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7年協力廠商支付行業報告:交易額將破100萬億

當2011年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發放後, 在政策鼓勵下, 協力廠商電子支付企業以創新思維快速搶佔市場。 央行公佈資料顯示, 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累計發生網路支付業務1639億筆,

金額達58萬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99.5%和87%。 2017年, 協力廠商支付交易規模有望超過100萬億。

協力廠商支付是支付服務市場發展的產物, 央行於2010年發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明確對支付機構開展支付業務實施准入管理。 從事協力廠商支付業務, 首先需要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 公開資料顯示, 央行自2011年陸續向市場發放了共計271張協力廠商支付業務牌照。 從2016年8月起, 在四次續牌中, 有24張支付牌照被註銷。 目前, 市場僅剩下247張協力廠商支付牌照。

一、協力廠商支付規模逐步擴大

1、交易規模逐年遞增

根據比達諮詢發佈的《2016中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 從2013年起, 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的交易規模平均以50%的年均增速增長,

並在2013年達到17.2萬億元的交易額, 同比增長38.7%;2014年協力廠商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23.3萬億元, 同比增長35.5%;2015年交易規模達31.2萬億元, 同比增長33.9%;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總交易額為58萬億元, 同比增長85.6%。 今年上半年, 中國支付規模達到41.8萬億元,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資料顯示,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以及二維碼支付市場的爆發, 預計協力廠商支付交易規模將超過100萬億, 達到102萬億元, 增長率為74%。

2、互聯網巨頭瓜分89%市場份額

目前, 除已經被註銷的24張牌照外, 央行發放的247張支付牌照已經形成了3個梯隊, 截止今年二季度末, 按照市場份額算, 支付寶以49%居首, 財付通以40%位列第二, 兩家支付巨頭共占市場89%的份額, 形成第一、二梯隊。 另外, 支付企業, 拉卡拉、京東支付和快錢, 百度錢包、易寶、聯動優勢、連連支付、平安付等246家企業瓜分市場僅11%的份額, 形成第三梯隊。 隨著支付寶和財付通不斷拓展支付場景, 協力廠商支付的市場份額變化也越來越小, 兩家巨頭幾乎壟斷整個支付市場。

3、移動消費成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增速的支撐點

由於支付企業對線下移動支付場景的持續投入, 協力廠商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年呈現爆發性增長。 從協力廠商移動支付交易規模上可見, 2013年, 協力廠商支付移動交易規模達1.3萬億元,

2014年8萬億元, 2015年該資料交易規模為16.4萬億, 2016年達35.3萬億, 而在今年一季度、二季度, 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達41.8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 統計機構資料顯示, 目前為止,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合計拿下92.8%的移動支付份額。 面對不斷被蠶食的移動支付市場, 銀聯也進行了一系列反擊,探索向移動業務轉型。

銀聯在2015年推出移動支付“雲閃付”這一品牌後,2016年又聯合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等手機Pay欲奪市場份額,但從市場的反應可以看出,銀聯支付在使用者使用頻率上遠遠無法與互聯網巨頭相抗衡。

二、從清理牌照到成立網聯 監管盯緊協力廠商支付

1、24張支付牌照被註銷

這些年來支付機構對推動支付服務創新、發展和提升支付服務水準發揮了促進作用。但在業務快速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企業同質化過高,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同業之間的過度無序競爭,監管層對支付牌照的管理從起初的“放”已經轉至為“收”。在2016年8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續展時,央行明確表示原則上不再核發新牌照。

除了不再發放牌照外,央行加強了牌照管理,對擁有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違規企業吊銷了牌照,並對小企業進行了合併並註銷牌照。據網貸天眼統計,目前已有24張牌照被註銷。其中,2015-2016年,央行註銷了5張牌照,今年則一口氣註銷了19張牌照。這意味著市場上支付牌照只減不增,對違規、同質化問題嚴重的小企業進行淘汰。這也讓市場上的支付牌照顯得彌足珍貴,牌照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從協力廠商支付公司被並購交易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月,海立美達以30億元的交易價格並購了協力廠商支付公司聯動優勢,這也創下了協力廠商支付牌照最高交易價格記錄。而在此前多起收購牌照案例中,既有唯品會、萬達集團、美團點評、京東等電商巨頭,也有新華金控、高鴻股份、九鼎投資等金融機構,還有恆大、美的、小米等實業巨頭的身影,牌照價格從5000萬元-10億元不等。之所以花高價買入牌照,核心其實就是:擁有巨大流量和場景優勢的,獲取資質牌照佈局金融是不二之選。

2、網聯成立 協力廠商支付“直連銀行”將終結

由於支付寶、財付通等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直聯銀行網路帶來的多方關係混亂,資料不統一,監管漏洞等問題,在便於央行監管的環境下,網聯於今年上半年正式成立,此前,支付機構的技術體系面對的是上百家商業銀行,網聯成立後,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可選擇接入網聯或銀聯,然後由網聯或銀聯接入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統,而以往的直連銀行模式將不再允許。

當然,網聯的成立將對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進行統一管理。

從近年協力廠商支付牌照被註銷的原因中可以看到,由於支付機構挪用、違規佔用客戶備付金等現象不在少數。客戶備付金是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所有權屬于支付機構客戶,但不同于客戶本人的銀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也不以客戶本人名義存放在銀行,而是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在銀行,並且由支付機構向銀行發起資金調撥指令,備付金也被看作是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沉澱資金。

據悉,網聯平臺預計到年底接入銀行數量超過200家,覆蓋市場大部分銀行機構,並接入40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3、費率改革,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收單利潤直線下降

2016年3月,發改委和央行發佈了《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銀行卡收單業務的收費模式和定價水準進行了重要調整,《通知》於2016年9月6日正式實施。因此被業內稱為“96費改”。《通知》統一了各行業銀行卡收單費率標準。就其對市場各方的影響程度上看,商戶、發卡銀行、銀聯、消費者均受益,唯有協力廠商支付收單企業可能陷入更激烈的價格戰泥潭中。

96費改後,價格由政府指導變為市場定價,可以判斷,獲利管道單一的協力廠商支付收單機構,盈利難題會進一步惡化。

4、二維碼支付“開閘“

2014年以來,支付寶、騰訊二維碼等支付模式一直處於“默許”推廣的灰色地帶。時隔兩年後,2016年8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案例標準。這是官方首次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二維碼支付的開閘,也是對傳統銀行自身現有業務發展做更多的補充。當然,監管層也對二維碼支付進行了條件限定。

其中,在支付分級限額上,分為三個等級,---A、B、C級。A級,可以通過協議自主約定單日累計限額。B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支付金額不超過5000元。C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支付金額不超過1000元。

從支付牌照的收緊,到備付金歸入網聯統一管理,從96費改執行,再到二維碼支付的開閘放水等政策,可以看到監管層加大力度對此前行業亂象進行整頓,從而也促進了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良性發展。

三、P2P聯合存管模式退出舞臺

早在2014年,絕大多數P2P平臺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合作進行客戶資金託管,網貸行業與協力廠商支付越走越近,以匯付天下、易寶支付等協力廠商支付從紅海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此期間,先後出現了至少10家與P2P合作進行資金託管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協力廠商支付收入主要來源於,一是每年一次性的託管費,以及根據一定交易費率抽取的傭金。他們在某協力廠商支付平臺上每年支付的託管費是十幾萬元,比如與P2P平臺合作資金託管的匯付天下,有至少700多家P2P平臺託管客戶,僅此一項,每年收入至少有7000多萬元。擁金方面,雙乾支付曾在官網披露,託管費價格從1萬元到7萬元不等,加上2500元的技術服務費,交易費率為0.25%~0.4%,按照此前已上線的580家平臺計算,單年費和技術服務費一年的收入便是725萬元。

除匯付天下、雙乾支付外,與新浪支付合作的P2P平臺有超200家。此外,還有一些知名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與P2P合作。如連連支付、易寶支付、融寶支付、寶付支付、聯動優勢等機構。

隨著雙方不斷出現的信用風險見諸報端,再加上《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出臺,使P2P的投資人與借款人在協力廠商支付開立帳戶變得不合規,銀行成為P2P資金存管的唯一體系,導致主營P2P託管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業務被進一步限定在提供支付結算通道以及閘道介面技術支援等範圍。至此,曾經將眼光投向P2P行業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開始另謀他路。

247張支付牌照名單整理:

24張被註銷支付牌照名單整理:

銀聯也進行了一系列反擊,探索向移動業務轉型。

銀聯在2015年推出移動支付“雲閃付”這一品牌後,2016年又聯合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等手機Pay欲奪市場份額,但從市場的反應可以看出,銀聯支付在使用者使用頻率上遠遠無法與互聯網巨頭相抗衡。

二、從清理牌照到成立網聯 監管盯緊協力廠商支付

1、24張支付牌照被註銷

這些年來支付機構對推動支付服務創新、發展和提升支付服務水準發揮了促進作用。但在業務快速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企業同質化過高,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同業之間的過度無序競爭,監管層對支付牌照的管理從起初的“放”已經轉至為“收”。在2016年8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續展時,央行明確表示原則上不再核發新牌照。

除了不再發放牌照外,央行加強了牌照管理,對擁有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違規企業吊銷了牌照,並對小企業進行了合併並註銷牌照。據網貸天眼統計,目前已有24張牌照被註銷。其中,2015-2016年,央行註銷了5張牌照,今年則一口氣註銷了19張牌照。這意味著市場上支付牌照只減不增,對違規、同質化問題嚴重的小企業進行淘汰。這也讓市場上的支付牌照顯得彌足珍貴,牌照價格也開始水漲船高。

從協力廠商支付公司被並購交易事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月,海立美達以30億元的交易價格並購了協力廠商支付公司聯動優勢,這也創下了協力廠商支付牌照最高交易價格記錄。而在此前多起收購牌照案例中,既有唯品會、萬達集團、美團點評、京東等電商巨頭,也有新華金控、高鴻股份、九鼎投資等金融機構,還有恆大、美的、小米等實業巨頭的身影,牌照價格從5000萬元-10億元不等。之所以花高價買入牌照,核心其實就是:擁有巨大流量和場景優勢的,獲取資質牌照佈局金融是不二之選。

2、網聯成立 協力廠商支付“直連銀行”將終結

由於支付寶、財付通等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直聯銀行網路帶來的多方關係混亂,資料不統一,監管漏洞等問題,在便於央行監管的環境下,網聯於今年上半年正式成立,此前,支付機構的技術體系面對的是上百家商業銀行,網聯成立後,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可選擇接入網聯或銀聯,然後由網聯或銀聯接入央行的支付清算系統,而以往的直連銀行模式將不再允許。

當然,網聯的成立將對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進行統一管理。

從近年協力廠商支付牌照被註銷的原因中可以看到,由於支付機構挪用、違規佔用客戶備付金等現象不在少數。客戶備付金是支付機構預收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所有權屬于支付機構客戶,但不同于客戶本人的銀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也不以客戶本人名義存放在銀行,而是以支付機構名義存放在銀行,並且由支付機構向銀行發起資金調撥指令,備付金也被看作是協力廠商支付機構的沉澱資金。

據悉,網聯平臺預計到年底接入銀行數量超過200家,覆蓋市場大部分銀行機構,並接入40家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3、費率改革,協力廠商支付機構收單利潤直線下降

2016年3月,發改委和央行發佈了《關於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下稱《通知》),對銀行卡收單業務的收費模式和定價水準進行了重要調整,《通知》於2016年9月6日正式實施。因此被業內稱為“96費改”。《通知》統一了各行業銀行卡收單費率標準。就其對市場各方的影響程度上看,商戶、發卡銀行、銀聯、消費者均受益,唯有協力廠商支付收單企業可能陷入更激烈的價格戰泥潭中。

96費改後,價格由政府指導變為市場定價,可以判斷,獲利管道單一的協力廠商支付收單機構,盈利難題會進一步惡化。

4、二維碼支付“開閘“

2014年以來,支付寶、騰訊二維碼等支付模式一直處於“默許”推廣的灰色地帶。時隔兩年後,2016年8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案例標準。這是官方首次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二維碼支付的開閘,也是對傳統銀行自身現有業務發展做更多的補充。當然,監管層也對二維碼支付進行了條件限定。

其中,在支付分級限額上,分為三個等級,---A、B、C級。A級,可以通過協議自主約定單日累計限額。B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支付金額不超過5000元。C級,同一客戶單日累計支付金額不超過1000元。

從支付牌照的收緊,到備付金歸入網聯統一管理,從96費改執行,再到二維碼支付的開閘放水等政策,可以看到監管層加大力度對此前行業亂象進行整頓,從而也促進了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良性發展。

三、P2P聯合存管模式退出舞臺

早在2014年,絕大多數P2P平臺與協力廠商支付機構合作進行客戶資金託管,網貸行業與協力廠商支付越走越近,以匯付天下、易寶支付等協力廠商支付從紅海競爭中脫穎而出,在此期間,先後出現了至少10家與P2P合作進行資金託管的協力廠商支付機構。

協力廠商支付收入主要來源於,一是每年一次性的託管費,以及根據一定交易費率抽取的傭金。他們在某協力廠商支付平臺上每年支付的託管費是十幾萬元,比如與P2P平臺合作資金託管的匯付天下,有至少700多家P2P平臺託管客戶,僅此一項,每年收入至少有7000多萬元。擁金方面,雙乾支付曾在官網披露,託管費價格從1萬元到7萬元不等,加上2500元的技術服務費,交易費率為0.25%~0.4%,按照此前已上線的580家平臺計算,單年費和技術服務費一年的收入便是725萬元。

除匯付天下、雙乾支付外,與新浪支付合作的P2P平臺有超200家。此外,還有一些知名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與P2P合作。如連連支付、易寶支付、融寶支付、寶付支付、聯動優勢等機構。

隨著雙方不斷出現的信用風險見諸報端,再加上《網路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出臺,使P2P的投資人與借款人在協力廠商支付開立帳戶變得不合規,銀行成為P2P資金存管的唯一體系,導致主營P2P託管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業務被進一步限定在提供支付結算通道以及閘道介面技術支援等範圍。至此,曾經將眼光投向P2P行業的協力廠商支付公司,開始另謀他路。

247張支付牌照名單整理:

24張被註銷支付牌照名單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