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媒:現代汽車面臨3大問題,中國只是其中之一

日本經濟細紋報導, 韓國現代汽車仍面臨著強烈的逆風。 一方面, 韓元不斷升值, 預計2018年的匯率競爭力將比2017年下降。 此外, 工人罷工拒絕生產“全球戰略車Kona”、商業夥伴曝光其存在違規行為等難題也浮出水面。

在中韓外交關係惡化影響仍未消除的背景下, 現代又遭遇3個新課題, 將面臨考驗。

現代旗下的智囊組織“全球經營研究所”的理事李普聖(音譯)在展望2018年汽車市場的研討會上表示, “日元貶值提升日本車的競爭力, 不利於韓國車”。 李普聖針對2018年的韓元匯率預測稱, 從全年來看將為100日元兌978韓元。 認為與2017年全年相比, 日元將貶值近4%。

李普聖認為, 現代的主力轎車“索納塔”和競爭對手本田“雅閣”的價格差在6年前約為10%, 但到2018年將幾乎消失, 現代將在美國等市場陷入苦戰。

包括旗下的起亞汽車在內, 現代2017年年初制定了825萬輛的全球銷量目標。 但由於部署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簡稱薩德、THAAD),

導致中韓外交關係惡化, 受此影響現代的在華銷售低迷。 2017年的業績大幅低於目標, 僅為725萬輛左右, 預計將下滑至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此外, 現代還面臨“窩裡鬥”。 現代汽車工會自12月開始在韓國東南部的蔚山工廠發起罷工。 現代2017年6月剛剛發佈新款SUV“Kona”, 並將之定位為全球戰略車型, 但其生產線已經停工。 現代計畫2018年向歐美等市場出口15萬輛Kona, 將其作為發起反攻的契機, 但目前這一戰略亮起了黃燈。

現代汽車工會的罷工並不罕見, 不過此次採取了新方式。 即工會成員形成時間差, 分批進行短時間罷工。 以這種手段阻止工廠運轉, 既減輕了罷工導致收入減少引發工會成員的不滿, 又對企業經營造成了打擊。

該工會自2016年強硬派重返領導層後, 與管理層的對立加深。

與此同時, 現代與商業夥伴之間也存在火種。 12月初, 被認為此前從現代獲得研發專案委託的2家中小企業發表了譴責聲明, 聲稱其自主技術被現代奪走。 這2家企業正呼籲在競選綱領中提出改革財閥的文在寅政權加以解決。

中小企業曝光現代的違規行為實屬罕見。 如果失去合作夥伴的信賴, 現代的供應鏈有可能弱化。 不過現代聲稱相關指控“沒有根據”, 強烈否認存在違規行為。

2017年最讓現代感到痛苦的是在華銷售低迷。 但以同比降幅超過6成的6月為轉捩點, 出現了復蘇的跡象, 10月的銷量降幅縮小至1成。 據韓國24位分析師的預測(平均值), 現代2017財年(截至2017年12月)的合併營業利潤預計為5萬億韓元,

同比降低3%。

在現代面臨的課題中, 匯率問題源于韓國銀行(央行)時隔6年的加息, 而罷工和違規嫌疑則源於以改革派市民團體為支持基礎的現政權的誕生。 3個課題都有可能陷入長期化, 甚至超過在華銷售低迷問題, 現代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日益升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