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財研選|新技術助北斗挑戰GPS,“彎道超車”誰將獲益?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 投資線索眼花繚亂, 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 挖掘研報精華, 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 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資訊。

專業團隊每週日至每週四晚8點準時“上新”, 助您投資順利!

2017年12月20日目錄

►北斗技術又獲突破, 靜待行業多點開花(方正證券)

►高端鈦材需求望迎爆發式增長, 受益龍頭屈指可數(國金證券)

►火電板塊將迎業績反轉, 看好油氣改革歷史機遇(中信建投)

►《產教融合意見》出臺, 職業教育行業深度受益(光大證券)

1.民航“供給側”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 航空業供需兩旺(興業證券)

近幾日航空板塊再次大漲, 其中中國國航股價創兩年多以來新高。 本欄此前多次關注航空板塊,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興業證券和中泰證券對未來航空板塊的走勢分析。

興業證券指出, 在10月初提出了“航空供給側改革”概念, 強烈推薦航空板塊, 近期得到持續驗證。 提升准點率、保障安全是民航局目前階段工作重點, 航空供給增速將進一步降低。 雖然業績驗證需要等到2018年春節及2018年暑期旺季, 但2017年四季度依然是政策陸續出臺和預期從分歧走向一致的階段。

興業證券分析稱, 11月六家上市航空公司合計運力(ASK口徑)同比增長16.3%,

前10月累計增速約為13.7%, 11月運力增速較前期大幅提升。 下半年三大航飛機的集中交付和民航時刻管理新辦法下航空公司利用時刻資源相對充裕的淡季提前佈局共同導致了11月運力的大幅增長。 三大航運力合計增長11.1%, 前10月累計增速約為8.0%, 增速顯著提升。

中泰證券指出, 11月為傳統航空淡季, 需求高景氣推動客座率提升, 為票價彈性釋放奠定基礎。 根據2017年11月資料, 前5大樞紐機場時刻執行率平均值95.1%, 同比提升2.5pct。 隨著2018年春運航空旺季來臨, 樞紐機場時刻執行率提升空間有限。 考慮民航供給側改革的實施, 中泰證券認為, 未來兩個航季樞紐機場供給端收縮效果逐漸顯現, 幹線航線票價彈性有望打開。

預計21個主協調機場占比高的三大航有望率先獲益。

此外, 興業證券還分析稱, 嚴控機場時刻釋放、嚴控航空公司運力引進、航線價格進一步放開是本輪航空供給側改革的三個組成要素。 預計未來幾個季度, 隨著時刻增量收緊疊加時刻執行率冗餘下降,

供給增速將逐步降低。 同時可以合理猜測, 政策組合拳有望出臺, 限制運力引進政策和航線價格放開政策可能跟進。 供需改善疊加價格放開, 利好整體民航業績改善。 中泰證券預計, 未來兩年民航需求增速有望保持10%+, 供給側收縮有望釋放幹線航線票價彈性。

重點公司方面, 興業證券和中泰證券共同推薦關注中國國航(601111.SH)、南方航空(600029.SH), 興業證券還推薦關注東方航空(600115.SH)、春秋航空(601021.SH)、吉祥航空(603885.SH)。

2.北斗技術又獲突破, 靜待行業多點開花(方正證券)

經多年攻關, 清華大學、航太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國星通信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四研究所4家單位, 率先完成了支援北斗三號系統信號體制的衛星導航終端技術攻關和工程樣機研發, 並通過了協力廠商接受度測試,各項技術指標滿足性能要求,標誌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終端核心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為下一步北斗應用推廣工作奠定重要基礎。

興業證券指出,目前,北斗應用聚焦軍用市場。在加強軍隊資訊安全建設的背景下,2017年軍改階段性完成任務,2018年訂單放量值得期待。軍用衛星導航採用獨立自主的北斗系統是剛性需要。根據美國軍用GPS投入占整個軍費開支比重約1%估算,預計到2020年國內軍用北斗導航市場規模將超過120億人民幣。

同時,發展民用導航市場就必須直接和GPS正面競爭,北斗作為後來者面臨成本挑戰,僅提供同質化服務難以超越,通過高精度導航則可以“彎道超車”。興業證券認為,高精度導航服務代表了未來衛星導航行業的發展方向,北斗系統在該領域具有的獨特優勢,是北斗系統拓展民用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2017年上汽通用發佈了“車聯網2025戰略”,計畫2019年引入先進的智慧駕駛技術,借助北斗系統、地基增強系、雲端更新的高精度地圖,在雲端進行亞米級位置校準的高精定位,讓智慧駕駛成為可能。興業證券判斷,北斗高精度定位需求有望在全面自動駕駛需求興起之前先行爆發,預計高精度導航模組的年度市場規模預計2019年開始超過80億元,並在2021年前後超過200億人民幣。

方正證券認為,北斗與GPS信號相容後,終端使用者同時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號,無需顯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物聯網、5G的大量場景都存在定位需求,是北斗絕佳的趕超GPS的機會。建議重點關注:北斗星通(002151.SZ)、海格通信(002465.SZ)、振芯科技(300101.SZ)等公司。

興業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北斗產業鏈公司有合眾思壯(002383.SZ)、中海達(300177.SZ)、華測導航(300627.SZ)、華力創通(300045.SZ)、海格通信。

3.高端鈦材需求望迎爆發式增長,受益龍頭屈指可數(國金證券)

鈦加工是典型下游產業升級驅動市場需求的行業,目前高端鈦合金主要用於航空航太等軍工領域。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2016年全球航空用鈦約占鈦材料消耗總量的一半,美、俄等國家航空鈦材占比甚至超過7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20%。

國金證券指出,目前我國航空鈦材剛剛起步,隨著近幾年我國航空裝備的換代需求放量,民機製造領域取得重點突破,航空鈦材將迎來可觀的增量需求。根據我國目前軍民機製造水準及發展狀況,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空鈦材年需求最保守將達到1萬噸,對應每年市場規模30~40億元,約為現在的至少兩倍。此外,航太、船舶等其他領域的裝備升級也將產生大量的高端鈦材需求,將上述市場考慮在內,則樂觀預計未來三年高端鈦材市場空間將突破每年百億元,對應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6%,10~20年年均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300億元。

由於軍用高端鈦材的研發屬於軍事機密,在國際上存在嚴格的進出口限制,我國軍用高端鈦材完全來自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目前國內軍機上採用的航空鈦材幾乎全部來自寶鈦股份(600456.SH)、西部材料(002149.SZ)和西部超導(831628)三家公司。其中,寶鈦股份是我國目前唯一具有“鑄造→鍛→鈦材加工”完整產業鏈的龍頭企業,作為中航工業最資深的鈦材供應商,公司將確定性受益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景氣週期。

4.火電板塊將迎業績反轉,看好油氣改革歷史機遇(中信建投)

中信建投指出,今年受工業回暖及極端氣候的影響,前11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長6.5%,為2013年以來最好水準。由於明年極端天氣的可能性降低以及今年基數較高,通過計算各產業用電量增速及GDP與用電量關係,預測2018年電力需求增速將達4.5%左右的水準。

火電方面,中信建投判斷,明年煤電聯動有望上調1分左右的電價;而煤炭產能近幾年有望每年淨增3~4億噸,年均複合增長率10.1%,加上火電發電量增速放緩,長期合同執行率提高,火電企業用煤成本有望降低5%以上;隨著火電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2017~2018年之後新增機組大幅降低,火電利用小時數也有望趨勢性回升。基於以上假設,判斷明年火電業績有望反轉,實現50%~150%的增長,重點推薦華能國際(600011.SH)、華電國際(600027.SH)。

水電方面,中信建投分析認為,2017年受極端厄爾尼諾現象及其後拉尼娜狀態的影響我國降雨量出現10.4%的下降,導致南方主要流域來水量減少,福建、廣西、貴州、廣東等省水電發電量下滑9%~26%。有氣象資料表明,2018年年初有可能會再度出現拉尼娜狀態,對2018年來水產生不利影響。不過通過對水電公司的梳理,發現長江電力(600900.SH)、國投電力(600886.SH)、川投能源(600674.SH)以及華能水電(600025.SH)具有明確的裝機增長,是水電板塊重點推薦的標的。

天然氣方面,中信建投指出,2017年前11月天然氣消費增速達到18.7%,創下近幾年新高,與國家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和通過“煤改氣”加強重點區域環境保護有關。消費量增長反過來倒逼天然氣全產業鏈快速發展,此時推動油氣改革有望將天然氣高速發展勢頭保持下去。推薦具有全產業鏈佈局的中天能源(600856.SH),顯著受益京津冀地區“煤改氣”的百川能源(600681.SH)以及從事山西煤層氣開發利用的藍焰控股(000968.SZ)。

5.《產教融合意見》出臺,職業教育行業深度受益(光大證券)

2017年1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光大證券認為,《意見》以深化職教和高教為指導思想,以產教融合為主要目標。逐步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健全多元化辦學體制,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用10年左右時間,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總體形成,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重大結構性矛盾基本解決,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顯著增強。

光大證券認為,在國家政策紅利驅動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培訓將是大勢所趨,職業教育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目前職業教育行業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可分為學歷和非學歷兩大領域。學歷職業教育領域,2017年擁有近4000萬人次在校生,市場規模全球第一。

光大證券看好職業教育板塊的發展前景,重點建議關注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領域的相關企業:文化長城(300089.SZ)、開元股份(300338.SZ)、百洋股份(002696.SZ)、東方時尚(603377.SH)。

並通過了協力廠商接受度測試,各項技術指標滿足性能要求,標誌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終端核心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為下一步北斗應用推廣工作奠定重要基礎。

興業證券指出,目前,北斗應用聚焦軍用市場。在加強軍隊資訊安全建設的背景下,2017年軍改階段性完成任務,2018年訂單放量值得期待。軍用衛星導航採用獨立自主的北斗系統是剛性需要。根據美國軍用GPS投入占整個軍費開支比重約1%估算,預計到2020年國內軍用北斗導航市場規模將超過120億人民幣。

同時,發展民用導航市場就必須直接和GPS正面競爭,北斗作為後來者面臨成本挑戰,僅提供同質化服務難以超越,通過高精度導航則可以“彎道超車”。興業證券認為,高精度導航服務代表了未來衛星導航行業的發展方向,北斗系統在該領域具有的獨特優勢,是北斗系統拓展民用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2017年上汽通用發佈了“車聯網2025戰略”,計畫2019年引入先進的智慧駕駛技術,借助北斗系統、地基增強系、雲端更新的高精度地圖,在雲端進行亞米級位置校準的高精定位,讓智慧駕駛成為可能。興業證券判斷,北斗高精度定位需求有望在全面自動駕駛需求興起之前先行爆發,預計高精度導航模組的年度市場規模預計2019年開始超過80億元,並在2021年前後超過200億人民幣。

方正證券認為,北斗與GPS信號相容後,終端使用者同時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號,無需顯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務。物聯網、5G的大量場景都存在定位需求,是北斗絕佳的趕超GPS的機會。建議重點關注:北斗星通(002151.SZ)、海格通信(002465.SZ)、振芯科技(300101.SZ)等公司。

興業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北斗產業鏈公司有合眾思壯(002383.SZ)、中海達(300177.SZ)、華測導航(300627.SZ)、華力創通(300045.SZ)、海格通信。

3.高端鈦材需求望迎爆發式增長,受益龍頭屈指可數(國金證券)

鈦加工是典型下游產業升級驅動市場需求的行業,目前高端鈦合金主要用於航空航太等軍工領域。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2016年全球航空用鈦約占鈦材料消耗總量的一半,美、俄等國家航空鈦材占比甚至超過7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20%。

國金證券指出,目前我國航空鈦材剛剛起步,隨著近幾年我國航空裝備的換代需求放量,民機製造領域取得重點突破,航空鈦材將迎來可觀的增量需求。根據我國目前軍民機製造水準及發展狀況,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空鈦材年需求最保守將達到1萬噸,對應每年市場規模30~40億元,約為現在的至少兩倍。此外,航太、船舶等其他領域的裝備升級也將產生大量的高端鈦材需求,將上述市場考慮在內,則樂觀預計未來三年高端鈦材市場空間將突破每年百億元,對應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6%,10~20年年均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300億元。

由於軍用高端鈦材的研發屬於軍事機密,在國際上存在嚴格的進出口限制,我國軍用高端鈦材完全來自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目前國內軍機上採用的航空鈦材幾乎全部來自寶鈦股份(600456.SH)、西部材料(002149.SZ)和西部超導(831628)三家公司。其中,寶鈦股份是我國目前唯一具有“鑄造→鍛→鈦材加工”完整產業鏈的龍頭企業,作為中航工業最資深的鈦材供應商,公司將確定性受益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景氣週期。

4.火電板塊將迎業績反轉,看好油氣改革歷史機遇(中信建投)

中信建投指出,今年受工業回暖及極端氣候的影響,前11個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長6.5%,為2013年以來最好水準。由於明年極端天氣的可能性降低以及今年基數較高,通過計算各產業用電量增速及GDP與用電量關係,預測2018年電力需求增速將達4.5%左右的水準。

火電方面,中信建投判斷,明年煤電聯動有望上調1分左右的電價;而煤炭產能近幾年有望每年淨增3~4億噸,年均複合增長率10.1%,加上火電發電量增速放緩,長期合同執行率提高,火電企業用煤成本有望降低5%以上;隨著火電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2017~2018年之後新增機組大幅降低,火電利用小時數也有望趨勢性回升。基於以上假設,判斷明年火電業績有望反轉,實現50%~150%的增長,重點推薦華能國際(600011.SH)、華電國際(600027.SH)。

水電方面,中信建投分析認為,2017年受極端厄爾尼諾現象及其後拉尼娜狀態的影響我國降雨量出現10.4%的下降,導致南方主要流域來水量減少,福建、廣西、貴州、廣東等省水電發電量下滑9%~26%。有氣象資料表明,2018年年初有可能會再度出現拉尼娜狀態,對2018年來水產生不利影響。不過通過對水電公司的梳理,發現長江電力(600900.SH)、國投電力(600886.SH)、川投能源(600674.SH)以及華能水電(600025.SH)具有明確的裝機增長,是水電板塊重點推薦的標的。

天然氣方面,中信建投指出,2017年前11月天然氣消費增速達到18.7%,創下近幾年新高,與國家進行能源結構調整和通過“煤改氣”加強重點區域環境保護有關。消費量增長反過來倒逼天然氣全產業鏈快速發展,此時推動油氣改革有望將天然氣高速發展勢頭保持下去。推薦具有全產業鏈佈局的中天能源(600856.SH),顯著受益京津冀地區“煤改氣”的百川能源(600681.SH)以及從事山西煤層氣開發利用的藍焰控股(000968.SZ)。

5.《產教融合意見》出臺,職業教育行業深度受益(光大證券)

2017年12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光大證券認為,《意見》以深化職教和高教為指導思想,以產教融合為主要目標。逐步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健全多元化辦學體制,全面推行校企協同育人,用10年左右時間,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總體形成,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健全完善,人才教育供給與產業需求重大結構性矛盾基本解決,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的貢獻顯著增強。

光大證券認為,在國家政策紅利驅動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培訓將是大勢所趨,職業教育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目前職業教育行業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可分為學歷和非學歷兩大領域。學歷職業教育領域,2017年擁有近4000萬人次在校生,市場規模全球第一。

光大證券看好職業教育板塊的發展前景,重點建議關注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領域的相關企業:文化長城(300089.SZ)、開元股份(300338.SZ)、百洋股份(002696.SZ)、東方時尚(603377.SH)。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