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SCC 2017」大會主席林曙光專訪:防重於治,重塑和諧醫療觀

4月7日, 木棉花盛開的羊城迎來了第19 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以下簡稱南方會)。 本屆會議設立專家講座、手術轉播演示、辯論賽、專家見面會、論文宣讀、壁報交流和衛星會等, 將全面展現和交流心血管領域的新成果、新進展和新趨勢。

在會議現場, 大會主席林曙光教授接受了"心線上"的採訪, 對大會召開的意義及亮點進行了介紹。

大會主席林曙光教授

心線上:今年是南方會第19個年頭, 南方會發展18年, 已從當初的醫院級學術會議成功發展為我國高水準、國際化、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盛會之一。 作為大會主席與見證人, 回顧18年的發展歷程, 令您感受最深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大會主席林曙光教授: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 我國醫療衛生資源與醫療水準大幅提高, 醫療模式發生著深刻變革, 心血管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其診療理念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從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個體化優選治療方式到疾病康復使患者滿意地回歸社會, 大會強調將這一流程始終貫穿到心血管疾病診治中。

南方會創辦至今, 已經歷19載的風風雨雨。 與往屆相比, 近幾屆南方會更強調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改變生活方式、避免危險因素)。 19年的發展, 大會最重要的變化就是"重於治到重於防, 從單一患者到整體患者"這一理念的轉變。

在這裡, 我們一起播種和澆灌心血管事業發展的希望, 一起為"健康中國"努力。 我國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提出健康大概念, 今年大會也全面貫徹了大健康理念, 抓住這一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契機。 此外, 我們希望和政府聯合起來,

為心血管疾病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心線上:本屆南方會與往屆會議相比, 其亮點之處?

大會主席林曙光教授:今年大會更突出"和諧醫療"。 中醫道, 天人合一;西醫言, 生理-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一體的防治體系, 即整體觀。 "和諧醫療"的含義, 其一為生理和心理健康。 目前, 大部分患者處於心理緊張狀態, 可導致生理改變, 那麼如何從心理入手改變生理健康也是"和諧醫療"的表現。 此外, 醫療資源短缺和患者訴求增加這一矛盾如何解決也是"和諧醫療"的體現, 如:醫療資源層面, 需開源節流, 減少醫療成本等;患者層面, 需尊重醫生、信任醫生等。

總而言之, 我們希望將"和諧"貫穿於整個醫療體系。 基於此, 本屆大會特別設置了社會醫療、心理醫療相關論壇。

在這裡, 需特別指出, 本次會議邀請央視記者王志安發表"和諧醫療"相關精彩演講。

心線上:南方會對我國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南方地區心血管領域起到了怎樣的推動作用?

大會主席林曙光教授:十幾年來的努力使得中國南方地區心血管疾病的診療及防治水準有了很大提高, 甚至在某些方面如兒童先天性疾病診治水準優於北方地區。 當然, 這些成績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南方會只是其中的一個橋樑, 提供了一個和國內及國際接軌的平臺, 借助南方會這一交通平臺學習國內外新技術、新理念, 使心血管醫師及時更新已有知識, 並運用於臨床, 提高臨床技能。

心線上:南方會今後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大會主席林曙光教授:南方會一代代傳承, 發揚木棉精神, 為廣大南方心血管界搭建一個心血管學術交流的舞臺。 南方會走過19年, 參會代表由最初200人增加到現在8000人, 邀請了越來越多國內外心血管領域頂級專家參會, 也將國內外心血管疾病新進展及時傳遞。

我們將繼續努力提高南方會國際影響力, 將南方會打造為更高水準、更大規模、更加國際化的心血管學術盛會, 做好心血管的繼續教育, 促進同行學術交流。

心線上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劉倩┆美編 柴明霞┆製版 田新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