銷商都存在慣性思維和工作方式,工程品質因此參差不齊,雜亂無章。

作為中國首家制訂家庭光伏技術規範的企業,中民新光進入市場後的第一道工作就是“糾偏”,嚴格要求經銷商按照技術規範施工,改掉原來的施工習慣。

“按照定制化技術規範安裝,一開始經銷商也不太適應,後來經過我們不斷培訓、溝通和教育,很多代理商已經將習慣扳過來了。”包育棟闡述道。

“12月2日,我們給10家代理商頒佈了工程品質獎,這是6個月前不可想像的。第一次系統做出來後,我們去現場驗收,毫不客氣的說,很多系統100%不合格,整改了一遍又一遍才達標。現在,經過半年的嚴格督促,代理商的施工品質全都邁上了新臺階,他們過去的習慣也得到徹底糾正。這是我們比較驕傲的一點。”他自豪的補充道。

包育棟坦言,實際上,中民新光做的事情有點像在對市場進行科普教育,原來的老路行不通了,沒有什麼前途。農村市場小散亂,必需通過技術規範,先把市場生態矯正過來,扳成一個大家能夠長期做的規範化市場。

市場四短板

戶用市場本身存在短板,需行業共勉齊力克之,其週邊存在的問題亟待逐一解決。

包育棟歸納,戶用光伏存在四大短板:首先,行業缺乏標準,市場相對無序;其次,使用者端資訊不對稱,在專業和技術上存在不足;第三,市場缺少客戶第一的價值觀,中小廠商總想做“一錘子買賣”,缺乏專業服務;第四,金融機構對家庭光伏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強。

不過,隨著各大光伏品牌企業入駐、市場教育和科普強化以及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等,這些短板正在逐步得以解決,市場也正朝規範有序的方向發展。現在,市場出現的一些可喜變化,也給包育棟留下了深刻印象。

農網亟待擴容

包育棟指出,農村電網對戶用光伏電站的容量限制是制約市場壯大的另一關鍵因素。比如說,一個村變壓器容量只能允許接入8-10個光伏電站,這個指標用完了,其他老百姓就無法安裝了。如此看來,讓更多老百姓參與分享光伏發電紅利,農村電網改造、變壓器擴容需要及時推進。

多管齊下

做產品、做市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做好“產管服”為抓手,以履行社會責任為準繩,以“品牌化”發展路線為導向,是根除市場亂象,力促產業良性發展的根本路徑。

1、抓產品品質

包育棟表示,光伏行業其實有很高端的技術,也用很好的產品,之所以尚未全面實現大規模應用,主要受制于成本、利潤、性價比的羈絆。有的廠家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並沒有把最好的產品推向市場。

在此,中民新光追求的不是極致的性價比,而是更高的效率和收益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保障。所以,我們會用這個行業最好的產品,為使用者提供穩定、高效的系統。舉例來說,2017年中民新光主推的是285W多晶,2018年就可能主推300W多晶,單晶方面則可能推到310W、320W的面板。

2、加強工程品質管控

給使用者提供最好的產品,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反覆運算升級帶來的效率和收益率的明顯提升,是中民新光一貫的策略。中民新光不僅重視產品品質,更注重對經銷商工程品質的管控。

據包育棟透露,未來中民新光將加強對工程品質的監督、控制,按照最嚴格的標準去要求產品供應和工程品質。目前,家庭光伏市場還沒有標準,為此,中民新光制訂了一套確保滿足老百姓20-25年長期使用的標準,並能完全滿足相應條件。

同時,中民新光還將會加大對經銷商的資質審核,通過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從源頭上保障到達使用者手裡的系統品質無虞,工程品質無憂。

多管齊下,保證產品品質、工程品質不出紕漏,並給用戶提供一條龍的優質服務是中民新光做家庭光伏的基本原則。

3、強化客戶服務

包育棟一針見血的指出,現在做家庭光伏,不太重視客戶服務,裝完了就走人,這對市場發展潛在威脅很大。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配套服務跟不上去,使用者利益無法得到保障,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和市場。

“一個20年的事兒,3年幹完了,後面誰去服務?”包育棟展開道,未來我們在客戶服務方面還要加強一些,實現與客戶利益長期捆綁。把客戶第一的思想付諸於行動,這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事兒。

4、優化金融服務

在金融服務上,中民新光嘗試了一些“零首付”,在破解用戶融資難問題,還會進一步優化,提高用戶參與度和滿意度。對於有條件、有能力的用戶,也鼓勵他投一部分,未必是100%的零首付,老百姓投一部分資金的話,收益也會更高一些,參與的熱情和成就感也會隨之提升。

後市投看多

在中國的5億家庭中,擁有超過4000萬個獨立的屋頂,如果20%的屋頂裝上光伏,市場規模估算是3200億元。對於市場發展前景,包育棟相對理性、樂觀。

他認為,儘管今年市場大爆發,新增量或達到40萬戶,但只要不出現背離市場的政策調整,戶用分散式光伏市場還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不會發生“盛極而衰”的現象。因為通過品牌化拓展,這個市場正變得有序,客戶認知度在提高,空間在不斷釋放。

好政策定基調

現實中,國家正確的政策導向和各地方實施的鼓勵扶持政策,為光伏發電的多元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家庭電站由“貴族化”轉向“平民化”的根本動因。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將令光伏發電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並貫穿整個“十三五”始終。對政策的精准把控,讓包育棟對未來信心滿懷。

舉例來說,像浙江、江蘇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它本身資源稟賦不夠,但百萬屋頂計畫實施後,浙江可能就不需要那麼多外輸的煤電過來。江蘇也是如此。地方政府發展導向,支援力度和政策的連續性,為行業長期良性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加大管道建設

共建、共用、共贏是戶用市場壯大發展的永恆主題,自帶產融一體化基因的中民新光更是深諳此道。在加強金融創新、深化“產管服”之外,中民新光將進一步加強管道建設。

包育棟介紹,2018年中民新光將加強管道宣傳,提高終端市場的滲透率和互動性。這雖只是2017年工作的延續,但相信這些新舉措將給經銷商帶來更大的能力提升,進而實現C端和B端持續共贏。

低調領跑

安得倚天抽寶劍,多管齊下鬥志昂。主推品牌化一體式服務,中民新光在2017年已取得“滿堂彩”。對於即將到來的2018年,加碼續航的中民新光更值得期待。

“我們的目標比較實際,2018年我們希望做到5萬套。長遠來看,我們要在市場保持第一梯隊的領跑地位。”問及短期和長期規劃,包育棟理性的憧憬著未來。(能源新聞網)

從“吃螃蟹”角度出發,中民新光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對此,中民新光制訂了技術規範,組織巡迴技術講座,輔之以專業培訓和市場教育等手段,漸次推進市場回歸規範化發展軌道。

工作慣性糾偏

事實上,很多中小EPC廠商和經銷商都存在慣性思維和工作方式,工程品質因此參差不齊,雜亂無章。

作為中國首家制訂家庭光伏技術規範的企業,中民新光進入市場後的第一道工作就是“糾偏”,嚴格要求經銷商按照技術規範施工,改掉原來的施工習慣。

“按照定制化技術規範安裝,一開始經銷商也不太適應,後來經過我們不斷培訓、溝通和教育,很多代理商已經將習慣扳過來了。”包育棟闡述道。

“12月2日,我們給10家代理商頒佈了工程品質獎,這是6個月前不可想像的。第一次系統做出來後,我們去現場驗收,毫不客氣的說,很多系統100%不合格,整改了一遍又一遍才達標。現在,經過半年的嚴格督促,代理商的施工品質全都邁上了新臺階,他們過去的習慣也得到徹底糾正。這是我們比較驕傲的一點。”他自豪的補充道。

包育棟坦言,實際上,中民新光做的事情有點像在對市場進行科普教育,原來的老路行不通了,沒有什麼前途。農村市場小散亂,必需通過技術規範,先把市場生態矯正過來,扳成一個大家能夠長期做的規範化市場。

市場四短板

戶用市場本身存在短板,需行業共勉齊力克之,其週邊存在的問題亟待逐一解決。

包育棟歸納,戶用光伏存在四大短板:首先,行業缺乏標準,市場相對無序;其次,使用者端資訊不對稱,在專業和技術上存在不足;第三,市場缺少客戶第一的價值觀,中小廠商總想做“一錘子買賣”,缺乏專業服務;第四,金融機構對家庭光伏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強。

不過,隨著各大光伏品牌企業入駐、市場教育和科普強化以及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等,這些短板正在逐步得以解決,市場也正朝規範有序的方向發展。現在,市場出現的一些可喜變化,也給包育棟留下了深刻印象。

農網亟待擴容

包育棟指出,農村電網對戶用光伏電站的容量限制是制約市場壯大的另一關鍵因素。比如說,一個村變壓器容量只能允許接入8-10個光伏電站,這個指標用完了,其他老百姓就無法安裝了。如此看來,讓更多老百姓參與分享光伏發電紅利,農村電網改造、變壓器擴容需要及時推進。

多管齊下

做產品、做市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做好“產管服”為抓手,以履行社會責任為準繩,以“品牌化”發展路線為導向,是根除市場亂象,力促產業良性發展的根本路徑。

1、抓產品品質

包育棟表示,光伏行業其實有很高端的技術,也用很好的產品,之所以尚未全面實現大規模應用,主要受制于成本、利潤、性價比的羈絆。有的廠家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並沒有把最好的產品推向市場。

在此,中民新光追求的不是極致的性價比,而是更高的效率和收益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保障。所以,我們會用這個行業最好的產品,為使用者提供穩定、高效的系統。舉例來說,2017年中民新光主推的是285W多晶,2018年就可能主推300W多晶,單晶方面則可能推到310W、320W的面板。

2、加強工程品質管控

給使用者提供最好的產品,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反覆運算升級帶來的效率和收益率的明顯提升,是中民新光一貫的策略。中民新光不僅重視產品品質,更注重對經銷商工程品質的管控。

據包育棟透露,未來中民新光將加強對工程品質的監督、控制,按照最嚴格的標準去要求產品供應和工程品質。目前,家庭光伏市場還沒有標準,為此,中民新光制訂了一套確保滿足老百姓20-25年長期使用的標準,並能完全滿足相應條件。

同時,中民新光還將會加大對經銷商的資質審核,通過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從源頭上保障到達使用者手裡的系統品質無虞,工程品質無憂。

多管齊下,保證產品品質、工程品質不出紕漏,並給用戶提供一條龍的優質服務是中民新光做家庭光伏的基本原則。

3、強化客戶服務

包育棟一針見血的指出,現在做家庭光伏,不太重視客戶服務,裝完了就走人,這對市場發展潛在威脅很大。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配套服務跟不上去,使用者利益無法得到保障,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和市場。

“一個20年的事兒,3年幹完了,後面誰去服務?”包育棟展開道,未來我們在客戶服務方面還要加強一些,實現與客戶利益長期捆綁。把客戶第一的思想付諸於行動,這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事兒。

4、優化金融服務

在金融服務上,中民新光嘗試了一些“零首付”,在破解用戶融資難問題,還會進一步優化,提高用戶參與度和滿意度。對於有條件、有能力的用戶,也鼓勵他投一部分,未必是100%的零首付,老百姓投一部分資金的話,收益也會更高一些,參與的熱情和成就感也會隨之提升。

後市投看多

在中國的5億家庭中,擁有超過4000萬個獨立的屋頂,如果20%的屋頂裝上光伏,市場規模估算是3200億元。對於市場發展前景,包育棟相對理性、樂觀。

他認為,儘管今年市場大爆發,新增量或達到40萬戶,但只要不出現背離市場的政策調整,戶用分散式光伏市場還會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不會發生“盛極而衰”的現象。因為通過品牌化拓展,這個市場正變得有序,客戶認知度在提高,空間在不斷釋放。

好政策定基調

現實中,國家正確的政策導向和各地方實施的鼓勵扶持政策,為光伏發電的多元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家庭電站由“貴族化”轉向“平民化”的根本動因。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將令光伏發電繼續保持較高增速,並貫穿整個“十三五”始終。對政策的精准把控,讓包育棟對未來信心滿懷。

舉例來說,像浙江、江蘇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它本身資源稟賦不夠,但百萬屋頂計畫實施後,浙江可能就不需要那麼多外輸的煤電過來。江蘇也是如此。地方政府發展導向,支援力度和政策的連續性,為行業長期良性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加大管道建設

共建、共用、共贏是戶用市場壯大發展的永恆主題,自帶產融一體化基因的中民新光更是深諳此道。在加強金融創新、深化“產管服”之外,中民新光將進一步加強管道建設。

包育棟介紹,2018年中民新光將加強管道宣傳,提高終端市場的滲透率和互動性。這雖只是2017年工作的延續,但相信這些新舉措將給經銷商帶來更大的能力提升,進而實現C端和B端持續共贏。

低調領跑

安得倚天抽寶劍,多管齊下鬥志昂。主推品牌化一體式服務,中民新光在2017年已取得“滿堂彩”。對於即將到來的2018年,加碼續航的中民新光更值得期待。

“我們的目標比較實際,2018年我們希望做到5萬套。長遠來看,我們要在市場保持第一梯隊的領跑地位。”問及短期和長期規劃,包育棟理性的憧憬著未來。(能源新聞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