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好好說話》到《小學問》,馬薇薇6分鐘就教會你一件事

一些致力於做知識付費產品的人群可以把《小學問》當成一個孵化器, 當他們沒想清楚或還沒有打造出能夠全年付費或者是大體量產品的時候, 可以依賴《小學問》做想做的嘗試。

這是三聲報導的第180家文娛創業公司

作者 | 齊朋利

4月7日, 米果文化新一款音訊付費節目《小學問》在喜馬拉雅FM上線。

對米果文化來說, 《小學問》是在《好好說話》成功之後的全新嘗試。 此前攜著《奇葩說》的粉絲效應, 《好好說話》收穫了16萬訂閱用戶, 總銷售額達到3000萬。 成績背後也伴隨著爭議, 那就是這幫辯手們的“說話生意”到底能持續多久。

《小學問》正承擔了為米果文化正名的任務, 它的市場表現不但會影響米果文化未來的發展, 也將是反應知識付費行業現狀的一面鏡子。 此前有傳言稱得到APP上某知名專欄將因續訂率不足而取消, 經歷了知識付費初期的虛火, 粉絲效應並不那麼強的《小學問》的成績將能更客觀的反映用戶對知識付費的態度。

米果創始團隊

《小學問》的主打概念是“觀念工具”。 用米果文化創始人、副董事長馬薇薇的話來說, 以往教育是以體系為導向, 《小學問》則是以使用者場景為導向, 教授的是看待事物的觀念而非知識點。 據瞭解, 《小學問》擁有包括心智防身術在內的至少12個主題, 每個主題有至少10個音訊, 每一個音訊就是一個觀念工具。

除了《小學問》之外, 《好好說話》第二季也會在今年6月推出, 這兩檔節目將是米果文化今年的重點。 由於《小學問》涉及到多個不同領域, 會與各領域專業人士以及自媒體合作, 更像一個“知識的虛擬平臺”。

在當天的媒體交流會上, 馬薇薇談到:“我對《小學問》的期待不局限於今年,

也不局限於產品本身。 如果這一類的生產模式能夠成功, 它意味著我們可以在所有知識付費山頭上都可以插上自己的小旗。 ”

《好好說話》的誕生

馬薇薇

馬薇薇、胡漸彪等人的創業故事已經被講過很多次——同為國內外知名辯手,

借由馬東的《奇葩說》走紅。 在內容創業的風潮下, 他們開始考慮將“說話”做成一門生意。 馬東對此很支持並出資成立米果文化, 馬薇薇任副董事長, 胡漸彪任CEO, 邱晨任COO。 去年6月, 米果文化正式推出了音訊付費節目《好好說話》。

《好好說話》的構想來自于馬薇薇、胡漸彪、黃執中等人的退休計畫。 這幾個人本希望退休後建學校把辯論做成規模化的課程, 考慮到傳播力度和教學資源最後決定做成線上課程。 2016年1月, 馬薇薇、胡漸彪等人在珠海找了一間總統套房, 根據每個人特長按交流、演講、交談、說服和辯論五個方向開發課程。

最終《好好說話》定為6分鐘的音訊, 一年260期, 課程定價198元。 採用付費形式有多重考慮, 一是大陸關於溝通交流課程上存在缺失,

這讓《好好說話》具有稀缺性。 其次馬薇薇、胡漸彪等人是《好好說話》品質的保證, 這與“為有價值的內容付費”理念相符合。 課程形式上, 馬薇薇、胡漸彪等人都關注到了音訊。

胡漸彪曾提到, 音訊是學習成本最低的一種形式, “音訊好處是可以利用碎片時間, 可以在開車刷牙的時候聽。 ”最初《好好說話》的課程被拆解成三個步驟, 開頭中間結尾不斷重複。 去年10月, 《好好說話》開始降低知識密度, 由“三段論”變為“傳遞觀念。 ”內容創作上, 課程總監黃執中等人會有雲端的團隊對接。

《好好說話》走紅後, 今年1月米果推出了同名書籍版。 《好好說話》圖書版加印了7次, 京東單日最高銷售量超過13000冊。 黃執中談到, 《好好說話》教“使用者如何組織語言, ”但接觸更久發現很多人上臺腦子發空因為腦子本來就是空的。“這一點上《好好說話》已經盡力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想要推出產品《小學問》。”

6分鐘就可以聊得很清楚

黃執中

黃執中表示,《小學問》解決的是說什麼的問題,是一款提供“觀念型工具”的產品。觀念型工具和一般知識型產品的不同在於,“一般知識型產品教的是知識點會有很多細節和資訊,《小學問》教你一個觀念,教你一個看東西的角度和方法用起來很快。” 觀念型工具的形成與馬薇薇、黃執中等人的辯論經歷密切相關。

馬薇薇談到,打辯論要做的是將各學科資料快速搜集起來,然後用受眾最容易懂的方式說給大家聽。而想要被容易接受,觀念傳達無疑比知識講解更高效。基於此,一個“6分鐘就可以聊得很清楚,用戶聽完就可以用的產品”正式誕生。為了讓觀念更成體系、更具實用化,《小學問》的概念工具都以應用場景為導向。

馬薇薇表示,一些致力於做知識付費產品的人群可以把《小學問》當成一個孵化器,“當他們沒想清楚或還沒有打造出能夠全年付費或者是大體量產品的時候,可以依賴《小學問》做想做的嘗試。”這些人群和機構可以參與分成或品牌露出。

當問到對於當前知識付費市場的看法,馬薇薇告訴三聲(ID:tosansheng)記者,在未來3到5年知識付費都是值得關注的市場,其中頭部付費內容有長遠發展空間,大概會占到80%,長尾內容會占到20%。“還要注意精品化的問題,當很多人去搶一個標籤或主題時,哪一個更能讓受眾明白,哪一個就更能佔據領頭位置。”

馬薇薇還提出了“萬能插座”理論。在她看來,米果這幫人具有的快速學習各種知識並能將消化了的知識反輸給用戶的能力就像“萬能插座”。這種規模化生產產品的能力是米果優勢之一。知識娛樂化是米果的另一個優勢,知識娛樂化是將知識有趣味的表達,這種速成的趣味迎合了用戶的“焦慮”,也讓用戶更易接受。

在《小學問》之外,《好好說話》第二季也會推出,這兩個產品將是米果文化在今年的主打。

”但接觸更久發現很多人上臺腦子發空因為腦子本來就是空的。“這一點上《好好說話》已經盡力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想要推出產品《小學問》。”

6分鐘就可以聊得很清楚

黃執中

黃執中表示,《小學問》解決的是說什麼的問題,是一款提供“觀念型工具”的產品。觀念型工具和一般知識型產品的不同在於,“一般知識型產品教的是知識點會有很多細節和資訊,《小學問》教你一個觀念,教你一個看東西的角度和方法用起來很快。” 觀念型工具的形成與馬薇薇、黃執中等人的辯論經歷密切相關。

馬薇薇談到,打辯論要做的是將各學科資料快速搜集起來,然後用受眾最容易懂的方式說給大家聽。而想要被容易接受,觀念傳達無疑比知識講解更高效。基於此,一個“6分鐘就可以聊得很清楚,用戶聽完就可以用的產品”正式誕生。為了讓觀念更成體系、更具實用化,《小學問》的概念工具都以應用場景為導向。

馬薇薇表示,一些致力於做知識付費產品的人群可以把《小學問》當成一個孵化器,“當他們沒想清楚或還沒有打造出能夠全年付費或者是大體量產品的時候,可以依賴《小學問》做想做的嘗試。”這些人群和機構可以參與分成或品牌露出。

當問到對於當前知識付費市場的看法,馬薇薇告訴三聲(ID:tosansheng)記者,在未來3到5年知識付費都是值得關注的市場,其中頭部付費內容有長遠發展空間,大概會占到80%,長尾內容會占到20%。“還要注意精品化的問題,當很多人去搶一個標籤或主題時,哪一個更能讓受眾明白,哪一個就更能佔據領頭位置。”

馬薇薇還提出了“萬能插座”理論。在她看來,米果這幫人具有的快速學習各種知識並能將消化了的知識反輸給用戶的能力就像“萬能插座”。這種規模化生產產品的能力是米果優勢之一。知識娛樂化是米果的另一個優勢,知識娛樂化是將知識有趣味的表達,這種速成的趣味迎合了用戶的“焦慮”,也讓用戶更易接受。

在《小學問》之外,《好好說話》第二季也會推出,這兩個產品將是米果文化在今年的主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