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產業地產界要變天?盤點2017年產業地產8大並購事件

2017年是中國產業地產並購大年, 融創631.7億元並購萬達文旅、萬科168億參與收購普洛斯、碧桂園9.26億元入股中集產城、中投集團138億美元收購歐洲物流地產公司Logicor等等。

並購此起彼伏的背後, 是產業地產運用商的戰略轉向, 以及國家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推進的大背景。 有統計資料顯示, 僅2017上半年, 國內地產並購交易金額達到415.6億美元, 其中1億美金以上的地產交易有82起。

產業並購案湧起的背後有無數個理由, 或是為了開闢新疆土、或是走私有化路線, 亦或者是僅僅為了鞏固市場、保持地位。 選址中國梳理了2017年產業地產頗受重視的9大並購事件,

有以下發現:

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土地依舊是地產發展的命脈, 能否拿得到地決定了企業明天有沒有米下鍋。 相對應的是地產企業加緊拿地的步伐, 這其中並購則是大公司採取的較為頻繁和有利的途徑之一。

②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電商時代發展好, 先把配套物流搶到手。 隨著電商時代的崛起, 全球物流地產以及國內快遞業務需求急劇增長, 相對應的物流地產行業的跨境並購和國內合作案例也不斷攀升。 目前已成為地產行業不容小覷的重要勢力。

③跟黨走, 有飯吃。 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進一步推進, 兼併、收購已經成為多數地產企業搶佔“一帶一路”商機的重要舉措。 懷鯨吞之心,

企業進行“一帶一路”方向投資時, 會把眼光放得很遠。

④大魚吃小魚。 這是產業地產巨頭企業的黃金時代。 一個產業地產巨頭加入物流地產角逐戰之中, 輕易的掀起物流地產的一場滔天波瀾, 重新排序。

⑤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往年產業地產並購多是產業地產企業尋求房地產企業並購, 現在角色轉變, 傳統房企也開始主動出擊, 今年即出現了首個民營傳統房企收購產業地產商的案例。

以下為選址中國梳理的2017產業地產頗具影響力的8大並購案例:

案例一:萬達、融創、富力三方637.5億元大並購

2017年7月10日, 萬達集團官網披露“萬達商業與融創中國聯合公告”, 融創以總額631.7億元接手萬達集團13個萬達文旅項目以及76個酒店項目。 其中:萬達以註冊資本金的91%即295.75億元將13個文旅專案的91%股權轉讓給融創, 融創承擔專案現有的貸款;融創房地產集團以335.95億元收購萬達項目76個酒店。

然而這一併購在7月19日變成“萬達、融創、富力”三方的合作。 與7月10日萬達商業和融創集團協議相比, 增加富力地產作為交易方,

但交易標的和交易總金額基本一致。

7月19日, 萬達商業、融創集團、富力地產在北京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其中, 富力地產以199.06億元收購萬達商業77個酒店全部股權, 融創房地產集團以438.44億元收購西雙版納萬達文旅專案、南昌萬達文旅專案等13個文旅專案的91%股權。

案例二:萬科168億參與收購普洛斯

2017年7月14日, 萬科A 發佈公告, 稱擬出資170億人民幣(擬占股21.4%) 聯合厚樸投資 (占股21.3%)、高瓴資本 (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 公司 (15%)、普洛斯管理層 (21.2%)。 共同參與新加坡上市的亞洲最大物流地產公司普洛斯的私有化 。

萬科聯合厚朴投資、高瓴資本、中銀投聯合組成財團出資共計790億元。 收購完成後, 萬科將成為普洛斯的第一大股東。

案例三:中投138億美元收購Logicor

2017年6月2日,黑石集團發佈聲明表示,同意把其歐洲的物流倉儲公司Logicor以122.5億歐元(約合138億美元)賣給中投集團(CIC)。

資料顯示,Logicor目前擁有和運營的物流地產規模達1360萬平方米,分佈於17個國家,其中超過7成的地產集中於 英國、德國、法國和南歐。其客戶包括亞馬遜等。

案例四:泰禾17.49億元入股北科建

2017年6月7日,泰禾集團發佈公告,擬以17.49億元受讓寧波科橋持有的北京科技園建設23.32%股權。轉讓完成後將成為北科建的第二大股東。

這是迄今為止,民營傳統房企收購政府園區平臺公司股份的第一例。與之相對應的為首例民營房企收購產業地產商案例,2016年11月17日,中民投30.14億港元收購億達53%股權成控股股東。

案例五:碧桂園9.26億元入股中集產城

7月17日,中集集團發佈公告,碧桂園地產向中集產城增資約9.26億元,完成後持有中集產城25%的股權。

據悉,中集集團業務領域涉及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海洋工程、物流服務、空港設備、金融及房地產開發業務。目前中集集團旗下積累了一些存量土地,主要集中在以深圳為主的珠三角,特別是前海自貿區。

案例六:啟迪協信收購恒生科技園資產包

10月份,通過收購鼎暉基金在恒生科技園專案中的全部持股,啟迪協信獲得恒生科技園位於杭州、常州、無錫、洛陽、天津五地的園區項目。據恒生科技園官方網站的專案介紹計算,5個園區合計占地約1000畝,建面100余萬方。

交易完成後,啟迪協信成為恒生科技園運營公司“杭州恒生鼎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恒生鼎匯)控股股東,恒生電子列第二股東。

案例七:海航13.9億新加坡元收購CWT

2017年4月9日, 海航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海航實業發佈公告稱,以13.99億新加坡元(約合68.72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上市物流公司CWT集團的全部股份。

據悉,CWT集團於新加坡,管理約1030萬平方呎自有及租賃倉儲空間,包括新加坡約240萬平方呎的宏大綜合物流中心。

案例八:招商蛇拿下昆鋼 9個項目操盤權

2017年4月25日,招商蛇口表示,公司近日與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就合作開發昆鋼有關房地產開發專案和存量不動產簽訂《合作協定》。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專案,其中招商蛇口持股65%,並實現操盤並表。

2017年6月2日,黑石集團發佈聲明表示,同意把其歐洲的物流倉儲公司Logicor以122.5億歐元(約合138億美元)賣給中投集團(CIC)。

資料顯示,Logicor目前擁有和運營的物流地產規模達1360萬平方米,分佈於17個國家,其中超過7成的地產集中於 英國、德國、法國和南歐。其客戶包括亞馬遜等。

案例四:泰禾17.49億元入股北科建

2017年6月7日,泰禾集團發佈公告,擬以17.49億元受讓寧波科橋持有的北京科技園建設23.32%股權。轉讓完成後將成為北科建的第二大股東。

這是迄今為止,民營傳統房企收購政府園區平臺公司股份的第一例。與之相對應的為首例民營房企收購產業地產商案例,2016年11月17日,中民投30.14億港元收購億達53%股權成控股股東。

案例五:碧桂園9.26億元入股中集產城

7月17日,中集集團發佈公告,碧桂園地產向中集產城增資約9.26億元,完成後持有中集產城25%的股權。

據悉,中集集團業務領域涉及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化工及食品裝備、海洋工程、物流服務、空港設備、金融及房地產開發業務。目前中集集團旗下積累了一些存量土地,主要集中在以深圳為主的珠三角,特別是前海自貿區。

案例六:啟迪協信收購恒生科技園資產包

10月份,通過收購鼎暉基金在恒生科技園專案中的全部持股,啟迪協信獲得恒生科技園位於杭州、常州、無錫、洛陽、天津五地的園區項目。據恒生科技園官方網站的專案介紹計算,5個園區合計占地約1000畝,建面100余萬方。

交易完成後,啟迪協信成為恒生科技園運營公司“杭州恒生鼎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恒生鼎匯)控股股東,恒生電子列第二股東。

案例七:海航13.9億新加坡元收購CWT

2017年4月9日, 海航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海航實業發佈公告稱,以13.99億新加坡元(約合68.72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上市物流公司CWT集團的全部股份。

據悉,CWT集團於新加坡,管理約1030萬平方呎自有及租賃倉儲空間,包括新加坡約240萬平方呎的宏大綜合物流中心。

案例八:招商蛇拿下昆鋼 9個項目操盤權

2017年4月25日,招商蛇口表示,公司近日與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就合作開發昆鋼有關房地產開發專案和存量不動產簽訂《合作協定》。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開發專案,其中招商蛇口持股65%,並實現操盤並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