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格力電器大剖析!

對格力仰慕已久了 , 剛接觸股票 , 格力就被當做高價值企業的典型 , 學習財務知識時 , 公司也是被作為經營狀況優秀的樣板加以介紹 。 自己也買過格力的股票 , 但大都是根據估值 、 財務等指標粗粗的做決策 , 這兩天認真的看了看公司 , 整理了一些材料並梳理 , 在此發出來 ,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先說結論:

A. 空調行業天花板遠遠沒有到來 , 未來戶均保有量增加帶來的增量需求疊加存量更新換代 , 未來平均每年空調內銷需求為7300萬台 , 參考16年空調出口約為4360萬台 , 未來仍可能增長 , 每年的空調銷量為1.16億台 。

綜合來看 , 銷量仍然會維持在高位;

B. 17年受天氣 、 房地產等多因素影響 , 空調銷售增長迅速 , 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51% 。 18年難以維持如此高增速 , 甚至有可能出現利潤下滑 。 公司目前的估值並不高 , 但當前的利潤是一個短期高點 , 未來可能利潤下滑 , 這也是主要的風險; 接下來分析公司的結構會按照國內(空調產品+其他業務) 、 國外(空調產品)的結構展開 。

1. 國內市場:空調市場空間仍然巨大 , 其他業務收入占比逐漸提高

1.1 空調產品: 未來銷售仍會維持高位 , 短期存增速下滑風險 對於空調企業 , 投資者很大的顧慮就是作為耐用家庭電器 , 經歷過快速發展之後市場空間有限 , 對於空調收入占絕對比重的格力電器來說影響尤其重大 。

但經過仔細分析之後發現 , 我國的空調市場仍然存在較大的空間 , 未來10年的內銷量仍然能維持在高位 。 空調業務的增長空間分為兩塊 , 一個是新購空調的需求 , 另一方面是空調保有量的更新換代 。 我們看幾張圖:

上面這張圖說明瞭日本人均GDP水準和各種家用電器滲透率之間的關係 ,

很明顯可以看出空調和洗衣機 、 冰箱等產品滲透率變動具有很大的差別 , 洗衣機 、 冰箱等家電產品在人均GDP處於較低水準時就能達到很高的滲透率 , 而空調不同 , 空調產品的滲透率爆發點需要更高的GDP水準 , 滲透率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 而我國的人均GDP水準正好處在空調產品市場滲透率高速增長的起點位置 。 未來的戶均空調保有量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

上面圖表說明了冰箱 、 洗衣機作為家庭生活的“必備電器” , 在人均GDP水準還不高時就能達到很高的滲透率 , 超過一定界限後 , 不同經濟發展水準的經濟體之間滲透率差別不大 。 這個和空調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別 。 我國的資料也印證了上述觀點 , 從國家統計局找到了我國城鎮居民 、 農村居民不同家用電器的擁有量資料 , 可以發現冰箱 、 洗衣機 、 彩電等家電產品農村和城鎮居民戶均保有量差別不大 , 但是城鎮和農村居民空調戶均保有量差別巨大 , 農村市場仍然存在大量可以開發的需求空間 。

注:上圖中12-14年中家電擁有量出現的突然下降可能是統計口徑不同 , 我並未查到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但這一變動並不影響我通過圖表想要表達的觀點 。 關於具體的空調銷售資料 , 我們可以從新增需求 、 更新換代需求兩個方面入手 , 做一個簡單測算 。 根據2015年的資料 , 我國農村戶均空調保有量0.48台 , 城鎮戶均空調保有量1.24台 , 我國城鎮戶數2.26億戶 , 農村戶數2.19億戶 , 由此估算我國2015年的空調保有量為3.86億台 , 2016年出貨量6049萬台 , 2017年全年出貨量約為8700萬台 , 到2017年底我國空調保有量為5.33億台(將近兩年新增的銷售量都看作新購需求) 。 對比經濟發展階段和收入水準 , 我國當前與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類似 , 當時日本空調普及率約為50%-60% , 從1990年到2000年 , 日本空調戶均保有量從1.0台迅速提升到2.0台 。 如果未來10年我國戶均空調保有量提升至2.0台 , 到2027年全國總的空調保有量為8.9億台 , 平均每年會帶來3600萬台的增量需求 。 空調更新換代需求方面 , 空調的平均使用壽命為10年 , 現有5.33億如果更換比例為70% , 則會產生3.7億台更換需求 , 平均每年更換3700萬台 。 結合增量需求和老舊空調更換需求 , 未來10年每年空調內銷的需求為7300萬台 。 海外市場2016年全年空調出口約為4360萬台 , 還存在持續增長的空間 。 綜合來看 , 我國空調的銷售量在未來10年每年平均約為1.16億台 , 仍然會維持在過去幾年的銷售高位(我國2014/2015/2016年的銷售量為1.16億/1.06億/1.08億) 。 另外 , 還要說說中央空調業務 。 中央空調業務雖然近幾年發展迅速 , 空間巨大 , 但由於其產品非標準化 、 難以放量 、 依賴地產發展等原因 , 仍然存在較多不確定性 , 保持觀察 , 研究公司的業務重點仍然是標準家用空調 。

1.2 其他業務:收入保持增長 , 占比逐年提高

除空調外 , 格力還有除空調外 , 格力還有其他的很多產品 , 比如小家電 、 工業製品 、 手機等 , 其他業務收入保持增長 , 在公司總收入占比也逐年提高 。 由於比例仍然較小 , 不是關注的重點 。

格力的產品

其他業務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2. 國外市場:

風險與機遇並存 , 競爭激烈 格力電器在全球擁有珠海 、 重慶 、 合肥 、 鄭州 、 武漢 、 石家莊 、 蕪湖 、 長沙 、 巴西 、 巴基斯塔等10大生產基地 。 公司目前海外有巴西和巴基斯坦兩大生產基地 , 2008年在越南也建成了一個生產基地 , 但3年後就關閉 。 格力主要通過在海外開設銷售公司及專賣店的方式進行海外市場開拓 , 根據17年機構調研的資料來看 , 公司會加大力度在海外市場推廣自主品牌 , 由於海外市場目前對格力品牌認知度與國內市場存在差異 , 海外市場開拓存在一定的困難 , 但是成長空間也比較大 。 公司海外市場的收入在16年達到162.5億元 , 同比增長21.9% , 17年海外市場收入預計為245.6億元 , 同比增長51.2% , 近兩年都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 關於海外市場銷售的情況公司的年報裡披露的資料較少 , 我目前的資料來源是網路門戶的新聞和格力電器公司的新聞 , 感覺國外市場開拓雖然存在諸多問題 , 但未來還是存在很多機會 。

17年拉美市場增長20% , 份額占三成 越南市場加大行銷力度 , 18年爭取在越南市場佔有率達到10% , 銷售量進入前三 2013年在印度大力推廣自主品牌 , 印度市場大有可為 國外市場收入經歷過下滑 , 但近幾年保持快速增長 。

至此 , 本人對於格力電器的認識就初步介紹完了 。 之所以用“長風破浪”這個詞語形容格力 , 是因為三方面的原因 , 一是讀公司的年報 , 感觸很深的是公司對於技術實力 、 產品品質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強調 , 形成了銳意向前的印象;二是和美的 、 海爾不同 , 格力以空調為絕對主要產品 , 孤帆遠行 , 不畏艱險 , 公司應當具有更強的憂患意識;三是需要重點開拓的海外市場 , 面臨的宏觀風險 , 和競爭強度很大 , 想要擴大海外市場 , 更需管理層積極進取的實際行動 , 克服困難 。 (作者:Joey_knows)

注:上圖中12-14年中家電擁有量出現的突然下降可能是統計口徑不同 , 我並未查到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但這一變動並不影響我通過圖表想要表達的觀點 。 關於具體的空調銷售資料 , 我們可以從新增需求 、 更新換代需求兩個方面入手 , 做一個簡單測算 。 根據2015年的資料 , 我國農村戶均空調保有量0.48台 , 城鎮戶均空調保有量1.24台 , 我國城鎮戶數2.26億戶 , 農村戶數2.19億戶 , 由此估算我國2015年的空調保有量為3.86億台 , 2016年出貨量6049萬台 , 2017年全年出貨量約為8700萬台 , 到2017年底我國空調保有量為5.33億台(將近兩年新增的銷售量都看作新購需求) 。 對比經濟發展階段和收入水準 , 我國當前與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類似 , 當時日本空調普及率約為50%-60% , 從1990年到2000年 , 日本空調戶均保有量從1.0台迅速提升到2.0台 。 如果未來10年我國戶均空調保有量提升至2.0台 , 到2027年全國總的空調保有量為8.9億台 , 平均每年會帶來3600萬台的增量需求 。 空調更新換代需求方面 , 空調的平均使用壽命為10年 , 現有5.33億如果更換比例為70% , 則會產生3.7億台更換需求 , 平均每年更換3700萬台 。 結合增量需求和老舊空調更換需求 , 未來10年每年空調內銷的需求為7300萬台 。 海外市場2016年全年空調出口約為4360萬台 , 還存在持續增長的空間 。 綜合來看 , 我國空調的銷售量在未來10年每年平均約為1.16億台 , 仍然會維持在過去幾年的銷售高位(我國2014/2015/2016年的銷售量為1.16億/1.06億/1.08億) 。 另外 , 還要說說中央空調業務 。 中央空調業務雖然近幾年發展迅速 , 空間巨大 , 但由於其產品非標準化 、 難以放量 、 依賴地產發展等原因 , 仍然存在較多不確定性 , 保持觀察 , 研究公司的業務重點仍然是標準家用空調 。

1.2 其他業務:收入保持增長 , 占比逐年提高

除空調外 , 格力還有除空調外 , 格力還有其他的很多產品 , 比如小家電 、 工業製品 、 手機等 , 其他業務收入保持增長 , 在公司總收入占比也逐年提高 。 由於比例仍然較小 , 不是關注的重點 。

格力的產品

其他業務收入占比逐年提高

2. 國外市場:

風險與機遇並存 , 競爭激烈 格力電器在全球擁有珠海 、 重慶 、 合肥 、 鄭州 、 武漢 、 石家莊 、 蕪湖 、 長沙 、 巴西 、 巴基斯塔等10大生產基地 。 公司目前海外有巴西和巴基斯坦兩大生產基地 , 2008年在越南也建成了一個生產基地 , 但3年後就關閉 。 格力主要通過在海外開設銷售公司及專賣店的方式進行海外市場開拓 , 根據17年機構調研的資料來看 , 公司會加大力度在海外市場推廣自主品牌 , 由於海外市場目前對格力品牌認知度與國內市場存在差異 , 海外市場開拓存在一定的困難 , 但是成長空間也比較大 。 公司海外市場的收入在16年達到162.5億元 , 同比增長21.9% , 17年海外市場收入預計為245.6億元 , 同比增長51.2% , 近兩年都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 關於海外市場銷售的情況公司的年報裡披露的資料較少 , 我目前的資料來源是網路門戶的新聞和格力電器公司的新聞 , 感覺國外市場開拓雖然存在諸多問題 , 但未來還是存在很多機會 。

17年拉美市場增長20% , 份額占三成 越南市場加大行銷力度 , 18年爭取在越南市場佔有率達到10% , 銷售量進入前三 2013年在印度大力推廣自主品牌 , 印度市場大有可為 國外市場收入經歷過下滑 , 但近幾年保持快速增長 。

至此 , 本人對於格力電器的認識就初步介紹完了 。 之所以用“長風破浪”這個詞語形容格力 , 是因為三方面的原因 , 一是讀公司的年報 , 感觸很深的是公司對於技術實力 、 產品品質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強調 , 形成了銳意向前的印象;二是和美的 、 海爾不同 , 格力以空調為絕對主要產品 , 孤帆遠行 , 不畏艱險 , 公司應當具有更強的憂患意識;三是需要重點開拓的海外市場 , 面臨的宏觀風險 , 和競爭強度很大 , 想要擴大海外市場 , 更需管理層積極進取的實際行動 , 克服困難 。 (作者:Joey_know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