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廣西富川有一座堪比北京故宮的廟宇,巧奪天工可幾乎無人知曉!

富川瑤鄉的古村古寨、古橋古洞、古寺古廟自古以來就多到數不勝數, 這裡不僅是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跡集散地, 也是桂東名傳的禮儀之域。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的富川瑤族, 不僅擁有名傳八方的八景旅遊名勝和被譽為“小桂林”的秀水風光, 其次還有古樸雄偉的古明城和飽經滄桑、古色古香的回瀾風雨橋以及風光旖旎的碧溪湖。

雖然這裡風景、古跡之多, 但也唯有一座能與北京的長城和故宮相媲美的廟宇,

那就是被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馬殷廟, 也稱百柱廟, 學名“濂溪廟”、“靈溪廟”。

馬殷廟位於富川朝東鎮福溪村, 地處黃沙嶺, 位於南北交通楚、粵古道上, 四面被高聳入雲的石山峰團團圍住, 宛若一幅幅精美的天然畫屏,

乃是古代駐紮兵馬之所, 歷史上曾一度稱之為“南邪關”。

[page]

馬殷廟最初稱“百柱廟”, 最開始建於明永樂11年, 是由120根木柱採用穿孔式和抬梁式結構建造的古代寺廟。 而後唐末年, 馬楚大王剿滅當地匪寇, 眾人為了紀念其功德而建, 亦稱馬楚大王廟(馬殷廟)。

到明永樂十一年(西元1413年)拆除, 原地重新擴建, 明弘治十二年(西元1499年)擴建更大。

整座廟宇皆用的是質堅如石的古楠、大水杉木、香檀木所建成, 各種構件加工精細, 裝飾考究, 極富藝術價值。 120根木柱上雲彩飄悠, 蛟龍破霧穿雲, 不見一顆釘子。

是南方古代建築中不可多得的民間建築工藝精品, 也是南方瑤族地區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規模最大、構件帶有較多宋式風格的木結構古建築。

專家考證, 這座廟宇比真武閣還“年長”163年。

[page]

古廟座落在靈溪河畔,因此人們又叫它靈溪廟。仰頭看廟的橫樑朝地面上有字的痕跡,至今未消褪,可以說是入木三分。馬殷廟的前面是空地,對面是座戲臺。逢重要節日時常有桂劇、京劇、祁劇劇團表演,附近及湖南江永、道州等地的民眾,都到這裡看戲、對歌、跳舞等慶典活動。

牆上字畫,木雕圖案的花窗門楣,彩繪的梁簷斗拱,門樓的牌匾,建築的石雕等等,都在訴說著那曾經輝煌的過去。

現在,隨著馬殷廟被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已成國寶的它將會更具旅遊開發價值和歷史人文研究價值。希望它以其獨特的魅力與神韻在富川縣的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其更大的影響和作用,也希望是真正的價值開發而不是破壞吧!

古廟座落在靈溪河畔,因此人們又叫它靈溪廟。仰頭看廟的橫樑朝地面上有字的痕跡,至今未消褪,可以說是入木三分。馬殷廟的前面是空地,對面是座戲臺。逢重要節日時常有桂劇、京劇、祁劇劇團表演,附近及湖南江永、道州等地的民眾,都到這裡看戲、對歌、跳舞等慶典活動。

牆上字畫,木雕圖案的花窗門楣,彩繪的梁簷斗拱,門樓的牌匾,建築的石雕等等,都在訴說著那曾經輝煌的過去。

現在,隨著馬殷廟被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已成國寶的它將會更具旅遊開發價值和歷史人文研究價值。希望它以其獨特的魅力與神韻在富川縣的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其更大的影響和作用,也希望是真正的價值開發而不是破壞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