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西湖論藝|第二十七講:孟京輝給杭州準備了三部戲 只帶了一個演員

沒排過獨角戲的導演+沒演過獨角戲的演員

4月7日晚, 中國美術學院2號樓小劇場內, 座無虛席。 1000多張面孔焦急等待著。 這是由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主辦的「西湖論藝」第二十七講:獨角戲的N+1種可能——一場關於戲劇的分享會。

參與分享的是兩個在話劇界響噹噹的名字:黃湘麗的「頭號粉絲」孟京輝, 以及孟京輝的「繆斯女神」黃湘麗。

許多人對於孟京輝的印象, 可能是始於《戀愛的犀牛》。 1999年的夏天, 《戀愛的犀牛》在北京掀起了小劇場戲劇的狂潮, 並被稱為「年輕一代的愛情聖經」——犀牛飼養員馬路愛上了冷心腸的明明, 為了她作了一個人能所作的一切。 「你永遠不知道, 你是我渴望已久的晴天, 你是我猝不及防的暴雨;你永遠不知道, 你是我賴以呼吸的空氣, 你是我難以忍受的饑餓。 」一旦回想起那些臺詞, 可能就連帶著許多人洶湧的青春。

孟京輝分享戲劇

孟京輝, 1964年出生於北京,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 是當前亞洲劇壇最具影響力的著名實驗戲劇導演, 現為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 代表作品有《思凡》《戀愛的犀牛》《臭蟲》《琥珀》《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等等。

毫無疑問, 在這次西湖論藝中, 最受矚目的還是黃湘麗的獨角戲女人三部曲——《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你好,

憂愁》與《九又二分之一愛情》。 而這位在舞臺上使出渾身解數, hold住全場, 並且能夠在不同性格角色間切換的短髮女孩, 今天也來到了論藝的現場。

孟京輝導演與黃湘麗一出場, 觀眾們像是遇到了闊別的老友, 不乏輕呼「終於見到本尊了!」

孟導開門見山, 從李叔同的愛美劇時期, 到九十年代的實驗戲劇, 用最簡短的方式講述了戲劇的發展歷史, 又在播放作品短篇的同時, 介紹了孟京輝式的話劇特色。

1000多座位的小劇場座無虛席

「第一次想到要排一出獨角戲, 是在2013年的夏天。 」黃湘麗用一把清麗的嗓子講起回憶裡的故事:整組演員陸續散了, 有兩個月左右的閒置時間。 孟導看我一直閑著, 忽然問我, 想不想自己排一部戲?沒有劇本, 導演就丟給我一本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於是, 一個沒有排過獨角戲的導演, 和一個沒有演過獨角戲的演員, 再加一個編劇, 三個人每人捧著一本小說, 遇到喜歡的段落就畫出來, 在舞臺上繞。

靈感, 來自少有人走的路

「我們不知道戲會成什麼樣, 但是我們很明白, 一定要排出一個不一樣的獨角戲。 」孟京輝說, 排了幾次, 還是感覺味道太傳統。 「我尋思著, 如果從作曲開始, 能不能走通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黃湘麗開始嘗試創作, 用10多首原創歌曲, 最終找到了角色的入口。 2013年10月10日,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北京蜂巢劇場首演。 舞臺上的黃湘麗, 流暢地切換著自己的十幾種人格, 細膩地演繹了一個女人的一生。 因為這部戲, 她的才華熠熠生輝, 成為備受關注的劇壇明星。

話劇演員黃湘麗

在冒險的路上,越走越遠

闖過冒險的創作之後,他們並沒有滿足于當下的成功。

這個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年輕演員,和他的學長孟京輝一起,仿佛找到了一把鑰匙,繼續開啟獨角戲的魔法門。

2015年底,黃湘麗又推出了以薩岡同名小說改編的《你好,憂愁》,講述青春期的叛逆故事。她一人分飾五角,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自由切換,獻上了極具張力的舞臺表現。

在來杭州前一周,黃湘麗剛剛結束了在北京的《九又二分之一》首演。16個夜晚,每場演出都不一樣。「導演每天都會提出一些新的改動,有一次開演前半小時,導演忽然說要加三段臺詞。」黃湘麗說。

大螢幕放起了黃湘麗的話劇

進入孟京輝工作室的第九個年頭,黃湘麗每年有300多天站在舞臺上,累計演出超過2000場。《九又二分之一愛情》是她的第三個獨角戲,在充滿悸動和絕望的陌生女人、天使加魔鬼的憂愁少女之後,被譽為「獨角戲女王」的黃湘麗再次不負眾望,大膽塑造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故事。

如今,黃湘麗的獨角戲已經成為了孟京輝工作室的一塊「金字招牌」。只要她站在舞臺上,台下所有的目光都會隨著追光一樣,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她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的表演,她有時清亮有時嘶啞的歌唱,她靈動舒展而全力爆發的肢體,她詮釋的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無不令觀眾驚歎讚賞,心潮澎湃。

杭州的觀眾,讓人有戀愛的感覺

對於在座的鐵杆老粉們來說,論壇現場最期待的當然是與孟導和麗麗之間的交流環節,不少觀眾都趁此機會向孟導提出了對話劇作品的疑問。

「杭州的觀眾熱情,愛交流。」在孟京輝看來,有些地方的觀眾可能稍微有點「冷淡」風,不愛表達,但是杭州的觀眾比較狂熱,讓人有一種彼此在戀愛的感覺,「還不是單相思。」

現場互動環節裡,大家熱烈交流

「我大一開始就希望能在杭州看到導演的戲,直到去年終於實現了。今年,我畢業兩年了。」現場一位觀眾的提問,引得大家大笑。

在問及劇作中笑料的作用時,孟導如是說:「僅僅笑點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笑點之後的東西;戲劇需要有發展的邏輯,笑是讓觀眾做出身體反應的陷阱。」而對於觀眾提出對《兩隻狗的生活意見》中互動環節的存疑,孟導也坦然地批評了當時的演員表演狀態,「下次你再看到他們這麼幹,就可以用臭雞蛋丟他們。」

觀眾頻頻被「逗樂」

在與觀眾的對話中,更有深層次的討論。孟導指出,表達在藝術創作中非常重要,形式感遠遠大於內容本身。「我是形式主義,所以更多的是從形式出發,然後從形式走向內容,再從內容跳脫出來回到形式。」並就戲劇的三個層面,與觀眾進行交流。

在談及悲喜劇時,孟導認為「悲劇是有價值的,喜劇是笑而直止的;而在現代社會恰恰會用喜劇去面對悲劇,用悲劇去面對喜劇——我其實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們希望從悲劇中得到力量。」

作為一位先鋒戲劇導演,孟京輝認為年青一代的戲劇導演,可以借助的工具是多樣的,需要收斂起功利心,能夠在更多的實驗中認識自己。「因為你失眾了,所以也向前一步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直探索到今天,孟老師依然拿年少時候的熱情準備著每一場演出,無疑,話劇依然是有門檻的,這個時代或許並沒有給話劇一個柔軟的溫床,但要達到小眾影響、大眾關注的目的並不矛盾。「我們先用前衛的實驗來,嚇唬大家,喊出 I AM HERE,再掏出真誠,拿出職業的敬畏。所以實驗是一個偉大的詞:它是溫床,也是擋箭牌;實驗既是路本身,也是理想。」

話劇作為小眾的藝術,有著其獨有的文化內涵以及宣傳能力,在作為傳媒手段的同時也是時代精神的傳遞,是開拓先鋒思想的沃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願先鋒話劇的長流能在新時代中滋潤遍野,無畏道阻且長。

文|陸遙 周小淳

攝|錢璐斌

編輯|廖垣

話劇演員黃湘麗

在冒險的路上,越走越遠

闖過冒險的創作之後,他們並沒有滿足于當下的成功。

這個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年輕演員,和他的學長孟京輝一起,仿佛找到了一把鑰匙,繼續開啟獨角戲的魔法門。

2015年底,黃湘麗又推出了以薩岡同名小說改編的《你好,憂愁》,講述青春期的叛逆故事。她一人分飾五角,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自由切換,獻上了極具張力的舞臺表現。

在來杭州前一周,黃湘麗剛剛結束了在北京的《九又二分之一》首演。16個夜晚,每場演出都不一樣。「導演每天都會提出一些新的改動,有一次開演前半小時,導演忽然說要加三段臺詞。」黃湘麗說。

大螢幕放起了黃湘麗的話劇

進入孟京輝工作室的第九個年頭,黃湘麗每年有300多天站在舞臺上,累計演出超過2000場。《九又二分之一愛情》是她的第三個獨角戲,在充滿悸動和絕望的陌生女人、天使加魔鬼的憂愁少女之後,被譽為「獨角戲女王」的黃湘麗再次不負眾望,大膽塑造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故事。

如今,黃湘麗的獨角戲已經成為了孟京輝工作室的一塊「金字招牌」。只要她站在舞臺上,台下所有的目光都會隨著追光一樣,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她張弛有度收放自如的表演,她有時清亮有時嘶啞的歌唱,她靈動舒展而全力爆發的肢體,她詮釋的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角色,無不令觀眾驚歎讚賞,心潮澎湃。

杭州的觀眾,讓人有戀愛的感覺

對於在座的鐵杆老粉們來說,論壇現場最期待的當然是與孟導和麗麗之間的交流環節,不少觀眾都趁此機會向孟導提出了對話劇作品的疑問。

「杭州的觀眾熱情,愛交流。」在孟京輝看來,有些地方的觀眾可能稍微有點「冷淡」風,不愛表達,但是杭州的觀眾比較狂熱,讓人有一種彼此在戀愛的感覺,「還不是單相思。」

現場互動環節裡,大家熱烈交流

「我大一開始就希望能在杭州看到導演的戲,直到去年終於實現了。今年,我畢業兩年了。」現場一位觀眾的提問,引得大家大笑。

在問及劇作中笑料的作用時,孟導如是說:「僅僅笑點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笑點之後的東西;戲劇需要有發展的邏輯,笑是讓觀眾做出身體反應的陷阱。」而對於觀眾提出對《兩隻狗的生活意見》中互動環節的存疑,孟導也坦然地批評了當時的演員表演狀態,「下次你再看到他們這麼幹,就可以用臭雞蛋丟他們。」

觀眾頻頻被「逗樂」

在與觀眾的對話中,更有深層次的討論。孟導指出,表達在藝術創作中非常重要,形式感遠遠大於內容本身。「我是形式主義,所以更多的是從形式出發,然後從形式走向內容,再從內容跳脫出來回到形式。」並就戲劇的三個層面,與觀眾進行交流。

在談及悲喜劇時,孟導認為「悲劇是有價值的,喜劇是笑而直止的;而在現代社會恰恰會用喜劇去面對悲劇,用悲劇去面對喜劇——我其實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們希望從悲劇中得到力量。」

作為一位先鋒戲劇導演,孟京輝認為年青一代的戲劇導演,可以借助的工具是多樣的,需要收斂起功利心,能夠在更多的實驗中認識自己。「因為你失眾了,所以也向前一步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直探索到今天,孟老師依然拿年少時候的熱情準備著每一場演出,無疑,話劇依然是有門檻的,這個時代或許並沒有給話劇一個柔軟的溫床,但要達到小眾影響、大眾關注的目的並不矛盾。「我們先用前衛的實驗來,嚇唬大家,喊出 I AM HERE,再掏出真誠,拿出職業的敬畏。所以實驗是一個偉大的詞:它是溫床,也是擋箭牌;實驗既是路本身,也是理想。」

話劇作為小眾的藝術,有著其獨有的文化內涵以及宣傳能力,在作為傳媒手段的同時也是時代精神的傳遞,是開拓先鋒思想的沃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願先鋒話劇的長流能在新時代中滋潤遍野,無畏道阻且長。

文|陸遙 周小淳

攝|錢璐斌

編輯|廖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